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10427600000032

第32章 围魏救赵,郦生被烹

“围魏救赵”解成皋之围

到汉三年(前204年)六月,楚汉之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天下纷乱,形势虽然还不明朗,但是也初露端倪。楚王项羽曾经雄霸天下的局面一去不返,汉王刘邦以关中为军事基地,招兵买马,安抚百姓,逐渐站住脚跟,成为楚王最大的威胁。

在彭越“游击战”的协助下,刘邦轻而易举地返回成皋。

项羽大军一到,彭越就无心恋战,他的长项就是打游击,从来不与项羽正面接触。楚军来回奔波,十分疲劳,都不知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解脱,现在到了楚国地界,离家人这么近,都不想再去打仗。项羽当然也是非常头疼,但是也没有良策,他回到彭城,见到日思夜想的虞姬,就暂时放下烦心事,日日欣赏虞姬歌舞,放松一下自己。

在彭城这些天,他心里一直想着问题:仗还是要打,但是要让楚军乐意再次离开家乡;荥阳、成皋作为汉军前线,一定要破,让刘邦没有立足之地……这时,项羽开始怀念范增了。从项羽斩杀宋义开始,范增就在项羽身边,到项梁被杀,范增就追随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鸿门宴”后两人就心生罅隙。以后的事实不断地证明范增的正确,这让不可一世的霸王多少有些尴尬,最后中了刘邦的“反间计”。项羽心中有那么点后悔,现在有事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

虞姬见项羽沉思,知道可能又有战事,就问项羽:“大王,什么时候出发?”项羽叹了一口气说:“我也不想离开彭城,但是天下未定,群雄纷扰,我还得出兵呀!”虞姬心中虽然不舍,但是很善解人意,“大王依依不舍,想必楚军也依依不舍,这对行军打仗来说不是好事吧?”项羽知道虞姬这是在提醒自己。

第二天,项羽召集大军,并作了一个空口许诺:“这次我们灭了汉军,活捉汉王,天下一定太平,大家都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话真真假假,但是将士们听了觉得神清气爽。他们和汉军多次交战,在他们看来汉王最大的本事就是“跑”,要不就是“躲”,只要正面交战,汉军不是楚军的对手,心想这下仗打完了终于可以回家团聚了,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

项羽告别虞姬,率领楚军离开彭城,直扑荥阳、成皋。这两个月来,刘邦玩了一把耗子躲猫的游戏,产生了不一般的效果。项羽天下无敌的骑兵被刘邦牵制,东奔西走,疲惫不堪。项羽已经猜透刘邦的伎俩,决心改变这样的局面,定了下一步的军事策略:收缩兵力,步步为营,寻找突破口,蚕食汉军。这个战略的突破口就是荥阳。

项羽的策略到底能不能奏效呢?因为早期的战略失误,刘邦的实力已经发展到难以估量的地步,项羽没有意识到,刘邦也没有意识到。

项羽这一次气势汹汹,把刘邦惊得不轻。刘邦逃出荥阳,荥阳失守,驻守荥阳的周苛被杀身亡,魏王信投降。借着荥阳之势,项羽全力进攻成皋,想一举打垮汉军。刘邦自知不是项羽的对手,赶紧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军情紧急,深夜,刘邦紧急召见英布。刘邦对英布说:“如今成皋危急,恐怕只有你能应付了,我早些离开,调集军队和项羽决战……”英布赶紧说:“汉王放心,我一定死守成皋……”刘邦赶紧挥挥手,说:“万万不可,一定要保存实力,和他们打不过就走。”英布当然也不愿意就此把自己的军队牺牲在成皋战场上,当下欣然接受了刘邦的建议。

