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优秀教师心理素养修炼
10397700000005

第5章 责任心,体验教育中的乐趣

教师为讲台而生,为学生而活

教师所从事的绝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职业,而是教书育人、塑造人的阳光下最灿烂的事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社会新风的倡导者,是人才成长的铺路石。每一个孩子,在他们诞生的时候,只不过仅仅是个自然人,唯有经过教师的悉心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了现代科技的知识,掌握了生存发展的能力以及方法,这些自然人才会变成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责,他从事的不仅仅是一份职业,而是教育人、塑造人的光辉事业。倘若教师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仅仅只是一个虚名。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成为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是培育学生这株“幼苗”的“园侗。

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就一定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光荣使命。俗话说师者如父。教师教学生三年,要为其一生考虑三十年。教师应当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地进行教育思考和实践。我们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推动,所以,教师这个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也关系到他们所教授的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教师的教育事业心,正确的教书育人,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

作为教师的基本的职责,教书育人是由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能否坚持教书育人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的标尺,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最真实的考验。因此,教师应该以服务学生为荣,以背离学生为耻。但是,在教师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注重教书而不关注育人的不良倾向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教师只有热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既教书又育人,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职业追求的理想,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要对教育充满爱

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学生,教师都需要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你是真心爱他们的。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浓浓的爱意,才会对教学工作兢兢业业,也才会以教书育人为乐;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爱生自能受生爱,师人方能为人师。教师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让更多的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就是阳光雨露,学生就是教师浇灌的花朵禾苗,教师要像阳光雨露一样遍洒花朵禾苗。教师还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所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学生,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难以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和向上的精神生活。倘若是教师能够将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心态还给他们,那将会是多么好的一种教育!”

教师从事教育的基础就是要对教育和学生充满爱心。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爱,就很难说教师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反之,倘若学生没有感受到教师的爱,又如何能够对教师产生尊重和爱戴呢?教师缺乏爱心,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讲授课程、实施教育的自觉接受,若这样也就不能收到应有的育人效果。

教师只有对学生表现出自己的爱心,才能够使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样,学生对教师有了热爱之情,才能与教师情感共鸣,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需要通过自己健全的人格对学生产生感染的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起模范带头作用,自己所不屑不齿的事情不能教导学生去做。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产生情感共鸣。唯有教师的爱,才能对学生产生感染,也才能感化学生,如果学生体会不到教师的爱,那么他的情感和心理的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挫折,学生的思维观念也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个别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等问题。学生往往把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尊重、信任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以及个性心理的发展。教师的爱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心理发展的积极情感因素。动之以情的感化功能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曾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如果没有爱,那怎么会有教育。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爱,如果教师没有产生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那么他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其他工作也就毫无意义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工具,是教育教学大前提,也是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尺。有爱心的教师,才能教出有爱心的学生,有爱心才会有奉献之心、感恩之心;相反,没有爱心,就不会奉献、不会感恩。例如,一些优秀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之后,不仅会将学校和教育过他的老师忘了,甚至有的还会认为自己为老师赢得了荣誉,老师应该反过来感谢他。作为教师,你能说你教出的学生考上大学就是你教育的成功吗?一个缺乏爱心和感恩之心的人对于社会又能有多大的贡献呢?他只是学会了索取的本事。当然这不是学生的过错,而是教育的失误,是缺少爱心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可以说是教育的悲哀。成功的教育,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富有爱心,感恩他人,奉献社会。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着十分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着自尊和自己的个性。他们就像一朵朵绽放的鲜花,那么娇嫩、柔弱、可爱,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扑打,受不了冰雪雷电的袭击,需要阳光的沐寓雨露的滋润。所以,教师需要像园丁一样呵护和培育自己的学生,要让他们茁壮成长,得到全面的发展。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爱的教师,才能够用爱的语言,爱的行动来关心、引导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每天,当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面对着每一个学生,在用目光巡视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身上细微的变化,因为通常学生的喜怒哀乐都会表达在他们纯真无邪的脸上。当刚刚病愈复课的学生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只需要用手轻轻地抚摩他的头或轻轻地拍拍他的肩,问一声:“怎么样?能坚持吗?”他就会立刻精神百倍,挺起胸脯回答:“没问题。”当自己的学生遭受到挫折和失败,进而使他们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的时候,教师只要轻轻地给他一个拥抱,擦干他脸上的泪水,并真诚的告诉他们:“没什么大不了的,勇敢一点,下次再来1这就是最好的安慰,他会振作精神勇敢地面对失败,并汲取教训继续努力。当学生取得了成功,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满脸喜悦时,你毫不吝啬地对他伸一伸大拇指,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这就是最好的礼物、最好的奖励。他势必会戒骄戒躁,去创造出新的奇迹。当学生面对困难要去战胜困难时,你向他作出表示胜利的手势,那是给他添加的催化剂、服用的定心丸,他定会全力以赴,直至胜利。

