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10433100000014

第14章 “五斗米道”,汉中张鲁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今天的江苏丰县)人。张鲁的祖父张陵,于蜀地鹄鸣山中学道后,自造道书,创建教派,蛊惑百姓。因入张陵教的人都要出五斗米,所以世人把这一教派称为五斗米教,汉代豪强则称他们为“米贼”。张陵死后,张鲁的父亲张衡继续传道后。张衡死,张鲁便成了五斗米道巫师。

张鲁的母亲也是个巫师,不知名姓,但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张鲁的母亲长得很美,她也利用自己的美貌用“鬼道”惑众,并且经常出入于当时的益州牧刘焉家。张鲁母常在刘焉跟前为自己的儿子说话,刘焉于是用张鲁为督义司马,命他与别部司马张修一同带兵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占领汉中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收编了张修的兵众。刘焉死后,刘璋被立为益州牧。张鲁不服刘璋调度,刘璋便怒杀张鲁母、弟,张鲁自此割据汉中,与刘璋彻底决裂。

张鲁在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于民,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张鲁袭张修后,自称“师君”。向他学道的人,初入教时称“鬼卒”,取得张鲁信任后,其中有才能的人则被提升为“祭酒”。“祭酒”统有部众,领部众多的被称为“治头大祭酒”。在张鲁的汉中政权中,虽不置长吏,而祭酒实际上就是官吏。汉中地方政务,都以祭酒管理。汉中政权中不仅官吏任免具有宗教性,处理日常事务也同样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张鲁用五斗米教教规教导民众诚信不欺诈,人有病后多不求医,而令病人自述己过,好了说明心诚,死了说明罪孽深重。对犯法者则宽赦三次,如果三次以后再犯,才会加以惩处;而要是小错,不涉及法度,犯错的人修道路百步即可赎罪。另外,又依照《月令》,张鲁禁止在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进行屠杀,同时禁止酗酒。汉中政权最像慈善机构的一点是张鲁创立了义舍,在义舍内置米肉,供行路人量腹免费取食,同时宣称,取得过多,将得罪鬼神而患病。这种话虽然听起来可笑,但如果人们都相信的话,倒是确实可以避免贪欲,让义舍救助更多的人。

张鲁为政,以《道德经》为五斗米教的主要经典,为便于宣讲,于是为《道德经》作注,名《老子想尔注》。张鲁在《老子想尔注》一书中将“道”神格话,说其“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这样一来,玄之又玄的道,就成为有形体的太上老君,成为宗教所供奉的神,使五斗米教有了遵奉之主。张鲁又说“道精”,“分之与万物,万物精共一本”,臣民都必须“顺道意,知道真”,以“行诫守道”。这样一来,张鲁就把统治理念隐蔽在了宗教外衣之下。

随后,张鲁又进一步把人的行为与因果理论、长生不老联系到了一起,他说“生道之别体”,道人“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只有“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才能不死成仙。而“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悉如信道,皆仙寿矣。”同时张鲁反对淫祀,明确指出“天之正法,不在祭镊祷祠”,对《河》《雒》纬书也予以否定,提出道徒“忠孝至诚感天”,通过修行自臻“仙寿”。这样看来,张鲁的五斗米教从根本上说就是在于治世,成仙与神仙都是他用来蛊惑民众的手段而已。这种思想虽然不进步,但以当时的历史条件,对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与教化民众、导人向善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东汉末年,豪强混战,社会动乱,正是张鲁的这些政策吸引不少人逃到了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当时只从关西子午谷逃奔汉中的民众就有数万家。而又因为张鲁采取宽惠的统治政策,不像过去的汉族豪强那样对周边少数民族进行压榨剥削,所以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灌、朴胡、袁约等人也都支持拥护张鲁。反过来看,五斗米教也借其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这种影响对我国道教的形成传播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张鲁的政治主张就决定了他只能以一个防守者的姿态割据一方,过于积极地扩张领土是与其教义相冲突的。曹操挟天子于许昌后,忙于中原地区与黄河以北的战事,虽把持着东汉政权,却无暇顾及汉中地区,遂封张鲁为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在这种情况下,张鲁统治巴、汉地区近三十年。215年,曹操从赤壁的失败中恢复了过来,此时的刘备又占领了益州,汉中的战略地位便突出了出来。曹操于是在这一年亲率十万大军西征汉中。张鲁听说曹操来攻,根本无心应战,主张投降,而张鲁弟张卫则不同意,率数万人马至阳平关坚守。起初,董昭对曹操说:“张鲁容易攻取,阳平关城下的南北山相距很远,阳平城不易守住。”于是,曹操发兵。等曹操到了阳平关,才发现实际情况与董昭所说不同。曹操感叹地说:“和他人商量,很少能合乎我的心意。”结果曹操久攻阳平山难克,伤亡甚重,就令攻阳平山的士兵退回,打算撤兵。不想曹操的前军并没收到撤退的消息,撤兵前一天的夜晚,稀里糊涂地杀入了山上的张卫军营中,将这一军屯的张鲁军击溃了。这样一来,战局发生了变化,在众将的建议下,曹操再次下令攻击阳平关。而张卫在阳平对战,张鲁却早已逃到了巴中,曹操军再次发起进攻后,张卫遂大败。曹操军进汉中,张鲁在巴中粮尽,至此投降。

张鲁降曹后,曹操也看到了张鲁在宗教中的作用,因而拜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张鲁五子也都被封侯,并为子曹彭祖娶张鲁女,与张鲁联姻。张鲁死后,谥原侯,葬于邺城东,即今河北临漳。另外,在张鲁投降后,大量五斗米教徒众北迁,五斗米教的势力从而发展到了北方和中原地区。

曹操从加入关东军讨伐董卓时起,就注定了他要成为雄霸一方的非凡人物。他平青州,夺兖州,大显军事才能。公元196年,曹操又强迫汉献帝迁都许昌,实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实际上架空了皇帝。同年,曹操以军事编制的形式,推行屯田。终于,曹操成功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