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10420700000028

第28章 我国经济特区与开发区的发展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潮流的推动,我国先后建立了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在改革开放中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不仅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而且也是我国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基地。同时,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也曾一度出现了“一哄而上、遍地开发”的“开发区热”,导致了经济开发区缺乏统一规划、结构趋同化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加剧。中国加入WTO后,如何认识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开发区由“政策优惠型”向“自主发展型”转变,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都是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发展也将呈现出新的趋势。

建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创举。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明确了沿海地区先行开放、逐步向内地推进的梯度开放战略。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从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沿海经济开发区、开放沿江和沿边地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而逐步形成的。设立经济特区,主要目的是引进境外资金、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并进行以市场导向为主的改革试点。在经济特区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这些特殊的经济区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发展模式亟待创新。

一、经济特区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共有经济特区5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含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3个,保税区13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4个,国家旅游度假区13个。再加上属于国家批准的开发区,共有各类开发区200多个。经济特区和各类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在改革开放中有效地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1.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85年)为创建阶段,主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营造投资环境。第二阶段(1986~1995年)为发展阶段,主要发展以出口加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第三个阶段(1996年开始)为提高阶段,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将重点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向发展高新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以及高水平的第三产业。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中国特区的主要功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概括的,“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中国政府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是:①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②特区建设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优先发展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企业。③重点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④更为完善的市场经济。⑤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和入出境方便。经济特区的这些特殊之处具体体现为政府给予它们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与国外的经济特区相比,我国的经济特区面积较大,是一个综合性的复合型优惠政策实施区。

2.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根据商务部2005年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报告,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1991年)为艰难创业和摸索发展的启动期。1984~1988年间,国务院批准在沿海12个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开发区。在起步阶段,一方面,国家级开发区白手起家,发展基础薄弱,建设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外资进入中国总体上尚处于试探和观望阶段。引进项目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技术转让或技术转移较少发生。第二阶段(1992~1998年)为高速发展期。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掀起了对外开放和引进外资的新一轮高潮。这一阶段,国家级开发区实现了超常规速度发展。国家新批准18个国家级开发区。吸引外资从1991年的3.61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8年的47.2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44.4%。出口从1991年的11.4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09.6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8.2%。1998年,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总共实现工业产值1869.09亿元,税收131.16亿元,实际吸收外资32.52亿美元;分别比1991年增长了6.2倍(按不变价格计算)、8.9倍(按不变价格计算)和8倍;平均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32.5%、38.8%和36.9%。第三阶段(1999年以后)为稳定发展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批准了中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设立国家级开发区。使国家级开发区增加到49个。此外,苏州工业园、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厦门海沧投资区、宁波大榭经济开发区和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5个园区也是享受国家级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也成为了国家级开发区的成员。国家级开发区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同我国引进外资所走过的历程相同:即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及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的过程。

当初,我国设立各种类型的开发区,主要是为了把开发区发展成为产业集聚的载体,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创新的试验田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国家对开发区的基本要求是“三为主,一致力”,即以工业为主,以出口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各类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优势。①它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实行特殊的优惠经济政策,对国内外投资者有特殊的吸引力。②它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水、电、气、热、通信、交通等设施的完备程度和先进程度均远高于非开发区。③开发区实行不同于地区行政管理的管委会体制,办事效率较高,对外开放度高。④开发区的经济功能重点突出,专门化方向明确。例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功能主要在于吸引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创办,出口加工区的功能主要在于出口,工业园区的功能主要在于发展现代工业,等等。

二、经济特区与开发区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1.主要成就

具体来说,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特区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与示范基地,率先实行了多项改革措施,企业经营机制灵活,政府管理水平较高,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过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5个经济特区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目前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我国的各类开发区,特别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从最初的“三通一平”发展到现在的“五通一平”、“七通一平”,目前绝大多数国家级开发区已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相对优越,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充分发挥了窗口作用。

