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艾森豪维尔传
10471100000005

第5章 参谋长助理

世界风云起苍黄,法西斯蒂猖且狂;

二次大战烽火起,艾克心里有主张。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从欧洲回来后、就在美国陆军部和总参谋部任职,当时世界风云骤变,本平洋的复杂局势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在欧洲,德国法西斯上台执政。国际舞台上政治力量越来越清楚地形成新的对比。事态的发展促使已经建立的集团和联盟发生了新的变动。有一点是明显的,即如果发生世界性冲突和美国参战的话,那么美国必须解决动员美国的军事经济资源这一复杂问题。陆军部在这些年间在研究美国军事潜力方面,其中包括一旦战争开始,经济方面的情况如何,做了大量工作。

1930年秋季,道格拉斯·麦克阿瑟接替史沫莱尔担任参谋长。麦克阿瑟依据复杂的国际局势,表示反对政府进一步裁减兵员:他强调,国际形势的发展,“重又证明了条约是不可靠的,对于和平毫无保障可言”。同年,美国国会成立了战争政策委员会,研究“一旦发生战争时应遵循的政策”和“如何平均负担费用以及把战争牟利减至最低限度”。建立这个委员会的决议,要求委员会。研究并考虑修改宪法“。支持者谈到在战争动员时征用私人财产和征募兵员的问题。一般的希望是,政府应排除花费大量资金的、鼓动美国参战的运动。委员会由陆军部长赫尔利担任主席,其他五名内阁官员,四名参议员和四名众议员任委员。陆军部的动员计划显然是委员会关心的中心问题。麦克阿瑟得到通知,将由他负责提出迄今为止”秘密的工业动员计划的工作。

麦克阿瑟通知艾森豪威尔和莫斯利着手进行这一工作。到1930年底他们提出了一个计划,内容包括对外贸易、征用工厂,以及成立专门的政府高级机构以对工业、人力、征兵和公共关系实行集中领导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1931年春,委员会举行公开听证会。工业家到陆军部来预先讨论他们的证词。这对艾森豪威尔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经历。直到1930年,他对美国工业的生产能力以及组织情况都不甚了解。现在,他和工业界某些巨头进行日常的工作接触。艾森豪威尔发现,这些人都“直接反对”在战时征用一切产业的主张。艾森豪威尔出席听证会,对了解美国的国情、经济实力、资本家的心态以及各界人士对战争的态度甚有帮助。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参加这一工作的再一好处是,可直接与麦克阿瑟接触。艾森豪威尔与工业家们和谐的合作,对详细情况的掌握,行文风格以及反映上司的态度和意见的能力,给这位参谋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开始利用艾森豪威尔的才华,请他为自己起草一些演讲稿、信件和报告,并亲自任用艾森豪威尔为参谋长助理。麦克阿瑟在一份报告的批语中对这位助理备加赞扬道:“亲爱的艾森豪威尔:你完成的工作很出色,远比我本人写得精彩,深为感谢。”麦克阿瑟还在艾森豪威尔的考绩报告中说:“在军队中,在该军官的同辈中,没有一个能胜过他……在精力、判断能力和接受任务等方面尤为突出。”

麦克阿瑟是艾森豪威尔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的两个领导人之一,另一个是乔治·马歇尔。能结识这两位总参谋长,并在他们手下工作,是艾森豪威尔的幸运。两人都是美国有权威的将军,他们的领导艺术截然不同,麦克阿瑟夸夸其谈,服饰华丽,以自我为中心,好吹捧、奉承人,有着强烈的党派观念,很喜欢介入政治争论。马歇尔说话平稳,衣着保守,为人谦逊,不轻易赞扬人,严格地超党派,不愿意介入政治争论。两人都当过罗斯福的参谋长;但是,他们对军队首脑与总统的关系的看法,却大相径庭。麦克阿瑟认为军队首脑与总统之间是对抗的关系,而马歇尔则认为军队首脑对总统应持完全支持的态度。他们还在欧洲和亚洲对美国的相对重要性的根本战略问题上意见不一致。其结果之一是使军队和参谋部分成麦克阿瑟派和马歇尔派。前看主张“亚洲第一论”,后者主张欧洲问题应放在首要地位。

