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零售业竞争与发展的制度设计
10431700000004

第4章 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要分析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首先要了解美国零售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是非常必要的。美国和中国同为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但美国的经济比中国发达得多,零售业也比中国发达得多。昨天美国零售业发生的事情,今天大多正在中国发生;今天美国零售业发生的事情,明天很可能在中国发生。因此,我们在分析中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时,不可不了解美国零售业的情况。在下面的分析中,将把中国零售业的情况与美国零售业的情况结合起来预测,中国零售业在未来20年内,将会发生如下变化:

(一)连锁业的发展将成为零售业发展的主流

200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3950万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17%;但2004年我国连锁百强企业门店总数达到30416个,比上年百强增长49%。营业总面积达258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员工人数81万人,比上年增长27%,连锁百强的增长率的数字都远远高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这充分说明,在未来,中国的连锁企业特别是超市连锁企业将会有极大的发展。这里,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现阶段的人均零售额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中国的人均零售额相当低(这是由于中国的人均GDP比较低的原因),因此增长潜力还相当大。可以预测,当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零售额分别达到2000美元和1400美元的水平时,也就是增长到现在的2倍左右时(将在2012年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的百联集团的销售额即使按GDP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也将达900多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连锁企业的发展速度显然不可能只是按GDP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因为连锁企业的增长速度总是远远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这就是中国的连锁企业特别是超市连锁企业将会有极大的发展的第二个原因。如果按比较保守的估计,也就是按连锁企业的增长速度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的1.5倍计算,百联集团到2012年的销售额也将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在中国的人均GDP达到近4000美元的水平时,百联集团的销售额将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大零售连锁企业。当然,百联集团的重组模式是否一定能够成功,还有待观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李金轩认为,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重组都是企业做大的好方式,但是重组并不是无条件的,企业重组应该符合特色,以有利于以后的发展。商业企业不同于工业企业,其区位性比较强,并且受到客观环境影响比较大,例如不同区位的市场变化、顾客需求、竞争对手,都会有所不同。他认为,像上海百联集团这样大规模的重组,在商业领域并不多见,这是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但是走好这一步一定要考虑周全,为下一步打好基础。

