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名臣的智慧
10453000000083

第83章 甘茂与皇帝签“合同”

人与人之间是缺乏诚信的,这也是为什么坐公交车时,人们往往愿意坐在靠窗一边的原因。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为某种利益,又不得不彼此相信时,这时,契约就出现了。白纸黑字,谁想抵赖也不可能。

战国时期,秦武王雄心勃勃,声言要灭掉其他国家,结束混战状态,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有一天,他召集左丞相甘茂、右丞相樗里疾商讨攻打韩国的事,问哪一个丞相愿意带兵出征。

樗里疾不同意急于攻打韩国。

甘茂说:“要打韩国,必须联合魏国才有力量。魏王那里,我可以先去游说。”

秦武王同意了甘茂的建议,立即派他出使魏国。

甘茂很有口才,很快说服魏王一起发兵攻韩。可是,他担心樗里疾在秦武王面前做小动作,到时,攻韩不但不成,还会丢了性命。

于是,甘茂派人向秦武王汇报说:“魏王已同意出兵,但我们是不是改变主意,放弃攻打韩国为好?”

秦武王一下子被弄糊涂了。既然魏王都同意出兵,还犹豫什么呢?于是他亲自赶到息让这个地方,找到甘茂,问他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甘茂说:“大王要战胜韩国,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国要消耗很多财力,也不是几个月就能结束战争的。如果中途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是前功尽弃吗?”

“有你主持带兵打仗的一切事务,还担心什么变故呢?你有话直说吧!”秦武王不以为然地说。

“有些事情的发展是现在难以预料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与孔子的门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闯祸杀了人,有人去报告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人啦!’曾参的母亲正在织布,听了头也不抬地说:‘我的儿子是不会杀人的。’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报告说:‘你的儿子曾参杀人啦!’曾母仍旧不相信儿子会杀人。第二个人刚走,第三人又来报告说:‘曾参杀人犯了大罪,官府来捕人啦!’这次曾母相信了这个谣言,吓得扔下梭子躲了起来。”

“左丞相对寡人讲这个故事,这同出兵夺取韩国又有什么联系呢?”秦武王不明白甘茂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道理很简单,”甘茂解释说,“如果我率领千军万马离开大王身边去攻打韩国,说我坏话的可能大有人在,万一大王也像曾参的母亲那样听信谗言,那么,我的后果可悲不去说它,夺取韩国的大业也会付之东流呀!”

秦武王想了想说:“就算你说的情况可能发生吧,为了让你一心带兵作战,没有后顾之忧,我一定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如若不信,我现在可以给你写个凭证。”

接着,秦武王和甘茂订了一个盟约,就藏在息让。

于是,甘茂被拜为大将,领兵5万,先打宜阳城。没想到战事发展很不顺利,五个月都没把宜阳攻下来。右丞相趁机对秦武王说:“甘茂拖延这么长时间,莫非要搞兵变或投降敌人?”

秦武王经不住右丞相的挑唆,下令甘茂撤兵。甘茂连忙派人向秦武王送去一封信,上面只写着“息让”两个字。秦武王拆开一看,知道自己轻信谗言,动摇了攻韩的决心,觉得很对不起甘茂。

于是,秦武王又增兵5万开赴前线,不久终于攻下了宜阳城。

事物的发展都存在某种必然性,智者可凭智慧把握其发展规律。甘茂预见到自己可能受到谗言中伤,采取了两手防范措施,一是通过讲“曾参杀人”的故事让秦武王明白不要听信谗言的道理;二是与秦武王在息让订立盟约。这种当初看似多此一举的措施,后来却成了伐韩战争的重要保证。

成大事,要重细节。事事小心,方能保平安。那种大而滑之,不注重细节的人,往往在细节上吃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