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宝宝哺育100分
10413500000091

第91章 疾病预防

患慢性病的婴儿不能打预防针

患营养不良、佝偻病、慢性肾炎、结核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孩子,暂时不宜打各种防疫针,应采取其它预防措施,防止传染病,并积极治疗慢性病,待其康复后才补打防疫针。因为,防疫针都是用细菌、病素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有一定毒性,接种后出现一些轻微的反应,这些对健康的孩子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对慢性病患儿来讲则可能承受不住;另外,接种疫苗后在体内产生抗体的整个过程,除了免疫系统参加外,也需要其它系统的组织器官的密切配合,如肝脏的解毒功能,肾脏排泄功能等,这样势必会影响这些有病器官的恢复,对病儿的健康不利。因此,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他的康复,在孩子患有慢性病时不宜打防疫针。

新生儿异常现象及措施

鸡胸或漏斗胸

胎内胎儿肢体压迫二侧胸廓,导致鸡胸;若四肢集中压迫剑突下则造成漏斗胸,出生后能逐步自行纠正。

“角弓反张”

常由面先露胎位所致,出生后能逐渐自行纠正。

“螳螂嘴”

为两侧肥厚的颊脂垫,系正常现象,勿需处理。

“马牙”及“板牙”

在牙龈部位可见散在的、淡黄色微隆起的米粒大小的颗粒,此系上皮细胞堆积所致,俗称“马牙”。有时见白色的斑块,隐约见于齿龈粘膜下,此为粘液腺潴留肿胀所致,通常称为“板牙”,均不必处理。

口唇及牙床青紫

可能由高血红蛋白血症引起。

乳腺肿大及泌乳

男女足月新生儿皆可发生,多在出生后3~5天出现,如蚕豆到鸽蛋大小。这是孕母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出生后雌激素中断所致。一般于出生后2~3周消退,不必处理。若强力挤出乳汁,反而可能造成继发感染。

假月经

女婴出生后第5~7天有时可见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2天自行停止,亦为孕母雌激素中断所致,一般不必处理;若与新生儿出血症同时存在,则出血量可以增多,应按新生儿出血症处理。

生理性体重下降

初生几天内小儿进食较少,由于排出胎粪、小便,加之有水分自皮肤和呼吸道丧失,所以生后4~5天内体重可略下降。但此阶段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10,在生后7~10天内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水平,以后逐日上升。

脱水热

出生后第2~3天,若进食及喂水量不足或环境温度太高均可引起脱水,导致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有烦躁、口渴、尿少、前囟稍凹等症状,但一般情况尚佳。经补充液体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

幼儿夜惊和梦游的处理

夜惊和梦游属于儿童睡眠障碍,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成熟延迟有关。当白天过分兴奋或疲劳,晚上看恐怖电视或电影及受到家长责备而心情不愉快时易引起发作。表现为夜间突然大喊大叫,躁动不安,面部表现为恐惧和紧张,意识朦胧,持续1~2分钟后继续入睡,醒后遗忘或只有片断记忆,这种发作叫夜惊。

梦游是指在睡眠中突然下地走动,做一些动作,如穿衣或穿鞋,或突然坐起,患儿睁眼意识恍惚、动作笨拙、行走摇晃,发作时间5~30分钟,醒后对发作完全不知。学龄期儿童多见,5~12岁小儿中约15%至少曾有1次梦游发作。夜惊和梦游大多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一般无需治疗。发作频繁者,可服镇静剂如安定片等。需要注意的是少数夜惊可能是癫痫的早期症状。另外,频繁发作梦游可能是儿童偏头痛的表现之一,如同时存在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幼儿大便有血的处理方法

在孩子的粪便中发现血丝时,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考虑。首先要确定粪便中异常颜色的原因;其次是消除担心和害怕心理,后者可能是更重要的。成年人都知道,不正常的流血多是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潜在信号。儿科医生认为孩子粪便中的血丝不会是癌症,也不认为存在严重的或危及生命的疾病。所造成的原因往往都是良性的,即使需要治疗也常是容易的。

当儿科医生听到某个孩子排出带血的粪便时,首先他(她)会问:“这是血吗?”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特别是轻微腹泻的孩子,常拉出像血一样的粪便,实际上这是食物或药物中的颜料染上的,如草薄或樱桃冻,浅红色的药物。天然食物如樱桃或甜菜等。每当产生怀疑时,可化验粪便,这样可以消除父母的疑虑。

如果粪便里的红色物质确实是血,而且是以条纹出现,粪便又非常硬,或孩子在排便中显出疼痛,那么就可能是因肛裂出的血,肛裂就是肛门周围皮肤粘膜的较小撕裂或刺伤,大多数粪便带血的病例都是这个原因。肛裂几乎总是由便秘或硬便造成的,并会使排便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肛裂后的排便要比流血本身还要痛苦。用热水洗澡,调节饮食量,再配合药物治疗,可有良好的效果。同时用几次温和的轻泻剂,并多吃些水果和蔬菜也会使粪便软化,促使肛裂愈合。

发现孩子粪便中有血的第三类原因是许多不同感染所引起的腹泻。这种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腹泻,有时出现一种短暂的但又引人注目的血性粪便。孩子可能会发高烧,看上去病情较严重,不仅便里有血,偶而还有脓、粘液和未消化的食物。当儿科医生看到这种病情时,他们首先会仔细观察是否有脱水的症状,然后再作实验室检查,不仅要确定腹泻和出血的原因,测定血细胞数,还要做粪便的培养和涂片,以从显微镜下找出特殊感染的证据。某些腹泻可以服用抗生素来治疗,因此所有患这种疾病的病人都要由医生诊断和治疗,特别要注意急性菌痢。

