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8
10420700000014

第14章 资源环境约束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提要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经过了从不重视到逐渐重视再到高度重视的发展过程,与此相伴随,我国的资源环境管理改革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探索期。经过30年的改革,到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既要发挥经济手段的作用,也要重视行政手段的作用。在这一点上,我国走过一些弯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撤销了大量的行政审批项目,但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准入管制机制建设没有跟上,从而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从“十一五”时期开始,我国在发挥经济手段作用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行政手段的作用的效果来看,其效果还是明显的。回顾30年的资源环境管理改革历程,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资源环境管理改革既保证了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又在资源环境保护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工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资源环境管理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从短期看,我国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从中期看,我国要解决“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问题,就是要解决好国际贸易中资源显性与隐性流出问题,要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从长期看,资源环境管理改革任务就是要开发新的可再生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要求。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共分十大部分突出六大重点,其中,第一个重点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再次把资源环境问题提到了突出位置,这可以看做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符合目前的中国国情和全球发展趋势的重大举措。

一、我国对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与作用认识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战略,经历过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从1978年到1992年为第一个时期,1992年后到2002年为第二个时期,2002年底至今为第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1978~1992年),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对由经济发展所可能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没有给予重视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国曾多次进行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尝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更是十分强调要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1981年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国民经济十条方针。此后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央又多次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效益。1979年以后,我国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当时国务院财经委员会组织了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等四个调查研究小组对我国的历史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形成了一个共同看法,就是我国过去数十年间采取的是一种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增长率虽然不低,却缺乏实效。这次调查研究后形成了我国要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的方针,提出要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但这只是从提高经济效益这个角度来说的,还没有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这个时期的资源环境问题还不十分突出,还没有对我国的工业发展形成重大约束。

2.第二个时期(1992~2002年),经济发展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但相比于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仍处于从属地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之一,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比于经济发展仍处于从属地位。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召开,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对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不久,国务院决定由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科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科研机构编制《中国21 世纪议程》。经过52个政府相关部门、300余名专家历时18个月的共同努力,在广泛征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中、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工作。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定名为《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1996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纲要》,并以法律形式确定,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此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和长远发展的指导思想。以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我国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2002年9月,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第三个时期(2002年至今),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被突出地提到了政府决策的议事日程,并开始成为与经济增长同样重要的政府目标

这个时期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党的十六大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题,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要求。这可以看做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经验与教训之总结,符合目前的中国国情和全球发展趋势。

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要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温家宝总理提出:“开展能源资源节约、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务求节约资源能源取得重要进展”。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重要文件,从全局和战略发展的高度,强调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全国范围内迅速行动起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5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共分十大部分突出六大重点,其中,第一个重点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再次突出强调了资源节约与保护环境在我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地位,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实现的重要目标。

二、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伴随着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未来20年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不采取综合而有效的控制措施,污染负荷将突破生态与环境承载的极限,生态、资源、环境问题随时会恶性爆发,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大障碍。

1.局部地区土地和水资源对我国工业发展的约束日益严重

近30年来,我国的工业增长是以大规模利用土地作为支撑的。1981年全国的工业用地为1478.4万公顷,1989年达到了2458万公顷,9年之内新增工业用地约1000万公顷。进入到20世纪,工业用地规模迅速扩张,1990~1995年仅用5年时间,工业新增用地就突破了2000万公顷。到2005年工业用地突破了7000万公顷,是1981年的4.84倍。我国是世界上人均土地资源偏低的国家,工业用地规模快速扩张使工业用地越来越紧张,工业增长面临的土地压力越来越大。根据金碚主持的“资源约束下的工业增长问题研究”的分析,1981~2005年期间,仅仅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中国的工业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就要降低0.47个百分点。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然而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且分布不均匀,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北方地区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99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8,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6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近110座城市严重缺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总量有限,水资源并没有构成我国工业发展的严重约束。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工业用水迅速增加,水资源对局部地区工业发展的约束开始增加,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失衡严重。一些地区表现出水资源人口严重超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山东、河南、宁夏的水资源人口超载达50%以上,属严重超载;浙江、湖北、广东水资源人口超载率在±15%之间,人口与水资源承载力基本平衡。