艾森豪威尔在37年的军事生涯中,有11年是直接在这两个人手下工作,在麦克阿瑟手下7年,在马歇尔手下4年。这两位将军都喜欢并敬重艾森豪威尔。德怀特工作做得很出色,总是按时完成。他忠诚地执行上司的决定。他在时间安排上和其他想法上都适应上司的心意。无论麦克阿瑟还是马歇尔都表扬过艾森豪威尔的这种品质。麦克阿瑟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一份鉴定报告中谈到艾森豪威尔时说:“这是军队中最好的军官。当下一场战争来到时,他应当立即登上领导岗位。”1942年马歇尔总参谋长以推荐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欧洲远征军总司令的行动,来表明他同意上述评价。

不过,艾森豪威尔与麦克阿瑟的私人交往要比与马歇尔亲密得多。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经常互相打趣;而艾克同马歇尔则很少这样。马歇尔是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的,对陆海军的体育比赛谁胜谁败不大关心,而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都毕业于西点军校和陆军参谋学院,又都是体育爱好者,因此他们对西点军校橄榄球队的胜败异常关切,每年秋季他们都热烈讨论陆海军比赛的前景和结果。艾森豪威尔和玛咪同马歇尔夫妇几乎没有什么社交往来,却经常和麦克阿瑟及其夫人琼一起参加舞会和宴会。

艾森豪威尔对麦克阿瑟的评论也比对马歇尔深刻,他在回忆录中把麦克阿瑟描绘成“果断、很有风度、知识渊博和有着非凡记忆力”的一位将军,说他把演讲稿或报告读过一遍后,便能逐字逐句地背出来。麦克阿瑟骄做自大,脾气古怪,除了他之外,“决不能见到天上还有另一个太阳”。当麦克阿瑟在某个问题上采取了某种立场以后,他便固执地坚持这种立场,特别是涉及到陆军时。他掌握问题的全部细节,总是用合乎逻辑地摆事实的方法来坚持自己的论点。艾森豪威尔的传记作者斯蒂芬说:“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艾森豪威尔在战时和担任总统时,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辩论中总是效法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并不像马歇尔那样去教育和训练艾森豪威尔,使其成为自己的门徒。相反,艾森豪威尔是通过观察麦克阿瑟的行动来学习他的。麦克阿瑟确实是位引人注目的人,无论他走到哪里,记者们便迫随到哪里。他发表的见解和活动常常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他故意对当前最富有爆炸性的、激动人心的问题发表公开谈话。他严厉斥责共产党人、主张新政者、和平主义者、社会党人和不符合他对于百分之百的美国人所下的定义的一切政党和团体。他从不拒绝挑战,他爱好投入战斗。麦克阿瑟毫不隐讳自己的政治野心,人们都知道他和潘兴将军不一样,他愿意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麦克阿瑟是将军中最喜欢搞政治的,但从没有在政治上取得成功,麦克阿瑟爱接受有争议的问题,而艾森豪威尔则回避这些问题。注视着30年代的麦克阿瑟政治活动的结果,使艾森豪威尔更坚定了他“超脱政治”的决心。

1932年发生的美国退伍军人请愿事件,是艾森豪威尔在总参谋部期间所经历的最惊心动魄的事件之一。这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战士为要求改善物质状况举行了有名的游行进军,聚集在华盛顿街头的两万多人,他们都是失业的退伍军人,想提前领取答应在1945年才支付给他们的参战退役金。平均每份金额为1000元。这些退伍军人都住在宾夕法尼亚街上弃置不用的财政部楼房里和安纳科西亚沼地上“用捡来的材料、铅皮桶和旧木板搭成的可怜的小棚屋里”。在被包围的胡佛政府看来,这些退役金请愿者是“在国会所在地向政府发起进攻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威胁”。麦克阿瑟肯定“这次运动的意义和危险性,实际上远远超过想从濒于枯竭的国库索取金钱的作为……红色组织者渗入了退伍军人组织,并立即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领导人手中,接过了指挥权”。这位参谋长认为,通过退伍军人的这次进军游行,“共产党人希望煽动革命行动”。作为这位参谋长助手的艾森豪威尔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事实上,”他写道,“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尽管可能受到一些煽动者的蛊惑,但都是安分守己的,他们进军游行,都是为生活所迫。”

