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实用口才学
10410000000014

第14章 主体的本质

言辞的表达是由一定的人来体现的。这“一定的人”,即所谓发送者。在人际的言语交往活动中,发送者是这个活动全过程的实施主体。这个主体,既是实用口才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又是实用口才才能显现的基本依存。离开这个主体,也就谈不上什么实用口才了。发送者这个主体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起着制约、支配的主导作用。交往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产生良好的效果,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与能力。

一、发送者的主体角色

(一)发送

1.发送的认识

发送是动物的本能。鸟巢中羽毛未丰的幼雏,会对着它的父母唧唧喳喳地乱叫;带着一群雏鸡在外觅食的母鸡,当天空出现鹞鹰的身影时,它会咯咯地呼唤子女躲进它的羽翼;家里的宠物小狗,在它饥饿之时,会向主人汪汪叫唤……

作为高等动物的人,发送当然也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刚出生的婴儿,其坠地即发出呱呱之声,大人们虽然不能明确其意义,但至少获得这样的信息——孩子诞生了。

但是,这些发送只是一些条件反射式的低级发送。这些主体,不能有意识、有组织、有针对性、主动、灵活地充当发送者,也不能根据现场的需要而改变发送。

实用口才所说的“发送”,是作为社会活动分子的人,为着一定的交际目的,有意识的、有组织的、有针对性的、主动的、灵活的,并根据现场的需要而随时改变的发送。

发送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需要。它维系着人们的生活,维系着各种社会关系。哪里有人,哪里有交往,哪里就有发送的行为。

2.发送的定义

从字面上解释,发,有放出、发散、阐发、传达、表达、显现、说出等意思;送,就是把东西转移给别人。但对一个概念下定义,应当揭示其内涵,也就是它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虽然从字面上说,大都懂得“发送”的含义,可从实用口才学的学科角度看,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就不够了。

实用口才学认为,所谓发送,就是一定的人,在一定的场合,为一定的目的,以一定的言辞,向一定的对象,传递一定的信息。

这一表述,用了六个“一定”,不仅清楚、完整地揭示了“发送”这一概念的内涵,而且具有动态的含义,发送者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机动权。

3.发送的要素

从发送的定义可以看出,构成发送的要素有三个:

第一,一定的人。因为并非任何人都要发送,只有人在需要发送时,才成为发送的构成要素,所以,用“一定的人”来界定。

这“一定的人”,称之为发送者。他是发送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在一定目的的指导下,他控制发送活动的全过程,支配发送活动的进行。

第二,一定的言辞。因为发送者的发送是根据当时的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情况而产生的,不能有确定不变的言辞,所以,用“一定的言辞”来界定。

这“一定的言辞”,是发送的内容,是发送者根据彼时、彼地、彼情,有针对性地向自己的对象传递信息的表现。发送者表达了什么愿望、要求,要达到什么目的,只能从这“一定的言辞”中产生和获取。

第三,一定的对象。因为发送者的发送不可能针对任何一个对象进行,他只能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需要的、适合的对象进行发送,所以,用“一定的对象”来界定。

这“一定的对象”,称之为接受者。他是发送活动中的行为客体。在主体进行发送时,他处于被动地位,在主体的支配下,接受其传递的信息。

以上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而又互相依存的。没有发送者,就不会产生发送的行为;没有发送的内容,发送者的存在也是空的;没有接受者,发送则失去意义。至于有时出现的那种没有接受者的自言自语、说梦话、对镜练习之类,它脱离了实用口才“立足交往”的原则,是不能算作实用口才的。

4.发送的类型

①单向发送。它是指发送者自始至终都处于“说”的位置,主导地面对接受者发送;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听。传递路线只按“发送→接受”的单一方向运行。而接受者则完全处于被动位置,仅仅是“听”而已;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听。一般没有参与发送的动机和可能。