截至2006年底,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161.8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2948家。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开发区依次为:天津开发区(150.01亿美元)、苏州工业园区(116.28亿美元)、广州开发区(70.94亿美元)、大连开发区(68.12亿美元)、青岛开发区(66.22亿美元)。2006年,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47.12亿美元,约占全国当年利用外资总量的23.35%。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位居前列的开发区依次为苏州工业园区(16亿美元)、天津开发区(14.7亿美元)、青岛开发区(8.28亿美元)、广州开发区(7.92亿美元)和昆山开发区(7.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最多的前5位开发区分别为虹桥开发区(567.93%)、昆明开发区(522.62%)、石河子开发区(301.96%)、太原开发区(205.82%)、成都开发区(190.76%)。此外,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投资的重点区域。目前,世界500强公司在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兴办项目已超过1000个。

(2)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各类开发区在资金、土地、人才和经验缺乏的条件下,凭借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和精干的机构,已成为全国产出最高、拉动力最强、示范效应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对本地及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是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2006年,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GDP10136.9亿元,高于全国增幅13.34个百分点,占全国GDP的比重为4.48%;工业增加值7414.24亿元,高于全国增幅11.96个百分点,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8.21%;税收收入1570.02亿元,高于全国增幅6.87个百分点,占全国税收收入的4.17%;进出口总额2830.96亿美元,高于全国增幅1.89个百分点,占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6.08%(其中出口1492.33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5.40%;进口1338.63亿美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16.91%)。在相当多的地区,开发区还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以浙江省为例,2005年,浙江省的开发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1/4以上,出口额占近1/3,直接利用外资额占一半以上,而浙江省的开发区仅占全省陆域面积的2%。

近年来,土地日益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稀缺资源,区内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截至2006年底,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已开发土地面积1024.04平方公里,其中已建工业项目用地面积为571.65平方公里,占已开发土地面积的55.82%。2006年,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用地工业总产值为52.86亿元,工业增加值高达12.97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收入为2.75亿元,每平方公里财政收入为292亿元。2006年土地利用效益排名前五位的开发区。

(3)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同时也是我国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基地。我国经济特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引进外资项目基本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这些特殊型经济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制造基地和传统工业的嫁接改造基地。目前我国许多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包括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现代农业及环保产业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以苏州工业园为例。该园区现有LCD薄显、集成电路两条产业链,并已形成IT、TFT、新材料以及精密机械等为支柱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目前,该园区是国内最大的新一代液晶显示器制造业基地和重要的集成电路研发生产基地之一。2006年,该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159.0亿美元。2006年国家级高新区产品的技术领域分布。

截至2006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企业数达到3322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4294.37亿元,占国家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的47.3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008.20亿元,占国家级开发区全部产品出口总额的67.56%。2006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五位的开发区。此外,国家级开发区还设有600多家研发中心,并建成270万平方米的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就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出来说,国家级开发区与国家级高新区之间的差别很小。

(4)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发展主要是以工业项目为主导的,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带动一批新兴城市和新城区的迅速崛起。许多城市通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建设起一个个现代化城市新功能区,通过工业化推进了城市化。因此不难发现,凡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快的地区或城市,往往在开发区建设中居于领先地位;凡是开发区建设突飞猛进的地区或城市,往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也是我国农村的发展方向与目标,通过建设经济开发区也是加快我国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2.存在的突出问题

