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们总是忘了,知足才能常乐
10426600000035

第35章 卸去仇恨的包袱

要想自己总有好的心情,就要学着去宽恕,不再去憎恨。“原谅别人,才能释放自己。”你心中牢狱里的犯人很可能不是你憎恨的人,而可能就是你自己。如果你释放了心中牢狱里的犯人,就会有了思想上的解脱,获得愉快。不管心中牢狱里的犯人是谁,只要把他释放了,憎恨也就会消失,这就是宽容之道。

仇恨的毁灭力量,是连当事者都无法控制的。朋友!当你心中有怨,有怀疑时,请找对方谈谈,不要闷想,主动协谈,才能化解疑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贺。只见成千上万的德国战俘被荷枪实弹、威风凛凛的苏联士兵押解着走进莫斯科。

战俘过来的时候,这些原本善良的人们愤怒了,就是这些战俘,让他们失去了亲人。对敌人满腔的仇恨和失去亲人的哀伤交织在一起,人群开始出现骚动。有人大喊“打倒法西斯”,有的直接就拥上前去撕扯战俘。负责维持秩序的警察企图阻止,可是在汹涌的人潮中根本就无济于事。最后警察和士兵手拉手组成人墙,才勉强将人潮挡住。

战俘低着头慢慢地走过,他们个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好像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他们有的头上裹着绷带,有的失去了双腿躺在担架上不断发出痛苦的呻吟,有的可能是聋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一片茫然。他们面对激怒的人群,出于本能,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不断向后退缩,有的甚至吓得瘫软在地,担架上的重伤员,更是满脸的恐慌和无奈。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在混乱中挤过人墙,冲到一个受伤的战俘面前,举拳要打。当她走近的时候,却没把拳头落下来。眼前的战俘头上打着绷带,破烂的军装上沾满血迹,脸上的稚气看得出他还不到20岁,面对举起的拳头,他无法躲闪,只是闭上了眼睛,流下了不知是害怕还是愧疚的泪水。中年妇女呆呆地站在那里,怔怔地看着这个年轻的战俘,心头一阵剧痛,她好像从这张充满稚气的脸上看到了他刚刚战死的儿子的影子。

妇女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拳头无力地垂了下来。妇女从怀里掏出一块用纸裹着的面包,轻轻地递到了他的面前。年轻的战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惊恐地盯着妇女,不敢伸手去接。直到妇女硬塞给他时,他才如梦初醒,抓过面包连纸都顾不上撕就塞向嘴里,看来他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饿得什么都顾不上了。妇女蹲下身子,用颤抖的双手轻轻抚摸着战俘的头,失声痛哭起来。

悲痛的哭声撕心裂肺,骚动的人群一下子静了下来。人们惊呆了,一个个用惊异的目光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空气仿佛凝固,整条大街一片死寂。良久,人们好像才醒悟过来,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出现了:那些老人、妇女、孩子,纷纷拿出自己的面包、火腿、香肠等各种食品,慢慢向受伤的战俘走去……

心灵悟语

卸下心中仇恨的包袱,学会宽容,宽容是做人的一种境界,是滋润心灵的甘泉,它是送给他人也是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如果把仇恨仅仅当作仇恨,那么它们除了禁锢你的心灵外,似乎一无是处。假如用宽容代替仇恨,它能带给人们与人为善的力量,你就会觉得绿水青山,碧云蓝天,无一不是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