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口才学
10410000000026

第26章 言语风格的表现

一、言语风格表现的形式

人们对交际者的言语风格的了解,要通过其表现来获得。如果没有发送者的发送表现,谁也不可能知道他的言语风格是什么。只有当投入交际的发送者明白发送了,并且这种发送又为自己的接受者感受到了,才谈得上风格的问题。

接受者的感受,首先是从其表现形式开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这些方面:

(一)语词选择

汉语言的语词是极其丰富的:

从词的构成上说,有单音词(人)、双音词(人民)、多音词(人民委员会);有单纯词(看、葡萄、闪闪)、合成词(言语、说话、口才)。从词的读音上说,有同音异字词(暗箭—案件)、同音异义词(别——分别、插挂、不要)。从词的意义上说,有等义词(爸爸—父亲)、近义词(请求—恳求)、反义词(真—假、伟大—渺小)。从词的感情上说,有褒义词(团结)、贬义词(勾结)、中性词(结合)。

另外,还有古语词(阁下、败北、令尊)、方言词(侃大山、龙门阵、瘪三、盖了帽)、外来词(舍利、卡片、尼龙、布尔什维克);以及行业语(码洋—书店、临床—医院、本金—银行、祈祷—宗教、税则—外贸)、成语(苟延残喘)、俗语(恭敬不如从命)、谚语(吃饱的鸭儿不下水)、歇后语(石灰店里买眼药——找错了对象)等等。

如此纷繁多彩的语词,为言语交际的发送者提供了充分自由选择而显其独特风格的天地。一个意思,可以用这个语词,也可以用那个语词;一个表达,可以这里用这个语词,可以那里用那个语词。如何用,这就是各人的风格所致。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毛泽东突出的言语风格。这里不妨集中摘出1942年2月8日他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并不长的《反对党八股》的讲演中一些言语,来体会他语词选择所体现的风格:

如果我们连党八股也打倒了,那就算对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最后地“将一军”,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说理的首先一个方法,就是重重地给患者一个刺激,向他们大喝一声,说:“你有病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地叫他们治疗。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我们从这足以看出毛泽东语词选择中所体现的那种生动、风趣、幽默、明快的风格。

(二)语句操作

汉语言的语句有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分类有:单句、复句;长句、短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主谓句、非主谓句;联合复句、偏正复句、多重复句、紧缩复句;“把”字句、“被”字句、“像”字句;肯定句、否定句,等等。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相同的意思,也可以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由此,言语交际中的发送者便可根据发送时的客观情况和自己的主观条件进行操作,从而体现出自己言语的风格来。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为了弄清自己与城北徐公究竟谁长得漂亮,他问妻子是:“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他问小妾是:“吾孰与徐公美?”他问客人是:“吾与徐公孰美?”三句话都是同一个意思,却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语句形式。而他得到的答复呢?妻子这样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这样答:“徐公何能及君也!”客人这样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人的回答也都是同一个意思,但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语句形式。这说明语句是可以由人操作的。邹忌之所以对三个人用了三种不同的问法,是因为他了解三个人的言语风格而区别对待,对症下药。而三个人的不同回答,正是他们不同言语风格的体现:

妻子是邹忌的正室,有名分、有地位,对丈夫感情也深,信任也重,因此以诚挚、浓烈的肺腑之言作答;小妾无名分、地位,甚至还可能受气、受辱,对邹忌的惧怕多于情爱,因此其回答显得平淡、无奈,客人对邹忌无所谓感情,既来做客,主人询问,当然只能顺竿而爬,因此所答显得客套、应付。

如果说邹忌之事还不足以表现出语句操作而显风格的话,那么《唐宋八大家丛话》中所记的黄犬奔马之事,就完全可以说明了:

一天,北宋的沈括、穆修、张景、陈善、欧阳修、欧阳修的同事以及《丛话》的作者七人一道出游,见一匹狂奔而来的马将路上的一只黄犬踩死了。欧阳修提议大家各自对此加以表述。沈括说:“适见有奔马践死一犬。”穆修说:“马逸,有黄犬遇蹄而毙。”张景说:“有犬死奔马之下。”陈善说:“适有奔马践死一犬。”《丛话》的作者说:“有奔马毙犬于道。”欧阳修的同事说:“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欧阳修说:“逸马杀犬于道。”

