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忠心:甘洒热血铸忠诚
10424700000001

第1章 人无忠诚,不可立于世

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你最根本的信任。

古人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拥有忠诚的人,不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受到人们的赞美;拥有忠诚的人,其人格会得到升华。如果不慎丢失了它,那么就可能一文不值。忠诚不仅是立身的基础,事实上也是任何一个组织战斗力的保证。

忠诚建立信任,忠诚建立亲密。只有忠诚的人,周围的人才会信任你、承认你、容纳你;只有忠诚的人,周围的人才会接近你。唐僧之所以能控制住孙悟空,不是因为唐僧有紧箍咒,而是因为孙悟空内心的忠诚与感恩。否则的话,就是100个唐僧,也控制不住孙悟空。

人活着,就离不开忠诚。老板在招聘员工的时候,绝对不会把一个不忠诚的人招进去;客户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也绝对不会把钱掏给一个缺乏忠诚的人;与人共事,也没有谁愿意和一个不忠诚的人合作;交友,也不会选择不忠诚的朋友;组建家庭,那更是要看对方对自己是否忠诚,对方又是否值得自己付出忠诚。所以,忠诚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人不能没有忠诚。

一个有着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和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双学位的人,他先是在一家计算机公司担任市场总监,工作不到半年,他向竞争对手出卖了市场开发机密。拿到出卖机密的款项后他跳槽到一家制药企业担任策划总监。3个月不到,他听说另一家制药企业待遇更好,便以自己掌握有更多的新药开发资料为诱饵,让那家企业聘用了他。新东家看重的是新药开发资料,而不是他这个不忠诚的双料博士,资料到手后,新东家就辞退了他,并将他列入永不聘用的“黑名单”中。

他从1993年到1998年5年多时间里,先后在21家企业工作,也先后背叛并出卖了这21家企业,给这些企业以沉重打击,但到头来,他才发现自己最受打击,因为他被社会贴上了“不忠诚”的标签,所以被行业内多家企业列入了黑名单,永不录用。

孔子说:“说话忠诚守信,行为笃实严谨,即使到了边远的部族国家,也能够通达。说话不忠诚守信,行为不笃实严谨,即使在本乡本土,也难以行通。”意思很简单,忠诚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没有忠诚就无法生存。一个丧失忠诚的人,不仅丧失了机会、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更丧失了立身之本。即使是那些从你身上获取好处的人,也会鄙视你、远离你、抛弃你。持有双博士学位却找不到工作,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自古以来,举贤任能,均以品德和才能为评判标准。德才兼备者,可委以重任;有德无才者,可委以小用;有才无德者,小人也,不可用。

在一位战功累累的将军的记事本里有这样一段话:“前不久,上级命令罗德上校为团长,级别提升了一级,但却遭到了他的拒绝,因为他不想离开他亲手训练出来的士兵。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奈尔德迈将军身上,就在罗德拒绝被提升的那天,他请求降为上校,目的是为了可以去指挥一个团。我认为这两种行为都相当棒。”

为什么这两种行为会得到这位将军的赞赏呢?因为罗德上校忠诚于自己的下属,无怨无悔地放弃了晋升的机会,他对下属的忠诚必将赢得下属的加倍忠诚。奈尔德迈将军也是如此,他对自己的士兵体现了无比的忠诚。他们的忠诚必将得到士兵们加倍的敬爱与忠诚。就像恺撒大帝说的,我忠诚于我的臣民,因为我的臣民对我忠诚。

生活中,稍加留心就不难发现,那些才华出众、做出惊人成绩的人,就是要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忠诚于自己的上级,努力做到最好,做个忠诚的人。有人问过李嘉诚,他是如何用人的?李嘉诚回答道:“忠诚、可靠的人,就是品德好的人。我主张用品德好的人。”

有一位23岁的女导游,一天下午带团赴延安旅游,当乘坐的旅游大巴车行驶到洛川县境内时,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造成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事故发生时,女导游左腿严重受伤,9处骨折,胫骨断裂,腰部以下被卡在座位里,不能动弹。危急关头,女导游从容镇定,一边大声呼救,一边安慰客人。

身为导游,座位在车门旁,但她对最先到达并对她施救的人员说:“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就这样,女导游强忍剧痛近两个小时,直到最后一名游客被送上救护车,她才接受救援。由于耽误了最佳救治时机,最终导致左腿高位截肢。“我是导游,先救游客!”这位女导游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不惜以生命的代价向游客实践了诚信的诺言,向她的公司践行了忠诚的美德。

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应该信守忠诚,这不仅是个人品质问题,也会关系到公司和企业利益。忠诚不仅有道德价值,而且还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个禀赋忠诚的员工,能给他人以信赖感,让企业和领导乐于接纳,在赢得领导信任的同时,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莫大的益处。

一个人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一切,包括他的朋友、他的工作,因为谁也不愿意与一个不能信赖的人共事、交往。所以,一个人无论什么原因,只要失去了忠诚,就失去了人们对他最根本的信任,不要为自己所获得的利益而沾沾自喜,其实仔细想想,失去的远比获得的多,而且你所获得的东西可能最终还不会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