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
10475600000035

第35章 六千生灵随风而逝——1900年加尔维斯顿发生飓风

1900年9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飓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海岸登陆,在短短的一昼夜之间吞噬了加尔维斯顿这座高傲的古城,平静安宁的港湾瞬间成了洪水和飓风的屠宰场。6000多人(占该市总人口的七分之一)遇难,遍地是死尸,满城是惊恐的呼号,从焚尸堆里飘出的浓浓黑烟笼罩在加尔维斯顿这座废墟上。

1900年9月7日傍晚,人们在加尔维斯顿海滩坚实的白沙上闲逛,身穿白色长衣裙的女士们旋转着肩上的阳伞,她们的男伴们把硬壳平顶草帽从布满汗珠的前额推开。他们周围飘荡着拉格泰姆爵士乐队那忧伤而又欢快的乐曲。孩子们在轻浪中嬉戏。温柔的海风轻拂着4英里宽的码头。在码头后面矗立着当时美国第四大富裕的城市加尔维斯顿(这是美国第二大运粮港)。

当西印度群岛以南1200英里生成的风暴缓慢而又稳定移向加尔维斯顿时,情况就不是这样了。9月8日上午4时风暴伴着滂沱大雨,以每小时30多英里的速度向岛上袭来。上午10时,随着风力猛烈加剧,花了620万美元加深的海湾地区涨起了大水,巨浪冲上岸来,淹没了码头,一艘停泊在那里的大船被巨浪撞碎在码头上。面对海湾的商业区很快被水淹没,灌进了4英尺深的海水。

警报声还没停止,就有好几栋楼房倒塌了,开始是楼顶被掀掉,接着是楼墙被摧毁。该岛靠加尔维斯顿湾的大部分居民区也遭到袭击。风力在不断的加剧。美国气象局的雇员艾萨克·克兰和约瑟夫·克兰骑马到海边,警告人们注意防范,但海滩上的人们不予理睬。克兰两兄弟在拉韦楼顶升起警报旗,给海湾里船只报警,但这些旗子很快就被大风掀掉。当时的风速已加大到每小时84英里。

克兰两兄弟冲回家去疏散他们的家人。艾萨克后来说:“海水从下午3时到大约7时30分一直在逐步上涨。在7时30分时数秒之内大水就涨高了4英尺。我站在家门口,看着海水迅速从东边流向西边。当时我屋子里的水深约8英寸,后来我还来不及换位置,就突然涨高了4英尺,淹过我的腰部。”

死亡贯穿着这场飓风的始终。据一个报告说,最先遇到死神的是3位领导人:斯坦尼·斯宾塞,查尔勒和理查德·罗德。当时他们正坐在斯特兰德街的里特沙龙里为风暴干杯。他们3人坐在一楼的一张桌子旁,嘲笑着街上传来的恐慌万状的叫声。突然房顶倒塌下来,把他们压死了。由于钢筋挡住了塌落的房顶和楼房,沙龙里的另外几十人得以幸免于难。他们想尽办法离开了这一严重倾斜的楼房。一个黑人侍者被派去找医生,但到了第二天,人们在斯特兰德第二十一大街的建筑物旁发现,他的尸体已被水泡胀。

那些居住在海湾地区的居民,拒绝离开他们自己搭起的小茅屋,结果遭到了厄运。飓风顷刻间把这些简陋的建筑刮得粉碎,几百人当场身亡。一股大浪,估计有20英尺高,咆哮着冲到岸上,然后卷着人、房屋、动物和树木等,冲到海里1200英尺处的一个二层楼高的残碎物和死尸堆上。

在这场灾难中,最大的悲剧发生在天主教孤儿院,该院有100名儿童和15名慈善修女。这座位于第二十一大街和M大道交会处的古老建筑,很快被飓风吹垮。晚上8时,这座房屋倒塌,除两个小男孩幸存外,其他人全部被压死。