(二)百货连锁难成气候

从现在零售业态的结构来看,大型百货商店这种业态仍然是中国零售业的主要业态。到2003年,全国零售百强中业态含百货的有52家,其中只以百货为业态的也有30家。2004年,受收购重组、品牌经营、促销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以百货店为主的零售企业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入围零售业百强的该类企业数量回升到59家,销售额合计为2785.7亿元人民币,占零售业百强销售总额的比重为50.7%,比2003年上升了35.6%。这充分说明了百货商店在当今中国零售业界的地位。但是,百货商店的一个致命弱点是它们基本上不是连锁经营的,或者是只有连锁之名而无连锁之实。如已经倒闭的郑州亚细亚,曾经有过要在全国开设“仟村百店”的仟村连锁店的宏伟蓝图。但是姑且不说亚细亚的资金出了问题,即使是资金不出问题,像亚细亚那样蛙跳式地在全国发展各自独立进货的百货“连锁”店,丝毫也体现不出连锁的优势。还有,像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公司,也在全国各地开了几家“王府井”,但与郑州亚细亚一样,没有做到“统一进货”这个连锁最基本的要求。事实上,即使是在北京,“王府井与新东安合并后,现在也是两张皮”,在中国的百货连锁店中,连锁店最多的是大连的大商集团,2003年底已经拥有96个门店;但是,离连锁统一进货的要求差距也极大。大商的96个门店散布在31个城市中,很多店实际上是个巨大的购物中心(如大商新玛特购物休闲广场大连店),进货都是由入场的企业自己负责,谈何统一进货?事实上,现在很多百货店都采用出租柜台的办法,货物由各生产厂家自行提供。这样,统一采购更是无从谈起了。可能也正是由于此,大商集团准备大力发展超市,并于2003年以1.06亿元人民币一举收购了拥有44家店铺的北京天客隆超市集团92%的股份,并计划在几年内让超市占据大商集团的半壁河山。王府井百货也基本确定与日本的伊藤洋华堂合作,进军综合超市业态(当然,对百货业进军超市业也有人存在不同看法)。百货连锁难成气候的另一重意思是:百货业辉煌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美国,百货业的辉煌时期是在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被超市取代了。在中国,由于是跨越式发展,百货业的辉煌甚至还没来得及产生大的连锁企业,就被超市连锁完全压住了。湖南商学院柳思维教授认为,从全球零售业50强与中国零售业50强的最新排名中可以看出,连锁超市的生命力已在传统百货业之上。百货业的颓势是全球性的。从美国的情况来看,SEARS公司到1998年时还是美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零售企业,零售额为413.22亿美元。但到2002年,它已经退到美国第六大(但仍然是美国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零售额仍然只有413.66亿美元,4年中几乎没有增长。又如美国的DAYTON HUDSON公司,1998年是美国第四大、世界第九大的零售企业,零售额高达309.51亿美元,但到2002年的排名中,不知何故就消失在200强的排行榜中了。美国的百货连锁店,尽管颓势非常明显,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像SEARS公司现在还有3000多个门店,还是世界第十大零售企业。但对中国的百货连锁来说,要想搞到这么多的门店而又有连锁统一进货的效益就不可能了。2001年零售业前100家中,主要以百货店业态发展的企业有59家,2002年减少为45家,2003年又快速减少为31家。这31家在2003年全部销售额为624.1亿元人民币,仅占前100家销售总额的15.1%,占前100家销售总额的比重比2002年下降7.5%。销售额增长速度为11.2%,低于前100家销售总额增长速度17.3%,低于专业店连锁经营企业46.1%,低于连锁超市业态企业17.9%。可以预料,这些百货店最后将无缘零售业前100家。

笔者认为,中国的百货店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连锁难成气候。可以从百货商店本身的性质来查找原因。众所周知,由于超市和折扣店的兴起,占领了商品的低端市场,迫使百货店向高端商品发展。但是,高端商品的个性特别强。正如原杭州银泰百货总经理历玲所说:“连锁经营的一个特点是个性越强、地方特色越浓就越难发展。”由于每个百货店在不同的城市都必须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统一采购的难度就加大了。这是百货店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连锁难成气候的根本原因。但是,说百货店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连锁难成气候,并不是说百货商店就要寿终正寝了。事实上,百货商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完全可以很好地发展。据报道,2003年全国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百货商店总体上是赢利的。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但是,由于百货商店难以发展连锁,其增长速度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中国的零售百强中百货商店占据几十席的情况将很快变为历史(这里不包括像大连大商集团和北京王府井那样的名义上的百货连锁企业)。中国的百货商店不但将无缘于百强,而且它还将继续受到其他业态的挤压。例如,在中低档商品的销售上,百货商店已经受到大卖场(国外称为大型综合超市)的极大挤压;在电器销售上,百货商店已经受到电器专卖店的极大挤压。可以预见的是,即将兴起的通讯用品专卖店、玩具专卖店、办公室用品专卖店等也将极大地挤压百货商店的生存空间——人们既然能够在专卖店中尽情地挑选,又能购买到价格比百货商店便宜的商品,他们为什么还要造访百货商店呢?在笔者看来,百货商店的较好出路是转化为一个巨型的服装商店。理由是:在所有的专卖店中,只有服装的专卖店只卖一个生产商的产品,因此与百货店的服装销售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对比在电器专卖店中,消费者总是可以买到各种各样品牌的电器;在其他专卖店中,情况也是一样)。既然如此,百货商店为什么不把自己转变为一个包容所有名牌服装(包括鞋帽等)的广义上的名牌服装专卖店(巨型服装店)呢?事实上,美国有的连锁百货商店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中国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的李禧华也指出:“由于无法做到大规模的采购,百货商场经营日用品、家电的成本显然要高于超市和家电专卖店,而经营服装的利润则远远高于其他商品。”当然,名牌服装的销售与日用品的销售不同,不是厂家求商家,而是商家求厂家,厂家与商家相比处于卖方市场。百货商店要引进世界著名服装品牌,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黄国雄教授指出:“中国百货业的出路在于从传统百货向现代百货转变。第一,从商品经营向功能经营转变;第二,从数量经营向素质经营转变;第三,从硬件经营向软件经营转变;第四,从主体经营向主导经营转变;第五,从大众化经营向时尚品牌经营转变。”诚哉斯言!