这种发送,是一个起于发送主体,止于接受客体的单方向过程。它表现为作报告、演讲、经验介绍、大会发言、活动致辞、公关宣传、述职、讲课等等。

②半单向发送。这是单向发送的派生。这种发送的发送者处于主导地位,把握发送的时间、内容、形式、语气等。但他同时又要求接受者有所反馈,按照自己的需要予以回答,亦即作出反发送,从而达到自己发送的目的。这对接受者来说,虽然有发送的动机和可能,但这种反发送,完全是按照发送者的需要而进行的,不能随心所欲。在很大程度上说,接受者的反发送仍是一种被动行为。其形式是:我怎么问,你就怎么答;我涉及什么,你就反馈什么。

这种发送,是一个起于发送主体,而又未完全止于接受客体,需要接受客体作出反馈的半单方向过程。它表现为:答记者问中记者的发问、开调查会中调查者的询问、审讯犯罪嫌疑人中办案人员的审问、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等,以及质询、答辩之类。

③双向发送。它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角色位置并不固定,而是在不断地交替变化。谁发送,谁便是主体,对应的一方则是客体。在这种发送活动中,原本处于客体位置的一方,一旦发送,他又成了主体;而原本处于主体位置的一方便成了客体。这种发送,主体和客体既是发送单方向流动的两个起点,又是发送双方向流动的两个止点。传递路线是按“发送 接受”双方向运行的。它表现为讨论、洽商、谈判、对话、论辩、聊天等等。

在实际的言辞交往中,双向发送远远多于单向和半单向发送。并且,由于单向和半单向发送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有准备的行为,发送较易掌握。而双向发送一般均无准备,即使事前有所准备,也只能大体预测一个方向,不可能准确知道对方将怎样反馈。因此,双向发送把握的难度较大。惟其如此,也才更加显现发送者的口才水平。

(二)发送者

1.发送者的定义

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社会的人,都可能成为发送者,但并不是任何一个社会的人,都是发送者。一个人由一般的社会个体获得发送者的身份,一个显著的特征,就在于他对一个对象实施了发送的行为。因此,发送是具有发送者身份的人与不具有发送者身份的人之间的根本区别标志。

实用口才学认为,所谓发送者,就是按照发送的要求,凭借生理手段,向目标对象发出信息的社会成员。

2.发送者成立的条件

发送者是相对于接受者而存在的,没有接受者,也就没有发送者。二者是相互依存而又相互转换的。沟通二者关系的媒介,是发送的言辞。同样,没有发送的言辞,发送者这个概念就不能成立。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言辞,也包括了后面章节将要讲到的作为辅助手段的形体语和附加语。如手势、动作、表情、眼神、语调、服饰等等。至于聋哑人用于交际的手语,虽然也有发送的意义,但它不属口才的范围,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任何一个可能成为发送者的人来说,都必须具备能够进行口语表达的基本能力。没有这种基本能力,他只能是一个社会的人,而不是发送者。

一个人以发送者的身份出现,必定体现在其以言辞作为表现、与对象发生关系的过程中。没有这种表现和关系,即便他具有很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只能是社会中的一个分子,而不具有发送者的身份。

因此,表达能力和发送活动共同构成了发送者这一概念的内涵,也是发送者能够成立的必要条件。

3.发送者的类型

发送者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如按年龄、性别、职业、地位、教养、民族等划分。但这些划分只是从现象上入手的,不足以揭示类型的深层含义。由于发送及发送者都必须要有接受对象才能成立,所以深层的划分应当按接受对象的性质进行。从这个标准出发,发送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①日常发送者。这是最大量的、最普遍的。他们立足于日常生活,其发送时时刻刻都可能产生。发送的内容多为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面对的对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尤以周围的人为多。

②应酬发送者。这类发送者立足于交际应酬,面对的多为社交圈内的人士。每有交际应酬,发送即要产生。发送的内容主要是维护己方利益的因素,或己方与有关系的他方共同关心的事宜。这类发送者在当今社会主要是领导人、秘书、公关人员、推销员、外交人员、谈判人员等。

