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零起点学中医
1044900000029

第29章 凉性药说 (2)

2.甘草甘草在今天医生的处方中,几乎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味药了。甘草的作用很多,但之所以大家都喜欢用甘草,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性平味甘,善于调和诸药。怎么个“调和”法呢?例如上一章所讲的寒热错杂证,治疗时自当寒热药并用。而药中有寒有热,相互之间就很容易发生纠缠,从而影响疗效的正常发挥。此时如果在方药中加入少许甘草,寒热药之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就可以从此化解,协力祛疾,即所谓调和。除寒热的矛盾外,甘草还可以调节表里、补泻、上下等不同类型药物之间的矛盾,从而被广泛地用于临床。此外还有一点,甘草,从名称可以看出,此药甘甜,入药后,可以祛除其他药物的一些难闻的气味,使汤药味道变得可口一些。

二、五味

药物区分寒热温凉,以应对不同寒热属性的疾病,这是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单靠寒热温凉,还不足以来指导药物治疗千变万化的疾病。下面我们继续介绍中药学理论的第二部分内容——五味。

五味,即指酸、苦、甘、辛(辣)、咸这五种味道。我们的古人,根据药物的味道,对千百种药物进行了分类,用于指导治疗临床的各种疾病。有一点需要提示:随着古代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古人对药物五味属性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药物的治疗作用。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在书本上见到的药物后面的五味,已经不完全是原始的五种滋味了,更是对其药物功效的一种归纳形式。

五味各有其独特的性质和治疗价值。总体来说,辛辣的药,擅长于行走,发散。几个朋友聚在一起吃麻辣诱惑,常常会见到一两位,一边疯狂地吃,一边不住地擦拭头上身上涌出的汗水。这就是辛味发散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苦味的药,擅长于清泻,我们平时上火吃的牛黄解毒丸一类的药,一个比一个苦,就是明证。甜味药擅长补益。回忆一下我们去看望大病之后身体虚弱的朋友,都会带去哪些礼物呢?不论苹果、橘子,还是糕点美食,几乎都是甜味的,因为甜味善于补益。酸味药擅长于收敛。不小心吃到一枚酸酸的橘子,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呢?通常是深深的吸一口气。实际上这就是酸味令气机收敛的一种表现。咸味药擅长于软坚。冰块坚硬,得盐则化;便结坚满,得咸则泻。在定位上,咸味药往往有入肾的特点。有些药原本不咸,医生为了让它入肾中疗病,还可以通过盐炒的方法来实现,比如黄柏。

当我们利用五味来治疗各种病症时,必须将一点谨记在心。凡物有偏,有偏则有用,有偏则有弊。五味除了可以为我们提供上述的治疗作用以外,各自又都存在着一些弊端,不可不知。辛味能发散行走,但发散行走的同时就很容易带来对气血的损耗。所以气血不足的人,如果需要用辛味药来发散,就需要酌情减量,以免对气血损耗太过而伤正。苦味药能清热,但是清热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对胃气、阳气的损伤。所以平素脾胃不好,阳气不足的人,如果必须清热,就需要慎用苦寒,可以部分的用甘寒药来代替。甜味药可以补益,但是补益就很容易造成壅滞,平素体质肝郁气滞,或者湿热较盛的人,就必须注意。酸味可以收敛,但如果外感病邪气还有停留时,用酸味药就很容易把邪气留在体内,中医谓之“敛邪”。咸味药可以软坚散结,但也最伤阴血,试想现在正口渴的一个人,再让他喝上两口酱油,他的反应一般都不会是很情愿吧。

(一)辛味药

1.辛散类(解表药)麻黄、桂枝。

麻黄、桂枝两味药作为辛散药的代表,可以说最合适不过。《伤寒论》中一个重要的解表方剂——麻黄汤,其中最重要的两味药就是麻桂。两药配合在一起,可以发挥非常强大的解表作用。举无疾自治的一则医案来说明。2004年夏秋之际,无疾因感染寒邪,病了一场。恶寒、高热,无汗,头痛,烦躁不安,脉浮数而紧,体温在39.5℃左右。此证属风寒之邪束表,寒主收引,汗孔闭合。虽正邪交争于体内,热大发,但邪气排出无门。当务之急,需解表将汗孔打开,令邪有出路;同时以药力助正气,一举驱邪外出。处以麻黄汤原方。半副药后,遍身大汗出,热退身凉病愈。一副麻黄汤1.6元,半副治愈。感慨。

