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462700000026

第26章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质朴超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就浮华。文采和质朴相辅相成,配合恰当,这才是君子。”

“故事”

文采与质朴

一天,孔子在家闲坐的时候,对他的儿子孔鲤感叹地说:“君子不可以不学习的,与人会面不可以不修饰,不修饰仪容就会显得不整洁,仪容不整洁就显得对人不尊重,对人不尊重就等于失礼,失礼就不能立于世。那些站在远处就显得光彩照人的,是修饰得整洁仪容的人。与人接近而让人心中洞明的,是胸中有学问的人。就像地势低洼的地方,雨水聚集在那里,就会长出水草,从高处看,谁会知道这不是从地下喷涌出来的泉水呢。”

孔鲤听完以后,问道:“那么父亲的意思是说君子一定要善于修饰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经常教导我说,君子只要保持本质就可以了,不需要讲究文采吗?”

孔子说:“鲤呀,你还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文质彬彬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如果一个人过于质朴,缺少文采的话,他就会显得粗野,流于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讲究文采,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追求文采,文采多于质朴的话,他就会流于虚伪、浮夸。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什么仁德的。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这才是个君子啊。”

农夫的蚊帐

一个喜欢读书的大学生来找教授:“为什么你总是劝他们多多读书,总是劝我不要读书?”

教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了一顶蚊帐的故事。

一个农夫睡觉时被蚊子叮醒了,他气急败坏地打死了一只蚊子以后,恨恨地发誓,明天一定要买个蚊帐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市场,买了一顶蚊帐回来。

今天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他想。

这一夜睡得果然香甜。

但是第二天醒来后他惊奇地发现,帐子里有10来只大蚊子。它们一个个圆鼓鼓的,这一夜,它们从蚊帐的缝隙暗度陈仓,前所未有地美餐了一顿。

对这个故事,学生非常茫然,教授说:“如果说愚昧就是蚊子,那么知识就是蚊帐,蚊帐本来是用来防蚊的,但是假如你使用不当,你反而会遇上更多的蚊子、更多的愚昧。懂得一点一知半解的书本知识,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的人,不都跟这个农夫很相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