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瘟疫发生的次数比较多,但在记载中大多没有明确瘟疫种类。但还是可以从病人的发病症状及其他一些特征上来辨别瘟疫的种类。明代瘟疫的种类总起来说有以下几种。
(一)鼠疫
鼠疫是一种传染极快的烈性病,它的潜伏期很短,腺型为2~8日,肺型为数小时至3日。两种鼠疫中,以腺型最为常见。腺鼠疫常发生于流行初期,急起寒战、高热、头痛、全身疼痛,偶有呕吐、淤斑、出血。发病间有淋巴组织肿大症状,其部位多在鼠蹊、颈部和腋下。如不及时治疗则淋巴结迅速化脓、破溃、病情加重,于3~5日内因心力衰竭或继发败血症或肺炎而死。病情轻缓者则腺肿逐渐消散或伤口愈合而恢复。肺型鼠疫可原发或继发于腺型,该病发展迅速,急起高热,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数小时后出现剧烈疼痛、咳嗽、咳痰,痰中含有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血痰。抢救不及时,大多于3日内因心力衰竭、休克而死亡。一般说来,腺鼠疫的病死率约为30~70%,肺鼠疫的病死率高达90%以上。此外,还有败血型鼠疫,病死率几达100%。关于明代后期鼠疫的流行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出现了以曹树基的《鼠疫流行与华北社会的变迁(1580~1644年)》为代表的一大批成果。但这些成果仅是根据病人的发病症状推测而已,因为据当时的史料并没有某一次瘟疫明确记载为鼠疫的。
(二)天花
“天花”又名痘疮,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发疹性疾病。早在晋代时,著名药学家、道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已有记载,他说:“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疮,皆戴白浆,随决随生”,“剧者多死”。同时他对“天花”的起源进行了追溯。指出:此病起自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3~26年)。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天花”病的记载。书中还说:“永徽四年,此疮从西流东,遍及海中”。这是世界最早关于“天花”流行的记载。
天花,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疾病之一,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这种病毒繁殖快,能在空气中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约200微米×300微米,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天花病毒有高度传染性,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包括新生儿在内,均能感染天花。天花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当人感染了天花病毒以后,大约有10天左右潜伏期,潜伏期过后,病人发病很急,多以头痛、背痛、发冷或寒战、高热等症状,开始体温可高达41℃以上。伴有恶心、呕吐、便秘、失眠等。小儿常有呕吐和惊厥。发病3~5天后,病人的额部、面颊、腕、臂、躯干和下肢出现皮疹。开始为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2~3天后丘疹变为疱疹,以后疱疹转为脓疱疹。脓疱疹形成后2~3天,逐渐干缩结成厚痂,大约1个月后痂皮开始脱落,遗留下疤痕,俗称“麻斑”。重型天花病人常伴并发症,如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流产等,是天花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明代,天花也多次发生,并有明确的记载,如嘉靖九年(1530年),“庚寅年,痘灾盛行,死者过半”。嘉靖十三年(1534年),“甲午年,春,痘毒流行,死者十有八九”。
(三)霍乱
霍乱,又称触恶,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泛指突然剧烈吐泻,心腹绞痛的疾病。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霍乱的记载,《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中有:“霍乱者,由人温凉不调,阴阳清浊二气有相干乱之时,其乱在于肠胃之间者,因遇饮食而变发”。《灵枢经》中有:“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营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霍乱弧菌分为两个生物型,一个中古典生物型即霍乱的病原体,另一个是爱尔·托生物型即副霍乱的病原体。它的潜伏期数小时至6日,突然起病,100%的病人有腹泻,为无痛性,里急后重感,每日大便数次甚至难以计数,量多,每天2000~4000ml,严重者8000ml以上,初为黄样,不久转为米泔水水样便,少数患者有血性水样便或柏油样便,腹泻后出现喷射性和边疆性呕吐,初为胃内容物,继而水样,米泔样,由于剧烈泻吐,体内大量液体及电解质丢失而出现脱水表现,轻者口渴,眼窝稍陷,唇舌干燥,重者烦躁不安,眼窝下陷,两颊深凹,精神呆滞,皮肤干而皱缩,失去弹性,嘶哑,四肢冰凉,体温下降,体液浓缩,脉搏细弱,心率低下,血压下降,如不及时抢救则危及生命,病人脱水及时得到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反应,一般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目前霍乱大多症状较轻,类似肠类。按脱水程度,血压、脉搏及尿量多少分为四型:①轻型,仅有短期腹泻,无典型米泔水样便,无明显脱水表现,血压脉搏正常,量略少。②中型,有典型症状体及典型大便,脱水明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尿量甚少,一日500ml以下。③重型,患者极度软弱或神志不清,严重脱水及休克,脉搏细速或者不能触及,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尿极少或无尿,可发生典型症状后数小时死亡。④暴发型,称干性霍乱,起病急骤,不等典型的泻吐症状出现,即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四)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我国古代关于伤寒的记载始见于《黄帝 素问》,其记载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继后,《难经》明确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六经证治为纲要,撰写了《伤寒论》一书,使中医学理法方药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无论对外感热病和其他系统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内因。广义伤寒各种疾病的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狭义伤寒由冬令感受风寒所致。伤寒发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素体虚弱,或劳倦饥饿,起居失常,寒温不适,房事不节,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现代医学认为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杆菌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多数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至5~7天上升至39~40℃,且持续不退,除发热外,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表情淡漠、头痛、全身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相对缓脉,即脉搏跳动与体温上升不相称。在腹部和胸部可见淡红色皮疹,称为玫瑰疹,但少见。约半数患儿有咳嗽,咽部充血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五)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俗称“打摆子”。中医称“正疟”、温疟。疟疾是一很古老的疾病,早在数千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作规律上分为“日作”、“间日作”与“三日作”。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非典型发作者体温可达42℃,以致昏迷,恶性发作者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精神错乱,腹痛腹泻,抽搐昏迷,偏瘫失语。寒冷型者有出汗、体温和血压下降等特征,如不及时抢救则死亡率较高。
“疟疾”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坏的空气”,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瘴疠”实际上就是恶性疟疾。疟疾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生。一般北纬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方也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
明代,我国疟疾的分布情况,根据《明清时期中国瘴病分布与变迁》一文,云南与广西是当时瘴病流行严重区;贵州与广东是当时瘴病流行区;湖广、四川、福建、江西等地是当时瘴病局部及零星分布地;西北地区因气温变化大,天气严寒,当时亦有所谓寒瘴,分布于今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总之,明代的瘟疫主要类型就是以上几种,虽然有些如霍乱、伤寒等在明代的记载中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但这些是比较古老的疾疫,我国古代中医学对它们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因此在明代肯定是有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