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秦末汉初那些事儿
10427600000012

第12章 李斯之死

李斯与赵高钩心斗角

赵高唆使胡亥除掉公子、大臣之后,便将目光锁定在曾经的盟友——宰相李斯身上。对于李斯这个盟友,赵高也没有放过,借胡亥之手除掉了这个对手。

当日的“沙丘之变”是二人为了各自的利益暂时联手,虽然赵高凭借这个功劳跃居为郎中令,但他平时利用职权乱杀无辜,大臣们表面上不说,但私底下对他怨声载道。这时,李斯又上了一个《劝行督责书》,规劝皇帝用重刑治天下,对那些犯罪的官员,不管高低贵贱,一律刑法伺候。赵高心想:如果有人上殿对皇帝揭穿自己的伎俩,宰相李斯绝不会袖手旁观,他一定会从中发难,到时候,自己肯定逃不脱刑罚。再者,李斯见赵高控制着秦二世,独揽朝政,十分不满,常与赵高过不去。于是赵高也将李斯视为眼中钉,决心彻底制伏李斯。因此他决定先下手为强。

他对胡亥说:“您作为万民之主,自称为‘朕’,理应高高在上,让大臣们只闻其声、不见其容才对。当年先帝威震四方,虽然每天和大臣见面,但他们不敢随便乱说。如今您刚刚继位两年,年纪又小,很多事未必非常了解,万一和大臣们议事时言语不当,肯定会让他们轻视,虽然他们当面不敢说什么,背后肯定会妄加评论,这不是玷污了皇上的英名吗?依我看,您今后不必上朝,如果有大臣求见,就让我和其他几个熟悉法令的官吏通报,经过商议后再作裁决。这么一来,大臣们见皇上处事有方,自然不敢妄加菲薄了,老百姓也会称赞您是一代圣主。”

胡亥一听,这个主意甚好,不必上早朝处理那些烦心事,因此他乐得安逸,整日待在宫中寻欢作乐,一切大事统统交给赵高全权处理。

游说成功之后,赵高便开始进行下一步行动——离间李斯和胡亥的关系,并借机除掉李斯。

原来,陈胜、吴广起义时,李斯的长子李由曾镇守荥阳。当时,他没有挡住义军西进的队伍,赵高抓住这一点,打算大做文章:诬陷李由和陈胜是邻县的同乡,因此不肯积极镇压;而李斯身为丞相,虽然手握大权,但似乎很不满足,心怀企图,想自立为王。

不过,胡亥对李斯提出的《劝行督责书》颇为满意,赵高想让自己的计划顺利实施,必须先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这天,赵高来到宰相府拜访李斯,一番寒暄后,赵高便提到起义的事,他说:“当今关东大乱,群盗多如牛毛,六国大臣纷纷自立,城池也连连失守,形势很紧张,可是皇上依然每日沉溺于歌舞声色之中。如今战事吃紧,原本应该增调人手去剿灭叛军,但皇上却不闻不问,只顾修筑工程浩大的阿房宫和兔园,大敌当前而不思进取。我实在是心急如焚,本想劝谏皇上,无奈位卑言轻,而您身为宰相,过问此事名正言顺,总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而不进谏吧?”

听了这番高谈阔论,李斯信以为真,以为赵高真的担心国家社稷,于是就说:“我对此事也考虑了很久,但是皇上深居宫闱,根本不上朝,就算我要劝谏,也没有机会。”

眼看李斯一步步走进自己设下的陷阱,赵高不动声色地答道:“如果您真的想直言进谏,这倒不难,卑臣愿意效劳,只要打听到皇上空闲的时候,就立刻来通报。”

李斯一听,当即应允。

过了几天,赵高看胡亥正兴高采烈地欣赏歌舞,便派人通报李斯,说:“皇上今天有空,请速来进谏。”

李斯赶紧换上朝服驱车来到宫门外,请求面见圣上,而胡亥此时正在兴头上,听到通报,他面色一沉,不高兴地说:“真扫兴,有什么要紧事?跟他说我正忙,改天再来。”

李斯吃了个闭门羹,又受到训斥,以为赵高的消息不准,完全没想到这是个圈套。

接下来,赵高又耍了好几次同样的手段,李斯的进谏每次都被驳回,如此折腾了三四次。胡亥便认为李斯是故意来败兴的,他生气地叫道:“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不来,一旦我欣赏歌舞,他就来了,这不是欺负我年轻不懂事吗?”

看到自己的诡计奏效了,赵高自然不会放过机会。他说:“皇上先别生气,我看这事没那么简单。沙丘矫诏之时,宰相也曾参与其中,他自以为有功,本想皇上会割地封王,谁知您已继位两年,他的心愿一直没有实现。不过,有些事皇上不问,臣也不敢乱说。”

胡亥见赵高欲言又止,反而来了兴致。他追问道:“什么事?快说!”

