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别让口才毁了你
10411800000008

第8章 求人办事要会说“场面话”

“场面话”显得虚伪,求人办事时要说的“场面话”更得小心谨慎,甚至要低声下气。但是“场面话”是说话训练中的必修课,因为不论什么人办事时于公于私都难免要求人,而“场面话”在这种时候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1.“场面话”不是可有可无的一踏入社会,应酬的机会就多了,这些应酬包括去人家做客……赴宴、会议及其他聚会等。不管你对某一次应酬满不满意,“场面话”一定要讲。

什么是“场面话”?简言之,就是让主人高兴的话。既然说是“场面话”,可想而知就是在某个“场面”才讲的话,这种话不一定代表你内心的真实想法,也不一定合乎事实,但讲出来之后,就算主人明知你“言不由衷”,也会感到高兴。说起来,讲“场面话”实在无聊之至,因为这几乎和“虚伪”划上等号,但现实社会就是这样,不讲就好像不通人情世故了。

聪明人懂得:“场面之言”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现象之一,而说场面话也是一种应酬的技巧和生存的智慧,在人世间生存的人都要懂得去说,习惯于说。为此:

(1)学会几种场面话

当面称赞他人的话——如称赞他人的孩子聪明可爱,称赞他人的衣服大方漂亮,称赞他人教子有方等等。这种场面话所说的有的是实情,有的则与事实存在相当的差距,有时正好相反,而且这种话说起来只要不太离谱,听的人十有八九都感到高兴,而且旁人越多他越高兴。

当面答应他人的话——如“我会全力帮忙的”、“这事包在我身上”、“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等。说这种话有时是不说不行,因为对方运用人情压力,当面拒绝,场面会很难堪,而且当场会得罪人;对方缠着不肯走,那更是麻烦,所以用场面话先打发一下,能帮忙就帮忙,帮不上忙或不愿意帮忙再找理由,总之,有缓兵之计的作用。

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场面话我们不想说不还不行,因为不说,会对你的人际关系造成影响。

(2)如何说场面话

去别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并盛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看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感谢主人的邀请这一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要称赞酒会的成功,以及你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除了菜色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

说“场面话”的“场面”当然不只以上几种,不过一般大概离不了这些场面。至于“场面话”的说法,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要看当时的情况决定。不过切忌讲得太多,要点到为止最好,太多了就显得虚伪而且令人肉麻,这样就让人看出我们的真面目了。

总而言之,“场面话”就是感谢加称赞,如果你能学会讲“场面话”,对你的人际关系必有很大的帮助,你也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2.场面上要学会套近乎

套近乎是交际中与陌生人、尊长、上司等沟通情感的有效方式。套近乎的技巧就是在交际双方的经历、志趣、追求、爱好等方面寻找共同点,诱发共同语言,为交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进而赢得对方的支持与合作。

外交史上有一则通过套近乎而顺利达成谈判目的的轶事:

一位日本议员去见埃及总统纳赛尔,由于两人的性格、经历、生活情趣、政治抱负相距甚远,总统对这位日本议员不大感兴趣。日本议员为了不辱使命,搞好与埃及当局的关系,会见前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最后决定以套近乎的方式打动纳赛尔,达到会谈的目的。下面是双方的谈话:

议员:阁下,尼罗河与纳赛尔,在我们日本是妇孺皆知的。我与其称阁下为总统,不如称您为上校吧,因为我也曾是军人,也和您一样,跟英国人打过仗。

纳赛尔:唔……

议员:英国人骂您是“尼罗河的希特勒”,他们也骂我是“马来西亚之虎”,我读过阁下的《革命哲学》,曾把它同希特勒《我的奋斗》作比较,发现希特勒是实力至上的,而阁下则充满幽默感。

纳赛尔:(十分兴奋)呵,我所写的那本书,是革命之后,三个月匆匆写成的。你说得对……我除了实力之外,还注重人情味。

议员:对呀!我们军人也需要人情。我在马来西亚作战时,一把短刀从不离身,目的不在杀人,而是保卫自己。阿拉伯人现在为独立而战,也正是为了防卫,如同我那时的短刀一样。

纳赛尔:(大喜)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此时,日本议员顺势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并愉快地合影留念。

日本人的套近乎策略终于产生了奇效。

在这段会谈的一开始,日本人就把总统称做上校,降了对方不少级别;挨过英国人的骂……按说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但对于军人出身,崇尚武力,并获得自由独立战争胜利的纳赛尔听来,却颇有荣耀感;没有希特勒的实力与手腕,没有幽默感与人情味,自己又何以能从上校到总统呢?接下来,日本人又以读过他的《革命哲学》,称赞他的实力与人情味,并进一步称赞了阿拉伯战争的正义性。这不但准确地刺激了纳赛尔的“兴奋点”,而且百分之百地迎合了他的口味,使日本人的话收到了预想的奇效。日本议员先后五处运用寻找共同点的办法使纳赛尔从“不感兴趣”到“十分兴奋”而至“大喜”,可见日本人套近乎的功夫不浅。

