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医学心理学
10416900000058

第58章 病人心理的一般特点

一、病人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指生理的、社会的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从事一切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医务人员必须了解病人的各种需要,如饮食、睡眠、舒适、大小便及呼吸道通畅等生理性需要,同时也要了解病人某些特殊性的心理需要。心理需要大多是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主要包括:

(一)需要被认识、被尊重

一般来说,每个病人都希望被注意、被重视、被认识、被尊重。他们常以为自我的被尊重,就会得到较好的治疗和关照。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常常有意无意地暴露或表现自己的身份,从而让别人知道他的重要性;也有的病人通过和医务人员取得良好关系来使自己获得特殊“关照”;有些不善交往的人则希望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要与他们进行言语交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

(二)需要被接纳,需要有所属

医院病房是一个流动的环境,病人不断更换,不断有新的病人进入,对每个新病人来说,都是一个需要适应的新环境,有尽快在感情上被接纳的过程,每一个病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这个小群体中受欢迎的成员。搞好病区,特别是小病房中病员间的关系,有助于病人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有助于病人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三)需要提供社会信息

人是社会的人,即使患病卧床也需要了解各种信息,如不及时得到这些信息,则会产生茫然感和焦虑。医务人员应该迅速使病人了解与他们治疗有关的信息,如住院生活制度,有关诊断与治疗计划,疾病的发展与预后,如何配合治疗,有关嗜好、习惯与治疗过程及疾病的关系等信息。

(四)需要安静,适当的活动与刺激

病人需要安静是相对的,过于安静相当于感觉剥夺,就会感到无聊、孤寂、忧虑、抑郁。所以还必须有适当的活动与刺激,如病友之间的交际,亲戚朋友的探视,医患之间的交谈,去户外散步等,尤其对隔离的病人,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的刺激。

(五)需要安全感及较好的治疗条件

每个病人都将安全感和早日康复作为求医的最终目的,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较高水平和较好条件的治疗,以保证安全感,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病人的心理需要常以各种方式反映出来,若得不到满足便会影响治疗效果,医护人员要认识和了解病人表现出的各种心理需要,耐心地根据具体病人心身的特点加以引导与解决,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个病人的工作,更好地为临床治疗服务。

二、病人的情绪反应

病人的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心境不佳,情绪不稳,容易波动以至产生焦虑。

(一)心境不佳

患病之后心境不佳甚至精神痛苦是人之常情。心境具有弥散、泛化的特点,因此具有感染性。在不良的心境之下,对周围的人和事都看不顺眼,做什么事也不顺心。如果没有医护人员和亲友的积极帮助,促使不良心境得到转变,那么,这种不良心境可使病人的情绪容易激惹,焦虑烦躁,易发脾气,对事物不断挑剔。男性病人多表现为烦躁及与人争吵,而女性则表现为抑郁哭泣,容易导致生理机能紊乱,如食欲减低、睡眠不好等。

(二)情绪不稳,容易波动

躯体上的不适应和生活上的改变,可成为紧张刺激而使病人的情绪受到干扰。患者对健康的忧虑,对疾病预后过分严重的估计都会产生不良情绪,使机体的应激性提高,感受阈降低,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健康人强烈,加上患病后,心理上遭受挫折,可能产生退化行为,容易变得被动、依赖、情感脆弱甚至带有幼稚的色彩。病人的认识评价能力及自信心等都有改变,容易受暗示影响,其情绪常受周围人们的言语、态度、表情影响而波动。当病情好转或受到启发和鼓励时,情绪改善,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有时接受一点消极影响又会悲观、焦虑以致影响疾病的康复。医务人员应帮助病人克服消极情绪,使病人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利于治疗和康复。

(三)焦虑

焦虑是病人认识到有危险时最明显的情绪反应。病人的焦虑,既可来自对患病的各种精神负担如怕痛、怕手术、怕药物有副作用、怕疾病预后不良等,也可是某些疾病临床表现的一部分。焦虑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脸色发白或潮红、皮肤发冷发热、肌紧张度增高等。焦虑导致的心理反应很复杂,一般说来矛盾冲突的产生都导致心理活动的增强,出现失眠、头痛,并常有言语改变。适当的焦虑可以调动机体的生理防御和心理防御能力,使人进入警觉防卫状态,思维活跃,心智活动增强,有利于人们摆脱困境。但是,过度的焦虑则会导致心理平衡的破坏,并妨碍治疗的进程和身体的康复。

三、不同医疗部门的病人心理

不同医疗部门面临着患病的人、康复期病人和健康咨询者。他们的目的虽然都是为了恢复和保持身心健康,但对疾病、衰老与死亡的认识各不相同。精神因素、身体疾患、就诊、治疗、住院、出院等都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在临床各科普遍存在,不同部门又各有其特点。