2.环境保护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日趋严峻

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无论在类型、规模、结构还是性质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类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工业污染排放物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大幅增加。2006年,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中度污染。在国家环境监测网(简称国控网)实际监测的745 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其中,河流断面593个,湖库点位152 个),Ⅰ~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40%、32%和28%。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石油类等。与上年相比,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保持稳定。2006 年,全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全国近岸海域Ⅰ、Ⅱ类海水比例为67.7%,Ⅲ类海水为8.0%,下降0.9 个百分点;Ⅳ类、劣Ⅳ类海水为24.3%。四大海区中,南海、黄海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为轻度污染,东海近岸海域水质为中度污染。156个入海河流断面的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入海河流水质总体较差。COD排海总量为473.6万吨、石油类为6.7 万吨、氨氮为97.6万吨、总磷为24.5万吨。2006 年监测的559个城市中,地级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以下同)322个,县级城市237个。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城市24个(占4.3%),二级标准的城市325个(占58.1%),三级标准的城市159个(占28.5%),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51个(占9.1%),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3.能源、矿产资源的消费日益增加,国内生产越来越难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我国从总量上来看是世界矿产资源大国,截至2004年,已发现171种矿产资源,探明资源储量的有158种,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等能源矿产10种;铁、锰、铝、铜、铅、锌等金属矿产54种;石墨、磷、硫、钾盐等非金属矿产91种。发现矿产地近18000处,其中大型矿产地7000余处。据统计,世界前10位国家45种主要矿产储量潜在价值比较,按矿产总值计,中国排第3名,占世界矿产总值的14.64%。我国稀土、钨、钛、锡、钼、铌、菱镁矿、重晶石、石墨、滑石、芒硝、石膏等,不仅探明储量可观,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而且资源质量高,开发利用条件好。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用量比较大的重要矿产,如铁、锰、铝、铜、锌、硫、磷等,或为贫矿多,或为难选矿多,开发利用条件比较差。中国超过世界人均拥有量的矿产资源只有中国资源储量占传统优势的矿产,如钨、锡、锑、稀土、石墨、煤、菱镁矿等,而一些战略性矿产如铁、金、铜、石油、天然气、铝土等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资源禀赋其他很多指标一样,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占优势,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

从近年的情况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矿产和金属的消费者。2006年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为34.0%。在5大产钢国中,日、美、俄、韩4国粗钢产量的总和不足排名首位的中国粗钢产量的8成(为79.0%)。2006年我国钨消费量已达到23500吨,比上年增长7.6%,是2002年钨消费量的1.59倍,已占世界钨消费量的1/3强,已成为了世界第一钨消费大国。自2000年以来,中国铜需求保持年均15%左右的高速增长,2002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2006年,我国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为1917.01万吨,连续5年居世界第1位。我国的能源消费增加迅猛,1992年开始成为能源净进口国,石油进口增加迅猛。

三、我国解决工业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在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我国制定了120多部法律法规,政府对这些法律的实施和监督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制定和完善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防治以及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WTO的规则,修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

2.开展试点示范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在一些地方开展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地方能力建设试点工作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作,开展了生态示范区建设、生态农业县、园林城市等领域的试点或示范。经过有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现已经建立国家级实验区40个,省市级实验区60多个,包括了市、县、镇及大城市城区等几种不同的类型,遍及全国23个省市,为中国推动地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农业部先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选择了100个县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县”,进一步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的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开展了“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城市”活动。为了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国家启动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推荐的试点单位中,选择钢铁、有色、化工等7个重点行业的42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4个重点领域的17家单位,国家和省级开发区、重化工业集中地区和农业示范区等13个产业园区,资源型和资源匮乏型城市涉及东、中、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10个省市,作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积极开展发展循环经济有效模式的试点探索。

3.制定优先项目计划,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我国政府积极开展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多边、双边和区域合作,得到了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及国家的支持。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科委、外交部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分别于1994年和1996年成功地召开了两次《中国21世纪议程》国际高级圆桌会议,先后推出了两批优先项目计划。据不完全统计,该优先项目计划的实施已累计吸引国际合作资金约15亿美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还先后开展了中欧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计划、中瑞地方21世纪议程合作、中欧/中英碳捕集与封存(CCS)合作研发等合作项目,推动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等的指导下,开展了大量的“清洁发展机制”(CDM)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了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合作,通过相关国际合作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能力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4.加强环境与资源管理改革,加强激励机制建设

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而且还需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才能达到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管制改革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到2005年,属于资源环境管制改革的探索期,这个时期主要是在探索如何才能建立一种和我国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时期,我国资源利用与环境管制改革的特点,总体来说,在环境管制方面是从过分强调运用行政的办法向运用经济的办法转变;在资源管制上是在逐步放松管制的同时,经济办法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第二个时期是始于2006年,这个时期是我国资源环境管理综合配套体系的形成期。

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1973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会后国务院批转下发的国发[1973]158号文件中提出,要做好环境保护规划工作,使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生活,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并进,协调发展。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国家和地方开始有组织地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准。197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以“试行法”为依据,以后又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及相关的资源法、环保行政法规和许多部门规章及标准,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等,逐渐加大了非行政手段的力度。

