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补气血
1044400000017

第17章 人体的能量基础 (1)

第四章 人体的能量基础 (1)

我记得,小的时候物质条件比不上现在,得到一支漂亮的圆珠笔会倍加珍惜,总是轻拿轻放,小心使用,可以用铅笔写的作业就用铅笔,尽量降低圆珠笔油的消耗,这都是为了它能用得时间更长一些,现在回想起来都有点像葛朗台了。我们的身体比起那支记忆中的圆珠笔宝贵多了吧,人的生、长、壮、老、死的过程,就是一个能量慢慢消耗的过程,如果我们现在就学会珍惜,学会合理的使用,就等于为将来多积攒一些身体能量,那么做个快乐的葛朗台也无妨。

一、人体的能量

人体的能量是气、血和精,在中医理论中,它们就代表了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常常听到中医大夫说某位患者“气血不足”,常常羡慕20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我们中国人经常把气、血和精挂在嘴边,足见它们的重要。

气、血和精是三种不同的能量,作用不同,储存方式不同,应用也不相同。

充盈的气、血和精是人们健康长寿的根本。

“气”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中,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我们每天吃饭、走路、上班、学习、上厕所……这一切活动都是“气”在提供着能量。“气”每天都在消耗,也每天都需要得到补充。正常的吃饭和睡觉就可以保证人体产生每日所需的足够的“气”。“气”就像超市里的商品,每天早晨按时进货,晚上商品被销售出去,只要当天的进货量和销售量保持平衡,人体就能正常运转。

“血”是一种红色的可以流动的液体物质。不要混同于西医所说的“血液”。中医的“血”比血液的涵盖范围更大。它是一种储备在体内的更深层级的能量,是人体通过消化吸收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将其转化成“血”储存在体内的。可以这样认为,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摄入的能量不一定都被当作“气”而消耗掉,其中一部分,或多或少的节余了下来作为“血”,变成深一层级的能量。它不参与日常的能量消耗,只有在人们患病、受伤,女性月经或者大量体能透支,“气”这种日常能量已经不足了,或者由于器官功能降低无法在短时间内化生出“气”提供给人体,这时人体才会启动“血”这一层级的能量,将“血”转化成“气”,维持正常的生理运转。“血”就相当于国家的储备物资,比如市场上的粮食因为某种原因出现暂时性短缺,国家会迅速调集各省市的储备粮,充斥到市场上,以满足这种相对过剩的需求,达到供需平衡。等到这种过剩的需求缓和了,国家还要及时补充粮食作为新的储备粮,以备不时之需。

“精”是人体最宝贵的精华,储存在肾中,一部分来自父母所赐,另一部分来自于后天的营养物质积累,它是一种比“血”更深一层的能量。人体平时通过摄入营养不断积累和充实“精”的储备,在一些需要大量消耗体力和精力的时候,人体现有的“气”和“血”暂时不能维持如此大的消耗量,就需要用到“精”。比如女性自然分娩时,打架、战斗中,突发的危机和考验面前,人体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体内会迸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我也不知道当时哪来的一股力量”,完成平时无法做到的动作。当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人体已经无法及时生成“气”和“血”的时候,“精”作为高效的应急能量被气化为“气”,为身体服务。例如在矿井下被困的矿工、重病和久病不愈的患者,由于无法制造“气”和“血”这两种能量,只能依靠消耗“精”来维持生命,这一点点“精”就是家底。

还有一点,就是当人们经历更年期,步入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之后,“气”和“血”的产生自然减少了,相对比较依赖年轻时攒下来的“精”提供能量。所以一般情况下一个气血都比较充足的正常年轻人,“精”基本不会随意被动用。即便是偶尔累过了劲,可能已经消耗了“精”,好好地调整一段时间,通过饮食的慢慢补充和转化,也可以慢慢弥补上“精”的损耗。不过,这个过程比较缓慢,因为摄入的能量还要供应全天的“气”,攒够了“气”还要补充“血”,二者会分流一大部分营养,留下来化生为“精”的当然就很少了。“精”相当于国家的战时储备物资,是为军队作战时准备的物资,因为人难免会遇到疾病和险境,那时多数是依靠“精”来提供能量的,所以“精”是这个国家保存最深的、意义最重大的能量。当人体启动这一层级的能量作为主要能源的时候,意味着人体的“气”和“血”已经严重不足,是在用库存来维持每天的正常生活。对于身体来说,这么做可是“亏本买卖”。要知道“精”被消耗之后,弥补起来比较费时费力。尽量不要使人体处于这种状态,偶尔的短暂的消耗还可以慢慢地补回来,经常消耗“精”很可能意味着提前支取寿命。

