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好经络辨证的三步曲 (2)
《素问·骨空论》:“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
《灵枢·经筋篇》:“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灵枢·经脉篇》:“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
《灵枢·经脉篇》:“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灵枢·经脉篇》:“胆足少阳之脉……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
《灵枢· 经别篇》:“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
这些归类看起来很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平时多把玩经络循行的路线就能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这对于临床正确地把握局部疾病的脏腑空间定位归属来说极其重要。下面一起来看一个阳痿病案。
石男,年届而不立。因寒冬行房时突闻意外惊叫未穿衣而开窗观看中寒,此后即感阴茎短缩,阳痿不举,阴部发凉,多方求治,服多种男性壮阳成药和100余剂补肾壮阳中药半年未效。刻诊症见:少腹发凉,腰腿酸软,心情忧郁,舌淡苔薄白,脉沉带细弦。证属外寒伤及肝肾阳气,治以温肝散寒,补肾壮阳。
蜘蜂丸:花蜘蛛30只(微焙),炙蜂房60g,熟地黄90g,紫河车60g,淫羊藿60g,淡苁蓉60g,吴茱萸30g,干姜30g。共研散,分40包,每日2次,用蜂蜜调成糊状,早、晚各1次,嘱其夫妻分床。
服完1剂,即愈,追访1年无复发。
(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 朱良春杂病廉效特色发挥.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85-86)
《灵枢》说足厥阴之脉“环阴器”,足厥阴之别“结于茎”,足厥阴之筋“结于阴器”,又云“阴器不用,起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本例属寒邪外袭,按经络循行来说,肝经从前阴经过,说寒伤肝阳可以,怎么会伤到肾阳呢?“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骨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肾经并未直接从阴器过,为何与肾经有关呢?后人为什么用温肾阳药物治疗阳痿呢?这就是我们以上所说的,为什么不仅要记住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而且对其经别、经筋、络脉的分布也要了如指掌。《灵枢·经筋篇》:“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为什么肾阳受损了。
既然是寒伤肝肾之阳,而致阳痿。故方以花蜘蛛、吴茱萸、干姜温散肝经寒邪,熟地黄、紫河车补肾精,淫羊藿、淡苁蓉、炙蜂房等性柔之品壮肾阳。全方融温肝、补肾、壮阳于一炉,故收佳效。
方中花蜘蛛用法最值得学习,《金匮要略》蜘蛛散治阴狐疝气,实取其破结通利、温肝散寒。蜘蛛性阴而厉,其功在壳,专散沉阴结气,温肝之功最著。《新修本草》云露蜂房“治主阴萎”(阴萎指阴器痿而不用,即阳痿),二者相伍,温阳散寒壮阳之功相得益彰,此系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之临证心得。
可见,熟练掌握身体各分部的经络分布,也是准确把握局部疾病脏腑定位的关键。
三、学好经络辨证的第三要点——掌握各经主病的证候
(一)应掌握好各经“是动所病”“是主所生病”
