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因一:“吃”出来的性早熟
大多数性早熟患儿只是单纯性乳房、臀部、外阴及生殖器外观性增大,女孩多见,约为男孩的4~5倍。究其原因,这种“丰乳肥臀”大都是吃出来的。一些生产肉、禽、蛋类食品的商贩,为了多产肉蛋,便在饲料中添加激素促使家畜早早成熟,例如鸡、鸭、猪、牛每天吃着饲料生长素,瓜果、蔬菜也可以用激素催熟,黄鳝靠雌激素饲养长得又肥又大。如果儿童长期进食这类食品,则有可能造成性早熟。
诱因二:“补”出来的性早熟
性早熟还与太讲究进补有关。在人们常用的补品中,花旗参、蜂胶等都富含激素,市面上流行的多种儿童维生素营养药片等类似营养保健品,也含有相关的诱发儿童性早熟的物质。小孩子患病后,很多家长自作主张给孩子吃补药,其实大多数孩子患病后恢复很快,除非是慢性病,基本上不需要进补。
另外,有些家长不分析儿童厌食的真正原因,盲目地给不爱吃饭的孩子服用可以增强食欲的保健品。殊不知,一般能够增加食欲的保健品常常含有激素成分,长期服用会引起儿童血液中激素水平上升,进而导致性早熟。还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加强营养,让孩子长高,听信广告上的宣传,买来一大堆所谓的营养品给孩子食用,时间一长,孩子还真的长高长胖了,同时问题也来了。据有关部门提供的一份对全国各地“食”字号营养品的检测结果显示:七成以上含有性激素。这些营养品中的性激素,激活了小儿处于蒙昧状态的生殖系统,性器官出现了明显变化,长出了“丰乳肥臀”。
诱因三:“涂”出来的性早熟
有的乳母在乳房上涂抹含有激素成分的丰乳膏,婴儿吮吸母乳后,连同激素一起食入,也会诱发性早熟。还有的年轻妈妈常给孩子使用成人用的洗面奶、珍珠霜、增白粉蜜等含有激素的化妆品,激素通过皮肤吸收到体内,易使孩子性早熟。
诱因四:“看”出来的性早熟
除生长发育加速、环境污染影响以及摄入含有激素的食物外,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重要原因。现在社会上的各种传播媒体,如电视、电影、报纸杂志中,与性有关的内容比以前显著增多,儿童耳濡目染,不由自主地被潜移默化,他们比上一代人普遍“开化”得早。由于人的大脑皮层与下丘脑之间存在丰富的神经联系,所以会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启动相应提前。从统计资料看,较闭塞地区比开放地区的性早熟患者要少得多,农村患儿明显少于城市患儿,农村女孩较城市女孩月经初潮年龄明显滞后,这些都是心理因素起作用的明证。
诱因五:“处”出来的性早熟
美国和新西兰心理专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父女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女孩青春期发育:要么促使女孩正常或提前到达青春期,要么延迟女孩跨入青春期的门槛。
有关专家调查了美国173位女孩及她们的家庭,研究表明,与父亲关系特别好的女孩青春期发育迟于那些与父亲关系一般或不太好的女孩。另外,遗传基因和饮食、锻炼,以及家庭关系等社会因素也同样会影响孩子的生理发育。
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女孩年龄的增长,年幼时女孩与父亲之间关系的好坏与她们进入青春期的早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虽然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也会对孩子青春期发育产生影响,但结果却远不及父亲对女儿的影响大。
没有父亲的女孩或受到父亲辱骂的女孩,其青春期发育较早;而父女关系较好的女孩青春期发育较迟。这表明父亲在生活中对女儿关心程度的高低和情感投入的多少,不仅影响女儿的生理发育,还会影响到女儿的心理发育。
诱因六:“误”出来的性早熟——误服避孕药
苗苗今年7岁,从小就跟爷爷奶奶一起住,奶奶是村里的计生员,家里常放有避孕药品。一次奶奶不在家时,她偶尔拿了一粒避孕药吃,并喜欢上了这个有点像糖的东西,并趁着老人没有发现的时候,偷偷地拿出来,到村里和其他小伙伴分着吃。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奶奶在给苗苗洗澡时发现,她的乳晕竟然明显增大,她还直喊乳房胀痛。送去医院后,才知道苗苗这是性早熟的表现,而和她一起吃过避孕药的孩子都出现了性早熟的现象。
诱因七:“激”出来的性早熟——食用含激素食品
4岁的勇勇和他3岁的小表妹玲玲,近日被一起送进了医院。在门诊上,医生发现,这两个孩子的生理状况明显有异于同龄的孩子:玲玲乳房胀大,下身有流血现象;勇勇嘴上则长出了胡子,嗓音变粗,仿佛到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据了解,这两个孩子的父母都是卖水果的商贩,只要孩子爱吃,就尽量满足,各种提早上市的水果经常大袋拎回家。医生分析认为,这两个孩子所出现的生理异常与此有关。早熟水果大多是经过一些含有“激素”的药物催熟的,而食用此类水果有可能导致孩子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