(一)门诊病人的心理问题

门诊是病人就医的第一步,病人普遍期待的就医单位是现代化设备完善、医生的医疗水平高的医院。就诊前,迫切希望尽快诊断。就诊排队、过长时间候诊会使病人感到烦躁,复诊者期望熟悉个人病情的医生诊治。就诊中,希望医生耐心倾听其主诉,对医生没有听完主诉,就匆匆忙忙做检查、开处方常感不快乃至失望,有被草率处理之感。但是对颇费周折的大医院转科会诊,化验待检,重复排队划价、记账、取药的过程又感到不满。就诊后,对初步的诊断以及提出的医疗措施的反应则视各病员而不同。经检查无病,有的病人感到高兴,有的表示怀疑;病情重者忧郁甚至失去信心,却又希望初诊检查不一定是最后结论;诊断未明者表现出焦虑、烦躁,希望进一步检查不要拖得太久。除了发病急、症状明显者外,以上心理活动是普遍存在的。

(二)住院病人的心理问题

住院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但因生活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病人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不适应 住院病人暂时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断工作学习,远离亲朋好友,独自承受疾病的折磨,感到孤独、寂寞、恐惧、悲观、绝望,易产生分离性焦虑。常表现焦躁不安、失眠。其中诊断不明、初次入院、疾病预后未测的病人,也易产生期待性焦虑。

2.生活不适应 住院后所有的生活内容必须由医护人员安排和监护,必须接受医院的规章制度。生活日程的细节乃至穿着都必须服从医院的要求,使病人感到不习惯、不方便、不自由。

3.猜疑心加重 由于对自身疾病过于关注,对有关疾病的信息处于唤醒状态,特别敏感多疑。医生查房时间太短,三言两语回答病人问题,会使病人感到失望,但过于频繁的检查又会使病人产生疑虑和不安。医生们在病床前对病情分析的议论,哪怕是一两句话,有时也可导致病人猜疑和精神紧张。同病室重危病人的呻吟、病情恶化以及死亡,都对病人构成精神威胁。另一方面,通过诊治后好转的病人互相交谈,常能发挥有利的正向效应,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

4.对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担忧 病人为自己生病而负疚、自责乃至懊悔,从而产生心理压力。顾虑日后躯体功能的恢复,担心给家庭经济增加负担,担心配偶子女失去照料,担心失去在工作中发挥才干的机遇等。

5.治疗的影响 对那些住院时间长、病情反复或终生带病者,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对药物、手术、放射、理疗等诊疗手段,都可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先导致欣快感,以后使躯体脂肪病态分布及其他副作用而导致烦恼;放射线引起秃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等。治疗措施也可间接引起心理反应,如疼痛引起恐惧和趋避矛盾心理。长期住院病人往往情绪低落,自信心降低,引起不定主诉综合征。其表现形式为,在原有疾病基础上,躯体不适感加重,睡眠、食欲发生障碍等。

(三)特殊检查前的心理状态

所谓特殊检查通常包括内窥镜检查、心脏功能检查、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各种放射线造影术等形态、功能和影像学检查。面临不同检查内容的病人常有一些共性的心理活动。

1.期待心理 大多数病人由于病痛长期折磨,或强烈渴望知道检查结果对自身疾病的诊断价值,希望疾病能得到确诊,从而早日根治。虽然某些检查(如内窥镜检查)会带来一些不适和痛楚,但“长痛不如短痛”,特别是当医院设备好,医生服务态度热情,则更是相信期待不会落空,因而能在短期内克服疾病本身和检查过程带来的痛楚。

2.焦虑 处于焦虑状态的重要原因是对疾病本身的担忧。做特殊检查的病人多为病情复杂、严重而不能确诊者。病人既希望通过检查使疾病得到确诊,又害怕确诊为难治性疾病。这种矛盾的心理容易使病人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寝食不安,降低检查中的合作程度。

3.恐惧紧张 病人对那些侵入性检查(如心导管、内窥镜、穿刺造影术等)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适或副作用存在疑虑及畏惧。通常胃镜室并不回避候诊者的室外张望,有的病人因此而更增添了恐惧程度。有的病人害怕操作失误,发生意外。对这类病人在检查前进行交流和咨询,对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是极为有效的。

4.暗示性强 通常见于第一次接受检查的病人。接受检查是病人很关切的事件,使皮层唤醒机制增强,暗示可来源于多方面。医院检查环境现场可引起情境暗示;医护人员的讲话、表情可引起语言暗示;有的病人喜欢找已经做过检查的病人打听,引起互动暗示;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往往找医学书刊,引起权威暗示。我们接触的病人中,凡文化程度较高,社会支持程度高或本人病重迫切希望检查后确诊者暗示性低。反之,若病人对检查无心理准备,对医生不加解释就开出检查单还在犹豫的病人暗示性强。

