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462700000082

第82章 有所耻,有所鄙,有所殆

“原文”

孔子曰:“吾有所耻,有所鄙,有所殆。夫幼而不能强学,老而无以教,吾耻之;去其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人处而不能亲贤,吾殆之。”

——《孔子家语·三恕》

“译文”

孔子说:“有些事我感到羞耻,有些事令我鄙视,有些事使我感到危险。幼小的时候不能刻苦攻读,到老年时没有本领教学生,我以为羞耻;离开家乡,侍奉国君而被器重,官运亨通,遇到乡亲故旧,却没有旧时的感情和亲切的话语,这种行为,我瞧不起;与小人搞得火热,而疏远有贤德的人,对我来说,是很危险的。”

“故事”

见物思过

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孔子带着弟子进入太庙殿堂,有位弟子指着窗户上的断棂问:“老师,你看这是木匠的过失呢?还是另有说法?”

孔子看了看,说:“建筑太庙,选派的都是能工巧匠,选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工程竭尽巧妙,绝不会出现腐断的现象,这必然另有说法,可能是昭示后人不要间断修缮的意思吧!”

孔子边走边对弟子们说:“你们年少无知,不晓得立身处世的道理。做人之道有三要:一是知耻,二是知鄙,三是知危。幼年不勤学,老来一事无成;常和小人接近,而疏远有道德的人,这是危险的。你们要牢记这三点,将来无论干什么事情,就不会出现大的差错。”

弟子们一路看一路听,对建筑周公庙的古人十分钦佩,一器一物都包含着极深的道理,用以昭示后世贤人。孔子更伟大,他能将艰深的道理,说得如果简单明了,并能由里及表,使弟子们受到极深的教育和启发。

莱曼的失败

美国华尔街上历史悠久、资金雄厚的最大投资银行之一的莱曼兄弟公司,曾经连续5年获得创纪录盈利,达到空前鼎盛。彼得与克莱斯曼彼此配合默契,共同领导着莱曼公司,使公司业务蒸蒸日上。克莱斯曼是由彼得提拔上来的,彼得看重的就是克莱斯曼大胆果敢的行动魄力,克莱斯曼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两个人就像亲兄弟一样亲密无间。但是后来,由于克莱斯曼不信任别人而毁掉了这个庞大的公司。

这件事的起因源于一次午餐。一位朋友邀请彼得共进午餐,彼得建议把刚在八星期前被提拔为总经理的克莱斯曼也请来。在午餐会中,彼得与对方谈笑风生,而克莱斯曼却备受冷落:这让克莱斯曼受到极大的刺激,他认为彼得故意这么做的。他心里想:“我要把他赶走!”

从此后,克莱斯曼每天板着脸,旁敲侧击地攻击彼得。彼得退休后,克莱斯曼掌握了公司大权。但他的猜疑之心随即转移到了其他几位股东的身上。几个月后,公司已有几名合伙人离去,公司内部人心涣散。

1983年秋,厄运终于降临,莱曼兄弟公司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公司面临困境。美国金融界巨头捷运公司提出愿购买莱曼。克莱斯曼虽并不愿意出售公司,但已经无力回天。莱曼公司终于毁在了猜疑心之上。

莱曼公司之所以被捷运公司收购,就是其领导人不信任,有猜疑心,猜疑是与人相处的致命弱点,它不仅毁人,而且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