书城励志这样做人最吃得开
10478900000056

第56章 谦卑流芳千古,张扬遗臭万年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那些谦卑处世的人往往会得到后世的敬仰,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而那些做事张扬,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的人,尽管有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结果无不身败名裂,遭万世唾骂。

羊祜出身于官宦世家,是东汉蔡邕的外孙,晋景帝司马师献皇后的胞弟,但他为人清廉谦恭,毫无官宦人家骄奢淫逸的恶习。

羊祜年轻时曾被荐举为上计吏,州官四次征聘他为从事、秀才,五府也请他做官,但都被他谢绝了。有人把他比做孔子最喜欢的弟子、谦恭好学的颜回。

曹爽专权时,曾辟用他和王沈。王沈兴高采烈地劝他一起应命就职,羊祜却淡淡地回答:“委身侍奉别人,谈何容易!”后来,曹爽被诛,王沈因为是他的属官而被免职。王沈对羊祜说:“我应该常常记住你以前说的话。”羊祜听了,并不夸耀自己有先见之明,说:“这不是预先能想到的。”

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因为羊祜有辅助之功,被晋升为中军将军,加官散骑常侍,封为郡公,食邑三千户,但他坚辞不受。于是,又由原爵晋升为侯,其间设置郎中令,备设九官之职。他对于王佑、贾充、裴秀等前朝有名望的大臣,总是十分谦让,不敢居其上。

后来,羊祜因为都督荆州诸军等功劳,加官到车骑将军,地位与三公相同。他又上表坚决推辞,说:“我入仕才十几年,就占据如此显要的位置,日日夜夜为自己的高位战战兢兢,把荣华当做忧患。我身为外戚,事事都碰到好运,应该警诫受到过分的宠爱,而不怕被遗弃。但陛下屡屡降下诏书,给我太多的荣耀,使我怎能承受?怎能心安?现在有不少才德之士,如光禄大夫李熹高风亮节,鲁艺洁身寡欲,李胤清正朴素,都没有幸运获得高位,而我无能无德,地位却超过他们,这怎能让天下之人心平呢?因此,乞望皇上收回成命!”但是,皇帝并没有同意。

晋武帝咸宁三年,羊祜又被封为南城侯,羊祜坚辞不受。羊祜每次晋升,常常辞让,态度恳切,反而由此声名远播,朝野之人无不对他推崇备至,以至认为他应该位居宰相。晋武帝当时正想兼并东吴,要倚仗羊祜承担平定江南的大任,所以此事被搁置下来。

羊祜历职二朝,掌握机要大权,政治上的大事都要向他咨询,而他本人对于权势却从不钻营。他筹划的良计妙策和议论的稿子,过后都焚毁,所以世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内容。凡是由他推荐而晋升的人,他也从不张扬,被推荐的人也不知道是羊祜荐举的。

有人认为羊祜过于缜密了,他却说:“这是什么话啊!古人的训诫:入朝与君王促膝谈心,出朝则佯称不知。这我还恐怕做不到呢!不能举贤任能,哪会不有愧于知人之难啊!况且在朝廷签署任命,官员到私门拜谢,这是我所不取的。”

羊祜平时清廉俭朴,得到的俸禄或拿来周济族人,或者赏赐给军士,家无余财。临终留下遗言,不让把南城侯印放进棺枢。他的外甥齐王司马攸上表,陈述羊祜妻不愿按侯爵级别殓羊祜的想法,晋武帝便下诏说:“羊祜一向谦让,志不可夺。身虽死,谦让的美德却仍然存在,遗操更加感人。这就是古代的伯夷、叔齐之所以被称为贤人,廷陵季子之所以保全名节的原因啊!现在我允许恢复原来的封爵,用以表彰他的高尚美德。”

羊祜是成功的,上至一国之主,下至黎民百姓,都对他表示敬佩。羊祜的参佐们赞扬他德高而卑谦,位尊而端恭。虽然人世间像羊祜这样谦恭有礼,低调处世之人不在少数,但与此同时,那些锋芒毕露、做事张扬的人也不胜枚举,而这些人也往往因此受到挫折,甚至惹来杀身之祸。

相信大家都曾读过《狮子和蚊子》这则寓言,讲的是狮子与蚊子间的一场大战,按能力说,蚊子与狮子无法比拟,但在实战中蚊子却胜利了。因为狮子没有办法捕到它,它却在狮子的眼睛、耳朵、鼻子上叮得到处都是“包”,最后让狮子把自己抓得头破血流,只得认输。蚊子有了战胜狮子的辉煌战绩,的确风光,但是它得意忘形了,吹着得胜的喇叭到处炫耀,一不小心,撞到了蜘蛛网上,成了蜘蛛的美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在有一些战绩之后,切不可得意忘形,否则乐极生悲,吃亏的事马上就来。

在蜀国的全盛时期,魏延也算是一员猛将,但在“五虎将”面前还算不了什么。经过东征西伐之后,“五虎将”相继死去,魏延就成了无人能敌的战将,他也因此有了值得骄傲的资本。此间,他不但被封为南郑侯,还被称为征西大将军。但魏延并不像诸葛亮那样,为蜀国大业鞠躬尽瘁,而是想自图霸业,因为他此时的心态已膨胀得不能自控,仿佛觉得他已经是天下第一高人,无人能与之匹敌了,于是他得意忘形起来。

诸葛亮死后,魏延原形毕露,欲图谋不轨,被马岱斩于马下。可怜魏延,本来他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了,却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虽东征西讨为国家出了大力,但后来辛劳功勋一笔抹煞,还得了个反叛的恶名,岂不可悲可叹!

所以,一个人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处世的姿态,就会断送自己长期以来博得的好名声,甚而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