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情人
10470100000046

第46章 两种经验:遣弃和虐待

在指摘不忠是谁的责任之际,受伤伴侣倾向于认为:“是你和别人瞎搞,不是我的错。”而不忠的那一方则认为:“你没有支持过我,是你逼我的。”你们各抒己见,阐明自己的立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双方的看法矛盾对立是必然的,否则不会将婚姻关系推向如此危险的边缘。以下是典型的各执一词的例证:

女:“我丈夫曾经有婚外情,现在他还在外面拈花惹草。”

男:“我老婆疑神疑鬼。”

男:“她总是当众反驳我,令我难堪丢脸。”

女:“在家里,他从不给我开口说话的机会。他掌控家里的一切。”

女:“他冷落我,让我觉得跟他不相干。”

男:“她很难取悦。只要我做自己的事,她就觉得我冷落她。”

本章节的主旨是希望你们不要再互派对方的不是,同时能负起在婚外情事件中各自应负的责任。同时,对造成你们困扰背后的原因进行必要的解析。

在寻找线索之际,不妨探讨:

早年生活经验中有是否有过创伤?如果有,这些创伤又如何破坏你们目前的关系;

家里是否有不忠史曾给你不忠伴侣的心灵上带来伤害;

你不喜欢伴侣的特质,跟你喜欢或羡慕的特质有哪些关联。它们会不会是你本身的欠缺;

婚外情事件发生时的生活压力如何破坏你的平衡,并造成家庭问题。

让我们通过上述这些线索来检视你们的关系,并通过具体的心理指导建立起彼此共识。

面对扭曲的自我,探讨早年经验对你造成的伤害以及如何影响到你们目前的关系。在你与父母、手足,以及童年时的一些亲人互动关系中,甚至在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时,你其实早已发展出一套特定的感觉、想法与行为模式来,形成你今天认知的自我。这种自我意识经过多年潜移默化的演变和强化,到了今天终于影响到你与他人的互动关系。小时候影响你的人现在也许已经不在人世,或者已经离你远行,可是你依然盲目固执地依附着这个熟悉的儿时环境,因为这是你最了解伴随了你大半辈子与之相处最自在的环境。

你可能有好几种以下有关的孩童情绪,试着分辨哪一类最像你,并把自己的其他情绪反应加进去:

正面感受:安全、满足、信任、关心、赞美、尊重、接纳、珍惜、勇于表达。负面感受:惊吓、不知所措、不信任、寂寞、嫉妒、无聊、剥夺、冷落、压力、缺乏爱、屈辱、受批评、被压制。

这些感受无疑会影响你,并在你成人之后成为你心中挥之不去不可或缺的陪伴、慰藉,甚至痛苦记忆。让你重新经历类似感受的人,不管这些情绪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可能重新唤起你对孩童时代经历的一切,从而影响到你现在的行为模式(包括婚姻思维和行为模式)。这些儿时环境里的感受对你现在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人期望你扮演角色的影响,都可能发展出一种特定的主宰机制,一种无法超越、根深柢固的认知与信念。如果早年你遭到父母的遗弃,在婚姻中,你往往会谨防伴侣离你而去;如果早年你的精神或肉体受到大人的虐待,在婚姻中,你时时感到生活中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你处处小心翼翼以免再度受伤。

当然,你也会从过去经历中学到正面的与人互动的特定方式:懂得该如何说、如何做才能得到你想要的,如何承受被拒绝的痛苦并在痛苦中学会生存;对某种程度的亲密关系或不亲密关系,你同样应付裕如,并学会如何留住这种关系。最后,在这个每日与你发生互动、狭小、私密世界的家庭里,你从早期父母及与其他家人或亲戚的关系互动中获得有条不紊管理的充份养份,也懂得如何爱人、亲子和付与人,同时也被人爱、被付与人,从中获得最大的幸福和快乐。然而,如果缺少以下重要成长经历,你便可能无法完整地发展成一个健康、有安全感、有能力的人:

安全有保障

能独立运作

与他人有稳固的情感联系

受人珍惜

能够随意表达自己

能够放松玩得开心

情理之中的限制

上述任何一项基本经历一旦遭到剥夺,都可能给你带来情感创伤。这些儿时的伤口在经历了溃烂、愈合,留下了永不能去除的疤痕,影响你未来的记忆,更影响到你对伴侣选择及与周遭关系互动的选择。以下描述的是有关这类的影响:

