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情商系列培养方案
10408000000119

第119章 音乐艺术培养应掌握的问题

音乐艺术培养

婴幼儿音乐艺术教育分为唱歌学习、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游戏三部分。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音乐艺术培养的重点有所不同。2~3岁的小年龄幼儿可多学习唱歌,因为此时其他方面能力他们还不完全具备,与此同时可伴以声乐曲目的初步音乐欣赏能力训练,以及简单的律动及音乐游戏练习。

4岁以后,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可重点培养他们的舞蹈能力或进行器乐学习、唱歌学习,可以更多地让孩子在幼儿园或家中进行。

5~6岁时,则应多引导幼儿进行器乐曲目的音乐欣赏训练,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重点的时间安排只需遵循一般的规律即可,并非是严格一定的,因为在实际教育中必须考虑到各个孩子的自身特点而作适当变化。

此外,更不要抓一丢十,而是要合理地进行全面学习,才能真正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提高,否则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或者欲速则不达。

何时开展音乐培养为佳

这个最佳期也是关键期,是指在某一时期对孩子进行某种培养,孩子接受最快,反应最敏感,培养效果最好。过了这一时期,就是花再大的力气,也只能事倍功半。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越早开始越好。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家庭已经错过了音乐胎教等时机,但是,只要在孩子4岁左右时对他进行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你就是抓住了音乐教育的关键期。

4岁的孩子在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方面都已有了较好发展,能够掌握较难的旋律的节奏,并能较好地控制气息,因此能学唱许多歌曲。同时,动作控制能力增强,经验丰富,可以学习基本的律动动作,进行舞蹈表演。此外,四五岁既是训练孩子绝对音高听觉的最好时期,也是学习乐器的最好时期。

当然,我们说4岁左右为进行系统音乐学习的关键期,并不等于说一切要等到4岁再开始。其实,音乐无所不在,音乐启蒙教育是容易也应该及早进行的。

怎样使孩子唱得动听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孩子掌握了一定的唱歌“技巧”,孩子才会唱出动听的歌来。实际上,幼儿只有在其快乐自由地唱歌的时候,才能表现出天真可爱的本性,才能自然而有表情。

首先,为孩子选择节奏感强、旋律生动活泼、优美而富有趣味性的歌曲,这样既符合幼儿的情绪、情感,也可以随歌曲做律动,使唱歌成为游戏。千万不要为了逗孩子而将成人喜爱的某些流行歌曲强加给他,它们不但超越幼儿的演唱能力,也有损其身心健康。正确的方法是顺应孩子的生活习惯,顺其自然地让他喜欢唱歌。

其次,为了启发幼儿自然而有感情地歌唱,可启发孩子理解歌曲的内容。或用实物、实景来启发孩子的感受,如抱着布娃娃,想象她要睡了,而自然轻声地哼唱《睡吧,布娃娃》,或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解歌词,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使其加深理解,还可以从歌曲的节奏、旋律入手,先感染孩子,再教唱歌词。

要纠正哪些不良习惯

有些孩子很喜欢唱歌,这是好的现象,但若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故意大声喊叫着“唱歌”,就容易损坏发声器官,且不能很好地表达感情,因此首先要注意纠正幼儿唱歌时嗓门过大以及声音过于低哑、或过于尖细的不良习惯,学会用自然声音唱歌。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教孩子唱歌时,应努力训练孩子用真声唱歌。可以这样教:

第一,自然站立、挺胸,放松面部肌肉,嘴呈圆形,体会仿佛站在山顶上,让歌声悠悠扬扬地传开,用嘴吸气,高音轻唱。

第二,要注意纠正孩子歪头伸颈,摇来摆去的不良姿势。使他坐、站自然舒适,稍挺胸,头要正,双肩自然放松;坐唱时双手自然放腿上,腰挺直;站唱时腿不要弯,双脚略分。

第三,许多家长十分注意孩子唱歌“跑调”的现象,这里其实有很多原因,或听觉迟钝而高低音不分,或声带发育不完善而五音不全,家长要切实观察分析后,再有针对性地纠正,而不要斥责孩子。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具有音乐才能

现代父母已意识到了音乐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家庭中一般都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但是,我们始终要提请家长注意的是,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对孩子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让他体会音乐的魁力。特殊音乐才能往往与遗传大有关系,所以当你觉得投资巨大,孩子却无特殊长进时,不要责怪他,其实你已经给了他一件一生受用不尽的珍贵礼物。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确实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你也应尽早发现,给他更多的发展机会,下面列出的孩子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供家长在观察中参考:

婴儿时期就有较强音乐感受力。如,听到音乐后会停止哭闹,听到熟悉曲目时十分入神或有手舞足蹈的表现。

对音乐始终有浓厚的兴趣,能够为了学习音乐而主动放弃较长时间的其他游戏。

音乐记忆力好,能容易地哼唱听过三四遍的乐曲或歌曲。

有较好的音乐表现力,能准确把握并表达出首次听到的曲目的感情,随旋律、节奏而协调地做出身体动作以表达感受。

在音乐表演上毫无羞怯之感,表现投入而且认真,并努力追求感情的处理等。

有较强的音乐创造力,喜欢“自创”歌曲或器乐曲调,并完整地表现出来。

家长自身应做哪些准备

首先,家长应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培养自身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或爱好。

其次,家长应具备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如,能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很好地“踩点”,并能打一些简短乐曲和歌曲的节拍;听出基本音符的高低、长短。为此,家长可以自行先学习一些基本音乐常识,如阅读一些音乐普及读物,也可借阅一些幼儿园教师用书或中小学音乐教材。家长还应熟悉一些著名、经典的音乐曲目,知道它的背景、作者和基本内容,这样在对孩子进行音乐欣赏指导时可以开展导引性谈话。

除此之外,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家长还应为孩子的音乐教育建立必要的社会联系。如熟悉哪个地方会有经常性的音乐活动,哪里有较好的音乐磁带出售,哪里有较好的教材和指导书,可为孩子请哪些老师或带他参加哪些集体教育活动等等,这些都是必要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