(三)大卖场(巨型店)连锁将与超市连锁并驾齐驱

谈到连锁,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超市连锁和专卖店连锁。但实际上,在未来20年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中,大卖场(巨型店)连锁将与超市连锁并驾齐驱。为了说明这种趋势,先来看一看美国的情况。如前所述,在美国,百货连锁正在衰落,超市连锁和专卖店连锁方兴未艾,而折扣店连锁,现在正向大卖场(巨型店)发展(这里说的巨型店,不是有些人心目中的MALL。尽管现在中国有一股MALL热,但MALL由于是一种店中店的形式,不可能在连锁方面形成气候)。例如,沃尔玛公司的超级中心(即大卖场)的门店数已经接近其折扣店的门店数。可以预料,前者将很快超过后者。事实上,在其2003年的年报中就已经明确指出,2002年共新开设了33个沃尔玛折扣店和178个超级中心(其中121个超级中心是从折扣店转化而来的)。年报还进一步提出,在2003财政年度,要新开43个沃尔玛折扣店和192个超级中心(其中122个超级中心将由现有的沃尔玛折扣店转化而来)。沃尔玛公司大开超级中心的目的,是要把食品这个销售量最大的品种作为其主打商品。众所周知,沃尔玛起家时开张的实际上是折扣的百货商店。笔者1988年在美国研修时,它主要还是一个以折扣为特色的百货店,除一些糖果糕点外,很少有其他食品出售。因为凡是搞百货店的,食品都不是主打商品;百货店里的食品也就是一点干果糕点。而且,由于人们对“收入越多,食品消费在全部消费中的比例就越下降”的恩格尔定律耳熟能详,好像经营食品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其实,食品消费比例下降并不意味着食品消费绝对量的下降。即使是在美国这样的丰裕国家,食品的消费量在所有物品的消费量中还是牢牢地占据了首位。

10年来,食品与其他主要物品相比,消费额的比例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食品的主流地位绝难撼动。这也是为什么连沃尔玛公司这样的原来基本不销售食品的零售商现在要通过把折扣店改造成超级中心(大卖场)而增加食品的销售量的原因——谁占领了食品这个制高点,谁就能成长为巨型企业。其2003年年报指出:“随着更多的折扣店转换为超级中心,我们期望着食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这表明了它决心通过狠抓食品这个重头商品来将其传统的折扣店改造成为大卖场(巨型店)。据统计,2004年全球最大的10个零售企业中,有8个销售食品;全球零售200强中,有101个销售食品。

对中国来说,由于不存在折扣的百货商店,而且传统的百货商店现在主要经营高档商品,利润虽不丰厚但也还过得去,因此像沃尔玛公司那样由百货商店引入食品的经营而转化为大卖场(巨型店)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中国的“大卖场”(巨型店)却正以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引起人们的注意。事实上,法国的家乐福公司、美国的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开设的分店几乎全是大卖场。而中国本土企业也开设了许多大卖场。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模仿,也可能是一种独立思考的结果。确实,现在的中国,大卖场是最能吸引顾客的,只要资金充足,大卖场(巨型店)连锁将会在中国得到最快的发展。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巨型店的概念并不拘泥于卖食品和日用品的大卖场。事实上,现在的书店也是越开越大,而且,这些大书店恰恰最能吸引顾客。

