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皇帝全传
10404200000214

第214章 宣宗完颜珣

(公元1163~公元1223年)

在位时间:公元1213~公元1223年

曾用年号:贞祐、兴定、元光

谥号:继天兴流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

庙号:宣宗

安葬地:不祥

公元1163年,完颜珣出生。

公元1213年,胡沙虎杀掉完颜永济,迎立完颜珣,是为金宣宗。

公元1214年,在蒙古军的步步进逼下,宣宗下令迁都,南迁至南京(今河南开封),以避其锋芒。

公元1233年,宣宗病死,终年61岁。

公元1213年,胡沙虎发动宫廷政变,劫杀完颜永济,他本想自己即位做皇帝,但思前想后,还是没有敢做这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于是他派人去请来金世宗的孙子完颜珣,拥立完颜珣为皇帝。

宣宗是金章宗的兄长。出生时,因母亲昭华刘氏病死,被金世宗接到宫中,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15岁时,他被封为温国公。26岁晋封为丰王,后来又晋封为翼王、刑王、升王等。

现在即位做了皇帝,宣宗首先就因胡沙虎拥立有功,给他封官拜爵,使之成为朝中最显赫的人物,胡沙虎自此专横跋扈,弄得朝野上下都想诛杀他。

这时,蒙古又来攻打。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奉命出战,结果被打得大败而归。高琪害怕胡沙虎杀他,便先下手为强,率部包围胡宅,将胡沙虎杀死。除掉胡沙虎后,政治风波暂时平息了。但在对蒙古问题上朝中主战、主和两派的争论又尖锐起来。宣宗是主和派,成吉思汗派使招降,宣宗立即派人到蒙古军中求和。目的只是为了掳掠奴隶、牧畜和财物的成吉思汗并不想马上灭掉金,他还想利用金为他生些钱财人口,于是见金遣使求和,便答应了,不过也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宣宗面对大军兵临城下的局面,只得一一答应。

蒙古退兵后,金朝廷内部又为组织抵抗还是放弃中都逃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大臣中主张弃京逃跑的人很多,宣宗也有意南迁。但遭到少数大臣的反对。正在宣宗犹豫时,南京留守布薛端、统军使常寿、按察使王质等。人人连上三表,请求迁都南京。宣宗终于下定决心南迁。

公元1214年,宣宗命令尚书右丞相完颜承辉、左副元帅抹然尽忠等与太子完颜守忠一起留守中都,然后用3000匹骆驼,满载宫室的珠宝,用30000辆车载运文书先行,宣宗随后出发,两个月后到达南京。

宣宗的南逃,极大地动摇了金朝廷内外的人心,朝中投降派将领和契丹、汉军吏,地主土豪等纷纷叛金降蒙。成吉思汗得知宣宗南逃的消息,便派兵南下伐金。一路上,金军望风而降,蒙古大军很快就再次兵临中都城下。宣宗听说中都被围后,赶紧命太子完颜守忠到南京。这使得留守中都的将士人心浮动,无心再战。又加上将领之间因不和而拒不发兵相救,使得中都城在公元1215年被蒙古大军攻破。宣宗将这座都城连同城中的祖宗社稷以及整个河北之地一起拱手让给了蒙古人,金将要灭亡的命运已成注定。

面对蒙古军的严重威胁,朝中大臣竟想出了出兵攻宋,扩大金的疆土以摆脱危机的办法,宣宗竟也同意了。结果派出的三路金军到处遇到顽强的抵抗,宋军还咬住金军不放,使得金军进退两难。

这一军事行动,不但使全军部队消耗巨大,而且激起了金统治下的中原人民的抗金情绪。抗金义军迭起,红袄军等起义队伍也纷纷投宋抗金,与宋军遥相呼应。金陷入了腹背受敌,内外交困的局面之中。

尽管宣宗起用了完颜合达、完颜仲元、赤盏合喜等抗蒙有功的将领,击败了蒙古军队,并收复了山西部分州县,使得西北地区的抗蒙战争一度出现转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金的被动局面,仍处于蒙、宋、夏三面包围之中。此时的金朝,已经是四面楚歌、内外交困。

公元1223年,宣宗在忧郁在病死,享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