③职业发送者。这类发送者立足于职业的需要,面对的是自己职业所涉及的接受对象。他们的发送活动,只有在他们从事自己的职业工作时,才会产生。在发送的内容上,则是与自己职业有关的因素;在发送的形式上,也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如教师、播音员、讲解员、导游、律师、主持人、发言人、审讯人员等。

上述划分只是大体的,界限也不十分严格,而且多有交叉。如一个职业发送者,在非职业活动中,也会有其他类型的发送行为,他的发送行为既可能是日常性的,也可能是应酬性的。

二、发送者的基本特征

发送者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民族、地域、职业、修养,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特征。就是相同的因素中,也有不同的成分与程度,其特征也会不同。因此,要概括发送者的特征是很困难的。但是,发送活动中作为与接受者相对应的要素,发送者毕竟与接受者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这明显的不同,即构成发送者的基本特征。

(一)主导性

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称为主导。发送者的主导性决定着发送能否顺利进行和能否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发送者应当做到:

1.把握发送方向

发送是在一定目的的支配下的行为表现。为什么要发送,要收到什么效果,这个方向要明确,并且要紧紧把握住。在发送活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进行合理的、恰当的加工组合,而后予以表达出来。

发送没有方向,这在双向发送中的胡侃、闲扯之时,是可能的。双方都没有明确的目的,扯到哪算哪,扯完了自己也忘了。但这不是实用口才意义上的发送。

把握发送方向,这在单向发送和半单向发送中,应该说都是容易做到的。因为这两种发送一般都有所准备和思考。如果在这两种发送中都不能做到把握方向的话,那么在双向发送中就更困难了。因为双向发送一般都难以准备,对发送方向的把握,又不能一相情愿,而是双方共同的事。如果一方要往这个方向,而另一方却要往那个方向,交际就难以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紧紧把握住自己的方向,谁就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效果。反之,谁不能把握自己的方向,谁便失去主导地位,只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导致自己交际的失败。

现实生活中,确有连单向发送的方向都不能把握的发送者。特别是一些领导人,在作报告、发表谈话时,总爱无话找话说,毫无要领。正像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所指出的那样:“在会场上做起‘报告’来,则常常就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这种不能把握方向的发送,不仅不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而且往往适得其反: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倒越糊涂。

要做到把握发送方向并非难事,只要按毛泽东在上文中所说的去做就行:“不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是无的放矢,不看对象;也不是自以为是,夸夸其谈。”

毛泽东就是一个十分善于把握发送方向的发送者。他的报告、演说、谈话,即使很长(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战争和战略问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也都是非常有针对性和紧扣发送中心的,因此,深受接受者欢迎。

2.引导接受者认同

任何一个发送者,总是希望接受者认同自己的发送。但是,接受者并不一定都会认同发送者的发送。即使接受者处于被动接受灌输的位置——如课堂上听课的学生、被家长教训的孩子、被审讯的犯人、大会场听报告的职工——其内心也未必真正认同发送者所说。发送者的发送不被接受者认同,这种发送就是无效发送。这是任何一个发送者都不希望的。为此,发送者在发送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引导接受者认同自己的发送。

不同接受者认同发送者的发送情况是不一样的,接受者在引导时应区别对待:

首先,对无奈反应。无奈反应是接受者在发送者的单向发送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或者在与发送者的双向发送中碍于情面等,不能、不便反驳时,所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反应表现。其心理是:你怎么说,我便怎么听;你说你的,我行我的。完全是机械地接受,而不去作深层的思考,只图应付过去了事。