20多年来,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为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如何认识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开发区由“政策优惠型”向“自主发展型”转变,提高其国际竞争力,都是急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目前对于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来说,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优势已经弱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特区实行的优惠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开始进入创造和发挥自身优势的阶段。根据WTO规则,除特殊领域外,成员国之间的产品、服务和投资均享受国民待遇,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区内外企业一视同仁。政府赋予开发区的税收、土地、投资等优惠政策将与非开发区趋于一致,开发区不能再握有异于非开发区的特权和优惠。由于开发区在创立之初,形成了对优惠政策依赖程度大,适应市场能力不强,而目前特殊的优惠性政策已逐渐淡化,一些地方的开发区仍寄希望于国家和当地政府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靠更优惠的政策来招徕外商,甚至于采取免费提供土地、无限期延长税收优惠等不良做法,进行恶性竞争。这不仅使国家税收大量流失,还造成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平等竞争;一些外来投资企业,在优惠政策期限过后就绝尘而去,或改头换面成立新公司,造成企业投资行为短期化,进一步恶化了开发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2)用地紧张问题。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政策日趋严格,加大了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控制力度,对于抑制各地开发区的泛滥,规范开发区的健康发展,促进土地集约利用起到了明显作用。开发区的规模扩张型发展只能是一种短期性和战术性的开发策略,不适宜长期实行。国家级开发区,必须从规模型扩展逐步走向内涵型增长。在此基础上,也必须看到,一批发展较好的国家级开发区在坚持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下原有土地资源基本用尽,无法及时补充进一步发展所需的适量土地资源,集约发展和结构调整所需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影响到开发区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

此外,用地紧张也是许多外资和民营企业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开发区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截至2005年底,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规划用地面积841.72平方公里,已完成规划内工业用地面积591.82平方公里,占全部规划面积的70%。目前,我国东中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的规划土地所剩无几,只有我国西部开发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何挖掘现有土地存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特别是东中部地区开发区面临的主要挑战。2006年9月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发布。之后,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这表明,国家将通过调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等多种方法,切实加强土地调控和管理,这对我国开发区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50%的国家级开发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该地区也一直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我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东部32个开发区2006年实际使用外资额最高,为118.76亿美元,约为国家级开发区当年利用外资总量的76.74%。其中,苏州工业园的实际利用外资额位于全国各开发区的首位,为16亿美元,约占54个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的1/10.从实际利用外资的总体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位居全国三大区之首,其次是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整体状况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2006年,我国西部地区13个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仅为7.7亿美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量的5.23%。

此外,从不同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产出也可以看出三大地区之间存在的差距。东部32个开发区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均高于我国54个开发区的平均水平;而西部13个开发区的各项统计均远远低于东、中部及全国的平均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单位面积产出也基本上是从东、中部到西部呈递减状态。

(4)产业结构趋同、技术水平较低。我国目前除了东部地区的一些开发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较高以外,其他开发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雷同、技术水平较低、项目规模偏小的问题。许多开发区在选择主导产业时不考虑现实条件和未来的效益可能,因此造成了开发区产业的高度雷同。如我国许多经济开发区都将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及其零配件,化纤纺织,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及食品加工等作为其优先发展的产业。我国东部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率较高。大量同类产业的聚集和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各种资源的紧张和浪费,也造成各开发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因而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大量同类产品的出口,又易与其他国家产生贸易摩擦或遭遇贸易壁垒。因此,各国家级开发区应结合本地的优势和特点引进外资项目,避免大量重复引进。此外,我国许多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区内企业之间缺乏协作配套能力,许多企业纯属“三来一补”的加工出口、加工配套型,没有与当地的企业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

(5)开发区过多过滥、资源浪费的问题依然存在。1994年以来,国家陆续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整顿和清理,关闭了一批不合格的开发区,并加强了对今后新设立开发区的审批。2003年到2006年间,全国的开发区数量由6866个减少到1568个,规划面积由3.86万平方公里压缩到9949平方公里,压缩的比例分别为77.2%和74.2%。但是,各地方为了追求在吸引投资、上缴税收、解决就业等方面的利益,仍然采取各种方式在沿高速路两侧、市区边缘、原有的开发区内部等地段设立名目繁多的各类开发区。开发区过多过滥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省级以下部门越权审批,造成一些开发区占用耕地、税收流失、效益亏损等问题相当严重。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加强宏观管理,严格审批制度,坚持国家和省两级审批制度。未经批准擅自举办或已建的不符合条件的开发区一律取缔,破坏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开发区一定要坚决取缔。