天还没有亮,在英布的掩护下,刘邦和夏侯婴共乘一辆车,带领少量精兵,从北门逃出成皋。刘邦一刻也不敢停,日夜兼程,往北渡过黄河,换乘马匹。夏侯婴问刘邦下一步该怎么办,刘邦说:“我经营多时的防线已经破了,现在咱俩要兵没兵,要人没人,能怎么办?还不是过去把韩信的兵要过来。”夏侯婴一听想了一想说:“韩信、张耳手握兵权,咱们什么也没有……”夏侯婴这样一说,一下子提醒了刘邦,刘邦心想:“韩信要是不买我这个汉王的账该怎么办?”于是他心里悄悄地作了打算,交代手下的人,到达小修武时一律不得声张,先住进传舍。

刘邦等人到达小修武时,已经到掌灯时分,刘邦自称是汉王派来的使者,悄悄住进了馆舍。第二天清晨,刘邦以使者身份拜见韩信,顺利进入大营。当时大营中还静悄悄的,将士正是懈怠时刻,韩信、张耳尚睡意蒙眬。刘邦进去召开军事会议,重新部署兵力:张良全力经营赵国,韩信为赵国相国,指挥部分汉军向东攻取齐国。

刘邦有了小修武的兵力,一下子振作起来。八月,汉军驻扎在小修武以南,准备渡过黄河与英布会师,与项羽展开决战。刘邦这几个月来被项羽打得东躲西藏,一直难以战胜自己潜意识中的自卑心理,他其实也很想有这样一次决战,来证明一个出身低贱的人也可以与王室贵族一决雌雄。

这时,一个叫郑忠的郎中提出了非常明智的建议。郑忠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平时不太爱表露自己的看法,这次刘邦一和群臣商议这件事,郑忠就发言了:“主公有和楚王决一死战之心,楚王也有此心,但是现在决战对汉军不利……”刘邦听了,赶紧向郑忠请教。郑忠说,楚军士气正旺,一心要剿灭汉军回家乡,此时根本不宜正面交战,应该高垒深堑,坚壁不出,磨掉楚军的锐气,再寻机作战。刘邦一听也觉得有道理,马上就改变战略部署。由此可见,并不是老天就喜欢帮助刘邦,确实是刘邦非常虚心,肯采纳不同人的建议。在这一点上,项羽输给了刘邦。

汉军果真坚壁不出,任凭楚军怎么骂。同时,刘邦派遣刘贾、卢绾率兵两万增援彭越,一起在楚地后方展开游击战,断了楚军的粮草,把楚军的大后方搅得乌烟瘴气。

楚军这边,先是减粮,后是断炊,接着许多兵士收到家人的来信,不过是说“汉军攻破某某城”、“汉军掠走了家里这几年的存粮”、“现在,咱们某某城被汉军包围了”之类的话。楚军中的大将收到这些家信,心急如焚,不断地撺掇项羽回去收拾彭越,把后方战事描述得无限紧急。

在这个节骨眼上,项羽也是非常矛盾的,他下定决心要与刘邦决战,但是也担心自己一个个美貌的姬妾、自己的金银珠宝……关键是粮道断了,楚军现在都无心在外面和汉军恋战。

经过一番思索,项羽下令回军攻打彭越。彭越还是老法子,打不过就跑。项羽击退彭越,自己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他不知道,自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和实力与刘邦决战。至此,楚汉之争胜利的天平悄悄地倾向了刘邦一方。

游说齐王,惨遭烹杀

韩信在井陉之战后名扬天下,七月间奉刘邦之命准备攻打齐国,继续执行开辟北方战场的战略计划,但刘邦这里迟迟没有得到韩信行动的消息,心中不免有些忧心,找来“高阳酒徒”郦食其喝酒畅谈,聊聊自己心中的郁闷。

郦食其分析说:“现在燕、赵已经平定,东方的敌对势力除楚国外,就剩下齐国了。”刘邦喝了一口酒,说:“这个韩信,迟迟没有音信,我不放心呀。”郦食其说:“这也怪不得韩大将军,齐王田广占据的齐鲁大地可是沃野千里,田间又率兵二十万驻守在历城,厉兵秣马。田氏家族在他们那一亩三分地上,势力强大,根深蒂固,而且我还听说他们几个非常狡诈善变,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刘邦略有醉意,不以为然地说:“大将军韩信也是厉害的角色,用兵如神,只要发兵,肯定没问题。”郦食其摇摇头:“齐地背海面河,地势险要,济南还靠近楚都彭城,您即使派几十万军队去攻打,也很难十拿九稳……”

