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让你成功的七个好习惯
10418200000029

第29章 以豁达体谅的心态对待他人

人们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本来就十分的困难。这时若是人与人之间无法用一颗宽容之心相互体谅的话,便会让人们的生存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一个人只有用心去体谅他人时,才能够得到他人同样的待遇。而用心体谅他人,意思便是教导人们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谅己之心谅人。无论是遇到误会或者是矛盾,首先要想一想自己有哪个地方是不正确的,先对自己的过错检讨一番。然后,再站在对方的位置,想想他那样说那样做的原因可能是什么,道理在哪里。若是认为对方的言行有一定的道理,那便需要心平气和地给予理解与接受。即使对方所言没有一点儿道理,你也大可不必斤斤计较,可以一笑了之。

体谅他人的难处

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若是在非原则问题和无关大局的小事上,就要懂得体谅以及宽容别人,善于妥协和让步。只有这样做,才可以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和他人息息相通,解嫌消怨,化解矛盾,融洽感情,增强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感情。

若想做到体谅他人,关键之处便在于你是否有一个宽阔的胸襟。时常有一些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将那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一旦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便认为是领导跟自己过不去;一旦自己的哪句话没得到落实,便会认为是下级对自己不恭;尤其是与他人发生矛盾时,便会将全部的责任一股脑地推到对方的身上。殊不知,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让自己的心胸开阔一点,才可以以客观和辩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所面对的事情,进而不至于让自己的眼光离开鼻子尖而投向他人。

其实,要想学会体谅他人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要你心甘情愿地站在对方的位置认真地去看每一个问题,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

有一位妻子正在厨房炒菜。她的丈夫却在身旁一直唠叨个不停:“慢一点,小心!火不要放得太大了,快点把鱼翻过来。赶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

“哎哟!”妻子张口说道,“我知道怎么炒菜的。”

“老婆,你当然懂。”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体会体会,我在开车的时候,你在身旁一直喋喋不休,我的感受是怎样的。”

一个人若是能够做到体谅他人的困难之处,不仅可以达到一种思想境界,并且能够学到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当你体谅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体谅你。而一味苛求、苛责他人,最后受到伤害的还是自己。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多记他人的好处,多看到他人的优点,多想一些他人的困难之处,那么人与人之间将会变得更加和谐。

从古至今,但凡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宽广胸怀,他们中没有一个人不善于在异中求同,在同中聚力。就如春秋战国的时候,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并尊为仲父,终于得其辅佐,让齐国成为了五霸之首。而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面对廉颇的寻衅羞辱,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境界,最终让廉颇有了醒悟,从此给世人留下了“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可见,一个人只要能够体谅他人,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往往能够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

从细微处体谅和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一直都是李嘉诚的处世态度,即使是竞争的对手,他都会以这种态度面对。李嘉诚曾经说过:“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我们从来没有为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

一直跟随着李嘉诚20多年的洪小莲,当提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便称赞道:“只要是和李先生合作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的!”

林燕妮对此更有深切体会。她回忆说:“我头一遭去华人行的长江总部商谈,李嘉诚非常的客气,他预先派了穿长江制服的男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我们,并招呼我们上去。那一天下着雨,我的身上被淋得很湿,李先生看到了,于是就帮我脱下外衣且亲手接过,亲手替我挂上,而不劳服务员之手。”

加拿大一名记者叫JohnDemont,对李嘉诚的为人更是非常赞叹:“李嘉诚这个人很不简单。他并不是那种爱摆架子的人,要想跟他相处非常的容易而又无拘无束,可以从启德机场载一个陌生人到市区,没有顾虑到个人的安全问题。甚至他会亲自给客人打开车尾箱,让司机安坐在驾驶座上。之后大家上了车,他对汽车的冷气、客人的住宿,都非常的关心,他坚持要打电话到希尔顿酒店问清楚房间预订好了没有,当然,这座世界很有名的大酒店也是他名下的产业。”

1991年的秋天,李嘉诚收到了一位英国丁姓华侨的来信,这位华侨在信中写出了自己山穷水尽、万念俱灰的状况。虽然李嘉诚日理万机,平常连一些大的应酬都无法对付,但是他却还是亲笔复信,真心诚意地为这位华侨“指点迷津”:

