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孙思邈 (3)
孙思邈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打点行李,回禹州吧。途经具茨山下浅井,甚感口渴,就向山民讨水喝,刚走到一家门口,闻到药香,孙思邈进院,见二位村姑正在晾晒当归,孙思邈不由自主伸手拿起,脱口而出说“好药”,姐妹俩对这位客人很热情,姐姐用黄色花为孙思邈冲了一碗金花茶,妹妹用白色花为孙思邈冲了一碗银花茶,孙思邈每样茶喝一口,觉得味甘清凉,止渴清热,就说:“这两种花都可以入药”。姐妹听后笑了起来。姐姐解释说:“这两种花是同一种药,刚开时白色,叫银花;盛开时变黄,它叫金花。合而称之即金银花,俗称二花。”妹妹说:“此药清热败毒,生津止渴,效用好着呢。半月前俺姐俩去京城长安卖药,刚到时听百姓讲宫里的人买药等于白拿药,俺不信,想着新鲜货可卖好价钱,谁知宫里的人要俺们的药,只给一点点钱。俺姐俩气不过,就拿假药诳他们,把好药给了百姓。俺在那儿时,听说名医孙思邈正为皇上看病,他要是用着假药,肯定会在皇上面前丢脸。”妹妹越说越高兴,孙思邈越听越发愣。
孙思邈听罢,恍然大悟,当下“亮明”了自己的身份,拜两位山姑为师,跟他们学习采药、制药,了解各种药性。然后,他用自己采得的新鲜药赶赴京城,制成甘桔汤,方中以金银花为“君”,甘草、生地、桔梗为“臣”,唐太宗服一剂肿消痛止,三剂病愈。唐太宗接受了孙思邈的忠告,要太监上市买卖公平,不得坑民。孙思邈治愈长孙皇后,又治愈了皇上喉疾,唐太宗非常高兴,请孙思邈金銮殿相见,并于朝堂之上赐王冠和赭黄袍,封孙思邈为“药王”。
金银花
(释名)本品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变种有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或毛花柱忍冬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又名忍冬、金银藤、银花、双花、二花。
(性味)甘,寒。
(归经)归肺、心、胃经。
(功能应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毒初起,红肿热痛,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热毒血痢,暑热烦渴,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编者的话
《本草纲目》说金银花“一蒂两花,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呼为金银花。”它的藤叶经冬不凋,人们把它来象征爱情的纯洁和坚贞,故又称之为“鸳鸯花”,把它的藤称为“忍冬藤”。
金银花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而不恋邪,既能宣散风热,又能清解血毒,所以它是治疗感冒发热、瘟病斑疹、咽喉肿痛、疮疡肿毒、热毒血痢诸证的常用要药。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证实,金银花是强有力的抗生素,具有显著的抗炎和解热作用。金银花还能降低血脂,减少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据报道,以金银花配菊花制成“银菊饮”,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疗效十分显著,能使约76%的人血压降至正常,绝大部分患者头晕、头痛、失眠等症均减轻或消失。
精方简药
◎治疖、痈、丹毒和脓疱疮:用金银花60克或藤100克,水煎内服,并配合局部洗涤。或用金银花12克、甘草4.5克,以水或酒煎汤服。据载能治“一切内外痈肿”,如肠痈、乳痈、疖疮等。(《医学心语》)
◎治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昏口渴,咽喉疼痛:用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大青叶15克,薄荷10克,加水煎汤服。此方还有预防流脑和乙脑的作用。
◎治腮腺炎: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孙思邈与风湿良药老鹳草
孙思邈云游到四川峨嵋山上的真人洞,并在洞中炼丹和炮制多种治疑难病的妙药以解除病人的疾苦。由于四川属盆地气候,湿度很大,上山求医的患者大多都患风湿病,而孙思邈用遍所有方法却疗效甚微,孙思邈陷于一片苦思之中。
一天,孙思邈带着徒儿上山采药,忽然发现有一只灰色的老鹳鸟在陡峭的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种无名小草,随后拖着沉重的躯体缓慢地飞回密林的鹳鸟窝中。过了几天,孙思邈又见到这只老鹳去啄食此草,奇怪的是这次老鹳比上次飞得雄健而有力了。于是,孙思邈对徒儿说:老鹳鸟长年在水中寻食鱼虾,极易染上风湿邪气,老鹳鸟能食此草说明此草无毒,食用该草后此鸟疾飞更有力,表示该草对动物有一定益处。孙思邈立即攀上悬崖,仔细辨识了这种草药后,随即命徒儿采回很多这种无名小草,用水煎熬成浓汁。孙思邈先试着服了一些,时间不长就觉得浑身脉络通畅,筋骨舒展多了。原来这种药能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止痛,驱寒消肿。
于是,孙思邈让前来应诊的一位风湿病患者服用,并带些药草回去自己熬汤服用。患者服药几天之后,就出现了奇迹般的疗效,原来双腿及关节红肿的症状均已肿消痛止,并且可下地行走了。
喜讯惊动了各地山民,人们奔走相告,慕名前往治病的络绎不绝。有许多经过治疗痊愈的风湿病人,请孙思邈给此药草起一个名字,孙思邈略思片刻称道:此药草是老鹳鸟认识发现的,应归功于老鹳鸟,就取名为“老鹳草”吧!孙思邈还把老鹳草熬制成“老鹳膏”,并用它治好了许多风湿病患者。
由于中药老鹳草对风湿病确有显著的疗效,民间习用的老鹳膏和老鹳草外用膏药治疗风湿痹证一直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老鹳草
