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方法对了成绩才能提高
10431300000007

第7章 想发展兴趣,先打好基础

兴趣与成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原因其实很简单: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为之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最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就。同样,一个学生一旦对某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智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兴趣能使你不觉得苦,也忘记了累。

徐悲鸿的父亲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乡村画师。6岁的时候,徐悲鸿开始跟着父亲读书识字。同时,他也非常想学画画。见父亲不打算教自己,徐悲鸿就琢磨着要画出一幅好画打动父亲。他觉得只要父亲认可他的作品,就会答应教他画画。

有一次,父亲给徐悲鸿讲述了《卞庄子刺虎》的故事。故事中,勇士卞庄子一人立下了杀死两只老虎的功劳。徐悲鸿一边听故事,一边想象老虎的样子,并试图把老虎画下来。事后,徐悲鸿请人画了一只老虎。然后,他又照着样子,细细地描画了一遍。

画完后,徐悲鸿高高兴兴地把“大作”拿给父亲看。没想到父亲看后,竟笑着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呀?”当时,徐悲鸿还很得意,回答说:“是老虎呀!”父亲听后,惊讶地瞪大眼睛,说:“这哪里是老虎,我看分明就是一只狗嘛!”父亲的话像一盆冷水,说得徐悲鸿心都凉了。

这时,父亲不失时机地说:“孩子,想画出好的作品是必须亲眼去观察的。你没有见过真虎,怎么可能画出生动逼真的虎呢?”

见徐悲鸿低下了头,父亲继续说:“绘画需要有扎实的文化根基,从小多积累文化知识,长大后才能画出真正的好作品。你现在还小,应该先把书读好。我之所以不急于教你画画,就是希望你现在能勤奋读书。等文化根基扎稳了,再学绘画才能事半功倍呀!”

徐悲鸿终于领悟到了父亲的一片苦心,并发奋勤学苦读。几年后,父亲觉得时机成熟了,才开始指导他学习临摹。

父亲曾对徐悲鸿说:“优秀的绘画作品都是生活的浓缩与再现。想画出好画,你就必须立足生活,多多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就这样,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徐悲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成为一代大师。

努力学习不仅包括学习时的态度,也包括学习专业知识时注意的深度和广度,还包括广泛涉猎教科书以外的知识。一个对学习满怀兴趣的学生,能够自觉地去学习他想要的知识,并不断实现自己的梦想。

小秘密

有的同学学不好某学科恰恰就是因为缺乏兴趣,一学习就感到厌倦。还有的学生以牺牲别的学科为代价来发展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学科,这就是常说的偏科。这些都是不良的倾向。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作为打基础的小学阶段,要在保证各门学科学习质量的前提下,来发展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学科,这样,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才可能真正地发展起来。要知道各学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没有其他学科做基础,特长爱好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