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元末明初那些事儿
10427900000027

第27章 彰显诚心,三求终得刘伯温

帮助朱元璋取天下的,武人多而文人少。文人除了李善长以外,刘基也算一个,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刘伯温,但不一定知道刘基。其实,刘伯温的正式名字为刘基,字是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故当时人们也称他为刘青田。刘伯温出身于官僚世家,在家庭影响下,他从小才智超群,十四岁进处州(今浙江丽水)郡学,学习《春秋》。十七岁,拜名儒郑复初为师,攻读宋儒周敦颐、二程开创的“濂溪学”、“洛学”。他博览群书,经史子集、天文兵法无所不通,而“尤精象纬之学”。

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刘伯温就锋芒初露考中了进士,当时的人们都很器重他。老师郑复初曾对他父亲说:“此子必高公之门矣!”秘书监揭曼硕对人说:“此魏徵之流,而英特过之,将来济时器也。”

元至元二年(1336年),刘伯温位居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正廉明,因为打击权贵而声名远播。但是,在极端腐败的元末社会中,正直守法的官员很难得到重用,特别是统治集团为了巩固军事统治,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人民被划分为四个阶层,蒙古人最高贵,色目人第二,汉人第三,南人最下。所谓“南人”指的是元朝最后征服的原宋朝统治下的以汉人为主体的各族人民,刘伯温自然属于“南人”之列。才华横溢的刘伯温始终由于“南人”的身份在官场上到处受到排挤、打击。二十九岁时,刘伯温复审一起人命冤狱,尽改原判,因而得罪了检察官,被降为职官掾史。三十岁时因同幕府官僚发生意见分歧而被迫辞官,不久补升江浙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又由于多次上书弹劾御史失职数事,受到御史大臣重重阻挠,激愤之下刘伯温再次辞官。先在江苏丹徒隐居,后又寓住浙江临安,每天在西湖与酒为伴,排解心中忧愤。

这时,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一浪高过一浪。至正八年(1348年)11月,首先是方国珍在浙江台州起兵,腐败无能的元朝统治者,为了镇压农民起义,被迫起用刘伯温为江浙省元帅都事。刘伯温得到重用,仍旧为元朝忠心耿耿。他建议筑庆元城,用以围攻起义军,并且极力反对招抚。方国珍大惧,厚赂刘伯温,遭其拒绝。方国珍收买刘伯温不成,便派人由海路到大都(今北京)去厚赂朝中重臣,使朝廷下诏招抚。刘伯温因此被元廷扣上了“失天子悯念元元之至意”的罪名,撤了他的职务,把他关在绍兴府,气得刘伯温多次想自尽以求解脱,幸亏门人密理沙等拼命拦阻,他才活了下来。从此他放荡不羁,一天到晚在绍兴游山玩水,作诗赋词,他自比为屈原、贾谊:“上壅蔽而不昭矣,下贪婪而不贞”,“进欲陈而无阶兮,退欲往而无路”,用来抒发自己不满于元朝统治集团的情绪。

此时方国珍不断壮大自己实力,其他各地农民军也都纷纷起义,江浙行省自感无能,被迫再次恢复刘伯温的官职,先命他“招安山寇吴成七等”。刘伯温自募“义兵”,采取剿抚兼施的办法,血腥镇压了那些拒命不服的起义者。后又与行省枢密院判石抹宜孙互为掎角,相互声援,联合起来打击方国珍。因镇压有功,他先后被江浙行省提拔为枢密院判、行省郎中,然而当报到朝廷时,由于朝中当权者排挤汉人,便借口刘伯温原只担任过儒学副提举,其资格只够上迁总管府判,事实上反倒降了级又丢了兵权。在仕途上三起三落、到处碰壁的刘伯温不再对元政府抱有希望,绝望之下,他置元世祖像于案上,北向而拜曰:臣不敢负世祖皇帝,委实因为走投无路。于是就逃归青田,时值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

落破而归、怀才不遇的刘伯温,此时开始冷静下来,考虑自己今后的出路。他一向把距离他最近的割据势力方国珍看成海盗,连姑苏(今江苏苏州)的张士诚,亦为刘伯温所不齿,他曾说:“吾生平忿方国珍、张士诚辈所为!”当然不可能去投奔他们为其效力,于是决定投靠应天的朱元璋。确实,在刘伯温看来,在元末群雄中,有雄才大略、能成大业的除了朱元璋外再无他人。还在十年前第一次罢职时他就隐隐约约地萌发过这个念头。那次,刘伯温“与鲁道源、宇文公谅日纵酒西湖,见有异云起,时基已醉,放言曰:‘嘻,此所为天子气,应十年,我其辅之一。’”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下南京,刘伯温更加觉得他非同一般。然而,朱元璋到底是与“圣朝”对立啊!在自己以前创作的诗歌中,不是也直斥他为“盗贼”吗?这样,饱读经史和饱尝仕途坎坷的刘伯温,心事重重,下不了决心,索性采取静观时变的办法。他一方面集乡练自保,抵制方国珍攻击;另一方面,发愤写作,著《郁离子》十卷十八篇以见志。