这样,同一个意思就有了七种句式,甚至还可以举出更多,如“有犬被奔马践死”、“一犬被奔马践死于道”、“奔马将犬践死于道中”、“逸马毙杀卧犬”等等。要说究竟哪一种句式好,这是没法说清的。

当时,沈括就认为穆修、张景的表达不清;欧阳修又认为其同事的表达太啰唆。后人对此也多有争论,像鲁迅在《做文章》中,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唐弢在《繁弦集》中,都有所涉,但迄无定论。如历来大多认为欧阳修的表达最佳,但唐弢却认为他过简而害意。

其实,这只不过是各人操作语句的风格不同罢了。就像欧洲人习惯的所谓“欧式句”一样,将汉语中的“我不知所措”,用“不知所措的我”这种句式表达出来,也是显示其操作语句的风格与汉语的不同。就是在我们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也有各自语句操作的不同而见不同的风格。

(三)方式运用

一个意思,可以用各种方法和形式表达出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也表现出一个人言语运用的风格。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最好谈论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每与人谈论,总是先不涉及彼此分歧的观点,而着重强调彼此共同的地方,逐步引导对方认同、趋向自己的见解。待取得完全一致以后,再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主张。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对方的认识水平,不断提出一些问题,让对方不断认可;努力避免让对方不能接受的因素。由此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言语风格——明明是要对方认同自己的主张,却偏不从要求对方认同入手。这种方式的运用,后人将其称为“苏格拉底”谈论法。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随时都可以感受到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发送者运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而显出的言语风格:

一位卖枇杷的果农,见两位女主顾将一束中不很成熟的、小颗的一一摘下,他没有粗声制止,而是平和地说:“大姐、大嫂,请你们小心点,别把颗粒绊落了,我不好卖。”两位女主顾赶紧打住。这时,一位称好了枇杷的老妇趁人多拥挤,未付钱就挤出了人群。果农也没有粗声嚷嚷,依旧是平和地说:“这位婆婆,你老是不是忘记给钱了?”老妇脸一红,回头道:“啊哟,真是呐!”这里,果农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言语的谦和、质朴的风格。

(四)语调把握

语调指的是一个人说话时在言语中蕴涵的停顿、速度、升降、长短、轻重等显出抑扬顿挫的调子。

汉语本就是有声调的语言,音节之间有高低的不同,音节内部有升降的变化。外国人学说汉语,最难把握的就是语调,往往表达出来的是平板、直线式的,让中国人听起来别扭。中国人当然懂得语调,但各人把握语调的能力、方法、技巧是不同的。正因为这种不同性,在言语表达中就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特色。如在大会上发言时说“我们衷心地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一句,要是不注意语调或语调把握不好,平铺直叙地说出来,犹如和尚念经,听众就难以产生共鸣。要是注意了语调,并把握得好,效果就大不一样:“我们(停顿)衷心地祝愿(停顿)我们伟大的祖国(停顿、升调)繁荣昌盛(音重、慢速)!”

在当代中国领导人中,江泽民的言语表达对于语调的把握是非常好的。无论是大会演讲、小会发言,还是与人交谈,其语调都极有分寸。他在中共十五大上作的政治报告、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致的悼词、在长江大堤上的演说、在北大考察时的座谈,无不体现出他在语调把握方面展示的风格。例如:

今天(慢速、停顿)我们(停顿)在首都人民大会堂(中速、停顿)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升调、停顿)极其沉痛地(音重、停顿)悼念(慢速)敬爱的(停顿)邓小平同志(降调)……邓小平同志(停顿)和我们(停顿)永别了(音轻、降调)他的英名(停顿、升调)业绩(停顿)思想(停顿)风范(停顿)将(停顿)永载史册(升调、慢速)世世(停顿)代代(停顿)铭刻在(停顿)人民的心中(音重)……邓小平同志(中速、停顿)永垂不朽(音重、慢速)!

