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化史
10470800000084

第84章 古代神医

扁鹊

扁鹊(约公元前407~前310年),本名秦越人。因为秦越人医术高明,热心为民治病,人们便满怀敬意地称他为“扁鹊”。他按照长桑君传授的方法治病,并且不断实践、研究,逐渐成为妙手回春的名医。他还广收门徒,带着他们周游列国,为民治病,名满天下。

扁鹊一生的医疗实践对祖国医学有着突出的贡献。扁鹊行医向来精益求精,十分注意从不同角度仔细诊断疾病,望、闻、问、切、针灸、推拿等诊断和治疗方法往往都要用到。看病的时候他既看病人舌苔,又听病人说话、呼吸和咳嗽的声音,还问病源和得病前后的种种情况,并向病人家属和亲友仔细查询,以求得准确结论,对症下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钻研,扁鹊终于为我国医学的诊断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诊断方法方面,扁鹊根据前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行医实践,将望、闻、问、切的方法加以条理化。他特别擅长切诊和望诊。人体脉搏跳动与心脏跳动相应,切脉能够了解患者病情,并能对病情进行确诊,所以诊脉完全符合科学原理。扁鹊就是我国脉学的创始人。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为扁鹊立传,并指出:“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不仅是切脉圣手,也是望诊行家。扁鹊与齐桓公的故事就反映了他望诊水平的高超。为了满足治疗上的需要扁鹊精研各种疾病的医治方法,在长时间的医疗实践中有意识广泛接触病人,从而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成了医学上的多面手。

扁鹊一生行医,足迹遍及许多地方,还辛勤培养医学新人,广收门徒,言传身教,著述甚丰。《汉书》说扁鹊著有《扁鹊内经》和《外经》,可惜都已失传。扁鹊医术超群,备受人民爱戴,因而遭到秦国太医令李醯(xī)的妒忌,并被李醯派人暗害。扁鹊虽然死了,人民却永远也忘记不了他的功德,到处为他建庙立碑,世代相传地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古代名医。

华佗

华佗(145~208年),沛国谯州(现在的安徽省亳县)人,号元化。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华佗从小就刻苦钻研学问,早早便精通了各种经书,尤其喜爱医书和养生方法。华佗生活的时代,正赶上政治极端腐败,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疾病到处流行,这使得他决心从医,以解除患病百姓的苦痛。他曾在徐州游学,拜名医做老师,再加上他本人原来就勤勉好学,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终于获得非常渊博的医学知识,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样样精通。

华佗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有着丰富经验,他善于察颜望色,诊脉十分细致,并不拘泥于前师的法则,能够依据病人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来找他看病的人大多数是贫苦农民,华伦深知他们负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用。因此,他开方时用药不过几味,并常常采用实惠而疗效快的针灸疗法,针刺时选最少而最有效的穴位,艾灸的部位也很少。他以这些尽量简单有效的疗法解除了许多穷人的病痛。除了医术非常高明之外,华佗还不慕名利,是个不畏威胁、不为利诱的医生,他被曹操杀害的故事最能体现这一点。

华佗最精通的是外科。他曾用刮骨去毒的方法割掉中毒的死肉,挽救了关羽的性命。华佗的外科疗法能够手到病除,首先是因为他掌握了安全使用麻醉药的方法。据史书记载,华佗给病人开刀时用的麻醉药叫做“麻沸散”。如《后汉书》、《三国志》中都记载有华佗使用“麻沸散”施行外科手术并取得惊人效果的医案。华佗首创了用酒送服“麻沸散”的全身麻醉术。在使用药物全麻的情况下为病人施行腹部手术,这不仅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麻醉学和外科手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难怪后世尊华佗为我国外科始祖。据美国人拉瓦尔写的医学史说,5世纪阿拉伯医学开始了全盛时期,由于从中国的华佗那儿学习了麻醉术,解决了手术止痛问题,手术疗法得到发展,才可施行气管切开术等。欧美各国直到19世纪初期,才使用全身麻醉法施行手术。麻沸散的发明意义十分重大,历代中药麻醉无不是在华佗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后世医生在金创、痈疽、骨折等手术治疗和麻醉药使用方面有所发展,然而开创者是华佗。

