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上)
10472600000048

第48章 戴高乐挑战美国霸权的外交风云

夏尔·戴高乐,1890年出生于法国西北部城市里尔,20岁时考入军校,实现了成为一名军人的愿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40年担任法国国防和陆军部次长。德国入侵法国后,贝当政府向德国投降,戴高乐毅然来到英国,号召在英国的法国人起来抵抗德国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了“自由法国”运动,成为法国抵抗侵略的旗帜。法国解放后,戴高乐担任临时政府总理,1946年1月,他辞去总理职务。1958年,戴高乐再度出山,担任总理。当年12月,他当选为法国总统,1965年获选连任。1969年,戴高乐在任期未满时辞职。

二战期间,美国不承认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的合法性,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三个重要的国际会议,戴高乐都被拒于门外。雅尔塔会议是决定战后世界安排的重要会议,讨论的许多问题都与法国有利害关系,戴高乐被排斥在外,使他一直耿耿于怀。

战争刚结束,法国还没有力量向美国挑战。1958年,第五共和国建立,戴高乐成为第五共和国的首位总统,此时,法国的经济已经恢复和发展。因此,戴高乐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争取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主张使欧洲成为欧洲人的欧洲,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向美国的霸权发起冲击。

戴高乐在发展核武器问题上,一直保持独立性。1958年9月,戴高乐曾向美英提出分享核技术的要求,但遭到拒绝。戴高乐认为法国不能在美国的核保护下获得安全,“美国人一旦遇上严重事件将会被吓退”,只有法国掌握了核武器,法国的政治和国防才能独立,法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他决定发展自己独立的核力量,确定1960年第一季度进行试爆。

1959年7月,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访问巴黎,要求法国放弃研制核武器,由美国向法国提供。9月,艾森豪威尔总统访问法国,又旧话重提。但都被戴高乐拒绝。1960年2月,法国在撒哈拉沙漠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美国反对法国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多次声明美国的核力量足以保护欧洲,法国制造原子弹纯属多余。肯尼迪任美国总统后,提出由美国在西欧部署核武器,西欧国家主要发展常规武器的建议。戴高乐又予以拒绝。

1962年,法国发展了运载工具,使法国的核力量具有实际打击能力。1963年8月,美国和前苏联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美国希望法国共同签署,遭到法国拒绝。戴高乐认为,这个条约实质上是为了阻止其他国家发展核武器,以维持美苏的核垄断地位。1968年,法国抵制了防止核扩散条约。

1958年9月,戴高乐写信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和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要求改组北约领导机构,使法国在北约中享有与美英同等的权力,美英都拒绝了他的要求。1959年2月,法国宣布战争期间,法国的海军将不受北约的指挥。随后,法国将其地中海舰队撤出北约。

当法国拥有了核打击力量后,法国开始向北约军事一体化发起冲击。戴高乐表示,法国要在北约内坚持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政策,不会让美国牵着鼻子走。1963年6月,法国从北约撤出自己的大西洋舰队;1964年,撤回在北约海军司令部任职的法国军官,不参加北约海军的海上演习;1965年,拒绝参加北约的联合演习。

1965年9月,戴高乐在记者招待会上暗示,法国将在1969年退出北约。1966年3月7日,戴高乐作出惊人的决定,他致函美国总统约翰逊,指出盟军在法国长期驻扎、使用法国领空,损害了法国的主权,法国决定不再参加北约一体化的指挥机构,也不再将法国军队交给北约支配。3月10日,法国照会北约14个成员国,指出西欧各国的防务能力已经加强,不再需要军事一体化。3月29日,法国再次照会14国,法国部队自1966年7月1日起,不再受北约指挥,同时撤回法国派驻北约指挥机构的人员;1967年4月1日前,欧洲盟军司令部、中欧盟军司令部、驻欧美军总部以及各种军事设施,全部迁出法国领土。

美国要求将搬迁的期限延长一年,并要求法国承担搬迁费用。法国没有同意美国的要求,在预定的时限内,北约完成了机构、物资和人员的迁移。

法国向美国的挑战达到高潮,不但在西欧而且在世界引起了震动。

在挑战美国的同时,戴高乐致力于发展与西德的关系,他认为法德的合作是欧洲联合的基础,欧洲联合起来就可以与美国、前苏联抗衡。1958年9月,戴高乐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首次会晤。在此后的三年里,两人共会晤15次,会谈时间总计100多小时。1963年1月,两国签署合作条约,规定两国元首及政府首脑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外交和国防部长每季度举行一次会议,就外交政策进行磋商协调,在防务政策等方面加强合作。

而对于紧跟美国的英国,戴高乐则较为冷淡。1961年和1967年,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都被法国否决。法国认为英国与美国的关系过于密切,英国加入欧共体会是一个“特洛伊木马”,将引来美国对欧共体的控制。直到戴高乐下台后,法国政府才转变态度。

戴高乐还积极发展与前苏联的关系。1966年6月,他访问前苏联,受到盛大欢迎。两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欧洲的问题首先应该在欧洲范围内加以考虑”,矛头明显指向美国。两国签订了多项合作协定,并在克里姆林宫和爱丽舍宫之间建立热线电话。

1964年1月,法国不顾美国的反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对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有力挑战。

戴高乐在东南亚问题、中东问题、第三世界问题等许多方面,都向美国的政策提出挑战。他独立自主和反美的外交政策,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对促进西欧的联合、缓和东西方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