当然,这个悼词的文字很可能是由别人所起草,但江泽民在致悼词时,语调则完全凭自己的把握。而像1998年夏天长江大洪水期间,江泽民站在荆江大堤上,手拿话筒,面对抗洪军民发表的气壮山河的演说,就完全是即兴的了。其语调的慷慨激越,令听者热血沸腾,力量倍增。

就是在少数听众的即兴座谈中,江泽民的言语表达也很能体现出语调的风格。如北京大学建校百年庆典前夕,江泽民到北京大学考察工作。在与师生代表座谈时,他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全国许许多多的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培养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合格人才,日日夜夜地辛勤工作,默默奉献。教师的工作是无上光荣的。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里,我要向全国的广大教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座的北大师生代表听后,感到无比振奋。这种效果的产生,当然首先是江泽民讲话的内容,但如果离开了他那铿锵和谐的语调的表现形式,是绝不可能的。

(五)修辞点染

修辞作为一种修饰言辞以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手段,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言语交际中,发送者善于用此,这当然体现出其发送能力、技巧的高低。同时,发送者的习惯及善于以此修饰自己的发送,也可充分表现出其言语的风格。

修辞的种类是很多的,在第三章的第三节已经谈及。但作为一种风格的表现形式,并非任何发送者都具备。只有习惯和善于运用修辞手段来丰富自己的发送的发送者,才能认为其具有修辞点染的风格。人们也正是从其点染的方式、方法的表现形式上,获得对其风格的认识的。

鲁迅在言语交际中表现出的修辞点染风格,十分突出。人们之所以感到他的言语隽永、锋利、辛辣,而又形象、飘逸,主要是从他的修辞点染功力上获得的。仅以1924年1月17日他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讲话为例。这篇题为“未有天才之前”的讲话,是鲁迅针对当时胡适等人在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后,借口创作需要“天才”,要青年学生放弃社会实践,埋头窗下死读书本的观点而发的,号召青年学生不要误入歧途,而要甘心做培植花木的泥土。整个讲话总共才1000多字,但通篇融满了修辞的点染,极富说服力。试依次摘出几则:

天才究竟有没有?也许有着罢,然而我们和别人都没有见。(设问——有意提问)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拟物——把人当做物)

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比花木还重要。花木非有土不可,正同拿破仑非有好兵不可一样。(明喻——明显地比喻,本体、喻体和比喻词全都出现。)

抬出祖宗来说法,那自然是极威严的,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借喻——本体不出现,只出现喻体,也无比喻词。)

作者和读者互相为因果,排斥异流,抬上国粹,那里会有天才产生·?(反问——以问句加强语气表示肯定。)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暗喻——暗中进行比喻,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为“是”。)

到目下就出现了许多批评家。可惜他们之中很有不少是不平家,不像批评家。(仿词——仿照上下文中的某一词语组成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

我亲见几个作者,都被他们骂得寒噤了。(夸张——艺术地扩展某种感受。)

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衬托——为突出某情况,而用相关事物来陪衬、烘托。)

幼稚对于老成,有如孩子对于老人,决没有什么耻辱;作品也一样·,起初幼稚,不算耻辱的。(对比——把两个相对立的事物或两种情况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做土要扩大了精神,就是收纳新潮,脱离旧套,能够容纳,了解那将来产生的天才。(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句法相同、字数相等的语言片段排列在一起。)

除了上述这些,还可举出不少,从中不能不感受到鲁迅言语中表现出的那种浓厚的修辞点染风格。

二、言语风格表现的内容

言语交际活动中,接受者对发送者言语风格的感受,除来自其表现形式外,还有其表现内容。如果说,对表现形式的感受只是外在的、表露的,那么,对表现内容的感受就是内在的、蕴蓄的。

发送者的言语在内容上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

(一)情调

情调是人的思想感情所表现出来的格调。发送者在投入交际时,总要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于言语之中,并通过言语的表现,将其传递给接受者。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时,曾经批评说:“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这些人为什么会“言必称希腊”?就因为他们在思想感情上看不起祖宗,看不起中国,对历史和现状都不屑一顾。因此他们言语的风格必然是洋味十足的。

有一则关于咏雪的掌故说:

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位秀才在山神庙里避雪时与一位商人、一位地主、一位樵夫不期而遇。秀才提议每人说一句话以作纪念。秀才先说:“大雪纷纷落地。”地主接着说:“这是皇家瑞气。”然后商人说:“再下三年何妨?”最后樵夫说:“放你妈的狗屁!”

