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太守魏尚镇守边疆,屡建奇功,在朝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可是在一次向汉文帝报请战功时,他因为误差六颗敌军的头颅,被汉文帝捉拿下狱。不久,南北边塞频频出事,军情紧急。
当时有个老郎官叫冯唐的,对魏尚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处罚心中不服,一心想救出魏尚,苦于没有机会接近汉文帝。
有一天,汉文帝乘着宫车在京城里漫游,路过郎署的时候,遇见冯唐,两人聊了起来。文帝叹了一口气,说:“现在匈奴逞强,屡犯边塞,如果廉颇、李牧尚在,我以他俩为将,还怕匈奴吗?”
冯唐见来了机会,于是大声说道:“陛下就是得了廉颇、李牧,也不一定能重用他们。”汉文帝一听就气呼呼地起身回宫。这时,冯唐也感到很沮丧。
不一会儿,宫中派来一个侍臣,把冯唐带去了。但汉文帝却和颜悦色地说:“你说说我为什么就一定不能重用廉颇和李牧呢?”
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王派遣将帅出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亲自为将帅推车,并授权给将帅;在行军作战中,对军功的奖励和处罚,都由将帅们去决定,再向君王报告。就是以前赵国的李牧,在镇守边塞的时候,赵王命令规定:边关的租税,都由李将军用来奖励战士们,不要向朝廷缴纳。可是陛下现在能不能也像当年的赵王那样信任和器重一个镇守边疆的大将呢?举个例说,云中太守魏尚在守卫边疆的时候,他的忠心和才能并不比李牧差,全军上下都愿意为他效力,可是,陛下却为他报功中敌首差六个而将他下狱。魏尚的这些过失,同他的功劳相比,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认为陛下即使得了廉颇、李牧,也不一定能重用他们。”
汉文帝听到这里,恳切地说:“我以前这样对待魏尚是错了,你赶快拿了我的令牌,到狱中释放魏尚,让他官复原职,立即出镇边疆。”
匈奴畏惧魏尚,不敢冒犯,边陲又安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