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步入中医之门2
1044600000035

第35章 督脉主病 (1)

(二)督脉主病 (1)

督脉循身之背,入络于脑,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实则脊强,虚则头重”的病证,这都是督脉经络之气受阻,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之故。由于督脉统一身之阳气,络一身之阴气,不仅发生腰脊强痛,而且也能发生“大人癫疾、小儿惊痫”。同时,督脉的别络由小腹上行,如脉气失调,亦发生从少腹气上冲心的冲疝,以及癃闭、痔疾、遗尿、妇女不孕等证。

据《针灸大全》载八脉八穴,后溪通于督脉,其主治证有手足拘挛、震颤、抽搐、中风不语,痫疾、癫狂、头部疼痛,目赤肿痛流泪,腿膝腰背疼痛,颈项强直,伤寒,咽喉牙齿肿痛,手足麻木,破伤风,盗汗等。

二、督脉辨证病案评析

督脉的“督”字,有总督、督促的含义。督脉循身之背,背为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因为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它的脉气多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大椎是其集中点,另外带脉出入第二腰椎,阳维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的脉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又因督脉循行于脊里,入络于脑,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本草纲目》称:“脑为元神之府”,经脉的神气活动与脑有密切关系。体腔内的脏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腧穴受督脉经气的支配,因此,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所以金代医家张洁古认为督脉“为阳脉之都纲”即是此意。

1.脊髓空洞症案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变性疾病,病理特征是脊髓内有空洞形成及胶质增生,临床主要症状是受损脊髓节段的分离性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障碍、传导功能障碍及营养障碍。病因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先天性血管疾患、脑脊液力学异常及外伤等有关,本病目前西医学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非常困难。

但这种病,运用中医药治疗的验案屡有报道,通过分析,发现大多验案多是从经络辨证入手获效的。明代名医李时珍《奇经八脉考·督脉》 说:“督脉为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在骶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灵枢·本输篇》说:“颈中央之脉,督脉也。”现代解剖学中脊髓的部位和功能,大多与中医督脉的循行和作用相吻合。

从现代解剖学分析,脊髓空洞是由于不同原因引起脊髓中出现空洞形成及胶质增生,多发生在颈段,也可向上发展至延髓或向下至胸髓或腰髓,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的节段性分离感觉障碍,以及传导束型感觉障碍及营养障碍,虽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四末,但病位在脊髓。《灵枢·海论篇》说:“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经脉篇》云:“督脉之别……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这些症状与脊髓空洞症有类似之处。因此,众多医家认为病机根本在于精气亏损,髓海不足,督脉空虚。该病病变多损伤脊髓后角,病人出现偏侧肢体或躯干疼痛。对于这种疼痛产生的原因,诸多医家认为是奇经之阳匮乏,温煦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常致络脉瘀阻,“不通则痛”。亦可因肾阳不足,络脉失于温煦,或因寒邪外伤脊络绌急,而见自发性疼痛,正所谓“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因此,益髓助督、扶元起痿是治疗的根本,活血化瘀、解痉通络治其标。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个病案:

沈某,男,55岁,教师。1991年 9月 1日初诊。两上肢间歇性不遂20年。初发时,两上肢不遂持续时间约半天至2天,尤以右上肢发作频繁。曾在本市数间医院诊治,先后诊断:“桡神经麻痹,桡尺神经麻痹”。后因治疗无效,症状加剧,两上肢不遂时间延长,发作频繁而在市某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经做脊髓椎管造影与CT检查,诊断:“脊髓空洞症”。历经蒸汽浴、放疗、体疗与药物治疗。症状仍未改善。近 5年来,症状反复发作。逐渐加剧,由每年发作1~2次增至9~10次,持续时间约1~2周。刻诊:两上肢活动不利,右上肢为甚,自觉力量较前逐渐减弱,两上肢肤表遇热及疼痛刺激反应麻木,纳食不香。大便溏薄。否认外伤史。查:两上臂、前臂肌肉萎缩,两上肢活动受限,肌力减退,右侧较甚,表皮温觉与痛觉降低,触觉正常,两下肢无异常。舌黯红、苔薄微腻,脉滑。处方:

熟地黄(砂仁拌)、丹参各 30g,当归 20g,炙龟甲、补骨脂、潼蒺藜、党参、炒白术、桑枝、木瓜、骨碎补各15g,枸杞子、山茱萸、陈胆南星、生甘草各10g,佛手 6g。7剂,水煎,分 2次服。

二诊:左上肢活动渐利,右上肢仍活动受限,但较前好转,胃纳稍振,大便仍溏,舌偏黯、苔薄腻,脉滑。症已改善,原法再进。上方加紫苏梗10g,鹿角胶(烊入)9g。续服14剂。