有700多人以为市政府大厅可作为他们的避难所,但其中50人在厅内丧生,100多人受伤,甚至连死者也不得安息。第三十五大街的公墓被洪水淹没,棺材被冲出地面,并被冲入海湾。一个200磅重的金属棺材被冲到远处的弗吉尼亚角。

死神又悄悄转向其他地区。圣·玛丽诊所里的100人中,仅有8人得救。当罗生伯格校舍倒塌时,又有几十人被压死。

加尔维斯顿这座高傲的、不设防的古老城市被毁灭了。全市到处是死尸和缺胳膊少腿的人。它已经是一座死亡的城市,是一个洪水和飓风杀人的屠宰场。

晚上11时,风暴逐渐减弱,第二天黎明,洪水开始减退。人们开始寻找他们活着和死难的亲人。有些活着的人在寻找亲友时,找到的却是他们的尸体。许多人因此精神失常。有几个人发现自己所爱的人已被压死,便开枪自杀了。

给这座灾难的城市增添恐怖的是,数以百计的掠夺者,纷纷向这里涌来。其中许多人乘船来自内陆城市得克萨斯市和休斯顿。

菲林斯在接到关于20多黑人正在第十海滨大街抢劫一间房屋的消息后,向士兵们喊道:“活埋他们!”这些人立即冲到出事地点把那20人全部击毙。星期三晚上常规步兵团抓到了50名盗尸贼,当时他们正在一个大百货商店搜寻死难者的财物。这50人中有一些是白人妇女,后来证明她们是新奥尔良的妓女。这50人全部排成一行站在一堵断墙边被枪毙了。还有90名黑人第二天也因掠夺被判了死刑。

市长沃尔特·琼斯在星期二上午宣布了戒严令。他命令道:“所有的良民们……把所有的枪支弹药交给市里,并拿上菲林斯上校的收据。”

死尸的处理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死尸像柴堆一样浮在海湾里和街道上,同时还混杂着腐烂的牲畜。2000多人开始把这些死尸集中起来埋掉。几百名黑人拒绝干这项工作,但在枪口的威逼下不得不干。

但这样仍然似乎无济于事。加尔维斯顿的沙土下埋葬的死尸太多了。于是人们便用拖船把大量尸体拖到海湾里水葬。但葬于水中的尸体很快又冲到了岸上。后来他们又采用火葬。星期二,他们挖开像街区那么长的地沟,并铺上柴火,把死尸放在上面,在死尸上面又扔上木柴,再泼上油,然后在沟里点火。人们花了两天时间挖掘这些死人沟,一些人干到一半,就发现他们的亲友也被扔在沟里。有一个人检查了数百具女尸的牙齿,想找到他的妻子。他们鼻子下面戴着樟脑袋,但许多人仍然被尸臭味熏得直恶心,有些人昏倒了,另一些人也不得不停止工作。

这个巨大的火葬堆烧了整整一个星期。黑烟从这个焚尸堆里向上飘,就像个不吉祥的信号,挂在加尔维斯顿这座废城上。这股黑烟提醒人们,该是建造海堤的时候了。

加尔维斯顿的大飓风在短短一昼夜卷去了6000人的生命,致使昔日的良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荒凉的景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惨剧的惨烈程度与加尔维斯顿领导人的麻痹大意不无关系。加尔维斯顿地势低矮,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最高的地方只有2.7米,低的地方1.5米,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加尔维斯顿是座建筑在海滩上的城市,工程师和气象专家曾发出警告说,应当在岛上建一堵墙,以保护城市免遭飓风袭击,不然稍遇风暴,海浪就会逼上岸来,然而城市的领导人被眼前的繁华所蒙蔽,这一建议始终没有受到重视。

这场飓风灾难的教训是沉痛的,它一时震惊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所幸的是政府终于下决心加固海堤,经过3年的奋斗,终于在1904年建成了长达5公里的防潮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