而在朱元璋招募了李善长之后,有一天,他问李善长:“你经常把我比作汉高祖,你好比是酂侯。至于徐达嘛,也比得上淮阴侯,可用谁来比作留侯呢?”李善长答:“金华人宋濂博闻强记,又兼通象纬,应当可以担此重任。”朱元璋补充说:“据我所知,通象纬者莫如青田刘基。”

早在应天的时候,朱元璋就知道浙江四杰在江南声名享誉,而四杰之中的刘伯温有“小诸葛”的美称,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法,料事如神,博览群书。在朱元璋看来若能得到刘伯温的辅佐,在江南的发展将会不同凡响。

此时朱元璋的求贤之心更切,于是决定动员刘伯温出山辅佐。

朱元璋知道胡大海在攻克浙东一带的时候,和浙江四杰有过往来,就让胡大海亲自拜请四位出山任职,起初他们是和胡大海交往过,也表示过对朱元璋仁义之师的欣赏。而这次胡大海去请刘伯温,虽然还带了朱元璋的亲笔书信,却被羞辱了一番。原因竟然是朱元璋前不久所杀的一个女子,竟是江南才女苏坦妹,而苏坦妹和才女楚方玉并称“江南苏楚”,和浙江四杰多有往来,不仅诗词唱和,还经常一同参加当时浙江有名的“兰溪会”,吟诗作对,谈论天下大事。苏坦妹不仅相貌绝美,且聪颖过人,琴棋诗画皆受好评。

当朱元璋得知自己所杀的那个美女居然是苏坦妹,一下子惊坐在椅子上,很久都没回过神来。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所杀的竟然是江南才女苏坦妹,他还曾拜读过刘伯温与苏坦妹唱和的诗词,如今却为整顿军纪让她做了替死鬼,心中懊悔异常,也明白想要求到刘伯温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也许朱元璋做过很多错事,但他都没后悔过,而杀了苏坦妹却让他痛心不已,后悔难当,他知道必须为自己的鲁莽行为负责。几宿思索过后,朱元璋决定亲去苏坦妹的墓前祭奠致歉。

见到苏坦妹墓前的碑文,朱元璋心中更是一番难受。碑文有楚方玉的沉痛悼念和对朱元璋的讨伐,见到墓前种满鲜花,献满礼物,朱元璋知道来悼念苏坦妹的文人墨客肯定不少。

朱元璋当下决定,在苏坦妹墓前筑碑立文,自我检讨。

朱元璋的碑文一立,顿时引起城内外的骚动。不知道朱元璋杀苏坦妹的人也都知道了此事,而知道此事的人看法不一。

朱元璋对李善长说道:“我不管天下人如何看待,朱元璋做了一件愚蠢的事,就是要向天下人检讨,愿苏坦妹地下能知朱元璋对她的歉疚。”

然后,朱元璋又派胡大海去请刘伯温,这时刘伯温对朱元璋已有好感,但仍未同意。最后,朱元璋亲自去找刘伯温悔过,并说道:“元璋知道此误,致使天下人诟病,更让文人儒士伤心,但已铸成大错,苏坦妹的性命不可挽回。元璋诚求先生出山相佐,但知先生自杭州被攻下后,隐居青田,潜心著述,元璋打扰并非为己,而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啊。如今战乱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若再乱下去,天下百姓何以聊生。”

刘伯温终于被朱元璋的诚心所感动,答应出山助他一臂之力。

后来,朱元璋与刘伯温在所设的酒席上谈话,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帅很有闲情逸致地向刘伯温问道:“不知先生吟诗作赋的本领如何?”

刘伯温微笑着回答说:“那些不过是读书人的雕虫小技,没有半点为难。”

这时,朱元璋便随手扬起手中的斑竹筷,请他以此为题赋诗。

刘伯温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一对湘江玉箸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朱元璋听后,对他的才气很钦佩,但还是装作不满,皱了皱眉头说道:“未免书生气太浓了!”

刘伯温揣摩透了朱元璋的心思,知道一位胸怀天下的人,怎么会喜欢这些风花雪月的诗句,不慌不忙地接道:“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

这句算是说到了朱元璋的心窝子里。刘伯温巧妙地将张良用筷子为汉高祖刘邦分析天下大势的典故,放进了诗句,将朱元璋喻作汉高祖刘邦,而自比留侯张良。朱元璋听了这句是又惊又喜,一为刘伯温的才气,二是因为当时朱元璋帐下虽然文韬武略人才济济,但就是缺少张良这样谋臣式的人物。朱元璋大笑道:“伯温能够来到我的身边,正是上天赐给我的张良啊!”

刘伯温也从交谈中看出朱元璋有胆有识,便向朱元璋详细分析了天下群雄逐鹿的形势,阐明了当前应对时局的十八条对策,深得朱元璋赏识。这一幕和诸葛亮对刘备分析天下局势不谋而合,也难怪后人将刘伯温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了。朱元璋从自己建立队伍以来,对人才特别尊重,凡是他认为有才能的人,都给予了相应的待遇。刘伯温也不辱使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总能献上良策。史书上称他:“每遇危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就。”意思也就是说,每当朱元璋遇到危难的时候,他总能献出良策,帮其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