对这种反应的引导,要力求新鲜活泼、形象生动,多用启发式、探询式言辞,尽量促使接受者与自己形成沟通交流。

其次,对迟疑反应。迟疑反应是接受者对发送者所说的并不反对,虽有所动却尚犹豫不定,还不能完全认同发送者的看法、见解。

对这种反应的引导,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可点到为止。而应穷原竟委,因利乘便,耐心、诚挚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从迟疑中挣脱出来,对自己的发送产生信任,进而实现认同。

再次,对排斥反应。排斥反应是接受者对发送者所说全不理会,从心底里予以排斥;任从发送者说得口干舌燥,他一概置若罔闻,无动于衷。

对这种反应的引导。一是简明扼要。要尽量少啰唆,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否则你讲得越多,他排斥的情绪越强。二是振聋发聩。不说则已,要说就要说到点子上、要害处,使接受者清醒振奋,翻然悔悟。

(二)能动性

自觉努力、积极活动,称为能动。作为发送者,他不是消极地、被动地进入发送状态的。他是行为的主体,应当千方百计将发送活动纳入自己的意识范围,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表达,使交际获得预期的效果。

1.选择发送方式

表达某种思想或传递某种信息,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发送者要很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选择其中最恰当的、最有效的方式为己所用。

以前有个青年考中了进士,宰相想要招他为婿,对他说:“我有个独生女儿,品貌出众,我欲招你为婿,你意下如何?”青年赶紧致谢道:“我本出身寒微,承蒙丞相栽培,不胜荣幸。不过这事我得回去同我妻子商量商量才能决定,请丞相稍候几天。”宰相一听,只好作罢。青年选择这样的方式婉拒宰相,就远远胜过直说:“我已娶妻。”既拒绝了宰相,又照顾了宰相的面子。

在实际的发送活动中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①接受对象。对象不同,接受程度和需求就不同。比如对象文化程度低,发送者就不能满口文气,要尽量表达得通俗、浅显些。对象习惯接受哪种方式,就尽可能地满足他的需求。

1997年11月,江泽民主席访美,他在哈佛大学的演讲和回答师生的提问中,时不时地穿插一些英语。在他认为需要强调或解释之处,直接用接受对象都易于接受的英语发送,其沟通效果就比翻译人员翻译要好得多。1998年6月,他在克林顿总统访华时与其共同主持的记者招待会上,对西方记者的提问,也选择了这种方式作答。不仅记者可以直接获得解答,而且身旁的克林顿也可以直接感受到江泽民主席表达的真切意思,从语调、语气等方面获得感染。这一点,我们从电视现场直播中完全可以看出。每当江泽民主席选择以英语作为发送方式时,克林顿的脸上马上显露出会意的微笑和大笑。

②表达内容。什么样的内容,应当有什么样的方式与之协调。在实际运用中,有些内容只适宜于某种方式来表达;如果不加选择,势必造成不良后果,或者达不到自己发送的目的。

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美国全国新闻俱乐部发表演讲,造谣说苏联正在将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合并。当时,毛泽东主席正在苏联访问,苏联政府要求中国政府就此发表一项官方声明,驳斥艾奇逊。毛泽东于19日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名义,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驳斥了艾奇逊的无耻胡言。但几天后,斯大林约见毛泽东,指责中国不用官方名义发表声明,而以一个新闻署长的名义发表个人谈话“是一文不值的”。毛泽东坚持说:“只能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这种内容。”

③发送场合。场合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氛围等方面,它也要求发送的方式与之适应。比如一个庄严的代表大会,报告人在那里东拉西扯地作即兴讲话就不恰当。反过来,几个人闲谈甚至两个人互相交谈,发送者也摸出讲稿来正儿八经地演讲、发言,就很可笑。

