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末明初那些事儿
10427900000039

第39章 借手杀人,冷眼旁观伯温死

刘伯温,这是一个在民间传说中有着类似诸葛亮那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天下。他足智多谋,才能出众,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被喻为魏徵、诸葛亮再世,其功劳并不逊色于李善长。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李善长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朱元璋更是把他比做汉之萧何。封刘伯温诚意伯,岁禄两百石。

受封当晚回到家中,刘伯温长子刘琏问道:“父亲,儿不明白为何父亲仅被封为伯爵,而李善长竟然位居六公之首?这太不公平了。”

“琏儿呀,你还太年轻啊,许多道理你还不明白,皇上这是向着我们呢!”刘伯温道。

“儿的确不明白。他李善长岁禄四千石,为何仅予父亲两百石?就算李善长居功至伟,但父亲也不遑多让呀!”刘琏实在是不解,他替父亲觉得委屈。

“琏儿,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此时,谁的地位越高,谁也就越危险啊。你可以这样想,为父岁禄虽只有区区两百石,仅为李善长的二十分之一,但为父的危险也只有他李善长的二十分之一。”刘伯温解释道。

刘伯温明白,如今天下初定,皇上还不敢对这些有功之臣下狠手,但这一天迟早都会来临。朱元璋这个皇上如此聪明,他不会留着这些功臣的。只要老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我刘伯温还有何求!该是我回青田老家过几天清静日子的时候了,找个适当时机就回去吧。这官场污秽不堪,荣华富贵万不可贪恋啊。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随着政权的日益稳固也逐渐暴露出来。从朱元璋政权的基础看,它有两支基本力量:淮西集团和浙东集团。朱元璋建国称帝后,淮人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占了绝对优势,而浙东集团被排挤、受压抑,他们自然不甘心放弃,千方百计设法获取朱元璋的信任。就这样两大派系斗争越发尖锐激烈。这种矛盾反被朱元璋所利用,重用淮人又用浙东势力来监视淮人,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权力。当时,左丞相李善长功高望重,为众人敬仰,只有刘伯温与之分庭抗礼,李善长不乐。

过了段时间,皇上召刘伯温进宫议事。君臣礼毕,朱元璋问道:“伯温啊,有没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啊?”

刘伯温明白,皇上这是在问自己对封爵一事有没有意见呢。“启禀皇上,臣没有什么要说的。”

“你不说我也明白,这些年你跟随我没少给我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少功劳。和李善长比起来,封你为伯爵确实委屈你了。如今右丞相徐达征战在外,我准备增设一个丞相,让你来做,你看如何啊?”

“皇上这万万不可啊,臣担当不起!”刘伯温立即俯身下拜道。

“有什么担当不起的,我认为你做丞相比李善长更合适。”皇上扶起他道。

“皇上过奖了,李相国是柱国大臣,功勋显赫。而臣只不过是那山野小树,能支起只檐片瓦以得安身已是不错,怎可和李相国相提并论。”刘伯温趁机道出自己的归隐之心。

朱元璋明白,李善长没少说刘伯温的坏话。刘伯温在此时拒绝丞相一职,其原因只是为求自保。“伯温,你的才干我太清楚了,这丞相一职我以为你最合适。你不愿意只怕是另有原因。最近有些折子都在说你的是非,当然也有说李相国的。你怎么还说李相国的好呢?”

