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胜利反攻
10417900000031

第31章 中国军队向大中城市进军

根据日军中国派遣军的命令,1945年,日军华北方面军除确保现有占领区外,还需要对进攻老河口,对美、苏作战进行准备。

另外,依据中国派遣军下达的《沿海方面对美作战准备纲要》,预定从华北方面军现有9个师中抽7个师调往上海方面,第十二野战补充队改编为独立混成旅调往徐州。

为此,1945年年初开始,日军华北方面军加紧整编部队,充实预定对美作战的部队。为接替预定调出部队的防务,新组建了第三至第七独立警备队。

为在山东半岛准备抗击美军登陆作战,1945年三至四月间,在济南新建第四十三集团军,下辖第五十九师、独立混成第五、第九旅、独立步兵第一旅。

1945年春,日军华北方面军警备兵力约125个营,19万人,另有伪军40余万人。日军兵力明显不足,士气下降,除在山东为准备对美作战而对八路军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扫荡”外,基本处于守势。八路军为执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从1945年春开始对日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反攻。

八路军山东军区,于1945年1月17日下达1945年作战部署,提出:

1945年山东我军作战主要方向,是求得开辟胶济路东段南北两侧宽大地区,使我胶东、渤海、鲁中、滨海互相联系进一步缩短和巩固。

而对1944年所开辟之地区,主要争取巩固。

据此,1945年春,山东军区进行了讨伐伪军荣子恒、赵保原及攻击蒙阴等战役。

2月2日,鲁南军区奇袭伪暂编第十军荣子恒部驻守的泗水县城,一举攻入城内,击毙荣子恒及其参谋长和日本顾问,全歼城内守敌。同时,八路军攻克泗水城外围杨庄、杨公村等据点,击退日伪援军。这次战役,八路军共歼敌2000余人。

赵保原,原是国民党鲁苏战区暂编第十二师师长,1944年8月公开投敌,盘踞在胶东胶济铁路以北以玩底为核心的五龙河及大小沽河中游地区。

2月11日夜,胶东军区集中主力5个团又5个营,并动员50000民兵和群众,首先向伪军指挥部驻地玩底发起攻击,至12日夜将其攻克,赵保原率残部向南窜入即墨。

14日,八路军又攻克另一个重要据点左村。

19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毙伤敌2000余人,俘虏7370余人,击溃2000余人,给予赵部毁灭性打击。

3月8日夜,鲁中军区集中主力4个团和一部分地方武装、民兵,攻击蒙阴县城。至10日,全歼守敌,并歼灭一部由新泰来援之敌。

4、5月份,日军对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反“扫荡”结束后,八路军山东军区对日军发动夏季攻势,进行了讨伐伪军厉文礼、张步云、张景月等的战役。

厉文礼是伪“鲁东和平建国军司令”,所部10000余人,盘踞在以潍县、昌乐、安丘为中心的胶济铁路两侧地区。

6月5日黄昏,鲁中军区集中兵力10000余人,发起讨厉战役,先后攻克夏坡、景芝镇等日伪据点60余处,歼灭日伪军7300余人,27日战役胜利结束。此役解放了17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控制了胶济铁路东段南侧的重要地区。

张步云是伪“山东国民自卫军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所部10000余人,盘踞滨海区北部的诸城地区。

7月15日夜至30日,滨海军区和鲁中军区共集中4个团的兵力,发起讨张战役,攻克相州、双庙、郑公、双羊店、朱马等据点,歼敌5000余人,解放国士2500平方千米,使诸城敌据点更加孤立。