(四)专卖店连锁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上面分析了大卖场的连锁将会有一个极大的发展,而百货连锁则难成气候。理由是:百货店的特点是“精”,卖的都是精品,而精品就必须具有特色,面向细分的市场,而且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很难连锁;而大卖场的特点是“全”,不追求特色,卖的都是大路货,因此连锁起来非常方便。那么,“精”和“全”是否完全水火不相容呢?也不尽然。事实上,上面我们分析的“精”和“全”的不相容,是对售卖多类商品的大卖场和百货店而言。如果把商品的门类数减少,“精”和“全”是完全可以相容的。这在专卖店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电器专卖店,它拥有的电器之全,是任何大卖场或巨型百货店所不能望其项背的。而既然“全”,自然也就包含了精品。从最高档、精致的电器到最便宜、大路货的电器应有尽有,充分满足了消费者购买电器的需要。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专卖店连锁在美国的大零售企业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如美国最大的连锁专卖店“家居货栈”(在很多情况下它被归入DIY-—Do It Yourself业态,但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以建材、五金、园林设备和材料为销售物品的专卖店)2004年已经成长为销售额高达582亿美元、全球第三大的零售企业。如果不算“家居货栈”,则美国最大的连锁专卖店是BESTBUY公司,其2002年的门店数达到1890个,销售额已经达到209亿美元,在全美零售企业中排名第15位。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连锁专卖店的发展更为迅速。2003年中国零售企业的排名中,国美电器与苏宁电器分别以139个门店、18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和148个门店、121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排名第三和第七位。事实上,从全球视野来看,专卖店的发展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业态而成为在全球零售200强中数量最多的业态。

从增长速度来看,专卖店也是最快的。据统计,2004年全球200强中,增长最快的25家零售企业中有14家是专卖店;其中年增长速度最高的达到93%,最低的也有19%。

值得指出的是,连锁专卖店虽然以“专”起家,但当其门店数达到相当多的数量后,它也会出现扩张的冲动。如美国的BESTBUY公司,现在不仅卖计算机和电子产品,还卖影像制品、家用电器、照相机、望远镜等,甚至还卖办公室用品,如办公室家具、墨水、纸张等。这充分说明,扩张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冲动。专卖店连锁之所以把自己定位在一类商品的销售上,并不是它不想销售其他商品。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一旦专卖店连锁拥有了足够的门店数,其“天子近臣”的身份一定会促使其与更多的想与“天子”(消费者)接近而苦无门路的生产厂家接触,为它们的产品开通通向“天子”的通道并大赚其钱。

(五)制造业与零售业的互相介入将加剧

制造业与零售业原本是两个各司其职的行业,但近年来,出现了各自向对方领域扩张的趋势。制造业向零售业扩张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大制造企业不愿意在自己的产品到达“上帝”——消费者的最后一个环节受“天子近臣”的低价盘剥,甚至交纳“通道费”、“节庆费”等“苛捐杂税”;二是有资金实力的大制造企业看到了零售业的巨大发展机会和盈利潜力,也想进来分一杯羹。因此,大制造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就势在必行了。例如,美国的戴尔(DELL)公司是一家著名的计算机制造公司。但是,其直销渠道也非常发达。事实上,它以80亿美元的自营零售额已经在2002年的世界零售200强中排名第69位(2002年的总销售额是354.04亿美元)。又如,德国的大出版商贝塔斯曼公司,2002年的自营图书零售额也已经达到29.22亿美元(企业总销售额为173.21亿美元)。又如,法国的奢侈品制造商LVMH公司,2002年的销售额为120.06亿美元,其中31.56亿美元是通过LVMH自己拥有的1500多个专卖店销售出去的。又如,美国的柯达公司1994年开始在中国建立影像冲印网络,到2003年底,其快速冲印店已经达9000多家,而上马1年多的数码冲印店也超过了1800家。这些冲印店不仅为顾客冲印照片,而且还售卖柯达胶卷。此外,再加上在中国700多个城市的8000家柯达照相馆,它在中国10年内布点18000家,打造了一张中国的零售网。

