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
10475600000008

第8章 至今悬而未解的怪症——1551年英国爆发汗热病

1485年汗热病在英国首次爆发。1508年的夏天,它又回来了。1551年再次袭击伦敦,这种病以出其不意的速度和奇特残酷性把灾难降临到英国人身上,它从病症发作到病人咽气前后不用2小时。1551年汗热病的再次袭击使得不计其数的人们在几小时后或是立即病愈或是在昏迷中死去。

1552年英国著名的医生约翰·凯厄斯写了一本书,名为《汗厥症治疗刍议》。

这种疾病俗称为英国汗热病。凯厄斯发现,在中世纪前英国历史上从未见过这种疾病。它于1485年首次爆发。1485年8月,亨利·都泽在博恩沃思原野上打败了约克王朝的国王查理三世,结束了英国的“玫瑰战争”。但当凯旋的军队进入伦敦时,汗热病也被带了进来。在短短的三星期内,该病夺去了两个伦敦市长、四个高级市政官、许多贵族和无数英国平民的生命。亨利·都泽七世的加冕典礼也不得不推迟。牛津大学被迫停学6个星期,学校的教员和学生不是在床上死去,就是逃离城市到乡下躲避灾难。

晚秋时分,汗热病神奇般地销声匿迹。有人说是一场猛烈的风暴把它刮到海中去了。不管怎么说,反正它不见了。第二年它没出现,第三年也没见它的影子。事实上,在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中,它已不知踪影。

1508年的夏天,它又回来了。如同头一次一样,它的出现是如此地突然,连国王也吓得魂不附体,来回几次变换住所,以逃脱神速的死神追赶。这次疾病滞留时间也不长,到了中秋时分,它又神秘地消失了。

8个春夏秋冬过去了。1517年,汗热病再一次神奇地出现在英国人面前。这次,它来势凶猛,吞噬了更多人的生命。就连亨利八世的大法官沃尔西也险遭它的毒手。牛津大学400多名学生被它夺去了生命。伦敦街头丧钟不断。著名的政治家托马斯·摩尔曾在信中感叹道:“我相信,血战沙场也比呆在伦敦城内要安全得多。”

该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突如其来,而且通常在夜间致凌晨之间袭击人们。发病之初病人浑身发冷、颤抖,有的还伴随着头疼、背痛、干渴、食欲不振、呼吸短促或高烧。几小时后,病人或是立即痊愈或是在昏迷中死去。

该病的另一特征是它特别“偏爱”英国人。其他疾病在英国出现后,通常会穿过英吉利海峡传播到欧洲大陆去。而该疾病好似专与英国人作对。疾病爆发了6次,只有1528年那一次传到了欧洲大陆,在德国扎下了根,翌年又传播到北欧和中欧地区,其他5次都局限在英国境内。

1528年6月发生的那场汗热病是第四次爆发。亨利八世的情人,即他后来的妻子安妮·博珍也染上了疾病。虽然后来她被治愈了,但其他很多人都没有她那份运气,他们纷纷死于疾病恶魔的手中。

汗热病的具体病因至今还是个谜。人们对它的解释更多的只是一种猜测。凯厄斯认为,被阳光蒸发的大地恶雾和水蒸气也许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他还说,疾病之所为喜欢袭击英国人是由于英国人食肉过多、饮酒过甚,并食用了过多带病毒的水果。而且生活优裕的中年男子尤其是疾病进攻的对象。

1551年,汗热病再次袭击伦敦,也正是这次疾病促使了凯厄斯写下了自己研究汗热病的书。从那以后,许多人也试图用科学方式解释有关该疾病的问题。汗热病究竟是什么样的疾病?它从何而来?为什么它定期发生?而在它不爆发时又躲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它喜好袭击英国人,而且受害的男人要大大多于女人?为什么在1551爆发后便销声匿迹了?

汗热病的病症很像流感、猩红热、斑疹、伤寒、脑膜炎等病的一些病症,其发生过程更像回归热,其病菌携带物不是人,而是多年寄生在鸟或小动物身上的虱子。但在一定环境中,如气候条件特殊,不协调的饮食而引起的免疫力下降、人口迁移等情况下,疾病可能突然爆发。

1551年汗热病的再次袭击致使伦敦街头丧钟不断,英国人谈之色变。因为在此之前,它已曾先后几次袭击过英国,人们已饱尝过该病的出其不意的速度和其残酷性。而且这种病似乎对英国人特别青睐,一旦爆发便以惊人的速度在英国本土蔓延,病人或者很快死亡或是神奇般的痊愈。最可怕的是该病的具体病因至今还是个谜,人们对它的解释更多的只是一种猜测。尽管这诸多解释纷繁复杂,而且很富有想象力,可都只是一种假设罢了。

400多年过去了,关于英国汗热病的问题至今仍是悬而未决。而且,这种疾病如同它在16世纪一样,也许仍在某处躲藏着,随时伺机袭击人类。对于英国人乃至整个人类来说,那将仍是一场令人恐惧的大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