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
10476200000014

第14章 点燃理性之火——1774年波澜壮阔的法国启蒙运动

17世纪的法国,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已萌芽,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桎梏束缚,难以迅速发展。18世纪的一批思想家体察时代脉搏,树起思想启蒙的理性之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三位旗手,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奠定了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石。到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遍及欧罗巴洲,成为一场以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天主教会为目标的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1)黎明前的黑暗

启蒙运动产生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出现危机、资本主义关系已经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17世纪法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法国专制制度从“全盛”走向衰落是在路易十四(1661—1715年)、路易十五(1715—1774年)和路易十六(1774—1791年)统治时期:启蒙运动就是发生在这个时期。

17世纪,英国光荣革命之后,以崭新的姿态进入了她的辉煌时期:英国年复一年地在海外扩充实力,以建立其盟主之尊的地位。而法兰西这个在中世纪称雄于欧洲大陆的国家,如今却日益衰败。路易十四耗尽国内财源却在战争中失败,也失去了民众对国王的信任。路易十五给法国人民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新的战争、新的赋税和接二连三的新的失败。法兰西处于困境之中,国库空虚,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国王却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他有一次竟对人说:“在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现实生活令大多数人窒息。

与此同时,由于有资产者、手工业工场主的存在,必然会有无产者、小工业者、帮工和学徒的存在。在经济上,后者属于贫困者,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可说是最为强烈的。

启蒙思想家在这个时期如同迷雾中的星辰,照亮了那些渴望新生活的民众的心灵。他们作为天才的宣传家,首先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基础。他们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都进行了最无情的鞭笞;他们在理性的法庭上对一切的存在或是消亡作了最公正的宣判。在法国以至欧洲的社会思想史、社会运动史和文化史上,启蒙思想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2)夜空中升起耀眼的启明星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和平民思想家梅利叶、摩莱里及马布利等人。他们犹如灿烂的群星,照耀在法国天空上,给法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伏尔泰(1694—1778年)从18世纪20年代起就投身于反封建的思想斗争,在启蒙运动中积极活动了60余年。他是博学而著名的作家,高举着科学、民主两面旗帜,写出的作品有近百卷之多。代表作是1734年出版的《哲学通信》。由于高寿,使伏尔泰几乎经历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全过程。无论就奋斗时间之长和著作数量之丰,还是从斗争范围之广和思想影响之大来说,伏尔泰都是启蒙运动的无可争辩的领袖,是受到人们尊敬的启蒙泰斗。

孟德斯鸠(1689—1755年)出身于贵族世家,还继承了男爵称号和波尔多省法院院长的世袭职务,但他是封建阶级的叛逆者。10年法院院长的阅历和长期社会考察使他更了解封建制度的黑暗,他通过《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著作,揭露专制制度罪恶,严厉抨击暴君政体,并探寻其必然灭亡的规律。他对启蒙运动的最大贡献,是具体规划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模式和基本制度,特别是他发展了英国洛克(1632—1704年)的分权思想,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即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必须分立,否则就会形成专制统治。这一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权理论的基础。

法国启蒙运动中比较激进的是小资产阶级思想代表者卢梭(1712—1778年)。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社会契约”、“主权在民”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学说。他的这一思想成为第三等级中下层群众的理论旗帜,并在法国大革命中一度成为居支配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人权宣言》和雅各宾专政时期的政策中得到鲜明的反映。罗伯斯庇尔本人就是卢梭思想的狂热信徒。

与卢梭等人大约同时,有一批思想家——狄德罗(1713—1784年)、霍尔巴赫(1723—1789年)、爱尔维修(1715—1771年)等,曾经共同编纂百科全书,因而得名为百科全书派:他们用唯物论为思想武器,与封建专制制度、天主教会及宗教迷信作斗争。

在启蒙运动中反映下层人民利益的思想家,还有梅利叶、摩莱里(生卒年不详)和马布利(1709—1785年)等人,他们不仅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而且反对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罪恶的根源,但他们都是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空想共产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