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兰州历史文化(民俗民风)
10400100000167

第167章 坐茶园子

茶园子一般设在五泉山、白塔山等名胜区,称之为“茶寮”,也有设在城南花园、果园里的。摆些茶几、马扎子,茶客选在葡萄架下,或冬果梨树下,根据各自爱好,要个香片、花茶、沏茶,或者“两半儿”,茶博士就将茶叶下在彩绘细瓷小茶壶里,配一个茶盅,端到茶几上,提大铜壶倒进滚烫的“牡丹水”,顿时飘出一缕清香。茶客倒上一盅,吹吹热气,慢慢品咂,戴上蚂蚱腿大椭眼镜,躺在马扎子上,闭目养神,真是惬意的可以。茶客品茶之外,可以选择听说书、秦腔、眉户和兰州鼓子。

“说书的”,就是说评书的,都是些熟读演义小说、伶牙俐齿的人。说的书目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说岳全传》、《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小五义》、《十二金钱镖》、《施公案》等。其中的翘楚是崔半僧,他是全陇希社国文讲习所毕业生,是翰林刘尔炘的弟子。饱读史书,能文能诗,当过教员、秘书、编辑。20世纪40年代,穷困潦倒,在朋友的建议下,以说书为生。他的口才极好,编故事的能力极强,又练过武术,因此,把那些章回小说演义的极曲折生动。他到哪个茶园子说书,哪个茶园子的茶客就爆满,白听的人围起了圈。他说书时,拿一把拐棍当道具,景阳冈上就是武松的哨棒,古城会上就是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刀,模拟人物行为、语言,扎起架势,连舞带评说,引人入胜。说到紧要关头,用琥珀惊堂木一拍,便说:“要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拿一个小笸篮,转圈,拱手要钱,茶客将一千大、五百大的零票子投将进去,白听的大人纷纷退去,有时他也讽刺一两句,而对那些没有钱的娃娃,他从来不将小笸篮伸过来,从来不讽刺。有时,听众站满了,有些娃娃就爬到树上去听,听到热闹处,一不留神,有从树上掉下来的。

秦腔、眉户都是自乐班的好家自己伴奏、自己清唱的。有的拉板胡、二胡,有的敲锣、击鼓,但都得听摇板、打干鼓子的板眼。唱家有的是彪形大汉,却嗓音极好,能凄凄切切,委婉动人地演唱《韩琪杀庙》中的秦香莲,引得好家、听众大声喝彩。

兰州鼓子的伴奏以鼓子(三弦)为主,以扬琴、琵琶、月琴、二胡、笛子为辅,听干鼓子的节拍指挥。好家一般能弹奏乐器,也能演唱。按曲牌填词,讲究平仄押韵,唱词典雅。20世纪60年代,白塔山公园主任尹建鼎倡导民间文艺,邀请兰州顶级鼓子唱家,由好家、公园职工邓性庵负责,在三台大殿东厅茶园子演唱,好家、听众云集。每当独唱到紧要关头,伴奏者、好家、听众异口同声地帮腔,“咿儿哟”声声震屋瓦,震撼人心。

好家李海舟不仅能唱、能伴奏,而且能填词,搜集整理了卷帙浩大兰州鼓子集成,并经文史学者慕寿祺、李孔炤审订。李海舟生性幽默、诙谐,他在三台茶园子用小提琴伴奏,不把提琴夹在脖颈处,却放在大腿上,当作胡琴拉,让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