二、身体不是信用卡

知道了这三个能量状态的含义,再来看一看它们与我们的健康状况有哪些关系。

“气”“血”“精”都充足是最理想、最健康的身体状态,一般14岁以下的女孩和16岁以下男孩都是三种能量齐备的状态。但是目前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每天早起晚睡很是辛苦。进入到青春期后,由于生长发育加速、生殖系统成熟,人体会消耗比较多的能量,出现“气”不足的现象,也就是中医常说的气虚。表现为怕冷、疲倦乏力、爱出汗、爱睡觉、不爱说话、容易感冒。女性由于月经来潮,还会出现“血”不足的现象,也就是中医常说的血虚。表现为面色苍白、嘴唇颜色变淡、精神疲倦、四肢无力、手脚冰凉、头晕目眩、食欲下降、两眼干涩。这种状态在生长发育结束后会相应的缓解。

当身体发育结束,也就是女性21岁、男性24岁时,理论上是人体“气”“血”“精”比较充足的时期,但是这个时候也是青年人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开始。由于社会竞争激烈,每一位职场人士都丝毫不敢松懈,大多数处于气虚的水平。也就是每天产生的基本能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每天的消耗。而且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压力的增大、年龄的增长、家庭的负担,使这种气虚的状态不仅得不到缓解,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于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怕冷、疲倦乏力、精神涣散、爱出汗、爱睡觉、不爱说话、容易感冒等症状,就是心理医生所谓的职业疲劳期,西医所谓的亚健康。中医认为,这是人的基础能量供不应求的表现,是健康水平下降的信号。既然“气”不足,人体还要继续运转,于是从幼年开始就在不断积攒的血将被派上用场,一部分“血”被暂时调动出来,化生为“气”帮助提供能量,以弥补当时人体能量的不足。

如果一直处在气虚状态下,必须经常调动“血”来供应能量,时间长了,人体的“血”会相对不足,也就是血虚。这意味着人体在天天消耗储备粮。这种情况只能是暂时的,如果成为一种常态,对于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聪明的人体当然会再次发出更加强烈的信号,警告人们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人们会感到体力明显下降,出现面色苍白、嘴唇、甲床(指甲)颜色变淡、精神疲倦、四肢无力、手脚冰凉、头晕目眩、手臂感觉麻木、看东西眼花、食欲下降、两眼干涩等症状。

在情绪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对于各种事物都变得无所谓、没兴趣,或者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情绪也不再是乐观、积极向上,变得比较悲观,爱发脾气,爱猜疑。这是人体自发的表现,是一种对目前入不敷出的能量状态的一种抗拒。这时,如果人们还是没有理解身体的信号,简单地以为是一种心理失衡,还在继续大量透支能量,人体就要动用一部分“精”来维持正常的运转。可是前面提到了,“精”是最宝贵的能量,可以说是在关键时刻保命用的,不能轻易挥霍。很多危重病人能够转危为安,就是因为“精”比较充足,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危难的情况下,青年人比老年人生还的概率大,身体健壮的人比身体虚弱的人生还的概率大,就是因为前者“精”消耗的比较少。

有些一意孤行的人还是置若罔闻,继续透支着他们的能量,“气”和“血”已经消耗殆尽,每天摄入的饮食能量根本不够一天的开销(虽然吃得又多又好,但很难被有效吸收,这与经络不通有很大关系),更不用说能有节余了,人体只能进入到消耗“精”来提供能量的严峻状态。这时候人体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这一点点宝贵能量,必须做一些调整,放弃一些相对不重要的部位,减少为其供应能量,重点支援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五脏。所以一些六腑的慢性病就出现了,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等,这些慢性病跟“气”“血”不足有直接关系。

“精”是一种优质能量,很少的“精”就能气化之后为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所以主要依靠消耗“精”来获取能量的人们,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不但不再虚弱了,反而慢慢“强健”起来,幻想着通过奔波劳碌把自己的体质锻炼“好”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食欲非常好,全天有使不完的力气,不知疲倦地忙于各种事务,晚上回到家里还是精神矍铄,到了夜里两三点仍不觉困倦,经常觉得浑身发热,特别抗冻,别人早已穿上毛衣,他只穿夏天的薄衣也不觉得冷,整个人处在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情绪也十分亢奋。旁人羡慕的目光使他们更加自豪。不过可千万别高兴太早了,透支了那么长的时间,怎么可能越来越“强健”呢?人体的能量水平到了这个阶段,就像一团越烧越旺的炉火,能量在快速地消耗,他们出现口干总想喝水,脸上颧骨的部位发红,像是化了妆,打上了腮红,全身发热,这种热量好像是从骨头里面蒸腾出来的,源源不断。在这个时候,人体只有启动自保程序来挽救自己了,那就是生病,强迫人停下来休息,立即减少消耗,补充能量,否则重要器官将因为气血长期严重亏虚而受到损伤(女性更年期症状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