这位日本议员的成功,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有备而来,才能套得近乎,并且套得结实,套得牢靠。

3.场面上注意礼节和措辞

在礼节场合与人说话时,不要故作姿态,更不要“皮笑肉不笑”,给人以虚伪的印象要让对方感到自己热情、实在、值得信任。因此,说话时的动作要适度、端庄,在必要时可做些手势。如果坐着说话,手不要搭在邻座的椅背上,腿不要乱跷、乱晃、随便颤抖,更不要一边说话一边修指甲、剔牙齿、挖耳搔痒等等。

美国人是一个性格外向,感情丰富的民族。他们欣赏英俊的外貌,沉着潇洒、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赞赏幽默机智的谈吐。1960年,尼克松败在肯尼迪手下,就是因为在电视辩论中风度与谈吐均不如肯尼迪。里根之所以能当上总统,与他在当电影演员时培养出来的潇洒风度和练就的好口才有很大的关系。从外部形象看,年仅46岁的高大、英俊的克林顿当然比年纪老迈的布什占有很大的优势,但布什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对手,他是一个老牌政客,在从政经验的丰富与外交成就的显赫这两个方面,克林顿无法同他相比。故而克林顿在三次电视辩论中决定采用以柔克刚的办法,不咄咄逼人,不进行人身攻击,要在广大听众面前展示出一个沉着稳重,从容大度的形象。在1992年10月15日第二次电视辩论中,辩论现场只设一个主持人,候选人前面都没有讲桌,只有张高椅子可坐,克林顿为了表示他对广大电视观众的尊敬,一直没有坐,并且在辩论中减少了对布什的攻击,把重点放在讲述自己任阿肯色州州长12年间所取得的政建上。克林顿的这种以柔克刚,彬彬有礼的做法,立即赢得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好感。

最后一次电视辩论中,克林顿英俊潇洒的姿态,敏捷的论辩与幽默机智的谈吐使他大出风头。他在对布什的责难进行了有效的反驳以后,很得体地对广大电视观众说:“我既尊敬布什先生在白宫期间的为国操劳,又希望选民能鼓起勇气,敢于更新,接受更佳人选。”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克林顿要想圆他的总统梦,必须把布什拉下马、克林顿深知电视辩论的重要。如果在电视辩论中表演出色,加上舆论界广为宣传,就将为人主白宫铺平道路;如果在电视辩论中惨遭失败,那么,他的总统梦将化为泡影。

为了在电视辩论中获胜,克林顿的竞选班子绞尽了脑汁,制定出了有礼有节、以柔克刚的有效的辩论方法。

电视辩论不但可以显示总统候选人的竞选主张,更重要的是还能展示候选人的素质和能力,如形象、风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等。克林顿抓住电视这个受众面最广的传媒、在辩论中以说“礼”话的策略与布什竞选,赢得了广大选民的信任和支持,也展示了自身良好的风度和形象。

4.学会没话找话

不善言谈在交际场中很容易陷入尴尬局面。要想成为求人办事的高手,首先必须掌握善于没话找话的诀窍。

没话找话说的关键是要善于找话题,或者根据某事引出话题。因为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端。没有话题,谈话是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的。

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怎么找到话题呢?

(1)众人都关心的话题

面对众多的陌生人,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家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能说个不停了,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导致“语花”飞溅。

(2)借用新闻或身边的材料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收到好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

(3)提问的方式

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老兄在哪儿发财?”“您孩子多大了?”等。

(4)找到共同爱好

问明陌生人的兴趣,循趣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如对方喜爱足球,便可以此为话题……谈最近的精彩赛事,某球星在场上的表现,以及中国队与外国队的差距等,都可以作为话题而引起对方的谈兴。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重点在引,目的在导出对方的话茬儿。

(5)搭上关系,由浅入深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我国有许多“一见如故”的美谈。陌生人要能谈得投机,要在“故”字上做文章,变“生”为“故”。下面是变“生”为“故”的几个方法:

①适时切入

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适时地“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双方会更亲近。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②借用媒介

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件什么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表露自我,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③留有余地

留些空缺让对方接口,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

因此,和陌生人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是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5.寻找感情上的突破口

日常交往并不总是在熟人间进行,交际活动有时甚至是常常要闯入陌生人的领地。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环境里,要迅速打开局面,首先要寻求理想的“突破口”。有了“突破口”,便可以以点带面或由此及彼地发挥开去,从而实现让对方在感情上接受你的效果。老人、小孩容易接近,也喜欢你接近,融洽全家气氛,这样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套近乎”的目的。

人常说:要讨母亲的欢心,莫过于赞扬她的孩子。聪明的人应该利用孩子在交际过程中充当沟通的媒介,一桩看似希望渺茫的事,经过孩子的起承转合,反倒迎刃而解。

纽约某大银行的乔·理特奉上司指示,秘密进入某家公司进行信用调查。正巧理特认识另一家大企业公司的董事长,这位董事长很清楚该公司的行政情形,理特便亲自登门拜访。

当他进入董事长室,才坐定不久,女秘书便从门口探头对董事长说:

“很抱歉,今天我没有邮票拿给您。”

“我那12岁的儿子正在收集邮票,所以……”董事长不好意思地向理特解释。

接着理特便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可是董事长却含糊其词,一直不愿作正面回答。理特见此情景,只好离去,没得到一点儿收获。

不久,理特突然想起那位女秘书向董事长说的话,邮票和12岁的儿子。同时,也联想到他服务的银行国外科,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有许多各国的邮票。

第二天下午,理特又去找那位董事长,告诉他是专程替他儿子送邮票来的。董事长热诚地欢迎了他。理特把邮票交给他,他面露微笑,双手接过邮票,就像得到稀世珍宝似地自言自语:

“我儿子一定高兴得不得了。啊!多有价值!”

董事长和理特谈了40分钟有关集邮的事情,又让理特看他儿子照片。一会儿,没等理特开口,他就自动地说出了理特要知道的内幕消息,足足说了一个钟头。他不但把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理特,又召回部下询问,还打电话请教朋友。理特没想到区区几十张邮票竟让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6.自我介绍要得体

在求人办事时,自我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从交际心理上看,人们初次见面,彼此都有一种了解对方,并渴望得到对方尊重的心理。这时,如果你能及时、简明地进行自我介绍,不仅满足了对方的渴望,而且对方也会以礼相待,自我介绍。这样,双方以诚相见,就为彼此的沟通及进一步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且,在参加社交集会时,主人不可能把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介绍得很详细。为了增进了解,你不妨抓住时机,多作几句自我介绍。时机有两种:一是主人介绍话音刚落时,你可接过话头再补充几句:二是如果有人表示出想进一步了解你的意向时,你可作详细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自信心。在日常交往尤其求人办事时,有些人怕见陌生人,见到陌生人,似乎思维也凝固了,手脚也僵硬了。本来伶牙俐齿的,变得说话结巴;本来笨嘴笨舌的,嘴巴更像贴了封条。这种状况怎能介绍好自己呢?要克服这种胆怯心理,关键是要自信。有了自信心,才能介绍好自己,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2)要真诚自然。有人把自我介绍称为自我推销。既然推销产品时需要在“货真价实。”

的基础上作宣传,那么推销自我时也不能不顾事实而自我炫耀。因此,作自我介绍时,最好不要用“很”、“最”、“极”等极端的词汇,给人留下“狂”的印象;相反,真诚自然的自我介绍,往往能使自己的特色更闪闪发光,引起人们的注意。

(3)要考虑对象。自我介绍的根本目的是要给对方留下一个印象,因此要站在对方理解的角度来说话。

所以,在介绍自己时,一定要重视那个或那群与你打交道的人,要随机应变。如你面对的是年长、严肃的人你最好认真规矩些;如与你打交道的人随和而具有幽默感,你不妨也比较放松地展示自己的特点,作出有特色的自我介绍来。

总之一句话,要在自我介绍中表现出你的口才,使它成为与人沟通和进一步交往的前提……

7.求人时要善于说效忠的话说“忠”话,即说表示忠心的话,说对对方表示真诚真心,希望为对方奉献一切的话。

所谓欲取先予,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人都喜欢听别人奉承自己,希望别人将自己看作是个人物。正如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所言: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因而在求人办事时说“忠”话……奉承对方,就成为达到自己目的,说服对方的关键。江乙曾劝安陵君为了解除楚王的戒心对楚王表示忠心,安陵君当时只是说:“我谨依先生之见。”

但是又过了三年,安陵君依然没对楚王提起这句话。江乙为此又去见安陵君:

“我对您说的那些话,至今您也不去说,既然您不用我的计谋,我就不敢再见您的面了……”

言罢便要告辞。安陵君急忙挽留,说:

“我怎敢忘却先生教诲,只是一时还没有合适的机会。”

又过了几个月,时机终于来临了。这时候楚王到云楚打猎,一千多辆奔驰的马车接连不断,旌旗蔽日,野火如霞,声威壮观。

这时,一只狂怒的野牛顺着车轮的轨迹行过来,楚王拉弓射箭,一箭正中牛头,把野牛射死。百官和护卫欢声雷动,齐声称赞。楚王抽出带牦牛尾的旗帜,用旗杆按住牛头,仰天大笑道:

“痛快啊!今天的游猎,寡人何等快活!待我万岁千秋以后,你们谁能和我共有今天的快乐呢?”

这时安陵君泪流满面地走上前来说:

“我一进宫便与大王同席共座,出宫后更与大王共乘一车。如果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我希望随大王奔赴黄泉,变做芦草为大王阻挡蝼蚁,那便是我最大的荣幸。”

楚王闻听此言,深受感动,正式设坛封他为安陵君,安陵君自此变得楚王的宠信。

安陵君说忠话技高一筹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有充分的耐心,等待时机。等待时机绝不等于坐视不动。

《淮南子·道应》云:“事者应变而动,变生于时,故知时者无常行。”

于是安陵君利用时机表示忠心,讨得楚王的欢欣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