华佗还是我国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他继承并发扬我国古代“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批评单纯的医疗观点,更坚决否定方士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鬼话,主张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和治疗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华佗经常告诫人们,应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同时也要有适当的休息。经常劳动不仅可以帮助消化,流通血脉,还能防止许多疾病的发生,这好比“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些道理虽然看来简单,但在1700多年以前提出来实在难能可贵。更不寻常的是,华佗根据自己细致观察,在古代导引术启发下,创造了一套模仿虎、鹿、熊、狼、鸟等五种动物动作的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他把虎的扑动前肢、鹿的伸转头颈、熊的卧倒身子、猿的脚尖纵跳、鸟的张翅飞翔等动作联系起来,编成一整套使全身肌肉关节都得到全面舒展、活动的体操,并且加以推广,使很多人得益不浅。由于不断地练习“五禽戏”,他的学生吴普活到90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不松,像中年人一样。另一个学生樊阿学习了华佗的针灸疗法、饮食疗法等,活到100多岁,仍旧头发乌黑,身体结实。

华佗为民治病处处从实际需要出发。他看到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被杀伤的人很多,因此特别致力于外科学的钻研,同时大胆地用外科手术疗法,治疗用汤药和针灸等方法治不好的内脏病症。这在当时却受到了守旧的人们攻击,但华佗并未畏缩不前,终于用精良的医术、用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广大人民的信任,把我国医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为怀念这位医药学大师,后人在徐州建立了他的纪念墓,在他家乡保存了他的故居“华庄”,并建立了“华祖庙”。

张仲景

张仲景(150~219年),名叫张机,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人,也是我国东汉末年一位十分了不起的医家。据《南阳人物志》记载,张仲景曾被举为孝廉(相当于后来的举人),官至长沙太守。

张仲景不仅医术精良,而且能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长期积累的医疗经验,著书立说。他的《伤寒杂病论》便是我国临床学的不朽名著。《伤寒杂病论》即《伤寒卒病论》,成书于3世纪初,共计16卷,包括《伤寒论》和《杂病论》两个部分。由于兵火战乱,原著成书不久即告散失。魏晋医学家王叔和整理了张仲景的遗著36卷,其中就有《伤寒杂病论》10卷、《金匮要略方论》3卷。到了宋代,又经林亿等整理、校正,成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当时的伤寒是霍乱、流行性感冒和肺炎等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

《伤寒论》共10卷,22篇,全书选取药方112个,治疗原则397条,是专门阐述辨证施治外感病的著作;《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共6卷,25篇,载录药方262个,主要论述伤寒病以外的内科杂病,如“中风历节病”、“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和“胸痹心痛短气病”等,兼述外科、妇科疾患,内容相当丰富。另外,张仲景还著有《张仲景方》15卷,《张仲景评病要方》1卷,《张仲景疗妇人方》2卷,《张仲景脉经》1卷,《五脏荣卫论》1卷,《疗黄经》1卷,《口齿论》1卷,《黄素药方》25卷,《金匮玉函经》8卷。以上著作除《金匮玉函经》之外,都已经散失了,不能不说是我国医学的巨大损失。但即使如此,张仲景在我国传统医学史上还是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医中之圣”。

张仲景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不外有三:一是人体内在的原因,也就是生理发生了病变;二是外在环境的原因,如气候节令的急剧变化;三是社会因素、物理因素以及意外损伤等原因,绝不存在鬼神致病的事情。

张仲景全面细致地总结了我国的临床经验。张仲景之前出现的《内经》汇集了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但是当时的临床医学还很不成熟,处方用药以单味药为主。仓公在《诊籍》中记载了若干临证治疗的具体方法,处方用药也过渡到以复方为主。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不但分类记载了几百种药物,而且论述到方剂学理论。然而,张仲景才是首位真正系统总结汉朝以前我国临床医学丰富经验的大医学家。《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的方剂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张仲景把他之前那些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理论都细致而严肃地加以批判性地整理,一一分析,逐步进行总结,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临床理论。张仲景之前所留存的许多药方大多数治疗范围不够明确,他则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不断钻研,终于把300多个经验药方整理出来,明确了每个药方的治疗对象,以利于后人运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269个方剂大都配伍严密,在因证立法、以法统方和随证加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组方原则。张仲景因而有“经方大师”、“众方之祖”的美称。他的经方被广泛有效地运用于各种病症,并由此衍生和推动了许多新方的不断出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张仲景的《伤寒论》确立了临床治病的共同规律,提出了六经辨证。不管多么复杂的疾病,医生只要学习了《伤寒论》,理解了各种疾病发展的共同规律,便能加以正确治疗。《伤寒论》认为疾病可分为三阳经证、三阴经证,每个类型又有表里、虚实、寒热的不同性质,只有进行层层分析,把病变的性质完全认识了,才能确定治疗方法,对症下药。这种辨识疾病的方法是把疾病看做和人体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东西。张仲景从不机械地谈病灶,而是从整个病人出现的病状来观察、分析和归纳,最终得出寒、热、表、里、虚、实等总的性质来,作为治疗的入手之处。这种认识疾病的方法既是《伤寒论》坚持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疾病、认识疾病的核心点,通过上千年历代名医运用都证明十分精确、有效,也构成了我国医学的鲜明特点。由此可以看出张仲景在我国传统医学史上占有怎样重要的地位了。