你可能被某人深深吸引,在理想化的求爱阶段,这个人似乎拥有神奇力量,把你从旧有的、熟悉的自我中解放出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发清b,那个“神奇”人重又挑破了你早已结了盖的疮疤,那深埋在内心的、封闭的根深柢固的负面情绪。你可能强化童年时的不当经历,以此来演绎伴侣的言行。这种偏差现象如同手捏着铁钉的人,把每样东西都看成铁钉一样。不管你认识或追求的是什么人,你都将早年的经验来套用。比方说,你小时候经常受人摆布,你会把伴侣也看成喜欢操控的人,不管实际情况是否确实如此。如同安旎(Anais Nin)所写的那样:“我们不会就事论事,而是以自身立场看待事物。”临床心理学家艾弗伦(Jay S·Efran)也写道:“因此我们所有的理解,正确地说,都是自己所见,包括最难动摇的妄想,以至误以为我们有能力看清楚独立外在的现实。”

你可能不自觉地为伴侣设计,让他(她)以令你不安但却实实在在是你小时候所熟悉的方式回应你。换句话说,你不经意地驱使伴侣对你不好,以便再次以你所习惯的扭曲方式体验自己、体验这个世界及他人。比如说,以前父母用缄默来解决家庭中出现的各种冲突,你也会刺激伴侣这样做,虽然这种刺激是否自觉。

让我们看看前面列举的七种成长经验,并看看缺少这些经验长大的孩子如今又是如何毁及自己与人际关系的。

父母有两种常见的方式:

遗弃你。不管是实质或精神上,你一直在慢性的焦虑或渴望中长大。在你成长道路上,经常感到遭人拒绝。你的遗弃机制说:“我爱的人终将离开我。”

虐待你。不管是肉体或精神上,你一直在怀疑、恐吓和屈辱中长大。在你的成长道路上,经常有被人控制和被人征服感。你的不信任机制说:“我爱的人会伤害我。”

让我们来看看被遣弃和被虐待这两种残害经验是如何影响你和伴侣间关系的。

不忠的伴侣:

你一直虚幻地感到这个人终将无可避免地离开或伤害你,以至你始终无法痛快地去爱对方。你不得不在外寻求情人,以疏远或降低你们间的情感热度。由于早年曾经遭到父亲或母亲的遗弃,如今你抛弃所爱的人,藉此对过去施行报复。

如果你在童年时受过虐待,现今你可能为了再次免于伤害而采用寻求掌握权力的极端方式来夺回过去失去的尊严。但在婚姻家庭,你的做法会遭受有尊严对方的反弹,有时甚至是极为强烈的反弹,这样便在家庭里开辟了两军对垒互不相让的战场。战争的导火线便是家庭主导权的归属问题:你想夺回早年被父母遗弃或虐待而失去的主导权,而伴侣一方为了不成为尊严的俘虏而坚决固守“尊严”的阵地。

--晓文八岁那年,母亲远离酒鬼的父亲,带着她从J城来到H城,从此晓文再也没见到过父亲。有一次,她偷听到母亲在电话上对父亲说:“晓文是个好孩子,她也是你的孩子。多了解她,她需要你。”

父亲在她们生活中消失了十多年后,晓文嫁给了她自称“情感犹如冰山”的丈夫,她觉得这个人就像她那位默默无闻、又没人爱的父亲。在多年的婚姻生活里,她很少对他表白自己落漠,她向外发展,以数不清的一夜情作为报复。他们的婚姻如同拔河角力,一旦丈夫对她冷漠,她便“倒”向另一边作为平衡。晓文透露:

“他以为自己多么聪明,却从未察觉到我的私生活。如果他抽不出时间陪我,我就自己找乐子。”

受伤的伴侣

由于小时候遭到遗弃的经历,造成了你今天无法独立向外与别人发展亲密稳定关系的后果,最后你只好依附于伴侣,或为了躲避再袭的难以忍受的孤独,要求对方始终如一的陪伴。由于小时候屈服在暴力虐待下的经历,造成了你今天过度顺从、一味迁就,继之又觉得被严控,从而暗自憎恨伴侣的专擅独裁。结果你变得压抑且工于心计,故意忽略或遗漏伴侣的需要,藉此反射你曾经遭受的虐待。

不管用何种方式,你的行为很可能让婚姻关系陷入莫名的紧张,让你觉得和过去一样的疏离,时时处在担心被人遗弃的恐慌之中。

--圣佳的父亲曾有重婚前科。她记得曾经在三更半夜躲在房间里听到母亲因为父亲的背叛而和他吵架。父亲从来没有说过真话,但他们也从未分开,可是家里的气氛却总是充满了紧张、忧郁。

圣佳完成了二年学院学业后,嫁给了在J城一位位高权重的鸿飞。每天早晨鸿飞上班时,她总忍不住猜想他私底下的生活。她经常不由自主地猜疑,还兴师问罪地责怪鸿非加班太晚,是不是和助理上床。鸿非发现她简直不可理喻,而且一生起气来更令人吃不消。他对我们说:

“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除了把自己关在家里,我没有其他办法让她相信我对她的爱。她赢了,我服了她,可是我真的很怕回家。如今我真的在私下里认识了办公室里的一位女同事,我们经常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