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圣贤的智慧
10454500000041

第41章 孟子拐弯抹角“刺”齐宣王

——孟子是一位圣贤,面对不争气的齐宣王。只得冒着危险开导齐宣王,又不能明说,只得拐弯抹角地用话“刺激”齐宣王的神经!

齐宣王是一个昏庸国君。他当政时,国家治理得很不像样。

大臣们对齐宣王耽于酒色敢怒而不敢言,生怕祸从口出,连累自己。

孟子是当时的一位大儒,他决定规劝一下齐宣王。

孟子上朝对宣王说:“陛下有一位臣子,因到楚国不能照顾家里,故而行前将妻子儿女托付给一个最信赖的朋友照顾。谁知这位朋友并不称职,他口头虽答应了大臣的请求,但并没有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朋友的妻女,等到这位臣子办完公务回来,发现自己的妻子儿女已经挨冻受饿好长时间了。他对朋友的背信弃义十分愤慨但又毫无办法。请问陛下,对待这样不负责任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

齐宣王义正辞严地说:“朋友相交,贵在一个‘信’字,这样一个不仁不义、不守信义的朋友,交他有什么好?同他绝交!”

孟子又进一步说道:“陛下麾下有一个管理刑法的武官,为人昏庸无能,不辨忠奸;赏罚不明,不辨良莠;执法不严,不责肖小,致使朝中法制毁坏,群怨沸起。这种人应该怎么办呢?”

宣王答道:“文官不能尽职,武官不能尽责,这就是失察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罢他的官就是了!”

孟子接着说:“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假设有一个国君,不能识人用人,不能赏罚分明,不能体察民生,一个国家朝纪混乱,民生凋敝,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社稷处于危急之秋,您说这样的国君应当怎样呢?”

齐宣王没想到孟子拐了一个大弯,最后竟把矛头指向了自己,不禁又气又急,哑口无言。

为了摆脱窘境,他只好扭过头同其他大臣说话,装出一副没听见的样子。

齐宣王治国无道,民怨沸腾而尚不自知。这时如果直言不讳地指明他的过失,只会白白招来龙颜震怒的后果,于国于民无丝毫益处。

孟子不愧是一位学贯古今、胸怀天下的名士。他冒着常人不敢承受的风险面谏宣王,由于说理深刻,由浅及深,运用类比,巧妙地从朋友的失职说到国君治国的过失。其理不言自明,令人不得不服;其言理直气壮,令人无懈可击。

宣王被孟子的说谏智慧所折服,同时可能也体察了他事君怜民的一片良苦用心,因此并没有怪罪他,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表面上是用同别人说话来掩饰自己的尴尬,事实上也就默认了孟子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