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震惊世界的100次变革(下)
10474900000006

第6章 天皇专制政府的登台——1866年日本的大政奉还

在倒幕派势力日益壮大的形势下,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为保存其实力于1867年10月14日将政权交还给了朝廷。

1866年1月在萨摩、长州两藩结成同盟后,以此二藩为核心的倒幕派势力迅速扩大。皇室公卿三条实美、岩仓具视等人也与倒幕派加速策划武装倒幕。此时,以土佐藩为主的“公武合体”派,转而主张“公议政体论”。

公议政体论的主要策划者坂本龙马于1867年7月16日自长崎至京都船中,与后藤象二郎议论关于建立新国家的8条基本纲领,即“船中八策”。其要点是:幕府奉还政权,政令出自朝廷;设上下两议政局,由议员公议政治;改革官制,选用人才不受身份限制;修改不平等条约;制定宪法;扩充海军;设御亲兵;改革币制等。这是“公议政体”派政治纲领的初步草案。

7月23日,后藤与西乡、大久保等人缔结了以实现“大政奉还”为目标的“萨土盟约”,使“船中八策”更加具体化。接着,萨、土、艺三藩之间于7月27日缔结了类似的约定书。8月2日,后藤象二郎说服土佐藩主山内容堂,劝说德川庆喜向天皇交还政权。山内容堂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使德川氏奉还大政,将他从灭亡中挽救出来,是恩义两全之良策”。10月29日,后藤以山内容堂的名义向幕府提出“奉还大政”的建议书,德川庆喜为了挫败倒幕运动,实行大政奉还,11月9日德川庆喜向天皇提出“奉还大政”和辞去“征夷大将军”职位的请求。11月10日(旧历10月15日),他得到天皇批准其“奉还大政”的敕书和三项指示:(1)天皇收回最高政权;(2)迅即召集诸侯会议,决定一切政务;(3)在未召开诸侯会议之前,仍由将军照旧统治领地领民。这样,将军事实上还掌握着内政外交的实权。为了争取国际上的承认,德川庆喜赶忙将“奉还大政”一事通告给各国驻日公使。

“奉还大政”消息传到江户,幕府的保皇派愤愤不平,一些反动武士大闹江户。与此同时,“奉还大政”一事也激怒了坚持要打倒幕府的倒幕派,他们在“奉还大政”的同一天接到《讨幕密敕》。

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政变,宣布“王政复古”。接着,倒幕军和幕府军在京都附近发生激战。幕府军大败,庆喜逃回江户。4月,倒幕军占领江户(后改名东京)。从此统治日本二百余年的江户幕府被彻底推翻,天皇专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