2.辛行类(行气血药)香附、川芎。

香附、川芎皆味辛善行气血。香附更善理气,川芎更善活血,是妇科很常用的一对药。李时珍赞香附“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川芎的应用范围相对更加广泛一些,《本草汇言》谓川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除了活血行气的功用,川芎还有一个功效尤其受人关注,就是治疗头痛。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或虚或实,或寒或热,川芎都可以发挥很好的止痛作用,所谓“头痛不离川芎”。

(二)酸味药

茱萸有二,一谓山茱萸,一谓吴茱萸;性味功用完全不同,不可记混。山茱萸味酸,善收敛固涩,五味子同。但山茱萸作用偏下,以治遗精、遗尿之类为其所长,又能补肝肾之阴;五味子的作用范围更加广泛,在表能敛汗止自汗盗汗;在上可敛心而平悸动,敛肺气而定咳喘;在中可敛气生津而止口渴;在下敛精固脱,涩肠止泻。着重讲一下五味子敛气阴的功效。暑热邪气最典型的特征有二,一是耗气,一是伤阴。所以中暑后,人常会出现两个症状,一是乏力,一是口渴,即是气阴被暑邪耗伤的表现。气阴既伤,益气养阴即是正法。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单纯靠补益气阴还不够,还需要用五味子来收敛气阴。思其缘由,药物本身并非气,并非阴。能补益气阴者,总不能离开人体自身的气阴做基础。现在暑热令人体之气阴大耗,想要恢复正常的气阴水平,一是保护现存气阴不再继续耗散,二是保护新生之气阴不会继续耗散。五味子有酸敛气阴的功效,用在这里恰到好处。

(三)苦味药

1.苦寒类(清热药)黄连、黄芩、黄柏。

黄连在上文已讲过,此处对比一下这三味性味相近的药物。三味药同属大苦大寒之品,最善清热,亦可燥湿,但各自所善清泻的部位有所不同。黄连清心,厚肠胃,着力点以中焦为主;黄芩最善清肺火,兼清少阳胆火,以上焦为主;黄柏性驱下,善于清燥下焦之湿热。若患者一身上下,火势凶猛,亦可三黄并用,以求直折烈火。

2.苦燥药(燥湿药)苍术、白术。

苍、白术以其味苦,皆有燥湿之功效。而苍术又兼辛味,善于行走,令燥湿之性更强;白术又兼甘味,善于补益,从而健脾益气之功更显。脏腑经络一章中,我们提到脾脏的运化功能,当时主要讲了运化功能的一部分,即运化水谷,将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成为精微物质而为人体所用。实际上脾主运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即是运化水湿。水液从我们喝进去的液态水形态转变为可以被人体利用的、有濡养润泽功能的津液、血液,都离不开脾气的推动。一旦脾的运化功能不足,无法正常地推动水液,水液就可以停聚为痰湿。而脾脏能化湿,也最怕湿。体内如果有湿邪停聚,首先出现症状的往往是在脾脏。所谓脾脏“喜燥而恶湿”。苍、白术的苦燥,正好可以帮助脾脏解决湿困的问题;其性温和,不会像上面苦寒药一样有损脾胃阳气之弊,所以经常用于脾气不足湿困的各种病症上,尤其是白术。古人赞白术为“补气健脾第一要药”,可以为证。

(四)甘味药

1.甘温类黄芪、当归。

黄芪味甘性温,是最常用的补气药之一。生用则其力向上、向外。向上则在补气的同时,升提气机,位居四大升药之首(四大升药:黄芪、柴胡、升麻、葛根);向外则益气固表,对于气虚引起的自汗,以及反复外感等都有很好的效果。用蜂蜜加工后,其作用就会主要集中在脾胃,用于脾胃的气虚证。

血得温则行,得辛则行,得甘则补,而这甘味、辛味和温性,恰好都为当归所有。所以当归善于养血活血,自古为妇科要药。譬如一位贤良的妻子,性情温和(甘温),又颇具智慧(辛),将家事处理的井然有序,那么再过蛮横的家人(失常之血运),也当早日回归家中了。

2.甘凉类麦冬、沙参。

麦冬前文已讲过。再说说沙参。沙参有南北之分,本不是一类植物,但性味功用都很接近,这里就合起来讲。沙参与麦冬一样甘凉,善入肺胃,凉润热病之后造成的肺胃津液损伤。这两种药的养阴作用,与前面讲到的熟地黄不同。地黄本性黏腻沉重,再经过酒加工后,黏腻之性更甚。对于肺胃阴津损耗的病症来说,脾气多有不足,试想哪位朋友会在一场大热病之后,胃口大开呢?此时最适当的养阴方法,就是用沙参、麦冬这类质轻性凉,补而不腻的药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