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上)
10475600000020

第20章 肆虐全球的“虎狼病”——1863~1896年世界性霍乱大流行

从1863年开始,沉寂一时的霍乱(中国人称虎狼病)又开始死灰复燃,它由印度传至亚、非、欧及南北美洲,死亡人数之多令人不寒而栗。这次大流行历时11年至1875年逐渐平息。到1881年,该病又由印度开始猛烈流行,后传至世界各地,死者不计其数。历史上把这两段时间称为霍乱第四、五次世界大流行。

在霍乱第三次大流行于1862年在世界各地先后熄灭后的第二年,1863年又由印度将本病传至阿拉伯各国,通过伊斯兰教徒到麦加圣地朝圣,一次集会9万人都受霍乱感染。这些受感染者回归各国,沿途继续散播传染;同时又经其他陆海途径由印度将霍乱病传至亚、非、欧及南北美洲。死亡人数之多令人寒悚。例如:俄国彼得堡地区1866年即病死9万人,1870年俄国欧洲部分和亚洲西伯利亚共37个地区合计死33万人。在欧洲,奥匈帝国战争期间,捷克东南部流行霍乱死亡8万人;匈牙利本国于1866年病死3万人,1871~1872年又病死1.9万人;德国北部地区1866年病死11.5万人,1871~1872又病死3.3万人;1866年瑞典病死450万人;荷兰病死2万人;比利时病死3万人;英国伦敦市病死5597人,爱尔兰病死2501,苏格兰病死1170人;意大利的萨丁尼亚岛病死1.3万人;法国巴黎市1865年病死约10万人。在非洲,当法军入侵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后,将霍乱由法国传入该地造成流行,至1867年使阿尔及利亚病死8万人;同时1865年又有商队由摩洛哥将霍乱传入法属西非洲,使赞比亚首都5000人口中死去1700人;东非桑给巴尔岛1869年病死7万人。在美国的纽约市1866年病死2000人,新奥尔良州病死1200人,全美国各地共病死约5万人,西印度群岛各国1865~1866年共病死1.2万人,南美各国病死人数也很多。

在亚洲,1862~1875年间,霍乱除在印度当地流行外,又传至暹罗(现泰国)、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马都拉(现皆属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婆罗洲、日本及中国(北京、东北三省及上海等地),又传至波斯(今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在中东)、阿拉伯及土耳其等地。据伍连德等(1934年)追查历史资料,1863年6月中旬至7月15日在上海流行霍乱期间,全市每天售出的棺材数自700具至1200具不等,7月14日24小时内即病死1500人。这次霍乱世界性大流行历时11年至1875年才逐渐平熄。

到1881年,霍乱又首先在印度旁遮省及拉合尔省开始猛烈流行,其时有众多香客去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将霍乱病传至埃及,引起在开罗及亚历山大港等地区暴发流行,病死58511人;又由朝圣者回归各地,将本病传至尼罗河沿岸的非洲各国及中东地区;同时由埃及通过水路于1884年传至意大利,死5000人;法国亦死约5000人;西班牙于1884年死592人,1885年又死6万人;再进一步传至德国汉堡,死9000人;但在英国,因严格执行自来水管理和饮水消毒,以致霍乱未得流行。

在这次霍乱大流行中,德国细菌学家Robert Koch于1883~1884年到埃及和印度加尔各答进行霍乱病原学研究,首先发现了霍乱弧菌,初时定名为逗点状弧菌,自此霍乱病原明确,验证有据。Koch先在埃及沿用其老师惯用的显微镜染色检查法发现霍乱病死者的肠道病变组织处有逗点状细菌,同时又用他自己早先创制的培养方法将该菌培养成功。Koch在埃及霍乱病终止流行后,赶往印度加尔各答继续研究,又在霍乱病人排泄物及病死者肠道组织中皆发现和分离培养到与埃及所见的同样细菌,而在其他疾病死亡的30余例病人体内却查不见该菌,并且发现当霍乱病人在疾病进展期中一般皆可查见此细菌,但待病人痊愈后则此菌即消失。Koch起初定名此菌为逗点状杆菌,因其形似逗点,后改称逗点状弧菌,因实属弧菌,最后称为霍乱弧菌,因此被证实是霍乱病原体。

消息传至美国,恰逢1887年有两批海轮由霍乱疫区法国马赛港及意大利拿坡里港开往美国,到岸人员均经美国政府进行海港检疫,对可疑病人和带菌者皆用细菌学检查,查见霍乱弧菌者皆被隔离在港口,使得霍乱未传入美国。但在南美洲阿根廷、巴西及智利等国,因未采用上列措施,以致在1886~1888年间皆遭受霍乱严重传染。另一方面,又由商旅行人将霍乱从印度传至阿富汗及波斯(今伊朗),再经巴库传入俄国,引起莫斯科及彼得堡等地流行霍乱,病死约80万人,又进而传播到东欧各国,皆引起霍乱流行。同时,印度的霍乱又向东南及向东传至锡兰、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印尼、菲律宾、日本(1881~1875年共病死339772人)、朝鲜及中国。这次霍乱大流行分别于1887年及1896年先后在欧洲及亚、非、拉丁美洲次第熄灭,历时6~13年。

霍乱一病通常被西方人称为“亚洲霍乱”,因为此病长久以来,多见于亚洲印度等地,并经常向外扩散引起多次世界性大流行,这种病发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疫势常随季节消涨。而印度被称为“霍乱的故乡”。从霍乱第一次流行到现在,已在世界各地流行达8次之多,而每一次大流行都要持续数年。

1991年4月,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组织了全球霍乱控制的专门工作班子,并在该年5月召开的第4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号召世界各国联合采取行动控制霍乱流行的措施。对于这一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人们谈之色变。然而,只有永久地改善安全供水及人类废物的处理,才能持久地防止霍乱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