(6)开发区法律地位不明确。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有关开发区的法律体系,虽然部分省市已经由地方人大通过或以政府法令的形式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发区的地方性法规,其法律地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大部分开发区仍缺少行政执法的主体资格,不能建立强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从法律上明确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管理职能权限和运行机制,这是保障开发区管理体制科学性、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从根本上改善开发区投资软环境、获得投资者信赖的关键。

三、经济特区与开发区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一是经济全球化为我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利用外资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资本外投创造了外部环境和条件。因此,经济全球化加大了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有利于利用两个市场。二是经济全球化为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特区和开发区国际贸易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在体制上的优势,挖掘开发区的发展潜力。

根据商务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国家级开发区“十一五”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建设成为促进国内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结合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区;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推进所在地区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成为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排头兵。

可见,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试验田”、“窗口”和“样板”,今后还将继续发挥这个作用。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经济特区和开发区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呈现出产业转移的趋势

目前,由于生产资料的紧缺,我国的一些经济开发区出现了产业转移的现象。产业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开发区而言,可以转出不适合本区发展的项目,承接国际上转移过来的优良项目,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对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区而言,产业转移有利于招商引资,可以给开发区提供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也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外力。

从中国香港和台湾,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利用外资的历程来看,外资项目一般均经历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利用外资初期的纺织、服装、鞋、金属制品、塑胶、电子及玩具等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以及从制造业项目向服务业项目转变的过程。在我国,利用外资正在经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及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的过程。由于我国各地区利用外资和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差距,各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应根据各自发展状况,有选择地引进外资项目。东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应侧重于服务业项目,如商业,物流和咨询管理等服务业领域,即在引进工业制造项目的同时,着力吸引现代服务业项目,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中西部开发区应借鉴东部地区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引进有利于本地发展的外资项目。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应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服务业并重发展。特别是目前,外资项目已经或正在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如外商大量投资武汉、重庆和长沙等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更应吸取东部沿海地区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努力控制和减少高消耗、有污染和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重复性项目的大量进入。

2.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

“十一五”期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重心放在“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而国家级开发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创新是经济特区和开发区的灵魂。目前国际上已开始警惕或评估“中国风险”,外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出现谨慎势头,如2006年1~9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锐减30%。而日本产经省则开始要求企业注意分散“中国风险”,利用俄罗斯、巴西、印度乃至越南作为“分散中国风险”的新的投资地。同时,夏普、索尼等大企业积极回撤关键产业,在日本兴建新的“工业基地”。在这种内外形势的变化下,如果外资政策的转变过猛,很难避免外资流入停顿。在我国依靠外资、出口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前,外资流入的停顿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风险。

一些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历程表明,国家级开发区应立足于高新技术产业及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并逐步与国家级高新区接轨。这也应是国家级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如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是同时享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2000年,该开发区又成为APEC国际科技工业园区。截至2006年底,该开发区拥有各类高新技术企业12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开发区内投资设立了70余家高科技企业,累计投资总额41.7亿美元。目前,漕河泾开发区不仅原先发展比较强劲的信息(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生物制药、新材料和航天航空等高技术支柱产业继续快速发展,而且还陆续集聚了汽车配套、环保及新能源、移动通讯等高科技产业。

3.向产业集群化方向发展

我国开发区当前还是通过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园而形成企业的空间聚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地区政策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会使得企业向政策更优惠的地区流动的预期收益降低,从而显现出很强的植根性,与本地企业联系的倾向增强,将自己的生产、研究开发都置身于和周围企业的联系当中。从而进一步加剧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更大范围地产生前向、后向联系,结成网络,并在“干中学”的过程中形成大量创新,使得企业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强产业的集聚效应。同时,促进开发区内产业集群成长的区域集群文化正在形成。