“皇上,臣性子直,只怕是得罪不少人。但平心而论,目前丞相一职还是李相国最为合适。现在文武百官的关系,怕只有李相国一人能够理顺。”刘伯温明白,现在诸文武多是淮西子弟,他们统揽朝廷大权。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无法立足,所以丞相一职自己绝不能担任。

“既然你不愿意做这个丞相,我也不勉强你了。我有几个人选你帮我参谋一下。”朱元璋心里明白刘伯温在担心什么,便不再勉强。

“杨宪如何呀?”朱元璋问道。

“臣以为杨宪不行。”刘伯温很感激皇上能与他共同探讨丞相人选。

“为什么啊?当初可是你把他推荐给我的啊。”朱元璋很是不解。

“杨宪的确具有相才,也很得皇上赏识。但他办事好勇斗狠,处理不好与群僚的关系。只怕日后一旦为相,会使百官人人自危,引起变乱啊。”杨宪是刘伯温的好友,刘伯温太了解他了。

“那汪广洋怎么样?”朱元璋继续问道。

“此人还不如杨宪,他的才气不能统领群臣,做个中书省参政已足矣。”

“那胡惟庸呢?”

“此人有相才,但气量不足为相。遇事睚眦必报,一旦为相,必打压异己。”

“难道他们都不行吗?”朱元璋愤愤道。

“皇上,臣以为现如今有李相国坐镇中书省已经足够了。皇上大可不必为此心烦。”刘伯温明白,李善长如今已统揽朝政,谁出任另一个丞相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皇上想靠增加一个丞相职位来牵制李善长,只怕是徒劳无益。

朱元璋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早有废李善长之心,只是时机还未成熟。李善长位居六公之首,一旦动了他,只怕那些开国功勋会人人自危。

北伐军攻克河南后,朱元璋赴汴梁,刘伯温和李善长留守应天。刘伯温谓宋元以宽纵失天下,宜肃纪纲。于是朱元璋诏令诸御史纠劾时不要有任何回避,宿卫宦侍有过者,皆启禀皇太子置之于法。中书省都事李彬由于贪欲服法,李善长因和他有很好的交情,请刘伯温拖延处理此案,刘伯温不徇私情,马上上报,报可,方祈雨,即斩之。李善长从此与他断绝了关系。朱元璋回应天后,李善长攻击刘伯温在盛夏祈雨时,杀人于祭坛下。其他怨恨刘伯温的人也相互诉苦诬告。朱元璋留下折子没有处理。正逢大旱,朱元璋要求大家广为进言,刘伯温奏:“士卒死后,其妻悉处别营,凡数万人,阴气郁结;工匠死,暴尸野外;吴将吏降者皆编军户,足干和气。”朱元璋按刘伯温的主张办完这些事,然而十天之后仍未降雨,心中恼火,恰逢刘伯温丧妻,就批准他告老回家。这时朱元璋方有在凤阳建造中都的意思,又锐意出塞追歼残元主力王保保。刘伯温在回乡之前进言说:“凤阳四散之地,非天子宜居;王保保未可轻也。”后来果然又如他所说。

这年冬天,朱元璋念及刘伯温劳苦功高,亲自修书,召他回京,赐赉甚厚,进兼弘文馆学士,并追赠其祖、父皆永嘉郡公。洪武三年11月,朱元璋大封有功之臣,授刘伯温诚意伯。到了第二年,才又允许他回家。

刘伯温性格刚强,疾恶如仇,不能忍受不平之事。因此他与许多权贵不和。加之洪武初年,他位高不居,功成身退,不愿为相,使性本狐疑的朱元璋对之不满,触犯了“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教,不为之过”的禁条。他屈己藏身,消极逃遁,反为小人提供了一块禁脔,日后他们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势,不断加害刘伯温。

洪武四年(1371年)1月,李善长告老还乡。一时丞相一职没有了合适人选。朱元璋现在最欣赏的人选是胡惟庸,可刘伯温曾说过不可让胡惟庸掌相权,若为相则必难驾驭。虽然答应了李善长以胡惟庸为相,朱元璋觉得还需先观察一下再作决定。

思来想去,朱元璋决定把流放在外的汪广洋召回应天,重新入主中书省,且命他为相。选择汪广洋,朱元璋出于两点考虑:首先,汪广洋被贬实属被冤;其次,汪广洋在中书省虽没功劳可也没犯错,最难得是他很明白自己的心思,即便汪广洋坐了丞相的位子,也会懂得把实权交给皇上心仪的人。于是朱元璋即命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相。

