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
10409800000018

第18章 十八 服务产品理论的现实意义

的现实面前束手无策,那么这种理论就会成为越来越没有用处的东西。辩证唯物主义指出: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就必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列宁说得好: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当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向前推进。因此,现行政治经济学必须正视第三产业增大的现实,克服只从工农业出发考虑、分析经济问题的思维定势,树立服务是现代社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观念,打破传统政治经济学“唯物质产品观”的束缚,以服务产品理论充实社会产品、使用价值、商品观念,丰富劳动价值理论、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再生产等理论,通过对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运动中呈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新的经济规律,建立适应三大产业发展需要的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克服怀疑态度,树立新的产业观。就是克服对从西方引进的第三产业概念的怀疑态度,树立包括有形产业和无形产业在内的新产业观。第三产业概念虽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但它反映的是全人类共有的经济发展趋势,产业兴旺发达和需求层次演变的顺序;第三产业生产的服务产品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比重越来越大的部分。不能因为马克思没有使用过第三产业概念,就对第三产业是否符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怀疑态度。其实,马克思虽然没有把第三产业作为《资本论》的系统研究对象,但他在《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涉及第三产业的基础理论,如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服务消费品、服务的功能、特点、生产公式、发展趋势、非实物产业的划分等7方面问题,作过原则性提示。尽管与马克思对制造业的浩如烟海的长篇大论相比,这些观点大多以思想火花、提示甚至只言片语或等形式散落在其巨著中,没有被系统、集中和详细阐述,但只要我们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就不难发现其有关服务经济的清晰的思想脉络。这对我国树立新的产品观和产业观、探索第三产业运行规律、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实践中发展政治经济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克服凝固化态度,树立新的价值观。就是克服将马克思原著当作解决现实问题的灵丹妙药和现成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思想凝固化状态,根据现实状况研究问题,作出新概括,树立实物劳动和服务劳动都创造价值,服务产品具有价值的新观念。其实,马克思本人对他的劳动价值论,就没有采取凝固化的态度,而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对劳动价值论作过4次补充和发展,指出总体劳动中的脑力劳动和管理劳动、不生产有用物品的运输劳动、生产服务消费品的服务劳动和生产“二项式定理”的科学劳动创造价值。与此相联系,必须克服我国历史上传统的“重农抑商”,现代的重物质生产,轻服务生产的偏见,树立科学、技术、信息、服务等非实物使用价值是财富的观点。要按三次产业的理论,清理和摒弃陈旧、片面和错误的观念,如把第三产业产业投资视为“非生产性投资”,将服务部门当作“非生产部门”,动辄用控制“楼堂馆所”之类粗陋提法来贬斥第三产业的发展等等。

(二)以非实物产品理论为基础建立服务产品“四环节”理论,重新探讨三大产业经济活动中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领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根据服务产品理论,第三产业既然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服务产品,那么,在第三产业以至社会经济领域中,自然也就存在着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轴心形成的服务产品的生产、服务产品的流通、服务产品的分配和服务产品的消费,简称服务“四环节”。

现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所说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以实物产品为对象的。物品在生产领域生产出来,被分配给其生产者,投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最后被消费掉。然而,物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并没有囊括社会上所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现象。因为,实物产品只是社会产品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比重在下降),在实物产品之外,还有表现为无形产品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不能由自然界恩赐,只能由人类生产,它同样要被分配给社会成员,投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并被人们有目的地消费。因此,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实物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之外,还存在着第三产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这是两类不同对象的“四环节”。前者以实物产品的运动为轴心,后者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轴心。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人们只研究了“物质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并以实物产品的运动为准绳划分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分配领域和消费领域,没有认识到其中还交错着服务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以及以服务产品的运动为准绳划分的服务产品的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分配领域和消费领域。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导致的实物产品比重的下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上述成说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实际;长期被忽视的服务产品运动的“四环节”,不仅应被确认,而且应在经济科学中有一席之位,通过第三产业经济学加以系统的探讨。这是发展第三产业,协调第三产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关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问题。

(三)服务“四环节”理论对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服务“四环节”理论既是第三产业概念的延伸,又是它得以完整、科学地确立的根基。作为产业,第三产业不仅有(人、财、物力)投入与产出(服务产品),而且应该有由其产出成果的运动形成的服务产品的流通、分配和消费。如果服务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范畴不确立,第三产业的“产业性”就失去支撑点而缺乏逻辑严密性和科学性。因此,如果说非实物产品理论是第三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石的话,那么,服务“四环节”理论就成了第三产业经济学的主体。它使人们习以为常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观来了一个大更新、大扩充,有助于认识第三产业的无形产品的运动引起的一系列新经济现象、新经济关系,并从中寻找有助于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律性。

(2)服务生产观通过突破传统的狭义生产观,确立服务生产就是对非实物形式的劳动成果的创造,是服务劳动过程和服务价值的形成与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使人们认识到第三产业的发展绝非是“再分配”第一、第二产业创造的价值,而是为社会财富的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要研究服务劳动过程特点的和服务价值增长的规律性,加快第三产业生产的发展;扬弃忽视第三产业生产状况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标。

(3)服务流通观的确立使人们认识到第三产业流通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将流通理论的着眼点从第一、第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关注包括服务差价、服务比价、服务与货物比价体系在内的第三产业价格体系,研究第三产业流通中的服务供求关系及其规律,并将社会再生产和流通的宏观平衡的关注点从农、轻、重扩展到三次产业的内部和外部。将比重日趋增大的第三产业因素引入流通理论的研究中,有利于我国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推进第三产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对服务分配理论的分析阐明第三产业分配是对第三产业生产的服务产品的占有过程,使人们清晰地认识第三产业中的市场分配方式、半市场分配方式和非市场分配方式在导向平等与效率目标方面的不同特点,有助于明确我国服务分配方式的改革方向;它对第三产业的分配水平的制约因素及其变动机制的揭示,有助于正确解决我国第三产业分配水平问题。

(5)对服务消费理论的探讨使人们明确服务消费的概念、属性和方式,认识第三产业的服务消费对社会产生的协调、效益、闲暇、福利和稳态等功能,有助于从理论上掌握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战略意义;对服务消费结构的定性、定量分析和预测,对于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发展我国第三产业,选择战略重点,确定发展力度,也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陈永志-

战后,由于受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也出现了某些新的特点。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劳动过程,出现了与机器大工业时期不同的某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进一步分离。与农业部门不同,传统的工业部门的生产一般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其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是基本一致的,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但是,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这些不受自然条件制约的工业部门,其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也会出现分离的现象。在机器大工业时期,技术革命使机器代替人手操作工具,实现了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初步分离,当今,新技术革命则使电子信息机器逐步代替人操作机器,从而实现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进一步分离。

其次,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发展。只要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就必然存在着因劳动职能独立化而形成的分工协作关系。在机器大工业时期,生产过程的这种分工协作基本上还是在企业内部进行的,到了新技术革命时期,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并不断向科学化、信息化发展,分工协作关系也必然突破单个企业的界限,向外部扩展。表现在企业内部直接生产过程的协作分工,为生产服务的职能分工,以及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职能分工,都进一步发展到企业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