教师一个真诚的笑脸、一次赞誉的点头和一个鼓励的手势都会产生神奇的魅力,成为师生之间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桥梁。教师只有真正地对学生付出爱心,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热爱,赢得学生的心,从而赢得成功的教育。

乐业,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

所谓乐业,也就是以自己的事业为乐,所谓乐,就是享受和快乐,也就是能够享受自己的职业生活,从职业生活中获得人生的快乐。乐业指向的并不只是职业本身,而是教师自身的生命状态,即一种从教师职业中获得生命的充实、和谐、完满的生命状态。乐业的根本乃是一种生命境界的提升。

作为一种职业的态度,乐业指的是乐于从事教育职业。具体指教师乐于与学生分享知识、经验、智慧、情感,与学生共成长,共幸福。由此派生出以下6种“乐”:乐于教学;乐于育人;乐于和学生交往;乐于和同事进行业务合作;乐于和学生家长、相关的社会人员交往;乐于学习、反思和研究。

作为一种职业的体验,乐业也就是从教育这种职业过程中获得人生的乐趣。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认为“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教师的职业兴趣能令教师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作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从心里享受教育的整个过程和教育的结果,这种乐趣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发展、教育教学活动本身所存在的乐趣以及对于自身成长的喜悦。

这种积极的职业态度取向和情感体验作为一种道德情感,产生于对教师职业活动的内在兴趣、职业理想和对职业的理解。教师的职业兴趣是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它使教师对教育职业具有向往的倾向,乐于去从事这种职业,在此基础上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唯有当教师将这份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并因此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这种“好”,不仅仅是道德意义上的“好”,更是教师生命状态的充实与完善。

所谓教师的职业理想,是教师对于自我职业生涯的整理规划和不断追求。这种职业理想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明确的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是教师前进的动力。在职业理想的推动之下,教师会使自己的职业兴趣更加牢固,会对那些未能使其产生兴趣的教育活动产生兴趣,从而能使教师抱着一种十分积极的心态从事教育工作,将教师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使其生命的状态更加充实。

乐业不是一种规定,而是一种修养,一种扎根教师职业,用心从事教师职业,并且懂得创造、欣赏教师职业,感受教师职业欢乐的积极的生命状态。

教师的乐业,不仅有赖于合理的物质回报、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加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不断努力。我们能否真正找到教师职业的内在乐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内在素养。

法国作家纪德曾经这样说过:“从想要获得幸福,秘诀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从全力以赴中寻找出快乐的过程。”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应全力以赴,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感,用心从事教育,主动地去创造、提升教育实践的丰富性,在用心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实践的乐趣。

1.乐于教学

教师乐于教学,指的是教师认真做好备课、教学、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等常规的教学工作,教师的这种认真不是出于一种外在规范的驱动,不是纯粹的为了将任务完成或者是履行某种职责,虽然也是一丝不苟,也不是为了某种功利,更不是机械地投入,而是发自内心,在教学过程中饱含热情和志趣。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充满着对学生以及对人的真实而鲜活的关怀和美好的期待。

2.乐于育人

所谓乐于育人,指的是,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技能,并且还是热心地引导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明白事理,促进学生在精神上的成人。乐于育人的教师不仅善于传授知识和发展技能,而且热心于抓住课堂内外的一切教育契机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启迪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增长他们人生的智慧。

当然了,这种对于学生精神和人格上的引导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十分刻意的硬性灌输,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平等交往的结果,是教师教育智慧与教育真情的自然流露。

3.乐于和学生交往

学校,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乐园,更是一个生命的乐园,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共同生活的大乐园。师生交往不仅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交往,在教学以外的时间里,在生活上也需要教师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而不是来去匆匆,上完课就对学生不闻不问。“只有在学生知道你关心他们时,他们才会关注到你的询问”。将师生之间的交流扩大,能够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有利于师生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能够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让他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师生成为真正的朋友,从而实现现代化的教学相长,师生之间人格的共同发展。

