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怒海翻腾
10407100000020

第20章 美英同盟国集结西西里

1943年1月,随着局势的发展和战局的变化,美英等盟国把目光投向了西西里岛。

他们在该月举行的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认为,目前可实施突击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西西里岛,一个是撒丁岛。

在这两个岛中,撒丁岛的防守较弱,并可作为袭击意大利北部工业中心的轰炸机基地。但是,该岛缺少一个足以实施大规模两栖突击的港口。

而攻占西西里岛虽然困难很大,但可以更直接地威胁意大利,甚至迫使它退出战争;同时,攻占了西西里岛,可确保西西里海峡的安全,并使盟军消灭更多的轴心国军队。

丘吉尔及其参谋长们认为:

攻陷西西里将导致墨索里尼政府的倒台,并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从而为同盟国在地中海的下一步军事行动打开通路。

他们还希望,由此而给轴心国部队造成的打击可以促使土耳其放弃中立,加入对轴心国的作战。尽管美国军方人员对此不太热心,但他们也认为,在1944年能够登陆法国之前,欧洲战区的盟军部队不能无所事事而西西里显然是一个目标。

同盟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在轴心国的国土上建立一个立足点,必将大大提高同盟国的士气。因此,会议最终确定西西里岛作为攻击目标,作战代号为“爱斯基摩人”。战役目的是:

保证地中海海运安全;转移苏联战场的德军兵力;将意大利逐出战争。

盟军的参谋长们建议,首先进攻西西里,然后视情况发展再确定地中海的其他攻击目标。盟军参加这次登陆战役的兵力为第十五集团军群,司令为英国的亚历山大将军,下辖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是蒙哥马利将军,美国第七集团军,司令是巴顿将军,总兵力47.8万人。

盟军海军司令为英国海军上将坎宁安,拥有各类战斗舰艇和登陆船只3200艘。空军由英国空军中将特德指挥,拥有作战飞机4000余架。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担任战役总指挥。

会议制订了登陆西西里的详尽计划。计划制订人员认为,战役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制海权、制空权和快速夺取港口。

鉴于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优势,第一个因素不成问题。但是,能够得到岸基航空兵充分支援的唯一登陆地点,是在利卡塔和锡腊库扎之间的西西里东南角沿岸地区。

该地区仅有3个港口,无法满足攻占西西里岛的大批盟军部队对补给品的需要。因此,计划人员提出,首先攻占西西里岛上那些盟军战斗机能够实施空中掩护的登陆场,然后建立机场,扩大战斗机的掩护范围。几天之后,再在巴勒莫和卡塔尼亚的主要港口附近实施登陆。

这个计划遭到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样一来,轴心国的增援部队可能突破兵力分散的盟军部队。因此,他们要求在西西里岛上能得到盟军战斗机掩护的某一地区,实施一次单一的、大规模登陆突击。

至于后勤支援保障,海军计划人员认为,由于得到了大批新研制的坦克登陆舰和数百辆水陆两用载重汽车,进攻的陆军部队可以在现有的几个港口5月19日,亚历山大将军发布作战指令,将西西里战役划分为5个阶段:

1.海、空军采取初步措施摧毁轴心国的空军部队及其基地,以确保制海权和制空权。

2.在空降部队的援助下,于拂晓前实施两栖突击,确保包括海岸附近机场和利卡塔及锡腊库扎的港口在内的登陆场。

3.建立一个宽大的基地,据此夺取奥古斯塔、卡塔尼亚以及杰比尼机场。

4.占领上述地区。

5.攻陷该岛。

指令要求,英军将全力直抵墨西拿,并控制墨西拿海峡,从而切断轴心国的主要补给于线。与此同时,美军保护其翼侧并占领重要机场。一旦攻占墨西拿海峡,英、美两支军队即实施机动战,以便使轴心国军队在埃特纳火山以北或以西某地陷入困境,阻止其逃回意大利本土。

为达成战役突然性,使轴心国相信盟军的主攻目标是希腊,其次是撒丁岛,盟军采取了一系列欺骗措施,如散发假情报,将一具带着伪造作战文件的“威廉·马丁少校”的尸体投到西班牙海岸,这些文件很快落到德国特务手中。

德军最高统帅部看到文件后信以为真,误认为盟军将在撒丁岛或希腊登陆,遂将德军装甲师和鱼雷舰艇纷纷调往该地。此外,盟军登陆编队在航渡中不是从北非沿岸直接驶向登陆地域,而是绕过邦角转向南再向东行驶,造成进攻西西里以东某处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