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市场化的中国经济
10412900000104

第104章 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访谈录)

《中国工商时报》记者/刘黄

正在自上而下进行的政府机构改革引起朝野上下普遍关注。比较而言,中国经济界对此的反应显得较为成熟和深刻。日前,记者就此采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董辅 先生时,他认为: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

董先生对政府此项操作的评价乐观而谨慎。他首先说,这件事情“很好,应该做”,但他同时亦表示“这是形势使然”。

回顾经济体制改革20 年的历程,董辅 强调:改革走到今天,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带有根本性质的转变,市场体制下的经济格局基本取代了计划经济格局,市场已经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而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政治体制虽然也进行过一些改革,但却基本维持着计划经济时期的框架模式,特别是在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方面转变不大,与现行的经济运作机制很不协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经济改革发展的障碍。

对此,董辅 阐述为以下五点:

一、政府机构不改革,政府职能不转变,会对企业形成不断的干预,使政企无法分离,造成企业不能作为市场主体进行运作,企业行为不能按照市场信号来行动。

二、庞大的政府机构需要庞大的财政支撑,而这笔费用最终要通过征税、摊派甚至乱收费的方式压在企业上,使企业不堪重负,严重影响其发展。

三、旧的政府机构设置层层叠加,手续繁多,相互争权,相互掣肘,运转不灵,官僚主义严重而效率低下。仅仅就这一点而言,也使市场交易成本增加。

四、政府职能不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会变成一种获利的资源,使官员权钱交易,出现腐败。而腐败的结果是市场失效,不能优化资源配置,不能形成公平竞争;政府自办公司、自办企业,更会造成市场扭曲。

五、由于各级政府出于各种各样的利益考虑,会出现行业、地区的垄断以及行政性垄断,阻碍要素流动,阻碍统一市场形成,造成的后果是市场难以发育。

当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时,包括改革政权运作方式在内的上层建筑必须与之相适应。因此,董辅 特别强调说,包括政府机构与转变政府职能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在记者问到,能否把政府的此项举动看做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的信号时,董辅 坚持认为,这“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步”。政治体制改革,除进行民主与法制建设外,还包括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的改革。董辅 说,政治体制改革是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政府对此要有很强的自觉性,认识到政治体制改革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政治体制改革绕是绕不过去的,必须要改。领导层应该认识到这种必然。因为,越是拖延,我们付出的代价就会越大,企业改革将无法进行,经济改革将无法深化,腐败也将无法克服,中国经济将很难发展。”因此,他恳切提醒:“在这项改革中,迟改不如早改,小改不如大改,被动不如主动,表面化不如彻底化。”

对于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央机构的压缩合并,董辅 同意这是政府主动行为的表现,但他又说:“只有最高领导的觉悟是不够的,只有各级领导都有了这种觉悟,都有了这种主动性,包括政府机构和政府职能改革在内的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做下去,否则阻力会很大。”对于这种阻力,董辅 解释,主要来自于既得的权力划分、既得的部门利益和官员利益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习惯做法等等。

记者问,机构和部门的精简,将会带来大量的下岗人员,他们的安置是否将会给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如何缓解?

董辅 说,压力肯定会很大,阻力也会很大。但缓解的办法也是有的。他说,他在好多年前就提出过,对可能精简下来的人员,要及早进行定向培训。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人才,政府官员的素质都是很高的,有学历、有经验,如经过专业培训,将会在市场经济中有很广阔的用武之地。我们曾经有过好多官员“下海”的先例,就是因为他们看到“海里”大有用武之地。因此,定向培训要及早抓好,这可以缓解大量官员下岗给政府带来的安置压力。

最近,董辅 曾经在另一场合谈到这样一个观点: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的改革还不能说是最后成功,必须清醒认识到,后面的路将会很艰苦。这一段话,也许可以作为他再三呼唤政治体制改革的诠释。

原载《中华工商时报》,1998 年3 月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