师生交往的途径非常广泛。下课时观察一下学生们在玩什么。我们可以抽个空和学生一起跳绳,打球,切磋球艺;可以和学生一起共进午餐;一起探讨漫画,某部小说,某部新上映的电影;甚至可以用QQ或MSN和学生一起在网上聊天。

4.乐于和同事、家长进行交流合作

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而言,学生的成长是多种影响之间相互协调而出现的结果。教师乐于和同事、学生的家长以及相关的社会人员交往,不但能够将教师的教育事业扩大,还能够增进教育的合力,并且能够在互相沟通之中增进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

5.乐于学习、反思和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时至今日,教师的职业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乐于学习、反思和深入研究。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教师具备足够的远见卓识。很多教师强调,要把快乐建立在孩子的进步之上。问题在于,孩子的进步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对孩子的帮助和影响,也许要等到几年或十几年之后才能看到效果。经常会因为等待的时间太长了,我们感到十分痛苦和焦虑,或者是因为没了耐心等待,而做出一些令人感到不愉快的事情来。正因为如此,我们只有立足于一点一滴来对学生生命世界进行呵护,对教育事件的细微意义进行关注,才能创造出日常教育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教师要享受工作的乐趣

“诲人不倦”常被用来赞扬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教师正在被职业的倦怠困扰着。许多研究表明,由于教师需要长期的无私奉献和情感付出,还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压力,因此,他们是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甚至导致心理问题的人群。职业倦怠不仅仅会对教师对工作的精力和感情投入产生影响,并且还会极大的危害到教师自身及其所教授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师要努力在工作中享受乐趣,避免职业倦怠带给自己的困扰。

1.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

人们常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荆这些赞美的词语也给教师这一职业赋予了些许悲壮的颜色。教育事业是一项充满无穷乐趣和活力的崇高事业,丝毫不应赋予其悲壮的色彩。教师必须将阴郁愁苦的情绪摆脱,让自己从中解放出来,放松自己的心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令自己充满激情,感受到快乐,并且将这种快乐的心情传递给自己的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享受阳光灿烂的生活。一个多愁善感的小女孩,在家里西窗前看见一行送葬的队伍,不禁神情黯淡,泪流满面,在窗前发呆。爷爷看见了,把小女孩叫到东窗前,推开窗户让她看,只见一户人家正在举行婚礼,喜庆幸福的气氛顿时感染了小女孩,她破涕为笑了。自此之后,在她稚嫩的心灵当中,永远地铭刻了爷爷给自己的教诲:人生不仅有喜剧也会有悲剧,不但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痛苦就会有快乐,你不能只推开一扇窗户,不能只看到一面的风景!教师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惑、烦恼,但是,只要你积极客观地面对现实,善于忘掉不愉快的事情,不断地悦纳他人和自己,心中始终充满美好,保持愉快的心情,并善于在每一项工作中寻找乐趣,把每一个学生的活动作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欣赏,生活就会给予你最大的回报,让你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2.把工作当成事业追求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石匠,都在雕塑石像,有人问他们三个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说:“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惩罚,他嘴里常吐出的一个字就是“累”。第二个人回答道:“我正在雕刻石像,虽然这份工作很辛苦,但是酬劳很高。”这种人永远视工作为负担,他嘴里常吐出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第三个人则放下锤子,骄傲地指着石雕说:“我正在做一件艺术品。”这种人永远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他嘴里常吐出的一句话就是“很有意思”。如果你能将你的工作赋予一种意义,那么无论这个工作是大是小,你都会感到无比快乐,这就是这个故事所要给我们表达的人生道理。当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并不懈追求的时候,教师就会热爱自己的工作,就能产生无穷的动力,感受到工作的乐趣。