“我听说宰相的长子——三川郡守李由已经私自谋反了。强盗陈胜等人和他是邻县子弟,所以他们攻打荥阳时,李由不肯出击。我还听说,这些强盗与宰相大人一直有书信往来。说什么将来攻打咸阳时里应外合,以后共执江山等等。只不过没有人追查此事,因此无凭无据,我也不敢禀告皇上。还有,宰相权倾朝野,儿子皆娶了秦公主,女儿则嫁给秦公子,如此显赫的地位必定会危及您的声威,请皇上三思。”

这番谗言将胡亥吓出一身冷汗。不过事关重大,他也不敢草率行事,于是命人去核查李由是否与强盗暗中联系,如果证据确凿,一定要重重处罚。但是,赵高早已买通了当地官员,陷害李斯父子。

这时,李斯才明白上了赵高的当,他当然不肯束手就擒,于是上书揭发了赵高的罪行。他写道:“现在有的大臣专擅刑赏大权,这很危险。当年,司城子罕做宋国宰相时掌握生杀大权,曾挟制了七个国君;简公的大臣田常位高权重,最后杀了宰我和简公,窃取齐国。如今,赵高的奸邪之心就像子罕、田氏一样,如果皇上不早日防范,恐怕他就要图谋不轨了。”

虽然这些话句句切中要害,但胡亥自幼接受赵高教诲,早已先入为主,反而认为李斯多心。

他还将李斯的话私下告诉赵高,赵高一听,立刻跪在地上:“望皇上明察!宰相本来就企图篡权,只不过忌讳赵高一人。如果我死了,宰相就会像田常那样,先除掉我再窃国。依臣之见,宰相是把高看成宰我,而将皇上您当做齐简公了。”

李斯不知胡亥将自己的话告诉了赵高,于是又再次进谏,但此时的胡亥已经被赵高所蒙蔽,他相信李斯是为了篡位夺权,因此下令将三人关进监狱。

李斯入狱惨死

李斯被关进监狱后,秦二世令赵高审讯李斯,赵高刑讯逼供,让李斯承认谋反之罪,并将其宗族通通收捕殆尽。李斯经不住酷刑的折磨,承认了赵高的指控。李斯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自负能言善辩,有功劳,确实没有谋反的动机。他在狱中向二世上书,在书中竭尽其辩才,希望二世省悟而赦免自己。

这时的李斯虽已招供,但依然心存侥幸,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反叛之心,而且有功于秦,当年被秦始皇治罪时,曾依靠一篇《谏逐客书》而力挽狂澜,如果将自己的冤情告知皇上,说不定能得到赦免。

可惜李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胡亥怎么能与秦始皇相提并论呢?秦始皇虽然暴虐,但毕竟雄才大略,胡亥却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而且赵高耳目众多,他精心炮制的文章还没送到胡亥眼前,就落入了赵高手中。赵高冷笑一声:“阶下之囚,安得上书!”

赵高见李斯不死心,怕他会翻供,于是又派心腹装扮成胡亥派来的官员,对他进行轮番审讯,李斯信以为真,于是推翻原来的供词,说出实情,但这些“官员”对他再次严刑拷打,不许其翻供。就这样反复十余次,李斯终于不敢再改口翻供了。等到胡亥真的派御史来审讯时,李斯以为又和以前一样,是赵高安排的人,徒受皮肉之苦也不能鸣冤,因此不敢改口翻供。

胡亥见李斯承认了“谋反”,高兴地对赵高说:“若非赵君,差一点被宰相所卖,好险!”这时,派去调查李由的使臣也回来了,告诉赵高:“还未到三川郡,李由就被项梁杀死了。”

赵高大喜,这一下死无对证,于是他捏造出李由意图造反的信件,上报胡亥。胡亥闻言盛怒,下令将李斯具五刑,腰斩于市,并诛三族(父族、母族和妻族)。

行刑那天,围观的人多如牛毛。谁也没想到,曾红极一时的宰相会落得如此下场。

李斯走在队伍的最前列,后面是他的次子再后面是父母妻子。

这时的李斯已须发皆白,他看着儿子哽咽地说:“吾欲与汝复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

说完父子二人抱头痛哭。后人有诗曰:

上蔡东门狡兔肥,

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

直待云阳血染衣。

很快,行刑的时辰到了,刽子手并列两旁,监刑官下令执行五刑:先在脸上刺字,然后涂墨,这叫“黥刑”;割掉鼻子叫“劓刑”;砍掉左右脚;接着施以“腰斩”;最后是“醢刑”——剁成肉酱。这种死法是当时最残忍的“施五刑”,等到五刑完毕,李斯早已魂归西天了。

其余亲属也一一诛死,只见刑场之上鬼哭狼嚎,围观者无不惊恐万状。

对于李斯的死,有人感慨,有人却认为他是罪有应得:“李斯矫诏杀扶苏和蒙恬,才让胡亥坐上皇位;他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却断送了大秦江山。”

李斯的一生,颇能发人深思:他在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大一统君主专制帝国的过程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是秦始皇身边几个颇具政治见解的大臣之一。但他贪图爵禄,缺乏气节,在专制政治的旋涡中,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甘愿与昏君同流合污。最后,不仅毁掉了自己的前半生功业,还在权力的角逐中丧生。他既是被专制政治和昏君奸佞所杀,也是为自己丧失节操所害。不过,到底孰是孰非,后人至今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