然而,麦克阿瑟设法证明请愿与共产党有联系。他要求全国各地的高级军官向他提供与退役金请愿者一起进军华盛顿的、已知的共产党人的名单,答复来了,结果没有一个人知道。尽管缺乏证据,但是,参谋长和胡佛政府,仍决定用暴力把聚集在财政部楼房里的1100名左右的退伍军人赶走。7月27日,政府命令华盛顿警察局长把他们驱逐出去。第二天,7月28日,正规军又接连采取行动,他们开赴首都的中央大街宾夕法尼亚街,阻挡示威游行的人们。正规军向饥饿的、衣衫褴楼的、手无寸铁的老战士开枪,这是美军史上的奇耻大辱。两名老战士被打死,50名受伤。麦克阿瑟将军自告奋勇领导这一讨伐行动,他说,“爆发了革命”,军队就应当整顿秩序。麦克阿瑟命令艾森豪威尔和其他军官穿上制服,排列在队伍的首列与士兵一起行进。这样,艾森豪威尔从实际上懂得了资产阶级国家军队的社会职能。为表彰参加这次讨伐队,授予他一枚奖章。

但是,当麦克阿瑟参谋长和艾森豪威尔少校等人出现在宾夕法尼亚街头时,形成了一幅引人注目的画面,几十个摄影师都抓住了这个机会。艾森豪威尔和其他一些下级军官,外套上都没有佩缓带和勋章;麦克阿瑟的胸前却挂满勋章,相比之下,显得特别神气。麦克阿瑟身穿礼服,腰系武装带,下身穿马裤,足登锃亮的马靴。在所有拍摄的照片上,艾森豪威尔情绪沮丧,而麦克阿瑟则兴高采烈。

美国军警对退伍军人的残酷的镇压,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谴责。但麦克阿瑟却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那班暴徒,看上去叫人讨厌,不安分的天性使军警激动起来。”麦克阿瑟把不利于他的宣传归咎于共产党人,拒绝承认他犯了错误。艾森豪威尔观察到麦克阿瑟有着这样一种顽固的想法:“一个高级指挥官必须不借一切代价维护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决不可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次事件使艾森豪威尔更害怕极端主义,更本能地回避各种争论。

血洗老战士是艾森豪威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参加的唯一的“军事”行动。他的一位传记作者说:“那时艾森豪威尔少校已经显示出逐渐成熟的品质。他曾多次劝说麦克阿瑟不要指挥这次镇压行动。事后,他又巧妙地躲避了记者对他的采访。”

在这一事件过去七个月之后,1933年2月,麦克阿瑟让艾森豪威尔当他的私人助理。德怀特给麦克阿瑟起草演讲稿到国会演说,并帮助准备参谋长的年度报告。这些报告都是些调子低沉的文件,甚至在“新政”于1933年3月开始以后,军队仍是根据难以忍受的大为削减的预算进行工作。

1933年的军事预算为3.04亿美元,1934年为2.77亿美元,1935年为2.84亿美元。年度报告悲叹,在一个迅速重新武装起来的世界里,在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军备战和肆意进行侵略的情况下,美国军队几乎完全缺乏准备。艾森豪威尔在报告中列举了军队的缺陷。第一次世界大战剩下的预期用来打一场小型局部战争的装备不仅陈旧,而且实际上在不断地损坏;陆军由于没有钱,无法订购新研制的伽兰德半自动步枪,所以仍使用1903年型的斯普林菲尔德步枪;1934年军队只有12辆一次大战后的坦克在服役。麦克阿瑟要求政府拨款购买更多的坦克和更新装备。但是,在经济危机的困扰下,罗斯福政府仍决定军队是实行节约的最重要的部门。

艾森豪威尔热爱军队,热爱自己的职业。如果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少校的名字不为一般的公众所知晓,却受到来陆军部采访的记者们的高度重视。一家报纸请他当军事编辑,他曾大为动心。这个工作使他能继续留在华盛顿和接近军队里的朋友。他能准确地对美国的军事和海外的威胁作出评价,而且每年薪金为15000至20000美元,对一个每年只拿3000美元的人来说,不啻是一笔财富。他作了考虑,并同玛咪和弟弟米尔顿商量,差点儿辞去军职,经过反复考虑,艾森豪威尔对职业的热爱战胜了高薪的诱惑,最后决定还是留在军队里。

德怀特记着福克斯·康纳将军对他说过的话:时间不会太长将爆发另一场战争,其规模比上一次战争还要大。德国、意大利和日本重新武装的事实,使他确信那场战争已为时不远了,他不想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去报道那场战争,他要作为一个战士、一个军人去投身于那场战争。他也想离开华盛顿和总参谋部,作为战斗兵种的军官,到部队里去干,但是麦克阿瑟不放他走。1935年,麦克阿瑟的参谋长的任期届满,艾森豪威尔盼望着派他到野战部队中去服役。但是,接着麦克阿瑟当头给了他一棒。国会通过给菲律宾以“联邦”地位的决议。菲律宾于1946年完全独立。曼纽尔·奎松和国民党领导的新的菲律宾联邦政府,需要一支军队,奎松邀请麦克阿瑟到马尼拉去当他的军事顾问,负责建立一支军队。麦克阿瑟接受了邀请,并坚持要艾森豪威尔继续当他的助理。