上面这些例子是制造商为了在销售自己的产品时不受“天子近臣”的低价盘剥而自营零售的例子。也有并不是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仅仅是看好零售业的发展和盈利前景而进入零售业的。例如,香港的华润集团拥有北京置地、华人银行、华润励致、华润水泥控股、华润电力等子公司,由于资金实力雄厚而决定进入零售业,一举收购了深圳万佳公司和江苏苏果公司。它的“5555”宏伟计划是:5年时间里,在零售业务上投资50亿元人民币,实现年营业额500亿元人民币,年度利润5亿元人民币。显然,华润公司进入零售业的动机并不是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而只是看好零售业的发展前景。

大制造商不断地进入零售业,同样,大零售商也打起了制造业的主意。他们纷纷推出“自有品牌”,进入了制造业。大零售商由于具有良好的品牌信誉和销售渠道,同时,他们制造的产品往往是一些大路货,因此销路不错。2003年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营销研究公司ACNielsen曾经调查了36个市场,结果发现其中2/3的市场中,自有品牌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制造商品牌的增长速度;在其中一半的市场中,自有品牌的增长速度是2位数。

(六)网上销售将快速增长,但不会成为零售业的主流

很多人认为,21世纪是网上销售的世纪。但至少在20年之内,网上销售在中国不可能成为零售业的主流。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美国的情况。

可以看到,美国通过电子商务的零售额虽然已经达到346亿美元,但比例只占1.1%。网上销售比例就更低了。美国的互联网用户在2002年就已经达到1.821亿,占全美国人口的65%,其网上销售尚且如此之少;对中国而言,2002年的互联网用户仅68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而且,在未来20年内,这一比例最多激增到美国的比例——65%。因此,网上销售在未来20年内不可能成为零售业的主流。其实,不但是在未来20年内,即使是在更长的时间内甚至永远,网上销售都不可能成为零售业的主流。这里,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逛商场不仅是为了购物,更有一种消遣休闲的意味在内,即所谓的“Shoppertainment”。随着人们的闲暇越来越多,有更多的人会乐意上商场购物。因此,网上销售可能永远不能成为零售业的主流(可能书籍的销售是一个例外,因为书籍在网上看与在书店看差别不大)。

(七)个体商店将逐步减少

一般认为,个体商店是最有生命力的,即使是在主张一切“归公”的极“左”年代里,个体商店都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那么,在现在没有人要刻意让其姓“公”而且政府甚至大力提倡之时,个体商店怎么会逐步减少呢?我们说,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在极“左”年代里,“左王左将”们要求把一切都纳入“公”的范围的要求是违反经济规律的,因此,尽管他们不少人大权在握,仍然不可能完全消灭个体商户。而现在,尽管政府对个人开小商店持极其宽松甚至鼓励的态度,但在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个体商店肯定将逐步减少。此话怎讲?让我们来看一看世界零售巨鳄沃尔玛公司的发展计划。一般认为,像沃尔玛这样的巨型零售集团,是不会对街头或居民区内的小商店感兴趣的,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在它的发展计划中,便利店的发展是其一个既定方针。沃尔玛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对便利店的经营也已经开始介入。虽然现在还只拥有49个便利店,占其门店总数的1.44%,但其介入便利店业态的决心已经清晰可见。世界第一大零售企业、年销售额高达2000多亿美元的沃尔玛公司都对便利店业态青睐有加,更何况其他企业呢?据统计,2004年的全球零售200强中,拥有便利店业态的有35家;而在2003年中国零售100强中,介入便利店业态的更是高达36家。1996年,全球零售200强中平均从事1.9种业态;到2003年,则提高到2.4种业态。这再一次证明了马克思的科学论断: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只要有利可图,即使是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的便利店,也不会被放过。果真如此,那么,未来20年内个体商店的逐步减少也就不足为奇了。