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建立就是通过一定的引导和支持,在一些具有优势的地区,实行特殊政策,创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吸引企业和机构在此集聚,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区域经济的增长极。高新区和产业集群在某种意义上是统一的,发展得比较好的高新区也是集聚效应显著的地区。例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现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医药与生命科学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开发区内集聚了大学、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投资、咨询等许多机构。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是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许多开发区也加大了对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如天津开发区每年投入环境建设的资金超过GDP的2%,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到“十一五”期末,这一比例将提高到超过2.5%以上。近3年来,该区陆续建设了市政污水处理厂、电镀废水处理中心、新水源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一系列环保基础设施,同时,还建设了采用先进流化床技术的热源厂、以轻轨和有轨电车为主的公共交通网、仿生的水源保护地等环境友好型基础设施。开发区循环经济的推进,将有利于园区内产业集约化和集聚化的发展,实现产业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开发区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产业内循环经济由粗放走向集约、产业间循环经济协作不断深入,园区环保建设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

目前,我国各级开发区循环经济从概念导入到全面推进,产业协同效应和资源节约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已经初步显现。2003年中国开发区循环经济规模达348亿元,2005年增长至554亿元。而2006年预计循环经济规模可达685亿元,四年的总和增长率(CAGR)达18.4%。随着循环经济在开发区的深入发展,开发区的传统产业也将随着循环经济的实施而逐渐得到升级。更进一步而言,循环经济也会促进开发区在下一轮产业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诸如BPO、软件外包、数字内容、创业文化产业等知识含量高、无污染、资源消耗少、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兴产业。因此,循环经济不仅能有效地改善目前以电子信息、石油石化等制造业的发展效率,同时还能促进开发区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产业升级与创新。

5.向综合性功能区的方向发展

为了更加积极地参加对世界范围内稀缺资源的争夺和市场分割,参与国内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开发区在开发方式上将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并向机制、体制联动转变;在资本集聚方式上将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在投资环境上将由重点建设向综合建设转变;在行政管理方式上将由事务型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以苏州、青岛为代表的新城区型,作为多功能的综合性区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工作生活环境。发展综合性的功能区是开发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此外,我国开发区正在向“一区多园”模式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国内企业需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组织生产,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就要求我国开发区的发展要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目前大约60%以上的开发区正在形成“一区多园”的模式。例如,上海的“一区六园”,南京的“一区三园”等。

专栏26—1

我国确立未来五年国家级开发区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期达到:

——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20000亿元,年均增长20%,占全国总量的8%左右;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100亿元,年均增长17%;税收收入3400亿元,年均增长22%;出口总额达到3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1%。

——科技指标: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23000亿元,年均增长20%;建成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孵化器)600万平方米。

——效益指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万元/人,单位面积土地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15亿元/平方公里,单位面积工业用地产生工业产值63亿元/平方公里。

——人口与资源、环境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绿地率达到30%;区内实现就业775万人。

资料来源:新华网2006年8月26日。

专栏26—2

自主创新引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自主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目前,深圳已形成了六个比较明显的产业链:

一是通讯设备制造产业链。深圳生产数字程控交换机、无线综合接入网等通讯设备占全国通讯设备市场近50%的份额;光器件产品产值占全国六成,同时深圳还是全国最大的电话机和无绳电话制造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近40%的份额,位居全国第一,全球近1/3的通讯终端由深圳生产制造,深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通讯终端设备生产基地。

二是计算机及外设制造业产业链。全市拥有以长城、联想、新天下、富士康、日立环球、精英电脑为龙头的计算机生产及配套企业达1500多家,配套能力达3000万台,占全国近20%的市场份额。

三是数字视听产品制造产业链。

四是平板显示产业链。天马微电子是全国最早生产LCD的厂家,豪威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大型真空光电子成套设备制造商,南玻、莱宝的ITO导电玻璃、彩色滤光片制造业界领先,产量约占全国10%的份额。

五是软件产业链。深圳作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在软件产值和软件出口方面,已连续6年一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涌现出一大批如金蝶、金证、腾讯、IBM、微软、甲骨文等大型软件企业。

六是生物医药产业链。

资料来源:中国网2005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