四个人都因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言语风格:秀才是回家过年的,心情很好,当然不乏咏叹飞雪的闲情逸致。地主是下乡催收租米的,深感今年农民丰收,是皇恩浩荡所致。商人是赴店盘货的,觉得雪下的时间越长,他的存货就越能涨价,囤积可以居奇。樵夫是进山打柴的,家里早已揭不开锅,正等他卖柴买米解困。

(二)角度

角度就是看待事物或问题的出发点。现实生活中,事物也好,问题也罢,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发送者在涉及某一事物或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角度不同,认识就不一样,发为言语,则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苏东坡在《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第一章第一节“突出的个性化”中所举的几个中学教师向新分来的女教师求爱的事例,都是各自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来组织言辞的。

发送者可以因为角度的不同而使言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但人们并不能据此判定其发送的正确与否或技能的高低。上例中六位男教师的发送,孰优?孰劣?无法定论。那位新来的女教师究竟要选择谁,是不可能由其言语来确定的。因为它仅仅表现了一种言语的风格而已。言语风格是无所谓是非的。

就像一位求知者,他想搞清楚“人”的定义到底该怎样下一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当年曾经定义说:“人是双脚直立的,没有羽毛的动物。”结果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那么人是什么呢?这位求知者去向一些学者请教。物理学家告诉他:“人是熵的减少者。”化学家告诉他:“人是碳原子的产物。”生物学家告诉他:“人是细胞的聚集体。”考古学家告诉他:“人是文化的积累者,城市的建设者,陶器的制造者,农作物的播种者,书写的发明者。”社会学家告诉他:“人是他所归属的社会的依次更替的塑造者。”神学家告诉他:“人是犯罪和赎恶这出大闹剧中恭顺的参与者。”文学家告诉他:“人是唯一知道羞耻或者需要羞耻的动物。”

如此众多的定义,都是发送者从自己的角度来表现的,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求知者只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言语风格,而并不能获得准确的答案。

(三)功力

功力指的是发送者言语中所蕴涵的功夫和力量。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有的人很爱说、很能说,可并不能在接受者中产生什么反应,或其期望的效果不能实现。而有的人平时并不爱说,可一旦开口,说出来的话却言简意赅、一语破的,掷地作金石声,在接受者中产生很大影响。这就是其言语功力的体现。

东晋丞相谢安极善清谈。有年冬天,他与侄儿侄女围着炉火谈起了窗外纷纷扬扬的大雪。他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其侄儿谢朗脱口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摇头说:“不妥!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把盐撒得满天都是?况且,即使撒盐在空中,它很快就会落下来,这根本没有大雪漫天飞舞的动态。”这时,其侄女谢道蕴不慌不忙地说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拍手称赞道:“太好了!风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舞。絮白似雪,雪轻若絮。真是准确、贴切而又形象生动!”这是谢道蕴言语功力的体现。由此,谢道蕴被后人誉为“咏絮之才”。

(四)分寸

分寸指的是说话的适应限度。言语交际中,发送者的发送虽然受情调、角度、功力的支配,但并不等于说发送者可以为着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而随心所欲,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说深、说浅、说多、说少,都无所谓。这就有一个分寸的掌握问题。分寸掌握得好,也是一个人言语风格的表现。有时可以义正词严,有时可以点到为止;有时可以不厌其详,有时可以只言片语;有时可以说理透彻,有时可以轻描淡写;有时可以直截了当,有时可以转弯抹角;有时可以语重心长,有时可以旁敲侧击……如何掌握,全凭交际时的客观、主观条件而定。说话没有分寸,或者常没分寸,当然是一个人言语风格的表现,却难以获得交际的效果。

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回他马车的马吃了农民的庄稼。愤怒的农民就将马给扣下。孔子叫他最得意的学生子贡去向农民讨回马来。孔子的马车夫说,让我去试试。结果,马车夫两句话一说,农民就痛快地把马还给他了。对此,孔子十分感慨地说:“用没有分寸的话去说服别人,好比用最高级的祭品去供奉野兽,用最美妙的音乐去取悦飞鸟,说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分寸掌握对于社会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人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善于掌握的人,也往往在这方面表现出言语风格的色彩。比如1999年3月15日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的答记者问,就是如此。仅举一例:

当有记者问人民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时,朱镕基说:“人民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这个问题不应该由我来回答,而且现在还言之过早。但是我可以说一句:现在人民币非常坚挺,不会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