四、不同状态的病人心理

(一)急性病人心理

发病急、病情重,需要及时治疗的病人为急性病人。他不同于重危病人。对重危病人应该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但急性重症与重危病人有时不容易明确区分。急性病人中有的也面临生命威胁,或遭受躯体伤残,心理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包括瞬间而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造成的外伤,平素认为健康而突发心脏病等急性病的病人,以及慢性病突然恶化的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是这类病人的共性心理活动,但视原因不同又有特殊的心理。

1.原来健康突然发病 如严重外伤,常是突然、意外发生,事先无先兆或前驱期,病人毫无心理准备。外伤发生后改变了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状况。这种超常的紧张刺激可破坏一个人正常的自我应对机制。严重外伤可导致心理休克。病人表现为淡漠、不呻吟、无主诉,很少与人交谈,治疗反应平淡,实际上心理创伤严重。此期过后病人开始焦虑不安,易激惹发怒,或抱怨自责,或忧郁伴有突然的情绪爆发、哭闹、攻击等。伤残后自身的完整状态受到破坏,如肢体残缺,面相毁损,而担心引起事业婚姻挫折、经济损失等。性格内向者常责己多于责人,认为伤残后给他人带来累赘,产生负罪感;对生活缺乏激情,产生轻生的意念和行为。

突然患其他急性病者,也常会由于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但一旦治疗有效,心理平衡常很快恢复。

2.慢性疾病恶化或发展为严重并发症 易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心身互相影响进入恶性循环。

(二)慢性病人的心理

慢性病人由于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心理活动复杂。早期否认自己真的患病,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明确诊断后,不切实际地要求一朝一夕就把病治好。他们常有很强的暗示性,对自身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对病情格外关心,翻阅医学书籍,向医生刨根问底,多方求医。随着病情变化,情绪不稳定,有的人向外发泄,责怪医生诊治不认真,责怪家人对自己不够关心,挑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提出过高的治疗及护理要求,不能达到时出现悲伤、失望、紧张、焦虑、急躁等消极情绪。有的人性格内向,多自责,感到患病后给家庭及他人带来累赘,对疾病失去信心,机体功能失调,身体虚弱,心情抑郁、自卑,情感脆弱,敏感多疑,怀疑自己的病好不了,甚至有自杀行为。

另一方面由于慢性病有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迫使病人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原有社会角色被病人角色所代替。病人已习惯于长期打针、服药、休养。这一心理适应过程有利于配合治疗,是其积极的一面。但由于病人角色解除了某些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或约束而萌发“继发性获益”的心态,使病人长期依赖于医药治疗及他人照顾,不利于调动自身内在的积极性。

(三)手术病人的心理

手术尤其是大手术,对病人是强的紧张刺激,病人甚至可有强烈生与死的体验,恐惧不安的程度很大。由于手术对机体会有一定的损伤,病人对此也存在各种不同的认识和心理问题。

1.手术前病人心理 手术前病人对自己疾病的主观认识不同,所产生的心理负担程度也不等。在急诊及选择性手术的病人主要是焦虑、恐惧、害怕等,害怕千分之几的死亡率恰巧落在自己头上。引起严重顾虑的原因有对手术不理解,对手术效果的怀疑,对医生的选择等。病人普遍希望手术能遇到一位技术高明的医生,减少术中意外的发生。求生的欲望使他们对医务人员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依年龄不同,其心理负担各有侧重:少年儿童以恐惧为主,害怕疼痛;青壮年以忧虑为主,对手术的安全性、并发症、术后效果、康复问题顾虑很多;老年人则担忧自身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和对手术能否解除疾病有疑虑;妇科手术病人担心术后自身脏器残缺,女性特征、性功能、生育能力、内分泌等改变而影响工作及家庭生活。依职业状况看,干部、知识分子以忧虑为主,农民以恐惧为主。随着手术日期的临近,病人心理负担逐渐加重,心理紧张。有的病人反映,入院就盼早日手术,但一旦安排手术却又坐卧不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尽管手术前一晚服了安眠药仍难以入睡,这种负性心理效应对手术及预后极为不利。紧张情绪可导致血压下降乃至休克,这类病人的心理问题与对手术过程不理解,以及对完全陌生状态的手术过程不适应有关。术前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预后恢复过程有很大影响,术前有中等焦虑者比高度焦虑者手术的预后为好。但完全无焦虑的病人则对医生和手术过度依赖,对手术不可避免的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2.手术后病人心理 术前的心理问题通过手术实施后,大多得到解决。病人从麻醉中醒来,也庆幸活过来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术后恢复期各种实际问题的出现,如疼痛、引流管的留置、术后并发症、手术对机体完整性的影响,病人产生焦躁不安。术后3~7天内依赖心理最明显,常会强化“病人角色”,病人角色的强化,以及主观上判定手术不够成功,常导致术后恢复期延长,甚至不能完全恢复。术后心理问题也与手术类型有关。截肢、脏器全切除或部分切除及生殖器官手术者,其术后忧郁是心理失落感的反应。人体和器官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病人表现出的烦躁是绝望心理反应,特别见于老年或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整形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出现“机体印象扰乱”(body image disturbance),是对机体印象的一种消极心态,可引起焦虑,干扰躯体及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形式为抑郁。