(八)MALL(购物中心)热将持续,但20年后将趋冷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张采庆研究员认为,MALL的本质是购物和消费场所,是属于经济学中的狭义市场范畴。它与集贸市场、商业街、商品城、购物中心、贸易中心是同类,是交易场所体系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放大了的、扩展了的市场型购物中心。它突破了“购物”的内容,许多大MALL已转为以生活消费为主的场所。它不是百货店服务功能的扩展,它与商业密不可分,是众多现代商业、服务企业所依托的交易空间,但不是商业自身;它聚集了多种零售业态于体内。其具有五大特点:规模大;生活消费服务齐全;更符合顾客的生活等需求;商品交易量大,市场占有率高;集聚新品、新店、新娱乐、新体育、新的休闲生活方式于一身,领导着生活消费的新潮流。清华大学副教授刘念雄认为,MALL并不是一种新的业态形式,因业态是按经营方式进行划分的。它在本质上是各种商业业态,包括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等的集合体,不同业态的出现和发展,是在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采取的不同经营形式,它们之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和融合,相互间的协调运作。最重要且颇具特色的是,MALL具有专业集合的概念,具有融合多种业态的能力,把相关业态进行了有机整合,从而满足消费者更高的消费需求。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的MALL的发展情况。美国的第一个MALL是建于1956年的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那不利斯的南德尔MALL。从那以后,它在美国的发展就一发而不可收。到现在,全美国一共有46000个MALL,其中最大的MALL是明尼苏达州的阿美利加MALL,建筑面积达420万平方英尺,合378000万平方米。

美国的MALL在其零售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美国2001年的全部零售额(包括餐饮)是34885亿美元,而MALL的销售额居然占到1/3.而且,美国的零售额中包括了汽车的销售;而汽车的销售显然不是在MALL中进行的。如果把汽车的销售从美国的零售额中剔除,则2001年美国的零售额只有26310亿美元;而其中MALL的11841亿美元的销售量就要占到45%!

分析了MALL在美国零售业的重要地位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前中国的商界会出现一股MALL热了。应该说,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MALL,但一些大型的百货商店正在向MALL转型。当然,有的人认为,百货商店转型而来的MALL不是真正意义上的MALL,至少连面积都不够条件。但从美国的情况来看,MALL的平均面积并不大。例如,我们很快就可以算出美国MALL的平均面积只有11811平方米。因此,既然有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的巨型MALL,自然也必定有面积只有几千平方米的小MALL。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国的一些MALL引名牌(主要是服装名牌)入店、兼营餐饮的转型期百货商店也可以认为是一些小MALL。当然,当前中国商界的注意力并不在发展小MALL上。请看中国(在建和待建)MALL排行榜:

(1)青岛:中国MALL,总投资8亿~14亿美元,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

(2)温州:加拿大555集团(Triple Five)要投资8亿~10亿美元,占地3000~5000亩,号称要建世界顶级MALL购物中心,100万平方米左右。

(3)高雄:统一集团MALL项目——梦幻MALL,超过80万平方米。

(4)北京:春天MALL,65万平方米,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达65万平方米,总投资要超过10亿美元。

(5)东莞:华南MALL,总投资30亿元,MALL商业面积近60万平方米。

(6)北京:北京MALL(即大地集团的大地MALL),占地549亩,总规划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达31万平方米。

(7)成都:熊猫万国商城47万平方米。

(8)上海:浦东好又多集团MALL项目,占地1000亩。

(9)西安:城市广场MALL,总投资2.5亿美元,一期工程1.5亿美元,占地530亩,总面积40万平方米。

(10)武汉:武汉中商集团的团结商贸城购物中心,40万平方米,占地80亩。

可以看到,上列MALL中即使是最小的MALL,面积也比美国最大的MALL大。这样的MALL热是否热过头了?笔者认为,只要MALL是由私人资本投资的,就不必杞人忧天。侯善魁教授指出:“千万不能把MALL搞成形象工程。政府建设形象工程是不考虑成本的,如果建成后的MALL成为了‘空壳’,负担还是要由企业来承担的。”侯善魁又说,“因此,建造MALL不应该由政府来规划,它应该是一种企业行为,只有企业才会考虑成本和效益。”