德国大诗人歌德有一次在一家酒店饮酒。一会儿进来几个小伙子在旁边一桌畅饮,并狂呼乱叫,吵得翻天覆地。歌德便高声叫侍者倒杯水来,他要掺进酒里喝。那几个小伙子哄然大笑,并嘲讽他不会喝酒。歌德对他们说:“光喝水使人变哑,池塘里的鱼儿便是明证;光喝酒使人变傻,诸位就是明证,我既不愿变哑,也不愿变傻,所以将酒掺上水喝!”歌德只身处在那样的场合,当然不便直接出面干涉,于是选择一种委婉讽喻的方式来制止小伙子们的胡闹。

④自身素质。俗话说:“你有什么肚,就喝什么醋。”对发送者来说,就是一个量体裁衣的问题。自己的能量有多大,就选择多大的方式。那种“人心不足蛇吞象”式的选择,是不合时宜的。比如一个口讷迂拙、反应迟钝的学生,硬要逞强去参加大专院校辩论赛,他只能铩羽而还。

卓别林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表演大师。一次他参加一个晚会,主持人请他上台讲话,他婉言谢绝了。事后,索菲娅·罗兰问他为什么拒绝,他说:“我只擅长表演而并不擅长讲演。我做我不十分内行的事时,我感到难为情。”他反而告诫罗兰:“你必须学会一件事,也许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课:你必须学会说‘不’。”

2.树立自身形象

发送者要使自己的发送能够被人认同,还有一个自身形象的问题。形象佳,接受者才会对你产生好感,才会聆听你的发送,才会思索你的见解。一个不注重自身形象的人,其发送是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群众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说:“大贪作报告,中贪吓一跳,小贪戴手铐,不贪拍手笑。”它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有的领导自身就是一个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却装得一本正经地在台上作反腐倡廉的报告。尽管他讲得振振有词,可台下群众却对其嗤之以鼻。这种发送,又有什么用呢?

形象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而不能仅着眼于某一个方面,更不能以衣冠外表取人。古今中外许多颇有口才的发送者,都不是以衣着外表支撑自身形象的。在民间很有影响的济公和尚,“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手摇一柄破扇,一副邋里邋遢的模样。然而,他却深得百姓喜爱,其形象可说是极佳的。齐国的晏子,身材矮小、相貌丑陋,出使楚国便遭取笑污辱。可其反应敏捷,能言善辩,反倒让取笑他的楚王无地自容。后人无不称赞其形象高大。

发送者形象的要求,下面将要讲到。这里从“树立”的角度,提出几个在言辞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①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要求别人一定做到;

②自己把握不准的,不要以肯定的言辞表达;

③自己说错了的,不要文过饰非;

④自己先是怎样说的,不要事后推诿赖账。

(三)随宜性

适应各种环境场合的需要而发送,称为随宜。发送者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分子;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其言辞表达必须审时度势,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宜。不可凡事都事先框定一个模式,到时照搬。就算事前预测准确,可是临场情况变了,怎么办?有个笑话很有启示:

一个人要出远门,他担心朋友来访时儿子不会说话,临行前叮嘱儿子道:“如果有客人来,问起我,你就说有点小事外出了,请进来喝杯茶吧!”他怕儿子记不住,将此叮嘱写在一张纸上交给儿子。父亲走后,儿子便将口袋里的纸条拿出来看,以便记熟,客人来了好应答。可接连三天都没客人来,儿子认为不会有客人来了,便将纸条点火烧了。哪知第四天来了一位客人,问那儿子,“你父亲呢?”儿子早忘了父亲的叮嘱,不知该怎样回答,赶紧翻口袋,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找着。这时他才记起昨晚已经把它烧了。于是只好回答道:“没了!”客人大惊:“啊!什么时候没的?”儿子答:“昨晚。”客人大恸:“现在停在哪里?”儿子答:“烧成灰了。”

发送者要做到随宜而行,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中,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纵横捭阖,咳唾成珠,就在其头脑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如面对首先发难的张昭,他思忖道:“张昭乃孙权手下第一个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得孙权?”于是十分认真地对付张昭,精心思虑,终于“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张昭被难倒,其他也就全不在话下了。遂取得联孙抗曹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