随着权势的增大,胡惟庸日益骄横跋扈。仗着以淮西勋贵做后台,又凭借皇帝的宠信,胡惟庸在中书省为所欲为。各部门的奏章,胡惟庸必先自己看过再交给皇上,对自己不利的,他就隐藏起来,不上报给皇上。一时胡惟庸权倾朝野,喜欢钻营的就极力巴结他,看不惯的也是敢怒不敢言。

胡惟庸的胆子越来越大。虽然汪广洋在他之上,但他明白,他的真正威胁不是汪广洋,而是那个告老还乡,但仍留在京城的刘伯温。此人极得皇上赏识,又聪明过人,一日不除刘伯温,自己做起事来就一日不安心。

刘伯温说的没错,胡惟庸掌权后不仅难以驾驭,而且气量狭小、睚眦必报。胡惟庸没有忘记刘伯温当年在皇上面前说自己的坏话。出于多方考虑,胡惟庸决心除掉刘伯温。于是在刘伯温生病期间,胡惟庸买通给刘伯温看病的太医,偷偷在刘伯温药里下了毒。

这一天,胡惟庸装作替皇上赐药,随同太医来到刘府。

“刘大人,皇上今天派我来探望刘大人。皇上特赏你奇珍药物一瓶,盼刘大人早日康复。”胡惟庸一反常态地客气谦卑。

“谢谢胡大人,我想知道这药是不是皇上给我的,你可以让我明明白白地离开人世吗?”刘伯温气喘吁吁地说道。

皇上的心思越来越难以把握,连刘伯温这样的老臣也不知这药是皇上所赐还是胡惟庸的主意。

胡惟庸笑说:“刘大人这又何必呢,你不是料事如神吗?你就猜猜看。不过皇上说了,一定让我看着你喝下去他才放心。”

是的,这药是谁给的已经不重要了。刘伯温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的,他对于皇上来说已经没有价值了。如今的皇上运筹帷幄,又何须他刘伯温在耳旁唠叨。胡惟庸更是对自己嫉恨交加,如今得势,除掉自己也在所难免。

“父亲,这药你不能喝啊!”刘伯温的长子刘琏恳求道。

“琏儿快住口,你要好好保重,记得把我送回青田老家啊。”刘伯温岂不知这是毒药,只是他不能不喝呀。

刘伯温含泪苦笑着喝下毒药,觉肚中有个拳头般的块状体,又过了三个月,病情转坏。朱元璋听说后遣使护送他返乡,而且亲自写下意味深长的话:“君子绝交,恶言不出;忠臣去国,不洁其名。”刘伯温刚到家里,病情即恶化,一个月之后便去世了。享年六十五岁,谥“文成”。

朱元璋得知刘伯温的死很伤心,这种伤心是发自内心的悲哀,他知道自己的双手已经沾满了鲜血,刘伯温可以说是死在他朱元璋的手上,他不放纵胡惟庸,胡惟庸何以猖獗至此。可是皇位在,他就必须狠心,是皇权逼他不得不如此,皇上若太过仁慈,必然被臣子左右。悲伤只不过片刻,很快朱元璋又回到皇上的位置来。他心里清楚,从长远来看,刘伯温作为浙东派的代表也必须铲除,胡惟庸替他做了他不愿公开做的事。

刘伯温死后不久,胡惟庸案发。朱元璋方想起刘伯温生前所言,十分后悔。他对刘璟说,你父为我忠心不二,临终前都还惦记我,如今我才知道他是被奸臣暗算了。我要向天下公布他的好处。又安慰道:“你父亲是有分晓的,如今我做皇上的也是有分晓的,终不会负了他的好名声。”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朱元璋颁诰,令刘伯温子孙世袭诚意伯爵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