郦食其这时胸有成竹地说:“我倒是愿意试一试,看能不能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齐王归汉,争取兵不血刃,就能收服齐国。”刘邦并不是太相信郦食其的话,郦食其有点见识,也很爱犯错误,这点刘邦心里很清楚。但是刘邦向来不打击下属献计献策,想了一下说:“你这么肯定,那就麻烦你走一趟!”郦食其非常激动,立誓不辱使命。

当晚,刘邦、郦食其这对性格相投的君臣开怀痛饮,尽欢而散。第二天,刘邦亲自送郦食其离开,没想到却把号称有三寸不烂之舌的郦生送上了不归路。

此时的齐王田广和齐相田横对于楚汉相争一直持观望态度,徘徊不前,郦生一来到齐国,齐王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希望从郦食其口中得到更有价值的情报,于是对郦食其盛情款待。郦食其一见这阵势,便知有戏,信心倍增,酒足饭饱之后,便摇动如簧之舌,侃侃而谈。

他问田广:“大王可知道天下的人心所向吗?”齐王笑笑,说:“难说,依先生高见呢?”郦食其哈哈大笑,非常肯定地说:“当然是归向汉王了!”接着,就将他精心准备的一大套长篇说词和盘托出。他说:“汉王率先攻入咸阳,但项王违背约定,随后又杀害了义帝,大逆不道。汉王率军平定三秦,东出函谷关,讨伐项王,伸张正义。同时聚集天下各方的力量,扶立六国诸侯的后裔,攻下了城邑土地就赐予有功的将领,获得了财物也都赏给手下的士兵,与天下人分享利益,绝不独吞独食。因此,英雄豪杰和才人贤士都乐于为他所驱使。而项王则刚好相反,对别人的功劳视而不见,对其过失却耿耿于怀,将士们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攻拔了城池得不到赐封,任人唯亲,一意孤行,结果导致天下人都反叛他,贤士豪杰都怨恨他,无人愿意为他效力卖命,逐渐成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失败是迟早的事。所以我说,江山迟早将归属于汉王!”

这些齐王不会不知道,但是并没有太多表示。郦食其说完人便开始说武功:“汉王平定关中,剪除三王;北渡黄河,攻灭魏豹;东出井陉,阵斩陈余……这些并不是单靠人的力量,肯定有上天的帮助!现在,汉军扼守住了战略要地成皋,切断了太行山隘道;南边,英布的力量正在集结;东面,彭越让项羽疲于奔命顾头就顾不了尾;北线,韩信正在厉兵秣马,下一个攻击目标就是大王您了。”齐王听到这番话,有点坐不住了,站起来踱步。郦食其再接再厉:“天下大势的走向已经十分明了了,我觉得大王不如及早归顺汉王,保全齐国,不然大军压境,玉石俱焚,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愿大王深思。”

齐王田广本来就与项羽之间有杀父深仇。他的父亲田荣最先起兵反叛项羽,兵败被杀,后来田广继位,继续与楚军抗衡。正是因为齐军吸引了楚国的注意力和力量,才让刘邦有机会乘虚而入回定关中;而刘邦长驱直入一度攻占楚都彭城,迫使项羽不得不从齐地抽调楚军精锐,也大大减缓了齐国的危机和压力。汉、齐两面客观上起了战略策应作用,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反楚同盟。在感情上,诸田无疑是倾向刘邦的。如今楚河汉界,非此即彼,审时度势作出选择,自然以投靠汉王的可能性大得多。这也是郦食其有恃无恐、志在必得的缘由。