(四)危重病人及濒死病人心理

意识清醒的危重病人入院后,都有明显的恐惧焦虑情绪,他们经历着生与死的考验,恐惧生命遭到威胁,害怕从此影响身体的某方面机能及日后家庭、工作、经济等问题。

1.特别监护状态病人的心理问题 病情严重或危急者一般都住进了监护病房,接受最全面的医疗及护理照顾,但这同时也向病人揭示了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包括对疾病本身过度担忧引起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药物对脑功能的影响如利多卡因静脉滴注可出现谵妄;某些仪器如呼吸器、氧气袋、鼻饲、连接身体的各种导管等给病人带来痛苦与活动受到限制;监护病房的环境设施与外界接触隔绝,以及目睹其他病人死亡的情形,都会增加病人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安静的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十分严肃的表情都可进一步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

2.濒死病人的心理(见第十五章第二节)。

(五)癌症病人心理

癌症是一种心身疾病,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认可。认识和处理癌症病人的心理反应已是广大医务人员刻不容缓的课题。

1.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 动物及临床实验证明,长期忧郁、焦虑、压抑、悲观、绝望等负性情绪,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平行。许多调查表明,长期负性情绪给肿瘤的发生提供了重要条件。医学心理学已注意到抑郁情绪和吸烟是肺癌的易患因素;乳腺癌患者抑郁、愤怒内泄,自我控制往往高于正常人;孤独、无助、绝望等情绪以及忧伤可使白血病及何杰金氏病恶化。癌前的生活事件是引起癌症和癌症复发的又一心理因素,失去亲人是癌症发病前最多见的生活事件。病人因失去亲人而造成抑郁、绝望和难于宣泄的悲哀,常是肿瘤发生的诱因。如果这种消极情绪进一步恶化,常预示着癌症的发生,一般发生在肿瘤前6~8个月。此外有些人试图摆脱社会生活中精神紧张压力,采用不良行为方式来解除焦虑情绪,如大量吸烟、酗酒、过度进食等,也直接或间接地增加了癌症的发病率。

2.癌症病人心理特征 一旦病人被确诊为肿瘤,都会立即感受有深重的精神压力,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正常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情绪一落千丈,举止失措,食欲下降,睡眠障碍,以后又随患者的个性特征、病情严重程度、对预后的判断以及病人对癌症的认识了解等因素,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癌症不同阶段通常有以下心理特征:早期病人持否认态度,拒绝接受这一严酷的事实。当诊断不可怀疑时,感到愤恨、抱怨,出现食欲、睡眠障碍,继而开始求索生存之路,寄希望于治疗,甚至盲目乱投医,接受一些不切实际的治疗方案。当疾病已不可治愈时,病人陷于极度的抑郁之中。晚期病人无可奈何地接受自己即将死亡的现实,心境反应平静,但此时实际上是处于无望无助的状态。

癌症的诊断是否通知病人,在什么时候通知,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患者愿意知道自己的病情。如果出于好意给病人一个假诊断,一旦病人知道后,顿时会受到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并对医生和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加重病情,对治疗不利。

3.癌症治疗引起的心理反应 不论是化疗、放疗或手术切除,对癌症病人来说都要在相当长时间内忍受较大的精神和躯体的痛苦。化疗引起的呕吐,放疗导致秃发,特别是手术能造成躯体或内脏残缺以及功能丧失,如喉癌切除术后语言功能丧失,生殖器肿瘤手术导致性功能丧失,四肢骨肉瘤截肢术后造成残疾等,这些都可给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构成心理创伤。如果我们在拟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前有分寸地告知病人会产生什么反应和需要忍受多大痛苦,病人就会对治疗中出现的副作用比较容易接受。罗宾森(Robinson)称之为预制情报法。他对前列腺癌病人在放射治疗前采用这种方法,发现当病人在出现不良反应时,没有见到预期会发生的心理障碍。预制情报再加上医护人员安慰、鼓励及药物对症处理,病人的抑郁、焦虑以及发生治疗副反应的情绪障碍会大为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