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自然资源进行配置,价格信号对自然资源开采与使用没有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经济改革的总体大方向一致,政府对部分自然资源放开了价格,由市场自由调节,如煤炭、有色金属等,对部分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水资源虽仍实行管制,但政府定价也力图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十一五”时期的资源管制改革,其总体特征是,探索一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资源管理体系,在操作上,主要是如何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市场的作用。

“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的资源环境管理改革开始进入到综合性体系形成期。“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环境管制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在进一步加大经济办法力度的同时,更多地重视发挥行政手段的作用:“十一五”规划加强了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确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约束性指标;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把节能减排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逐级分解到各市(地)、县和重点企业;强化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的考核和监督,国务院有关部门定期公布各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一考核;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的具体工作方案,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投资的项目,实行项目“区域限批”;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中央财政通过增加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

2005年以后,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政策,在资源环境管制方面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具体体现为: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理顺煤炭价格成本构成机制。推进成品油价格、天然气价格、电价、水价改革;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开展跨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产品(设备、技术)目录及相应税收优惠政策,实行节能环保项目减免企业所得税及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制定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节能量给予财政奖励的办法和《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四、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未来的工业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缓解我国的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工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是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

1.缓解资源环境约束,要实现“软着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仍不十分雄厚,技术进步对于推动工业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此时,快速的工业增长需要大规模的资源与环境消耗作为基础。资源环境管制改革,促进资源的开采和环境资源的利用,避免了我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和资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局面,对于保证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吸引外商投资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使我国的工业实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进一步加强了资源环境管制,但工业发展并没有出现下降,也没有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产品的出口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200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货物出口12180亿美元,增长25.7%;货物进口9558亿美元,增长20.8%。出口大于进口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未来我国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政策措施,都要以保持乃至提高我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为前提,这就需要采取“软着陆”的办法,要逐步到位,尽可能避免对工业发展造成巨大冲击。

2.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短期策略是进行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尽管我国通过资源环境管理改革,促进了资源环境保护,但我国资源环境保护的任务仍很艰巨。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明显。我国资源利用与主要的污染排放多年来一直呈增加趋势。2007年我国节能减排虽然取了得一定成果,但就此断言,工业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二者的关系进入拐点仍然过早。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3.9%,纺织业增长16.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1.5%。6大高耗能行业比上年增长18.9%,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8%。所以,通过结构调整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还有一定潜力。

3.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中期和长期战略分别是利用全球资源、充分开发可再生资源

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大的国家,代表的是这些国家把资源密集型、环境破坏型的产业活动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因而代表着这些国家大量利用了国外资源。我国工业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属于资源环境驱动型。这一特点反映,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处于产业内分工低端这样一个事实,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它所反映的是我国的竞争优势仍在资源密集产业或产业活动上。所以,在全球化和新型国际分工的背景下,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改变我国的竞争优势提高我国技术密集型活动的竞争力,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我国能够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环境容量。

利用全球资源和环境容量并不足以支撑我国工业的长久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多,更多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按现有的技术模式,全球的资源和环境终将会达到一个极限。突破这一极限的最终办法就是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这一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是我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长期策略。

专栏12—1

四大举措保障治污工程充分发挥减排效果

2008年3月1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记者招待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就环境资源和节能减排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解振华说,党中央、国务院对节能减排工作非常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突出的位置。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抓手和突破口。2007年推动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节能减排的效果进一步显现。

解振华说,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了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制度,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了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实施了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税收、财税等政策,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这些措施有力地推进了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张力军说,两年来,通过实施污染减排,全国各地上了一批治污工程。现在全国火电厂脱硫装机容量已达2.66亿千瓦,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的48%。每日处理城市污水规模达到7000万吨,处理率达60%左右。

张力军说,环保总局和各地方政府将采取以下一些主要措施,保证这些治污设施稳定运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污染减排的格局。督促企业完善治理设施,切实做好自身的污染防治工作;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推进清洁生产。要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来。

——对国家重点监控的污染源和治理设施实行自动在线监控。根据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国所有的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治污设施,都要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中央财政也支持国家环保总局进行了监控平台的建设。

——加大地方执法力度,保持一种高压态势,对重点治污设施每月都要进行巡查、检查。充分发挥全国环境监察队伍以及国家环保督查中心的作用,检查企业治污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要查处。

——建立长效机制。比如说,在电力企业脱硫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经济政策,凡是上了脱硫设施稳定运行的,补助电价增加1.5分钱,不稳定运行的或者不运行的,不仅这1.5分得不到,而且还要予以罚款。对于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要逐步推进市场化运营,按照处理达标的水量来付费;不达标不付费,还要征收排污费。

§§第二篇 产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