我曾为一78岁男性老人诊治疾病,患者是个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后发生了下壁心肌梗死,经治疗脱险。来我院要求中药治疗。当然,治病的第一关就是问诊,以了解疾病的一般情况。这老人告诉我一个很有意思的临床表现。他说,他和一般人的心绞痛发作有明显的不同。别人心绞痛是心前区痛并向左腋下、上肢放射。而他发生心绞痛是先感到左掌根胀痛。然后胀痛沿着左臂的内后侧一直向上发展,再感到左胸胁闷痛,每次只要一感到左掌根胀发作就含服硝酸甘油,很快左上臂胀痛及胸部闷痛就缓解,发生心肌梗死的那次,含硝酸甘油一直不能缓解,他就知道可能出问题了。很显然,这是非常典型的以经络循行路线上异常表现为特征的特殊患者。其实,这样的证候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灵枢·经脉篇》在论述手少阴心经病证时说:“是主心所生病者……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
其实,在临床上首发症状表现在经络循行路线上的疾病很多,只是有时候我们并未注意到,为什么?主要是受到西医思维的影响,只注重局部,而忽视了局部和整体的联系;其次是由于我们对经络及其辨证方法不熟,由此导致这类常见的临床特殊病例被忽略。在《灵枢·经脉篇》详细地记录了十二经脉“是动病”和“是主某所生病”,这些是学好经络辨证必须掌握的诊断内容。但不需要死记硬背,只要掌握好脏腑功能或经脉的循行路线,并加以理解记忆,就能很好地掌握,但其中一些特殊的证候,则另当别论。
我在《步入中医之门》中曾引用过“心气通于肾”,常常在治疗心病时加用温补肾气的药物,为什么?除了“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在经脉上心、肾两脏有密切联系。另一点就是在临床上搞心血管病的医生知道,很多心律失常、心衰的病人,常常自我感到心悸不安,诉说心中空澹,不踏实,就像做过坏事一样,而此与《灵枢·经脉篇》说的少阴肾经“是动则病……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极为相似。故我每每从肾治心。
对于肢体活动不利,关节屈伸障碍,我们在临床上常常从痹证论治,或活血、或祛风、或燥湿、或散寒,但当我们对十二经脉的“是主所生病”掌握后,我们的治疗思路可能会开拓很多。
孟景春教授所治一例“右臂不能屈伸、拇指不用症”病人,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相信大家在阅读后会受到启迪。
端某,男,40岁,牙医。初诊,患者原有空洞型肺结核。1周前突然咳血,量较多。经某医院急诊,注射仙鹤草素血止。2日后胸臂疼痛,右手臂酸麻不利屈伸,手拇指不用。视其面色苍白无华,形瘦,精神萎顿,不时仍有咳嗽,咳痰尚爽,纳可,二便亦调。苔厚腻(嗜烟),舌下色紫,舌边尖有青紫斑。脉弦细。脉证合参,系痰瘀交阻肺络,手太阴脉失宣。治宜清肺化痰,活血通络。
南沙参、炙百部、甜杏仁各10g,炙紫菀、炙瓜仁各12g,法半夏、陈皮各6g,丹参15g,丝瓜络15g,另用川贝母、参三七各4.5g共研细末,每次服1.5g,每日2次。5剂。
二诊:右手臂酸麻不利屈伸明显好转,唯痰中带血丝,于原方中加仙鹤草12g。3剂。
三诊:诸症均见轻,右手臂已能屈伸,拇指伸展自如。舌质紫斑尚未全消,脉左弦。兼肝火内郁,留瘀尚未全化。原方加甘菊花10g,以清肝火,5剂而痊。
(孟景春. 孟景春临床经验集.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7)
此症的形成,系咳血时用止血救急,血止而瘀留,阻于肺经所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循臂内上骨下廉……出大指之端。”由于痰瘀交阻于肺与肺之经络,以致经气通行不畅,故在咳嗽的同时出现了右手臂酸麻,屈伸不利,手拇指不用。正应肺经“是主肺所生病者……臑臂内前廉痛厥”的记载。故以南沙参、百部、川贝母、紫菀等肃肺化痰以利肺气;丹参、三七、丝瓜络化瘀通络,以利经气通畅而取效。
(二)对十二经的经筋、络脉病候要有清晰的了解
除了熟悉十二经脉的“是动病”和“是主所生病外,同时也要对十二经的经筋、络脉病候要有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上娴熟地运用经络辨证。
下面我们接着看一例手掌心发热病例的治疗,这一病例的处方加减用药很好地说明了对经筋、络脉主病掌握的重要性。
李某,男,16岁,学生。初诊:患手足心发热2月余,以手心发热为甚。经多种检查,均无异常。兼见神疲乏力、咽干口渴、渴喜冷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心肾阴虚,虚火内郁,治宜滋心肾之阴,佐以清火。药用:
生地黄、玄参各12g ,柏子仁、酸枣仁、大麦冬各10g,知母6g,北沙参12g,益元散(包)15g,川黄连2g。5剂。