至少,美国的MALL数量如果放到中国,46000个MALL被中国的近3000个县一除,每个县还能摊上10多个。即使是把现在中国每个县的百货商店都算成准MALL,数量也还不够。当然,中国也要避免一哄而起的弊病。毕竟人家美国是发展了40多年才达到现在的水平。值得指出的是,据美国最著名的零售研究机构PLUNKETT研究公司的判断,发展了40多年的美国大MALL的魅力已经开始消退。

(九)高技术在零售企业中将广泛应用

中国的零售企业中,现在已经广泛应用的是POS(Point of Sale)技术。顾客在购买物品时,商品上的信息通过条形码读入计算机,使得企业能够在当天销售结束时就能知道当天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

国外条形码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条形码的应用只是为了方便零售企业统计销售数据,实现自动结算;后来随着POS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条形码是企业实现进、销、存等内部管理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最近由于供应链管理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企业开始借助条形码这个数据载体与产业上下游企业共享销售数据,最终实现供应商管理库存,在节省供应链整体成本的同时,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

中国的企业对于条形码的认识目前大多数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并没有看到作为商品数据载体的条形码给整个企业的管理带来的便利。很多企业之所以要申请条形码,主要是从众心理:别的企业都已经有条形码了,自己没有显得没有档次;更重要的是现在像超市这样的零售终端都已经配备了POS机,实行自动化管理,如果没有条形码的话,自己的商品就进不了超市。因此,在很多企业那里,商品条形码只是为了应付销售终端的要求才增加的一道工序,而对于整个企业的经营来说,它可有可无。这些企业还没有想到要从条形码的第一阶段向第二、三阶段发展。

但是,条形码的一个缺点是每次读取条形码上的数据都需要用手工操作的方式使用光电扫描器来进行。仅仅是超市售货,手工操作已经是够麻烦的了——超市收银台前的长队就是明证;更遑论为了实行供应链管理而用手工的光电阅读器来阅读条形码中的信息!而由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即将采用的名为RFID(无线电频率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技术,则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沃尔玛公司计划在它销售的每个商品上都附上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实际上是一个含有微芯片的单片机,它里面储存了很多信息。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由这种放在商品上的微芯片“标签”和一个信息阅读器组成。而信息阅读器则放置在工厂车间里、运货卡车中、超市货架上、超市购物车上或任何需要读取信息的地方。当信息阅读器发出无线电波时,会激活微芯片标签,其上的信息如商品的出货地、拥有者、地点、有效期限、采购日期甚至在货架上待了多少时间等资料就会被信息阅读器读取,并把信息连到电脑网络里。每个标签都会发射出独特的ID码,提供充足的产品信息。对于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购买者再也不需要在收银处排长队了,只要他刷一下银行卡,购物车上的所有物品的价值就自动地从他的银行卡中扣除了。当然,这仅仅是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对购物者的一个小小的用途。对于过去要利用庞大劳力来维持库存追踪的零售业来说,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将为他们节省许多成本。在采用RFID之后,企业将可以比过去监视更多的库存资料。这种精细的追踪方式能够提供的信息,将是采用现有营运方式的公司无法想象的。

沃尔玛公司已经要求它位列前100位的供应商必须在2005年前为RFID的推行做好准备,也就是在他们生产的每个商品上附上微芯片“标签”。其他数万家供应商也将跟进这项计划。现在,每个微芯片“标签”的成本已经下降到了25美分。由于该计划在它销售的每一个商品上都附上这样的标签,因此企业对标签的需求十分巨大,标签的成本还将继续下降,直至最后达到1美分。预计RFID技术将在2006年达到黄金时期。RFID的另一项好处就是减小人力。这样的设计就是要让商品的登记自动化,也就是说将来盘点时不需要用人力来检查或扫描条形码。对于美国零售业这一重大的技术变革,中国的零售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

