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的智慧
10462700000017

第17章 匹夫不可夺志

“原文”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译文”

孔子说:“大军可能丧失主帅,但一个人不能丢失志向。”

“故事”

磨炼成大器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当时,鲁国“三分公室”(一说“四分公室”),其政治代表人物无不注重养士、招士、礼贤下士。一天,权倾朝野的鲁国相国季孙氏做出决定:仲冬时节,在相国府举办一次款待文人学士的盛大宴会,招贤纳士。

孔子这年17岁,已是鲁国学识深湛,深孚众望的青年了。孔子思考着:利用宴会机会,和季孙氏接触,如果他真的了解了自己,收为家臣,就等于登上了政治舞台。凭自己是陬邑大夫的儿子和博学多才这两条,也具备士的资格了。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跻身仕途呢?

相国府举办宴会这天上午,孔丘来到相国府门口的石头台阶前,一些穿戴华丽、神气十足、自由出入的纨绔子弟的形象映人他的眼帘。再看看自己穿的孝服,显然与今天季府喜气洋洋的气氛不协调。心想:母亲离世不久,穿孝服正是儿子的礼、德嘛!想着、想着,孔子挺胸昂首,拾级而上。

“停住!你是何人?来此做甚?”大门旁站着的那位凶神恶煞的汉子大喝一声。

“在下孔丘,来参加相府宴会。你是……?”孔丘止步,恭敬回答,问对方。

那汉子手握宝剑,傲慢无理地说:“哈哈哈……知道,知道孔丘大名!至于本人嘛……乃相国的家臣阳虎也!”

“失敬了,失敬了!孔丘对阳虎管家早有所知,未曾见面。”孔丘说完,施一礼,向相府走去。

阳虎索性伸臂站立大门口中间。挡住了孔子的去路说:“今天宴请文人学士,社会名流,你有什么资格赴宴!”

孔子理直气壮地说:“我也是士嘛!”

阳虎故意用污言恶语羞辱孔丘:“哈,哈,哈……你明明是羊倌、是吹鼓手,这叫什么士呀?还不快走!免得呆在这里丢人败姓!”

孔子怒视阳虎,激愤地说:“得意忘形的脏鸡安知展翅雄鹰之志!对蛮横无礼之人,我还耻与面对、羞与论争呢!”说完,气冲冲地走下石级。

孔子负气回家,坐在书房里静思,并认真审视社会现实,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平坦,磨炼成大器。从此,他以更加坚忍的毅力投入苦读、社会实践和提高自身修养之中。

没有一片黑夜不可以被照亮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在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我非常感谢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做得那么好。”参议院陷入一阵沉默里,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的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技术。”然后,他又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无法像他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诚的掌声。后来,林肯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总统。

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没有任何贵族社会的硬件,他惟一可以倚仗的只是自己出类拔萃的扭转不利局面的才华,这是一个总统必备的素质。正是关键时的一次心灵燃烧,使他赢得别人包括那位傲慢参议员的尊重,创造了生命的辉煌。

人的一生难免有遭人轻视的日子,难免有暂时远离辉煌的岁月。当你感到自己遭遇了来自外界的打击时,不要忙着怨天尤人,首先打开自己灵魂的门看一看吧,看看自己有哪些可以发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