复诊:药后足心发热已减,手心发热依旧,咽干口渴未见好转,舌苔脉象如前,前方中加清肺泻火之品。生地黄、玄参各12g,柏子仁、大麦冬各10g,知母6g,北沙参12g,益元散(包)15g,地骨皮、黄芩各10g。7剂。
三诊:药后掌热已减,咽干口渴好转,舌质转淡。再进原方10剂痊愈。
(孟景春. 孟景春临床经验集. 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7:12)
手掌心为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其侧为少府穴,《灵枢· 经脉篇》说手少阴心经“是主心所生病者……掌中热痛”。为何从心经治而无效呢?足底有涌泉穴,属少阴肾经,加之舌红脉细,诊为心肾阴虚,虚火内郁,似辨证精确,为何无效,再加黄芩、地骨皮清泻肺热就起效了呢?这就是医者精通经络辨证作出的准确判断。《灵枢·经脉篇》所说手太阴别络列缺之病候中有“实则手锐掌热”,结合该病症除手足心发热外,更有咽干口渴、喜冷饮,考虑非仅有心肾之虚热,当挟有肺经之郁火,故复诊在方中加入黄芩、地骨皮以清肺中伏火。药症相符了,取效自在其中。
(三)不可忽视“经别”循行在辨证中的运用
学习《伤寒论·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有这样一段话,说:“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人参汤方即理中汤。但有很多人认为胸痹系上焦胸阳不振,心阳虚衰,以致下焦阴霾上犯充塞心胸(阳微阴弦),理中汤无通心阳的药物,恐难以胜任。认为应是《伤寒论》太阳篇163条之桂枝人参汤(桂枝4两、炙甘草4两、白术3两、人参3两、干姜3两)之误,该方用桂枝温通心阳,以人参、甘草益气,白术、干姜健脾温中,于理当可通。确定其错似出在人参汤前遗漏“桂枝”二字,这是一种缺乏临床实践的看法。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病列,看看着手于中焦是否能够治疗心病。
这病人是我诊治的。一个患扩张性心肌病的45岁男性患者,入院的时候心衰很重。病人到我院前,已在西医院经过2个月的系统治疗,西医药一直使用地高辛、贝那普利、美托洛尔、肠溶阿司匹林,静滴硝普钠,间断使用呋塞米,治疗2个月无明显缓解。无奈只好寄希望于中西医结合。我查完房后开出个平胃散,加白参、黄芪等味,很多人不理解。
先看看这病人的症状:患者形体肥胖,虽有房颤但无心悸的感觉,虽不能平卧但无明显气促,最主要的不适是胃脘饱满,呃逆,嗳气频频,心胸闷而不畅,嗳气、矢气则舒,舌苔白厚而腻,脉结代。
很显然,从中医角度说,这病人的主要症状集中在中焦脾胃,根据脏腑辨证,当为湿阻中焦,脾胃气机不畅,不仅不畅,而且还出现胃气上逆。病机在中焦,为何会出现心胸板闷不畅呢?健脾燥湿能够解除上焦心胸闷而不畅的症状吗?这就要我们对脏腑的经络有很熟的了解才能解释清楚。《灵枢·经别篇》说:“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合于阳明也。”说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是和心相联系的,中焦湿浊可以通过经脉上逆,上犯心胸,导致胸阳蔽塞。其治疗的关键在于燥中焦之湿,健脾胃运化,理中焦气机。西药按原方案不动,中药开方如下:
苍术10g,陈皮10g,厚朴10g,炙甘草10g,砂仁6g(后下),枇杷叶10g,生晒参5g,生黄芪30g,仙茅6g,淫羊藿10g,紫苏子10g。
方以平胃散燥湿和中,砂仁、紫苏子理气宽中、降气和胃,人参、黄芪、茯苓健脾祛湿,仙茅、淫羊藿温阳化湿。枇杷叶宣畅肺气,肺气宣则一身之气机顺达,此三仁汤用杏仁之法尔。
患者服药的第二天开始,胃脘胀满、呃逆、嗳气症除,3日而心胸开朗,不再有压抑之感,连用2个月的静脉药停止使用。继以中药辨证调理,病情很快稳定好转出院。
从上例病案我们可以发现,经络辨证不仅要掌握好正经的循行,同时还要熟悉经别的循行部位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从更广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去分析病机、认识病位,制定合理的治疗大法。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掌握好经络辨证当不存在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