田广看了看丞相兼叔父田横,对郦食其说:“先生旅途劳顿,先休息一下,晚上我们再细谈……”然后两人离去,反复计议,这对叔侄认为郦食其并非危言耸听,就决定归附汉王,先通知郦食其,然后派遣使者向汉王致意。东线无战事,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诸田放下心来。他们很喜欢也很感激郦食其,就留他多住些日子,天天酒肉款待,寻欢作乐。郦食其更是以为大功告成,志得意满,乐不思汉。

只是没想到,这件事出了变故。

这边的韩信在刘邦的一再敦促下,率军东征,正准备从平原渡口渡越黄河,对齐国下手。他此时得到情报,说郦食其已经成功劝说齐国归降,不用动武;而齐国原先为了抵御汉军严阵以待的重兵也解除了戒备,一派和平景象。韩信认为既然没有仗可打,便打算停止前进。这时,出了一个好事之徒——策士蒯彻。

蒯彻是著名的舌辩之士,曾成功说服秦朝的范阳令徐公投降陈胜,燕赵之地闻风而降的城池达三十多座,一时间风光无限,这时,也想凑个热闹。他挑动韩信说:“汉王诏令将军攻打齐国,郦食其不过是他另派过去试试运气罢了,与将军何干?再说,郦食其这个人,不过是个摇唇鼓舌的好大喜功之徒,他单骑入齐,卖弄三寸不烂之舌,如果真的凭口舌便降服了七十多个城池,岂不是说明将军统兵数万也抵不过一条舌头?那您做了好几年大将军,反倒不如一个书生劳苦功高了!”蒯彻说这番话也许是出于嫉妒心,也许纯粹为了显示自己,目的并不明了,但是却改变了郦食其的命运。按理说韩信是不屑于跟一个策士争功的,但是,战乱时代,情势瞬息万变,韩信的进攻也有更深的理由,蒯彻的话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于是继续进军。其实这个时候,刘邦派来传达最新命令的使者已经在半路上了。

汉四年(前203年)冬十月,汉军渡过黄河,突袭历下。毫无戒备的齐军措手不及,一败涂地,汉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田广得悉汉军逼近的消息,紧急召见郦食其,正颜厉色地说:“天地良心,我待先生不薄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如何解释?这一切你不跟我们说清楚,我就不客气了,油锅都为你准备好了!”郦食其在此前也得到了消息,心情异常复杂,但是百口莫辩。他先是在心里埋怨韩信不该多此一举,也有点责怪汉王的命令下达得不够及时,还觉得愧对诸田。田广的质问,他不知怎样回答,只是觉得自己非常窝囊,事到如今,作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田广那番不由分说的斥责,让郦食其非常委屈,也非常反感。郦食其正色说道:“反正我问心无愧,也无须解释了,不就是一个死吗?”说着走向了沸腾的油锅。

郦食其被烹的消息传到了刘邦耳朵里,刘邦少了一个喝酒吹牛的朋友,自然非常难过,也更加痛恨齐国。不久,韩信得到了齐国归附汉王的命令,也觉得郦食其死得可惜。

汉四年(前203年)十一月,韩信大破齐、楚联军,杀死了楚将龙且,平定齐地。至此,韩信东进两千余里,从东、北两面形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态势,直接威胁楚大后方。

韩信手握重兵,在天下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经过反复思考,觉得兵权重要,想自立为王。于是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为有利于当前的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管理齐国。”

那时,刘邦在荥阳与楚军对峙,韩信的使者到了,刘邦打开书信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他来帮助我,他却想自立为王!”张良凑近刘邦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地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乱子。”刘邦顿时醒悟,脑袋一转,故意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要做就做真王,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刘邦优厚地款待韩信的使者,然后派遣张良前往齐国,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

项羽失去大将龙且后,害怕楚国本土受到攻击,于是派武涉前往规劝韩信反汉,韩信不听;范阳人蒯通也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脱离刘邦,独树一帜,成三足鼎立之势,最后取代刘邦和项羽,称霸天下,韩信也没有答应。

总的来说,韩信对汉王是忠诚的,但是封王事件让刘邦和韩信结下了“梁子”,也为韩信最后不得善终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