伪第三方面军张景月部盘踞寿光南北地区,掩护胶济铁路,阻断八路军渤海军区与胶东军区之间的联系。

7月31日,渤海军区在胶东军区一部配合下发起讨张战役,主攻寿光以北张部坚固设防的前哨据点田柳庄,至8月12日将其攻克。

尔后乘胜肃清残敌,又攻克据点12处,张景月率残部逃进胶济铁路线上的日军据点内。此役进一步打通了渤海与胶东、鲁中之间的联系。

山东军区部队在重点实施胶济铁路东段作战的同时,对其他地区的日伪军也进行了攻势作战。

5月中旬开始,鲁南军区在鲁中、滨海军区各一部配合下,先后发起临(沂)费(县)边、部(城)马(头)等战役,共歼日伪军7700余人,收复郯城、邹城、费县等县城,进一步逼近陇海、津浦铁路。

渤海军区从6月上旬开始在小清河以北进行了蒲(台)滨(县)等战役,共歼灭日伪军3400余人,收复蒲台、滨县、南皮、沾化、德平、庆云等6座县城,进一步孤立了日伪在渤海区的中心据点惠民。

在山东军区攻城略地,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同时,八路军太行军区,确定1945年作战重点为豫北和平汉铁路沿线。在豫北之温县、孟县至原武、阳武地带,求得在麦收前全部肃清所有日伪势力,使之变为游击根据地或根据地。

在平汉铁路沿线则组织不断的出击,求得摧毁日伪第三道封锁线,迫日伪缩到距平汉线10千米左右的狭窄地区内。此外,相机夺取昔阳、和顺、辽县、陵川等县城,并拔掉其他深入根据地的某些据点。

在作战实施步骤上,第一步着重打击与消灭伪军,同时对出扰的日军予以坚决打击;第二步则相机夺取日伪合守和日军单独守备的薄弱据点。

1月21日至4月1日,太行军区进行了道清战役,歼灭日伪军2500余人,收复国土2000余平方千米,解放人口75万。经过此次近3个月的辗转进击,黄河以北、道清铁路以南除平汉铁路和原武、阳武、温县、孟县城外,全在八路军掌握之中。

6月30日,太行军区集中主力9个团,另有民兵、自卫队员3万余人,发起安阳战役。安阳城由日军独立混成第一旅两个连驻守,外围据点由伪剿共第一路军李英部驻守,共约7000人。

太行军区的目标是攻击平汉路以西、观台以南、鹤壁以北地区的伪李英部,争取彻底歼灭与肃清该伪军及所在地的少量日军,解放与巩固这一地区。

至7月10日,战役胜利结束,共毙伤日伪军800余人,俘虏及反正、投诚日伪军2500余人,击溃伪军900余人,攻克据点30余处,扩大解放区1500余平方千米,解放人口35万,迫使日伪军进一步向平汉线退缩。

另外,八路军太岳军区在1945年春夏季攻势中,主要进行了豫北战役和同蒲线南段战役。

太岳区以南的豫北沁阳、孟县、济源地区,有日伪据点50余处,兵力6000余人。

4月4日至月底,太岳军区发起豫北战役,攻克据点40余处,歼灭日伪军2800余人,反正与投诚的日伪军1700余人,打开了豫北局面,肃清了豫北沁孟公路以西除济源、柏香镇、治戍镇外的所有日伪军。

为打开中条山西部地区的局面,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太岳军区主力部队南下,进行同蒲路南段战役,彻底瓦解了张同文部等伪军、土匪部队,使祁(家河)夏(县)公路以南八路军控制的地区与太岳军区第五军分区中心区完全连成一片。

与此同时,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在1945年春夏季攻势中,发动了南乐、东平、阳谷等战役,共收复县城19座,攻克据点240处,解放人口250余万。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于1945年2月28日确定了《1945年扩大解放区方案》,确定1945年主要是开辟雁北、察南、绥东、热河、子牙河东、大清河北和津浦路东地区。

冀中军区从4月中旬到7月底,连续举行了任河、文新、安饶、子牙河东、大清河北等战役,攻克任丘、河间、文安、新镇、饶阳、安平、武强、大城、献县、交河等县城,共作战2700余次,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拔除据点碉堡790余处,收复县城15座,解放人口500余万,扩大解放区面积13.5万余平方千米。