(释名)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鹳草、尼泊尔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鹤草及野老鹳草的全草。别名五叶草、老官草、牻牛儿苗、老鸹筋、贯筋、五齿耙、老鸹嘴。
(性味)苦、辛,平。
(归经)归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疼痛,拘挛麻木,痈疽,跌打,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克;浸酒或熬膏。
编者的话
老颧草能通经络,舒筋骨,活血化瘀,驱寒水肿,止痛止痢。直到今天,老鹳草仍然是峨嵋山所产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肌肉麻木的良药。现代研究表明,老鹳草全草煎剂在试管内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痢疾杆菌、β-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上用老鹳草治疗疱疹性角膜炎、急慢性菌痢、急慢性肠炎、阿米巴痢疾等均有良效。
精方简药
◎治筋骨瘫痪:老鹳草、筋骨草、舒筋草各15克(鲜品加倍),炖肉服。(《四川药志》)
◎治腰扭伤:老鹳草根30克,苏木15克,煎汤,血余炭9克冲服,每日1剂,日服2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急慢性肠炎下痢:牻牛儿苗18克,红枣4枚。煎浓汤,一日分3次服。(《现代实用中药》)
◎治肠炎,痢疾:老鹳草30克,凤尾草30克,煎成90毫升,一日3次分服,连服1~2剂。(《浙江省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孙思邈命名的中药——川芎
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累了,便在混无顶的青松林内歇脚。忽见林中山洞边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嬉戏。药王正看得出神,猛然听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小鹤们看见妈妈扑扑颠颠,也吓得凄楚怪叫。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药王师徒又到青松林。在离鹤巢不远的地方,巢内病鹤的呻吟声清晰可辨。又隔了一天,药王师徒再次到青松林,但白鹤巢里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了。天空中传来一阵阵鹤鸣,只见几只白鹤落下,从它们嘴里掉下几片叶子落入病鹤巢中。徒弟捡起落在地上的叶子,发现形状很像红萝卜的叶子,便满不在乎地丢在地上,但药王却若有所得,命徒弟把叶子捡起来保存好。
次日,药王师徒再次来到青松林,但已听不到病鹤的呻吟声了。抬头仰望,只见几只白鹤在空中盘旋,嘴里又掉下几朵小白花。徒弟依然不觉得稀奇,药王却又命徒弟捡起来保存好。此时药王发现病雌鹤的身子已完全康复,又率领小鹤们嬉戏如常了。
药王观察到,白鹤爱去混无顶峭壁的古洞,那儿长着一片绿茵,花、叶都与往日白鹤嘴里掉下来的一样。药王本能地联想到,雌鹤的病愈与这种药有关。他立即带领徒儿和几个村民攀上混无顶峭壁的古洞旁,挖回了许多这种药草。经过实验,他发现这种植物有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作用,便让徒弟携此药下山,用它去为病人对症治病,果然灵验。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第一洞。仙鹤过往处,良药降苍穹。这药就叫川藭(芎)吧!”川芎由此而得名。
川芎根状茎主要成分为川芎嗪。经药理试验有镇静、降压、抑菌、抗平滑肌痉挛及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川芎是妇科调经要药,又为治头风头痛要药。临床上,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偏正头痛、胸胁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等证,均可加减应用。
川芎
(释名)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草本的根状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藭,四川产的最为有名,故名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煎汤,3~6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中医常识
川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打肿痛、头痛、风湿痹痛。主产于四川,系人工栽培。五月采挖,除去泥沙,晒后烘干,再去须根,用时切片或酒炒。
精方简药
◎治头痛: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此方能治“产后血虚兼受风”之头痛。又方:川芎、菊花各9克,水煎服。可治脑为风袭头疼。张锡纯说:川芎“特长在能引人身清气上至于脑,治脑为风袭头疼、脑为浮热上冲头疼、脑部充血头疼”。(《医学衷中参西录》)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取川芎24~48克,加白酒30毫升,水250毫升,浸泡1小时后加盖用文火炖煎,分2次服用。(《陕西中医》1990年4期)
阿是穴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