必须急送医院治疗的病例

婴儿在病重时,绝不会有任何笑容。

高烧,下痢,剧烈呕吐时。

突然元气顿失,脸色改变,呕吐、精疲力尽,而且眼光不安定时。

痉挛。

腹泻的粪便中混有大量的粘液时。

表情痛苦,手脚紧缩,长久哭闹不已时。

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伴有高烧时。

突然眼光无神,脸色发青,四肢冰冷时。

看上去异常安静,嗜睡时。

拒食,连接6小时以上无进食要求,伴有烦躁不安定。

婴幼儿抽风的急救措施

2~3岁以下的小儿常因高烧而抽风。小儿抽风,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应该让病孩躺在床上,解开衣服,免得妨碍呼吸。为了防止抽风咬伤舌头,又不让舌头向后倒,可用布包裹筷子头,放在牙齿之间,并压住舌头,这样可保持呼吸通畅。

对抽风严重的小儿,可用指头掐上唇中间的“人中穴”及双眉中间的“印堂穴”。小儿正抽风时,不要喂水、喂药,以免吸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肺炎。如小儿发高烧,可用冷湿毛巾敷在小儿额上,也可用湿水擦身;在夏季,宜用冷水擦小儿四肢。若用酒精加一半水擦皮肤,退热效果更好。由于发生抽风的原因很多,在做上述处理的同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婴幼儿出现窒息的处理办法

胎儿娩出后,若1分钟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

发病原因

母体因素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低血压,休克,严重贫血,慢性心、肺、肾疾病,糖尿病,急性发热性疾病,吸烟等。

胎盘

胎盘早剥,子宫出血,低置胎盘,前置胎盘,过期产的胎盘功能障碍等。

脐带

脐带脱垂、受压、打结、绕颈、扭转等。

胎儿因素

母子血型不合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心频率和节律异常、早产、过期产等。

产时因素

麻醉剂、镇静剂应用不当。急产、产程延长、宫缩过强、骨盆狭小,手术产、剖腹产等。

产后因素

产后窒息乃由于新生儿本身呼吸、循环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

临床表现

胎内缺氧,首先表现为胎儿心率增快,渐渐变慢、不规则,最后胎心停止搏动。胎心率如每分钟超过160次或在100次以下,均为胎内缺氧的症状,提示胎儿娩出后有窒息的可能。胎儿缺氧早期,胎动剧烈,以后正常胎位者,羊水中有胎粪污染,即提示胎内缺氧(臀位产正常儿亦可在产时排出胎粪)。

胎儿娩出后,如有窒息者可根据其皮肤颜色判断轻重程度。若皮肤青紫称青紫型窒息(或轻度窒息),其心音、肌张力、反射等多正常,病情较轻。肤色灰白者称苍白型窒息(或重度窒息),其心音弱、肌张力极低、反射消失或迟钝,兆示病情严重。

治疗与预防

发现新生儿窒息时应及时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作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数患儿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应仔细观察其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大部分孩子日后发育不受影响;但如窒息程度严重,经抢救后面色仍苍白,并迟迟不能出现正常的呼吸,四肢松弛,这类小儿存活率低,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运动或智力障碍。

预防新生儿窒息要做到孕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适当的治疗。胎心异常提示胎儿缺氧,应及时给产妇吸氧,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临产时产妇情绪要稳定,因过度换气后的呼吸暂停可使胎儿的氧分压降至危险水平。此外,产妇用麻醉剂、止痛剂、镇静剂时一定要严格掌握指征及剂量。

婴幼儿出现肠套叠的处理办法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邻近的另一段肠腔内,是婴儿时期的急腹症。这种病有几个特点:男孩子多于女孩;多发生在4~12个月以内的健康胖孩子身上;发病季节多在夏季7~8月份。有以下几种发病原因:婴儿对增加辅食不适应;夏季饮用冷食多,引起肠道病毒、细菌感染机会多;这个年龄抵抗力弱。以上因素均能引起肠蠕动紊乱,诱发肠套叠。

患了肠套叠,孩子是很痛苦的,肚子阵阵绞痛,孩子剧哭不止,双手紧握,四肢乱动,面色苍白。发作1~2分钟后,腹痛消失,患儿安静如常。约15分钟后,腹痛再次出现,重复循环,伴有呕吐。起病后8~12小时,由于肠管缺血。坏死,可发现果酱大便排出,这时切莫认为是肠道感染,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婴幼儿包皮过长和包茎的处理方法

正常婴幼儿都可能有包皮过长的情况,但包皮应该能够向阴茎龟头后方翻转。若包皮口狭窄,紧包阴茎龟头,不能上翻,就称为包茎。对先天包皮过长的孩子,家长可经常反复给孩子翻包皮,以扩大包皮口。但手法要轻,使孩子能够接受。露出龟头后,要清洗聚集的污垢,然后复位。如果将包皮强行上翻,又未及时复位,包皮口会卡在阴茎沟处,使包皮和阴茎头血液、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充血水肿,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坏死。

给幼儿滴眼药水的方法

给孩子滴眼药水,家长要先洗手,拿过眼药水瓶。看清药后,不要将滴鼻剂等误滴,然后让孩子头向后仰,向上看。家长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分开孩子的上、下眼睑,右手拿药水瓶先挤出一滴弃掉,然后从离孩子眼约2厘米高度滴下药水,要滴在白眼球上,别碰睫毛,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上眼睑,让药充满结膜。随后轻压内侧眼角,防止药水流进鼻子。让孩子闭眼2分钟即可。

§§第十六章 第2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