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462700000052

第52章 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原文”

子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颜渊》

“译文”

子贡问对待朋友的方法。

孔子说:“忠心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不听从,也就罢了,不要自找侮辱。”

“故事”

至察无徒

一天,孔子给学生讲“交友”这个专题时,要求弟子们结合处理人际关系的实际谈体会。

子贡说:“我与同学们、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是很负责的。我欢迎对方尖锐指出我的缺点、错误,我对对方也能这样做。我对别人的优点、缺点、错误,能看得比较清楚,见微知著,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但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别人并不乐于与我交谈,更没有至交。我感到,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了困扰,请老师赐教。”

孔子说:“交友,处理好人际关系,的确是一门学问。你的脑子好用,看问题尖锐,看别人的毛病比较准确,指出别人的缺点、错误不留情面。你的愿望是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这些并没有错。但为什么效果不好?你对人的心理考虑得不周到,人人都有自尊心。指出别人的缺点或错误,应循循善诱,和风细雨,不必居高临下,暴风骤雨。况且,你还是个学生呢,要设身处地,耐心平等地与人交谈,才利于对方接受,才利于交知心朋友。最后,我送你两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定要记住:至察无徒!”

子贡恍悟,心悦地说:“老师的话,指出了我在交友方面的毛病,也明确了交友注意事项。的确,水清到极点(水中无食)就存不住鱼,对于别人的缺点观察得过细(过于苛求和严厉)就没有朋友了!”

孔子又说:“对,你的悟性不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仅适用于交友,还适应于从政。对有不轨行为的臣民,应引导他改邪归正;对有小过的臣民,宜赦免之,促其变好;对有一定罪过的臣民,则施以教化,尽力转变之,实在不转变的,再动刑罚。这样做,使君臣之间、臣民之间亲密无间,同心同德,这不是以仁德治国的良策吗?”

弟子们同声一语:“‘至察无徒’,这句话太重要了!”

旅馆里的老鼠

因为油漆住屋,戴维到附近一家很清静的小旅馆去避居几日。他带的行李只是一个装着两双袜子的雪茄烟盒。另有一份旧报纸包着一瓶酒,以备不时之需。

午夜左右,戴维忽然听到浴室中有一种奇怪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出来了一只小老鼠,它跳上镜台,嗅嗅他带来的那些东西。然后又跳下地,在地板上做了些怪异的老鼠体操,后来它又跑回浴室,发出一串响声,不知忙些什么,终夜不停。

第二天早晨,戴维对打扫房间的女服务员说:“这间房里有老鼠,胆子很大,吵了我一夜。”

女服务员说:“这旅馆里没有老鼠。这是头等旅馆,而且所有的房间都刚刚油漆过。”

戴维下楼时对电梯司机说:“你们的女服务员倒真忠心。我告诉她说昨天晚上有只老鼠吵了我一夜,她说那是我的幻觉。”

电梯司机说:“她说的对。这里绝对没有老鼠!”

戴维的话一定被他们传开了。柜台服务员和门卫在戴维走过时都用怪异的眼光看他。此人只带两双袜子和一瓶酒住旅馆,偏又在绝对不会有老鼠的旅馆里看见了老鼠!

无疑,戴维的行为替他博得了近乎荒诞的评语,那种娇惯任性的孩子或是孤傲固执的老人病夫所常得到的评语。

第二天晚上,那只小老鼠又出来了,照旧跳来跳去,活动一番。戴维决定采取行动。

第三天早晨,戴维到店里买了只老鼠笼和一小包咸肉,他把这两件东西包好,偷偷带进旅馆,不让当时值班的员工看见。第二天早上他起身时,看到老鼠在笼里,既是活的,又没有受伤。戴维不预备对任何人说什么。只打算把它连笼子提到楼下,放在柜台上,证明自己不是无中生有地瞎说。

但是在准备走出房门时,他忽然想到:“慢着!我这样做,岂不是太无聊,而且很讨厌?是的!我所要做的是爽爽快快证明在这个所谓绝对没有老鼠的旅馆里确实有只老鼠,从而一举消灭它。我以雪茄烟盒装两双袜子,外带一瓶酒(现在只剩空瓶了)来住旅馆而博得怪人畸行的光彩。我这样做,是自贬身价,使我成为一个不惜以任何手段证明我没有错的器量,狭窄、迂腐无聊的人……”

想到这,戴维赶快轻轻走回房间,把老鼠放出,让它从窗外宽阔的窗台跑到邻居的屋顶上去。

半小时后,他下楼退掉房间,离开旅馆。出门时把空老鼠笼递给侍者,厅中的人都向戴维微笑点头,看着他推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