3.把工作的过程作为体验幸福的过程

不要仅仅以为只有工作的结果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也不要以为只有辉煌的业绩才能令你喜悦,高额的回报和众多的荣誉才能不断令你充满前进的动力。其实幸福是一种体验。我们需要善于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体验和感悟到人生给予我们的乐趣,我们工作的过程就是体验幸福的过程。高额的回报、众多的荣誉,这样的结果始终是有限的,而工作的过程却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工作着就是美丽的。因为,让一个人没有事做,精神没有寄托之时,他们其实是最无聊和空虚的。有谁愿意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地度过一生呢?自己拥有了一份高尚的职业,就有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就应该感到欣慰。所以说,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如同是航船有了自己的航向,不会将方向迷失,也就能够产生奋斗的勇气和信心,也才能努力将一切的困难克服掉,将种种阻力排除掉;要勇于超越自我,不断提出新目标,向自己挑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学会反思,反思成功,寻找不足,思考改进措施,为以后的工作提供思路,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得心应手、胸有成竹;还要敞开心扉,真诚地接纳朋友、家长、同事、学生,与人为善,待人宽容,摆脱因与众多性格各异的教师、形形色色的家长交往容易出现的一些尴尬局面,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必要的烦恼,让自己在一种和谐、友善的氛围中体验幸福和快乐。

态度决定一切。你心里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工作,你同时也就能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重新对现有的工作进行选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选择面对工作的态度。一个教师是否会有职业倦怠的状态,最关键的就在于这个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教师只有从改变自身着手,愉快地工作、不懈地追求,善于在过程中把握幸福,并努力让自己形成一种习惯,让自己永远保持阳光心态,才能够真正避免职业倦怠给自己带来的困扰,使自己在平凡的工作中享受无穷的乐趣,让自己的生活永远充满明媚的阳光。

快乐从教

马克·吐温认为,想要得到快乐的工作,秘诀就是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休闲,当成是游戏。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快乐,一定要享受过程。把工作当作游戏,就会感到工作是快乐的。

工作虽然很劳累,也需要我们付出,但是工作却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缺的一个部分。因此,我们应该将工作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不是当成一种刻板的差事。千万不要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自己的努力加上坚忍的毅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结果的。

如果你还一直迷茫,就来看看这几点关于快乐工作的建议。

1.确定目标

一个没有目标的人生一定是黑暗的,唯有找到自己人生的灯塔,才能让自己看到前行的方向。许多人每天埋头苦干的时候,都渐渐忘却了梦想和工作,超过60%的人对自己的目标定位不清,目标不明或不知何去何从。

你一定要对自己的工作作出一个新的规划,你需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需要怎样来完成,以及预备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2.挖掘内心的快乐源泉

你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你是否是快乐的。能否让自己的工作快乐关键在于你自己选择的方式。这种选择来源于你内心对工资的态度。你的态度将决定你是否快乐。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可以是你的无价之宝,态度也能够成为你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这所有的一切都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和把握。

工作仅仅是你的部分生活,不可能让你各方面称心如意。只有对工作有了合适的定位,你才可能现实地把握住自己。一个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的人,比一个什么都想要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和快乐。

3.积极行动

比起思索,行动更加重要,所以千万不要一味地等待什么完美的机会的降临。工作中也没有什么完美的机会,你想要自己每一天都有一点不同,那么就立刻行动。一味地拖延和反复的犹豫只会让机会从你的身边溜走。

善于与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分享快乐

工作环境能够对人产生直接的影响,团结向上的工作团队能够将人们的进取心激发出来,反之,那些枯燥乏味的工作环境就比较容易令人气馁。在被工作压得很累的时候,不如先看看你周围的工作环境和伙伴。要从自己做起,不要当环境的被动者,让自己做个受大家欢迎的人。还要善于同别人愉快地合作,通过共同的努力让彼此之间充满信心并且有一个快乐的心境。

4.不能停止学习

面对日常的工作,努力学习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在工作中,你是否感觉到专业知识不够用呢?倘若将事情弄得很糟糕的时候,不能任由自己很长时间的情绪低落。要对自己说:“我又学到一招,下次又有机会尝试其他处理方法。”这样你就不会认为自己很差劲。

在当今社会,信息淘汰率越来越快,而我们在一个工作职位上,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抛弃旧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很多做得很成功的企业家,依旧不会忘记时刻给自己充电,努力学习,学习不仅仅会令他们在工作中如虎添翼,并且还会让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新的活力。

5.松弛有道

在忙碌的工作中要注意休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一切无从说起。在工作之余,要让自己适当地休息,要松弛有道。

6.简单就会快乐

其实,所谓快乐的哲学,就是“简单”,通常最好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比如微笑就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运动是最好的身体调养方式。将烦恼克服的方法也很简单,将自己的想法转个弯,然后付诸行动。