从头建立起一支军队,是一件有趣的工作。对艾森豪威尔来说,这项工作还有额外收入。顾问代表团的成员,担任美军派遣任务,国内薪金照领,另外菲律宾联邦政府还支付一份薪水。麦克阿瑟每月为3000美元,艾森豪威尔为每月980美元,再加上一切开销的费用。由于有这样的收入,加上雇用仆人的费用低,艾森豪威尔一家在马尼拉可以过一种比较豪华的生活。

1935年9月末,艾森豪威尔和麦克阿瑟一起登上西行的火车去旧金山,并从那里搭船去马尼拉。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已住了六年,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他没有晋升过:他和其他任何一名军官都没有能说服政府开始重建国防;他没有在战斗部队里干过,看来命中注定要永远当一名参谋军官。然而,他能引以为荣的是麦克阿瑟对他的工作和能力的评价。

1935年9月30日,参谋长给他一封信,赞扬他“成功地完成了不少艰难的任务”,麦克阿瑟感谢艾森豪威尔“愉快地和有效地致力于有局限性的、困难重重、而且常常必须全力以赴的任务,尽管你本人希望的是指挥部队和从事军队生活中其他扎实活动方面的工作。对此,你的特质是完全适合的”。他向艾森豪威尔保证,他的经验对他将来当司令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所有向你提出的问题,是必须从高级指挥机关的观点来解决的”。

在菲律宾,艾森豪威尔积极参加了建立军事学校,组建空军,组织城市居民进行军事训练和制订岛国的国防计划以防发生战争等工作。鉴于太平洋战争日益迫近,他们所进行的工作是有重大意义的。

艾森豪威尔在工作之余还能挤出时间从事自己习惯了的娱乐,打桥牌和玩高尔夫球。菲律宾总统奎松是个牌迷。被邀往总统那里去度周未的人员中,几乎总有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但是,博得总统好感的不只是艾克的牌技,艾森豪威尔吸引总统的是,他熟谙军事,容易与人接近,能博得别人的好感。“在他的全部优秀品质中,”奎松说,“我最称颂的是,我不论何时向艾克征求意见,总会得到答复。”

1936年7月1日,在西点军校毕业后过了21年,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终于得到了中校军衔。在菲律宾,他仍没放弃成为空军的夙愿。他掌握了复杂的飞行业务,飞行了必须的300小时,在48岁时取得了飞机驾驶证。艾森豪威尔对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竟带着儿子飞行。这是个莫大的冒险行动,尤其是在一次这样的飞行中,飞机差一点坠毁。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虽然战争对艾森豪威尔将意味着在事业上的进展,虽然他一直致力于准备对付这一挑战,但战争的到来是一场大灾难。9月3日,宣布战争的当天,他写信给弟弟米尔顿:“经过月复一月地极力安抚这个统治德国的疯子之后,英国和法国看来被逼进了死胡同,他们只有通过战斗,才能走出来。对欧洲和整个文明世界——虽然长期把这个世界称为文明世界似乎是荒谬的——这是一个不幸的日子。如果战争拖长,我相信战争中残存下来的国家很难辨出他们参战时原来的模样。”但他预言:“除非希特勒用暴力征服全世界,否则最后的结局将是德国被肢解。”

德国人征服波兰后,德军与西方盟军隔着马其诺防线僵持着,这时,战争被称为“静坐战争”,或叫“假战争”。

1939年10月,艾森豪威尔向他的朋友杰罗说:“这场战争使我感到非常迷惑……很明显,没有一方愿意进攻堡垒坚固的防线。如果阵地配备着现代化武器,使战斗防御的优势大大超过进攻,我们就倒退到中世纪末期,在当时军队守卫在筑垒的营地内,非常安全,不受骚扰。”艾森豪威尔感到疑惑,“答案是什么?”

1939年12月13日艾森豪威尔决定回国。他深信,美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这场战争。他认为,现在他的位置是在祖国,是在他的美利坚合众国。艾森豪威尔在谢绝了菲律宾总统提出的待遇上非常有诱惑力的建议后,返回美国。

他的预见被证实了。全国正处于作出最重大的军事和政治决定的前夕。国内各种势力对战争的态度意见纷坛,和平主义、孤立主义势力十分猖撅。欲知在此情况下,艾森豪威尔中校的去向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