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危及世界的100场灾害(下)
10475300000042

第42章 水患成灾的孟加拉——1987年孟加拉国发生特大水灾

在1987年7~9月之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2000多人死亡,2.5万头牲畜淹死,200多万吨粮食被毁,20000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的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

1987年7~8月,孟加拉国接连大降暴雨,造成恒河决口,死伤人口数以千计,数百万公顷良田淹没于汪洋之中,上百万间房屋及近千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损失极为惨重。

这年的7月19日深夜,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怒啸,惊醒了正在沉睡中的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居民。暴风雨来了,无情的狂风将树连根拔起,卷走平房的屋顶,大雨如注,天连水,水连天,地面如同汪洋,无数座房屋倒塌在暴雨中。

这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毫无任何准备的居民不知所措,人们呼天喊地,处于绝望之中。这场暴雨至少使3万户人家流离失所,上万英亩种有农作物的耕地遭受严重破坏。受害最严重的地区是达卡西北144公里的贾马尔普尔县内的5个区,其次是达卡西南115公里的纳赖尔县。暴雨使这里的房屋几乎全部被洪水吞噬,上千名居民无家可归。

然而这才仅仅是刚刚开始,无情的暴雨仍然下个不停,水灾日趋严重。到8月2日止,近半个月中,洪水袭击了全国64个县中的25个县,受水灾影响的人数达2000万,洪水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使几百万亩农作物、上百万间房屋、500座桥梁和一些涵洞被冲毁。但是,孟加拉国境内的许多河流水位在继续上涨,来自毗邻的印度集水区的洪水使一些河流已经超过了警戒水位。孟加拉国政府立即采取措施,调集部队部署在已超过警戒线的几条河流岸边,日夜巡视,以防河堤决口。

一个月之后,到8月20日,首都达卡及周围地区的水灾灾情仍在继续恶化。流经达卡市的布里甘加河河水继续上涨,水位已越过警戒线45厘米,达卡同北部20个县的公路交通已被洪水切断,同西北部的拉杰沙希及西南部的库尔纳的铁路联系也被中断。

达卡附近的纳拉甘杰是世界最大的黄麻加工厂的所在地。受洪水影响,那里至少有30家工厂被迫停工关闭,约200个黄麻仓库被洪水浸淹。

8月21日,孟加拉国总统艾尔沙德视察了一些灾情严重的地区,他要求部队和各方人员投入抢险救灾的工作,并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一项救援计划,解除灾民的疾苦。孟加拉国政府向伊斯兰国家发出求援呼吁,以便克服洪水造成的灾害。孟加拉国宗教事务部长对14个伊斯兰国家说,不管是现金还是其他援助,孟加拉国都愿意接受,而现在特别需要粮食、衣服和药品以及交通工具。

在水灾严重时期,土耳其、科威特等国相继派飞机前往孟加拉国提供救援物资。孟加拉国救济和安置部长穆拉纳·曼南说,截止到8月底,孟加拉国政府也为遭受灾害的地区制定了一项恢复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免费向农民提供稻种并拨出1.2亿塔卡(约合400万美元),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公路和桥梁。政府已向受灾地区提供了总计8000万美元的现金和130万吨粮食,孟加拉国武装部队将利用外国提供的材料帮助灾区把被冲毁的房屋和道路修复一新。

9月初,造成全国1/3地区遭水淹的特大水灾已在缓解,全国主要河流的水位开始下降,险情基本过去。

在1987年7~9月之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洪水和暴雨的袭击,造成2000多人死亡,2.5万头牲畜淹死,200多万吨粮食被毁,2万公里道路及772座桥梁和涵洞被冲毁,千万间房屋倒塌,大片的农作物受损,受灾人数达2000万人。水灾使痢疾在一些受灾地区流行,80万灾民染上痢疾,有近百人因此丧生。

地处世界最大河流三角洲的孟加拉国每年都会发生洪水泛滥以及受到从孟加拉湾吹来的旋风的侵袭。孟加拉国经常水患成灾,这与它地处世界著名的季风区和与它所具有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关。孟加拉位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两大河上游处于喜马拉雅山多雨的南麓,与孟加拉国毗临的印度东部的梅加拉亚邦是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每个从上游来的巨量降水注入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中,经常造成下游河岸决口,河水四处泛滥成灾。地势平坦低洼的孟加拉国自然难以逃脱水灾的侵袭了。

频繁发生的洪水泛滥使孟加拉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1987年夏季的这场水灾,据说是孟加拉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们普遍认为,造成这次特大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事先没有采取有关预防措施所致。如何摆脱水患带来的沉重灾难,已成为孟加拉国政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也引起举世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