张仲景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非常注重医学道德的树立,批评不负责任的医生拿病人生命当儿戏,怒斥那些“名承家技,终始顺旧”的守旧医生,反对为医草率武断。他本人在临证时总是精审入微,力求尽善尽美,在学术上则广采博集,探源索隐,孜孜不倦。所有这些无不受到后人的景仰。南北朝名医陶弘景说:“惟仲景一方,原为众方之祖。”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朴素踏实的著作学风。《伤寒杂病论》风格朴实无华,是我国理论联系实际最优秀的医学经典,问世以后历代医家研究、注释、整理和发挥者约有800余家之多,注释《金匮要略》的也有近200家,形成了所谓伤寒学派和经方学派。张仲景及其著述对世界医学也产生了不小影响,日本、朝鲜、蒙古和越南等国都曾翻译张仲景的著作,促进了这些国家临床医学的研究。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生于现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村“老堡子”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传说在初唐的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得了心口疼的病,御医多次会诊都没有效果,后来有位民间医生被召进宫,很快就把病治好了。唐太宗特地把他封为药王。这位民间医生就是活了101岁的寿星孙思邈。

孙思邈生逢唐朝鼎盛时期,以极大的热忱和兴趣研习古代医籍,寻求民间医疗经验。为搜集验方、单方,他周游各地;为采集药材,精究药性,他跋山涉水,亲自登上五台山、太白山和峨眉山。他毕生精勤不倦,虚心好学,给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所著的《千金方》堪称我国第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并开唐以后一代医风。孙思邈坚信,人类最可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的价值是千金都无法换得的,把书定名为《千金方》就是基于这种想法。

《千金方》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的合称。《千金要方》成书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后来他考虑到此书尚有缺憾,又将30年所积累的医学经验心得补编成书,著成《千金翼方》,书名取“辅佐”(羽翼)之义。两书各30卷,详载唐以前医学家所著的医论、医方、诊法、用药、食养、导引和按摩等内容,并深刻论述了医学伦理学思想。名为方书,实则包括了为医必备的各种医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可称得上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千金要方》共列232种疾病,5300多个药方,连同《千金翼方》所收,前后收纳了6500多个方剂。在体例上是把疾病按所属脏腑进行分类,近似于近代临床医学的系统分类法。在编排次序上是首列总论提倡医德,其次分别论述从妇科、儿科等各科证治。两书都是孙思邈多年的研究心得,对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贡献很大。

孙思邈详论医学道德,树立医德修养规范,对我国传统医德进行了一次系统归纳和总结。孙思邈有感于人类生命的延续首先得之于妇女和小儿,所以他研究医学总是以妇人和小儿为首要,其次才研究成人和老年人,这就是生不忘本的意思。他反对忽视幼儿保健问题,因而在自己这部集大成的著作中把妇幼科放在了头等地位,极力倡导妇女病和小儿病单独成科。孙思邈还提出临床上要针、灸并施,针、药并用,施行综合治疗。他善于综合治疗还反映在注重食疗的作用上,他力主把食物与药物结合起来治病。如用鹿甲状腺和羊甲状腺治疗大脖子病很有效果,同样在世界上领先。孙思邈非常重视预防,提出:“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高明的医生须着眼于“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必须牢记预防疾病发生和防止疾病扩散,家居和远行要随时备有应对不时之需的药物。他的《千金要方·备急方》中特地记载了卒死、缢死、冻伤,以及虫兽咬伤、战伤、火伤之类的救急药方,至今仍十分珍贵。

孙思邈对药物学也进行了深入研究,留下大量珍贵的经验,不负“药王”之美称。他主张“天下物类皆是灵药,万物之中无一物而非药者,斯乃大医也”。中医学“万物皆药”的思想自孙思邈大力弘扬以来,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熟悉药性,深究药理,他对许多药物进行实地采集、观察和运用,并且亲自种植药材细心观察研究。他重视药物采集时节、炮制加工,认识到药物品种、功效与产地有密切关系。还调查和整理了民间口耳相传的药学经验,并用民间谚语记录下来,深得人民崇敬。千百年来,用来纪念他的庙堂几乎遍及各地。唐末在他家乡陕西耀县城东3里药王山北山头为他立祠纪念。此后每年春二月,当地都举行纪念盛会,不仅怀念他的高超医术,也铭记他的高尚医德。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出版后,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代郭思所著《千金宝要》,内容主要选自《千金方》。10世纪,日本丹波康赖的《医心方》,15世纪,朝鲜金礼蒙等撰写的《医方类聚》等都吸取了《千金方》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