(十)中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大型中外资企业将长期共存

随着中国零售业对外资开放的范围逐渐扩大,中国政府特别是中国本土零售企业日益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力。由于零售企业作为“天子近臣”的重要地位,将其视为战略性行业是合适的。于是,接下来的就存在一个沉甸甸的问题:中国的本土大零售企业会在与外国“零售大鳄”沃尔玛公司、家乐福公司的竞争中全军覆没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来看一看美国的情况。众所周知,沃尔玛公司是美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2003年度的销售额达2445亿美元,净利润80亿美元,门店数4000多家。但是,即使是在其苦心经营了40多年的美国,一大批与沃尔玛公司业态相同的大企业依然活得很滋润。如克罗杰公司是一家以综合超市为主要业态的大型零售店,它在全美与沃尔玛公司一样拥有4000多家门店,2002年的销售额高达518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是全球第四大、全美第三大零售企业。又如美国的塔吉克公司,是以折扣店为主要业态的大型零售企业,它在全美拥有1000多家门店,2002年的销售额高达427亿美元,净利润17亿美元,是全球第六大、全美第四大零售企业。出了美国与沃尔玛公司具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大型零售企业。

即使是在美国,各大零售企业也是“战斗正未有穷期”,因此,对中国而言,就更没有必要对前景过分担忧。当然,在外资零售大企业的强力冲击下,国内的零售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极大的影响。在笔者看来,受外资冲击影响最大的将是连锁超市、大卖场和便利店,影响比较小的将是专卖店和百货商店。这是因为,现在进入中国的外资大型零售企业,基本上都是以大卖场、超市和便利店为基本业态的。这些外资企业的进入,对我国本土同类业态的零售企业,具有很大的威胁;而且,外资零售企业收购兼并的对象也正是这些本土零售企业。余厚康研究员指出:“2004年我国零售市场将全面放开,到那时,外资也将会完全有可能通过大规模并购方式实现扩张,对内资零售业的威胁更大。这是个紧迫的问题。”

但是,外资零售企业对中国百货商店的影响相对就要小得多。这是因为,如前所述,百货商店销售的都是一些高档商品,而外资大卖场销售的则是大路货,双方互不影响;而且,外资零售企业对收购中国的百货商店也不感兴趣。因此,可以预测,中国的百货商店尽管目前不景气(这种不景气主要是由于国内百货商店自相过度竞争而造成的),而且未来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还会逐步被挤出中国零售百强;但它们的生存之虞主要并不是来自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另外,由于国外大型零售专卖店尚未进入中国,因此中国的专卖店暂时也还可以歇一口气。笔者认为,中国零售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外资“零售大鳄”大量收购国内的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国内的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的大股东,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私人资本,在外资开出的高价面前,很难抵抗其诱惑。很可能,宁死不降的只有上海百联集团、大连大商集团等少数几家大型民族零售企业(此处不涉及国美、苏宁、三联等专卖店)。而且,上海百联集团、大连大商集团等大型民族零售企业也会努力争取将国内的小型连锁零售企业先行收入囊中。在这里,收购和兼并的争夺将是十分激烈的。我们也希望,在中外大型零售企业争夺中小型中国连锁超市时,这些中小型中国连锁超市应当首先选择投向本国企业;至少在双方出价相近时应当如此。由于中国当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有美国的1/8,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中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在与外资零售企业的竞争中不会消亡(除非主要负责人决策失误)。但中国的中小型零售连锁企业将会或者被中国大型零售连锁企业、或者被外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收购。20年后的中国零售业,将是中外大型零售连锁企业寡头垄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