丁先生:

人的一生都要经历无数的困难,尤其是从事商业。穷人易做,穷生意却难做。所以,如今你面对的困难,只是数千年来无数生意人曾经面对的苦痛的一小部分。但是假如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假如肯勤俭有效地面对现实,尽心尽力地去经营,则如俗话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过不了多长时间,又可以得到一个好的、新的局面。尽管所有的一切你都不满意,但是若退一步想,则可以海阔天空。以今日英国的工资水平,大不了再去找一份职业,你的生活肯定没有一点问题。要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此送上英镑500,请你一顿晚餐。想一想你的明天会更加的美好!想一想在这世界中有多少比你还苦的人!

一个人若是能够做到从细微之处去体谅他人、关心他人的话,一定会得到他人无限的感激。这时只需你作出一些小小的努力,也许只需要你一个轻轻的动作,又或许只是一句轻微的问候,便可能让人们感动至深。就如李嘉诚一般,他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人们不能不承认这与他人善于待人,能够从细微之处体谅他人有着巨大的关系。

善于体谅他人

世间众人,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会与他人的有所不同。没有一个人可以去要求他人与自己拥有同样的思想,一样地去思考问题。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因为如此,人们之间出现分歧也是再所难免的。这对于一个企业间的同事是如此,对于企业间的上下级之间更是如此。

一家公司曾有一位工作非常认真、卖力的主管,虽然他每一月的业绩都非常好,而且对他自己的下属也非常的好,但是他却无法拥有一个好的人缘。虽然下属们在表面上都对他十分的客气,但是这位主管却时常感觉到下属们在有意疏远自己,好像大家都不愿意和他靠得太近。

这位主管是一个有很大抱负的人,他很想与那些可以成为自己左右的人进行交往,而且他认为与自己交往的人,不仅要有一定的能力,而且还必须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喜好,最起码可以与自己合得来。他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为自己日后的发展提供能力。然而,遗憾的是,他却一直都没有找到这样的人。

这位主管有一个习惯,那便是他总是喜欢在如厕的时候思考一些问题。通常情况下,这样的现象他时常会在家中实行,每次他都会在手里拿一本书,一边看书一边思考问题,他常常是看书时就会想出一些好点子。这天他正在小格间里面看书,却突然听到外面的两个下属在讨论:

一个人说:“经理怎么这样安排呀,国庆节还要加班!我家里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呢!”

第二个人回答道:“难道你不知道经理这个人吗?他就是想给你增加一点加班费,节假日的工资是平时的两倍,你不是抱怨家里开支太大吗?”

这位主管听到了这里便想到:总算还有一个人能够理解自己,因为平日里自己在安排加班的时候,总是会考虑到一些人需要这项工作,自己并非随心所欲地指派,这样看来自己在公司还是有几个知心朋友的。想到这里,他甚感欣慰,当他正要去看说这句话的人究竟是谁的时候,只听第二个人又说道:

“可惜的是经理总是用他自己的心思来猜别人。也许你还不了解,咱们的经理在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的贫穷,他曾经吃过很多的苦,生活上也没有什么情趣,更不会去享受生活,他只会将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与他一起工作,受苦的就是咱们这些做下属的了。”

“你不是很受他的重用吗?你为什么也这样来说他呢?”第一个人又说道。

“这是两件事情。不可否认,在工作上他的确有一招,可是在与他人交往上,他却不够变通,我已经跟他三年了,要说他这个人确实也挺好的,但是他并不能理解人。当你和同学聚会唱歌,他便会说你不务正业!他这个人就是太严格了。”

“那你是怎样跟他说的呢?”第一个人又问道。

“他根本一点都听不进去!而且我能够这么直接地跟他说吗?虽然他能力非常的强,但是他想出来的都是一些笨办法!如今谁还敢和他一样拼命?”

听到这里这位主管很想发火,但是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位下属说的确实是事实。细想一下以往的自己,确实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对。因此,他忍住了发火,并对这两位下属的对话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从中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

因此,当你听到他人无意间的诽谤时,一定要首先考虑一下自己是否真的做得很好。若是真如他人所说,自己确实有着过错之处,那么,便需要你能够体谅他人,善待他人的指责。这样你才能够收获更多,且能够让自己改变缺点,不断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