三诊:两上肢已能自主活动,但觉力量仍弱,纳食渐香,大便已实。舌偏暗、苔薄腻,脉细。效不更方,再进14剂。

患者经投补肾养肝健脾、活血化瘀通络之剂治疗月余,诸症逐渐好转,两上肢活动自如,再守原法调治年余,经CT复查证实:脊髓空洞明显缩小,能正常工作生活,随访至今未反复。

[周大成. 脊髓空洞症治验. 新中医,1996,28(2):20]

原按:全方治以炙龟甲、熟地黄、鹿角胶、潼蒺藜、枸杞子、山茱萸、补骨脂等济阴补阳,益肾补督,填精生髓,涵水养肝;又以当归、丹参、木瓜、桑枝、骨碎补等化瘀通络,强壮筋骨,调和气血;配党参、炒白术、佛手、紫苏梗等健脾助运之辈;方中陈胆南星一味,能除久病顽痰,具温化痰瘀之功。全方标本兼顾,药证合拍,并循“贵守方,重治本”之古训,故有良效。

2.产后恶露不止案

妇科疾患,常因冲任失调,肝脉不畅,但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小骨盆中央)。因此,不可忽视督脉功能失调在其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陈某,女,21岁,1997年 9月 23日初诊。于45天前在本院顺产1婴,产后恶露淋漓不断,前服生化汤及归脾汤加减多剂后仍未止,遂来邀余诊治。刻诊患者恶露淋漓不止,量少色淡暗,腹不痛,腰膝酸软,背脊部冰冷感,神怠乏力,动则汗出,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此乃产后下元亏虚,八脉空虚,督脉不能固摄其经脉,即有恶露漏下不止之症。故用叶氏治奇补督固经法:

鹿角胶、川续断、熟地黄各12g,党参、菟丝子、枸杞子各15g,当归、阿胶各10g,炙甘草3g。

服5剂后恶露已止,诸症已减。继服前方5剂而愈。

[李仁灿. 叶天士治奇经法妇科运用举隅. 光明中医,1999,14(2):42]

原按:本案因产伤气血,损及下元,督脉亏虚。督为阳脉之治,主全身之总督,督虚不能固摄其经脉,即恶露漏下不止。故用鹿角胶补督脉之体;当归血中气药,与鹿角胶相伍,以直达血海而固摄经血之泄漏;佐以菟丝子温补少阴,川续断强筋壮骨,熟地黄、枸杞子、阿胶养阴润燥,党参、炙甘草益气固摄。诸药合用,使督脉壮,而总督之权复,则诸经从命,血不妄行而恶露漏下自止。药症相符,故二诊而瘥,足见叶天士治奇经之法神妙哉。

3.成人硬肿病案

杨某,女,48岁。1989年10月以成人硬肿病入院。1年前,始觉颈项俯伸活动不便。继而发现皮肤漫肿发硬,且向肩背发展,自觉患处皮肤绷紧,如绳所缚。病理活检报告:成人硬肿病。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涩。证属督脉空虚,风寒湿邪乘虚杂至,经络塞蔽,气血痞塞,发为冷流肿。治宜益气助阳,填精补髓,散寒通痹。处方:

炙麻黄10g,炒白芍10g,当归10g,羌活10g,独活10g,鹿角胶(烊化)10g,川续断10g,黄芪30g,上肉桂6g,川椒6g,穿山甲珠6g,细辛6g,枳壳6g,金毛狗脊12g,桑寄生12g。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连服15剂后,项背俯仰活动自如。周身如绳所缚的绷紧感完全消失,嘱服全鹿丸(中成药),日2次,每次6g,1个月后诸恙俱平而愈。

[徐宜厚. 奇经八脉指导皮肤病治疗之我见. 新中医,1993,25(12):41-42]

评析:“冷流肿”病名始见于《诸病源候论·肿病诸候》,该书说:“流肿,凡有两候,有热有冷。冷肿者,其痛隐隐然,沉深着臂膊,在背上则肿起,凭凭然而急痛。” 据此描述,认为冷流肿似西医成人硬肿病。剖析本病发生的部位,恰好在督脉循行区域。督脉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使背脊阳气被遏,经络痹塞,表现为皮肤呆硬、坚实,活动受碍。遵李氏“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遗训。连用温药通阳之品。如附片、川椒、细辛、羌活、独活、肉桂、鹿角胶等,直通督脉,辅以桑寄生、金毛狗脊强肝肾,祛风湿。阳气振奋,阴寒自散,其证霍然。

4.背部寒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