至7月末,晋察冀军区八路军发展到11万余人,民兵数十万人。

同处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晋绥军区,在从1945年2月17日至4月25日的春季攻势中,毙伤日伪军1590人,俘虏和瓦解日伪军810人,收复了方山、岚县、五寨3座县城和其他据点54处以及离岚、五三公路。

6月中旬,晋绥军区发动夏季攻势,力求排除静乐及其周围据点,争取占领忻静公路西段,挤掉神池至义井之敌,把日伪逼到同蒲路沿线。

为夺取忻静公路西段,晋绥军区指示第六、第八军分区在忻静公路以南共同组成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两区部队向忻静线进攻,并以第一军分区和第六军分区各一部,分别由静乐以西和静乐以北向静乐推进。

6月19日,八路军开始围困静乐县城,同时对静乐外围和忻静公路两侧的日伪展开攻击,先后袭击静乐以东的石河村、利润,静乐以南的丰润,静乐以北的宁化堡等日伪据点,伏击运动的日伪;小部队、武工队、民兵亦积极活动,先后炸毁桥梁20余座,击毁汽车多辆。

为挤退神池至义井之日伪,第二军分区以一部围困义井之敌,以一部结合武工队、民兵在神义公路线上以地雷战和伏击战的战法打击敌人。

7月2日在洪福寺、7月24日在凤凰山伏击日伪军,歼敌一部,在八路军的打击下,神义线上之日伪,补给困难,交通瘫痪,惶惶不可终日。

与华北八路军取得的抗日成果相比,华中和华南的新四军在敌后取得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至1945年春,新四军苏北军区已将苏北日伪军分割孤立于阜宁、盐城、淮安、淮阴、涟水、沐阳6个县城和新安镇等几个主要据点。

3月至4月间,日军为增强长江下游防务,再次收缩兵力,将阜宁等地日军先后撤走,改由伪军单独守备。阜宁城及城北各据点共有伪军5个团,3400人。

4月24日至26日,苏北军区集中第八旅全部、第十旅主力和师特务团及5个县独立团共11个团的兵力,发起阜宁战役,共毙伤伪军339人,俘伪副师长以下2073人,攻克阜宁县城及其外围据点22处,解放村镇560余处,控制了通榆公路中段,扩大了苏北解放区。

新四军苏中军区主力5个团南下苏浙皖边之后,1945年2月至5月,苏中军区全面展开扩军运动,除主力得到补充外,各县还组建了新的独立团或警卫团。

全苏中仍保持兵力27000余人,为策应淮南、淮北军区反“扫荡”,2月22日,苏中军区第一旅突袭高邮、宝应、兴化、盐城之间水荡之中的沙沟、崔垛日伪据点,一举将其攻克,毙俘伪副团长以下900余人,把兴高宝地区2400平方千米水网地带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

4月下旬,苏中军区侦悉伪第五集团军独立团由日军两个连护送,将由宝应经高邮再往东经三垛、河口调往兴化以南的周家庄。

苏中军区迅速调集部队,组成河南、河北两个纵队,沿北澄子河三垛至河口的河道两侧,设置了3.5千米长的预伏地带。

28日中午,日伪军进入预伏地带,新四军发起猛烈攻击,经4小时激战,全歼日伪军1800余人。

在苏北、苏中新四军痛歼日伪军,扩大根据地的同时,新四军淮北、淮南军区方面,从2月上旬起,日军为控制淮河下游与三河水上交通,先后占领了天长以北的龙冈、金沟、蒋坝,五河以东的双沟、浮山,以及淮阴以南的顺河集等地。在作战过程中,新四军淮北、淮南军区部队相互配合,积极打击进犯之日伪。至4月中旬,日伪军被迫放弃打通淮河、三河交通的企图,从蒋坝、金沟、浮山等地向高邮、五河撤退。这期间,仅淮南军区即进行战斗24次,毙伤日伪军260人,生俘日军4人、伪军525人;淮南军区伤52人,亡32人。