教师要学会学习

英国学者依恩·麦吉尔曾经这样说:“现在我们的学习简直成了一个无休止的探索、质疑以及实验的过程。”学习是与人类相伴始终的过程,人不仅要学习,还要终身学习,更要在终身学习理念中学会学习。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人们全部生活的重要内容以及律令,成为当代人们一种必然的生活方式。而教师所从事的职业要求其学习要高于一般人。因为教师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责任。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要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就不应当将教师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是要将教师的职业作为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自己要主动承载起培育祖国栋梁和民族未来的重任,亲手将我们明天的太阳托起来。

教师应是学习的典范,率先学会学习。如果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只能是误人子弟。无论是为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还是为成为未来的名师,教师都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说,教师的不断成长也离不开勤奋的学习。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学习。教师要主动地学、用心地学、创新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让学习成为伴随终身的生活方式。

教师也应当学会怎样学习,要懂得与时俱进,养成苦耕不辍,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学会学习,就是要学会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独立有效地学习,通过实践探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活水。因此,教师只有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才能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

加拿大教育家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一书中这样生动地说过:“当教师在学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时候,当他们把学生的学业状况和如何教学联系起来的时候,当他们从同事和其他外部优秀经验中获得认识、进一步改进自己教学实践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是处在一个绝对必要的知识创新过程中。”其实,教师的这种知识创新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学习进步的过程。

教师应该怎样学习?

1.向书籍学习

教师想要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从哪里来?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就是从书本、杂志和报纸之中获得,通过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围绕着自己所教学科和教育工作,广泛地阅读相关的书籍,特别是专业书籍,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弥补专业理论知识单调、实践知识缺乏等薄弱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2.向同事学习

古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既可以向名师学习,同时也要向一般的教师请教;可以向本校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外校教师学习;可以向年长的教师学习,也可以向年轻的教师学习。同时所拥有的专业的特长、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化进步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是“他山之石”,教师要学会取长补短,发扬自己的优势,改进教法,不断使自身的素质和教学的水平得到提高,将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宝贵的财富。

3.向自己学习

有学者指出,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即使我们生活在当今也无异于生活在过去的牢笼里。如果不进行批判和反思,就会总是认为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应当按专家说的算。于是,我们就永远需要通过别人才能明白任何做事的意义,而任何时候的教学都是在实现别人的思想。所以,教师应经常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活动进行自主判断和审视,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反思性检验的过程中,使自身的经验也不断得到丰富、修正和完善,逐步实现专业成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4.向学生学习

古人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作为教师,应当诚实地向学生承认自己身上的不足以及教学过程中的过失,也要经常向学生学习。陶行知说,你要向你的学生请教。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由此可见,教师向学生学习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多问问学生对自己教育教学的看法,让他们说出喜欢你或者别的教师的原因,也让他们谈谈不喜欢你或者别的教师的原因。对于那些好的方面教师要保持或者继续学习,而对于不好的方面,就需要多加反思或者提醒自己改进,从而令自己能够更加适应学生,与自己的学生亲近。

5.向专家学习

教师要尽量多争取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这样不仅仅能够从会议中了解到学术的动态、教育争鸣,令自己获取新的知识;还能够聆听到不少教育界大师、专家以及同行对于教育问题所阐述的观点以及发表的真知灼见,令自己能够学习到最新的和更多的观点、理念、知识、信息,从中得到收获。

6.网上学习

不少教师感慨地说:谁能借我一双慧眼,让我穿越时空,跨越国界?电脑、网络可以借给你。身为当代的一名教师,就势必要建立一个基于网络基础的自主学习的模式,教师要学会在网上进行探索、了解更多新的信息,利用电脑进行资源的管理以及通过互联网将知识进行更新,完善自我等等。

7.在研究中学习

研究就是教师升华自己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的过程。教师应将学到的新思想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的思想并通过论文、心得、案例分析、优秀教案和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升华自己的认识。身为教师,至少要从事一项课题的研究,从课题的选题、论证入手,进行文献综述,多读读他人的文章著作,进行课题计划、实施,进行数据的搜集、资料的整理、课题的解题等,要使自己经历整个课题的研究和实验的全部过程。教师在完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就能学习到许多知识,培养起研究能力。

8.参观学习

参观学习能给人一个感性认识,获取一些实用性资料,能和有关人员交流感兴趣的问题,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果有机会的话,教师就要走出去,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看看其他的人是如何教书育人,如何严谨治学的。

一个善于学习、能接纳大家之所长、让学习成为必要生活方式的教师,就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型教师!