淮北军区从4月15日开始,对洋(河)众(兴)、固(镇)灵(璧)和泗(县)灵(璧)等公路展开破袭战,尔后向北进击灵璧、睢宁之间的日伪军,同时围攻涡阳、永城地区之日伪军据点。

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淮北军区共歼日伪3000余人,攻克泗县县城及大店、丘集、虞姬墓等据点21处,使睢宁等地之日伪进一步孤立。

在苏淮新四军逐步扩大根据地,解放被占领土之际,新四军皖江军区方面,则执行华中局关于今后主要是向江南发展的指示,向南挺进得到较大发展。

3月,皖南专员公署和铜陵县、繁昌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铜陵、繁昌、芜湖、宣城抗日游击区基本连成一片。1945年春,中共东至县委成立,从贵池、东流、至德直至江西省彭泽的抗日游击区基本连成一片,第七师沿江支队经彭泽再次打通了与新四军第五师鄂东部队的联系。

4月,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由旅长率领从苏北南下,归第七师指挥。

6月20日,第七师以沿江支队独立团、白湖团与“巢大”团为基础,重新组建第十九旅,林维先任旅长,黄火星任政委。

7月25日,第十九旅第五十六团对巢湖南岸巢(县)盛(家桥)公路沿线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经一昼夜激战,连克散兵、长岗井、盛家桥等据点,歼灭日伪军600余人。

与此同时,新四军鄂豫皖湘赣军区(第五师),于2月初确定:

五师地区的任务以发展为主,同时照顾原有地区之巩固工作。发展以南方(鄂南)为主。

为了向南发展,第五师张体学部两个团配合八路军南下支队进军湘鄂赣边,一起创建湘鄂赣边根据地。八路军南下支队南下湘南、粤北后,张体学部继续坚持鄂南、湘北斗争。

边区党委指示第三军分区以襄南洪湖为依托,首先以桃花山根据地为基点继续向南发展,创立以洞庭湖为中心的湘北鄂西根据地,并逐步与湘鄂赣边根据地相连接。

4月中旬,日军进攻南阳、老河口的国民党军,新四军第五师调动近6个团的兵力,分别由大悟山和确山向随县、信阳地区开进,恢复了随县南部的白兆山根据地和信阳西南的四望山根据地。

综上所述,八路军、新四军在1945年的春、夏季攻势作战中,共歼灭日、伪军16万余人,攻克与收复县城61座,扩大解放区24万多平方千米,解放人口近1000万。

把日伪进一步逼退到大中城市周围和主要交通线及沿海重要地区,获得了正规战、运动战、攻坚战、城市战的宝贵经验,为转入大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敌后,除八路军、新四军的浴血抗战外,各地游击队也取得了不凡的战果。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从1938年10月广州失陷、1939年2月海南岛失陷起,陆续创建。至1945年8月将近7年的时间里,艰苦奋斗,从数百人发展到27000人,并组织民兵50000余人,建立了东江、珠江、粤中、琼崖等抗日游击根据地,共作战2000余次,歼灭日伪军1.4万余人。

1945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利用自己处于抗日最前线的有利态势,迅即对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日伪军占领的大中城镇及交通要道发动大规模进攻,并配合苏联红军解放东北。

晋察冀军区部队进逼北平、天津,攻占张家口等城镇,控制交通要道;晋绥军区部队逼近太原,攻入归绥,夺取日伪军占据的城镇据点;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向太原、开封、安阳等城市逼进,切断同蒲、陇海、平汉等铁路线。

山东军区部队,向济南、青岛、徐州等地进军,切断津浦、胶济、陇海铁路线;新四军各部队夺取苏、皖、浙地区敌占乡村和县城。

此外,晋察冀军区部队进军热察,罗荣桓、黄克诚率部先后进军东北。以上举措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人民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